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课前预习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培养学生预习的兴趣,做到合理预习并提高预习效率,可以活跃拓展学生的思维。通过分类预习,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交流的能力;通过不同的预习方式,增加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对于课文的理解;通过分层预习,让班级内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课前预习中使自己的付出有所收获,取得成就感,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而作为学生.接触教材的第一个环节是“预习”.“预习”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是在课堂上。有的教师讲课.把学生对课文的起点看做是零.根本就看不出有课前预习: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安排检查预习的环节.只是停留在表面形式上。这样做都不能发挥预习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应有的作用。以下是我个人在课前预习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3.
黄海云 《考试周刊》2012,(81):91-91
一、英语预习存在的问题 课前预习是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预习得有效.就可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们可以通过预习,认读单词、试读课文、试着做简单练习,还可以上网查阅与课文相关的资料.了解更多的背景知识,这些对于学生们的英语学习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1坚持课前预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为了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在教学新课之前,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布置具体的、有针对性的预习习题,让学生独立地解决,并在课堂上主动交流、共同探讨。这样长期坚持训练,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每篇课文要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训练形式。  相似文献   

5.
俞红娟 《学子》2013,(8):54-54
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课前预习能力,不仅可以使学生产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还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策略,对学生整体英语学习水平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做好英语课前预习,老师上课讲解的内容就很容易听懂,提高了课堂效率和质量。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一些提高学生预习  相似文献   

6.
俗话说:"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习尤其如此。学生的课前预习有利于课堂学习,可以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很多教师都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但是课前预习究竟预习什么,怎样预习才能有效促进课堂学习,还需要进一步思考。一、学生预习现状分析和问题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7.
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预习这一环节抓起是切实可行的。预习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没有充分的课前预习,势必导致课堂容量太小,时间利用率太低,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种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仅靠教师课堂上的讲练是不够的。下面是我通过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8.
俞红娟 《学子》2013,(9):54
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课前预习能力,不仅可以使学生产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还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策略,对学生整体英语学习水平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做好英语课前预习,老师上课讲解的内容就很容易听懂,提高了课堂效率和质量。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一些提高学生预习  相似文献   

9.
刘钧佳 《学子》2013,(5):46
一、做好课前预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中学语文教学改革,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去学习,让他们会学习、能学好。做好课前预习笔记,要求学生自学课文中的字词,初步了解课文中的内容。教师把学习的提纲、教学的内容、范畴发给学生,让学生进行预习,组织讨论,自主学习,并把自主学习中的问题、疑难摘记下来,把问题带到课堂上解决,或师生共  相似文献   

10.
课前预习是指在课程没有开讲之前,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熟悉的活动.在整个预习过程中,学生凭借自己的学习能力,对教材的重点内容进行熟悉,以便在课堂上跟上教师的思维,提高自己的听课质量[1].在预习活动中,主要包括课文分层理解、生字词熟读以及疑问记录等几个方面.通过课前预习,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此,本文针对如何做好小学语文教学课前预习中的相关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沈桂忠 《成才之路》2013,(18):46-46
"让学生学会学习"是新课程带给我们的重要教育思想。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教给学生必要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和谐发展,是新课程对课堂教学的要求。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我校吴老师教学的《三角形的分类》课堂,看看她在三角形按角分类这方面所作的有益的探索。一、让学生在"预习"时学习课前预习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措施,它可以帮助学生把握新课的内容,了解重点,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在预习过程中,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自己解决,  相似文献   

12.
<正>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它能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课前预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它能明显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获得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整体结构以至优化课堂细节的作用。预习一般是指上课前对新知识的自学准备,将课堂上要学的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同时教师针对不同的内容布置预习任务。语文课中每篇课文都有固定的  相似文献   

13.
周晓兰 《小学生》2013,(8):80-80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而课前预习正是一种自主、探究的学习。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阅读时间,我校研究"整合课时、大量阅读"的语文教学实验课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指导学生的课前预习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尝试着这样指导学生进行预习:一、指导单篇课文学习的预习方法小学中年级学生基本具备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能力,所以预习中我通常要求学生读通课文:1.边读边画指导学生认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标出课文的自然段,并注意用不同的符  相似文献   

14.
在语文课程的自主学习中,不能忽视学生的课前预习。预习,可使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对课文产生兴趣,而且能够培养自学能力,增强求知的欲望。教学中,教师应从"耐心指导,培养预习能力"、"细心组织,激发预习兴趣"、"精心推动,提高预习成效"等方面入手,切实地让课前预习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一种习惯。  相似文献   

15.
课前预习是小学语文课程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通过课前预习,学生既能事先掌握课程的大致内容,也能找出课程中的难点,带着预习中发现的问题进入课堂,学生能集中精力倾听教师的讲解,并跟随教师的引导进行自主思考、探究,进而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因此,许多语文教师十分注重培养小学生的自主预习能力。为有效提升学生的预习技能,教师应善于培养学生"质疑、善思"的学习意识,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调动,从而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  相似文献   

16.
中学英语有效的课前预习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前预习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措施,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手段之一。通过实例介绍设计有效的英语课前预习设计,并根据学生的水平和能力,把高中一年级英语的预习设计分成循序渐进的四个阶段。有效的课前预习设计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又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17.
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也是取得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措施.这要求教师经过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精心编制出具体的讲学稿预习.“讲学稿预习”是学生开展课前预习的一个平台,我们教师在学生开始预习时也应参与到学生中间,对学生的预习进行有序指导,以帮助学生顺利落实预习任务.学生讲学稿预习完成情况,在课堂进行评价反馈展示.这样学生有方法有目的地进行课前思考,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学生在进入数学课堂时应带着自己的思想和问题,这样才能有价值地学习数学,那么,如何才能运用自己的思维与观念进行数学学习,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有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五年级的学生正是处于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应着重培养其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因此,本文从培养学生预习习惯的重要性着手,通过了解五年级学生数学课前预习习惯的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如何培养五年级学生数学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19.
预习学案是围绕教学知识点设立的一种导学方案,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的课前预习来减轻学生课堂上的负担,同时也加强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质疑、思考和探索。初中生的思想本就不够成熟,他们对自己的学习内容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也不知道如何去提升自己的学习体验,因此初中英语教师要在设计预习学案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有层次地进行预习,并逐渐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索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正新课改以来,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依旧是个薄弱环节,需要教师加强有效引导。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离不开课前预习的引导,离不开课上扎实的训练,更离不开课后实践活动的内化运用。一、课前预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预习是一堂课的开端,是学生自己摸索、理解的自学过程,也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环节。预习充分到位,课堂上学生才能更好地把握重难点,进而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指导学生预习,提高预习的效果,离不开科学的预习作业设计。如何科学合理地设计预习作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