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告密者     
谁是告密者?是本人的弟弟,这个“光荣”的称号是他班上的男生们集体赠予他的。弟弟的班上分为男帮派和女帮派,女帮派里又有“魔鬼三角组”与“泼辣四天王”(他班上的女生十分可怕,时不时便扁男生)。男生一不小心惹火女生,“第N次世界大战”便拉开战幕。而我弟弟是中立队员(所谓中立队员,就是男生和女生在“混合双打”时,他们在旁边“坐山观虎斗”),却又十分热爱“战争”,讨厌“和平”。正是因为他这种性格,每当班上有一阵子“风平浪静”时,他便开始掀起“战争”了。首先他制定了一套“方案”:一、对手必须是男生,想办法让他受骗。二、成功…  相似文献   

2.
七根火柴     
角度之一:眼神的描写。本文有五处写到无名战士的眼神。(1)开始写他“眼睛努力地闭着”,表明他在生命垂危时仍努力支持自己,突出他刚毅的性格。同时暗含着他对“火”的需求,为情节发展铺垫。(2)当卢进勇靠近他时,他“吃力地张开眼睛”,眼睛“失神”“呆滞”,反映他体力耗竭,危在旦夕,但又不愿拖累战友,与他用生命保全火柴形成对照。(3)当卢进勇帮助他时,他先“闭着眼睛摇了摇头”,又“忽然睁开了眼”。“闭”是拒绝战友帮助;“睁”是要向战友托  相似文献   

3.
【思路指点】 按照题目《他(她)教我怎样做人》的要求,此文应写成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文内起码应写出“他(她)”和“我”两个人。两人的关系“他(她)教我”,教的内容是“做人”。因此,我和他(她)之间,应以他(她)为主,“我”为次。 写“他(她)教我”,首先应选准“他”或“她”。一般是选自己的亲属或熟人,如爷爷、奶奶、爸妈、老师等,当然也可选虽然陌生但确实对“我”教育极深的人。“教”的内容很多,可以“教”我怎样热爱劳动、重视学习;也可以“教”我怎样树立远大理想,准备为四化建设做贡献;还可以写自  相似文献   

4.
“他跑下大桥”、“他跑下大堤”、“他走进教室”等句式,黄伯荣、廖序东先生在其所编的《现代汉语》(下册、第343页),对其谓语部分作了如下的分析: “谓(跑)十单音趋向补语(下)十受事宾语”(表处所)。 张小勤同志对此提出异议,说这样的分析“不妥当”、“欠斟酌”,因为只能说“下大桥”,不能说“跑大桥”;只能说“进教室”,不能说“走教室”,“跑”和“走”不过是  相似文献   

5.
他、她、它     
“他、她、它”这三个词,都是代词。通常情况下“他”指男性,“她”指女性,“它”指人以外的动物或事物。这是同学们比较清楚的。但“他、她、它”还有一些特殊的用法。他除指“你”、“我”以外的第三者(男性)以外,还有一些别的用法。①在性别不分或没有必要区分性别时,写作中  相似文献   

6.
战国中期的庄子是老子学说的继承人,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庄子思想是继承老子“无为而治”的,他对老子的唯心主义作了进一步的发展,他发出“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的悲观论调。他主张“攘弃仁义,”(1)“圣人生而大盗起……掊击圣人,纵舍盗贼,而天下始治矣”(2)“圣人不死,大盗不止,”(3)“窃国者为诸侯,”(4)要“绝圣弃知,大盗乃止。”(5)他反对当时统治者制定的仁、义、礼、乐制度,认为仁义道德制  相似文献   

7.
报刊上,“是否”误用屡见不鲜。例如:①“兰希海受贿案”是否冤案(《南方周末》1998.8.21.)②一稿引来众人评说chinese是否贬义(《报刊文摘》1998.10.29.)以上两例都是新闻标题,“是否”都当作“是不是”来使用,其实均属误用。“是否”与“是不是”意思一样,但在用法上两者并不完全相同。在动词、形容词前面,可以用“是否”,也可以用“是不是”。例如:“他是否同意”,“他是不是同意”;“他是否高兴”,“他是不是高兴”。在名词性成分  相似文献   

8.
朱熹(公元一一三○——一二○○年)是宋代儒学集大成者,也是反动理学(又称道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反动理论是地主阶级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精神支柱。宋末以后,封建帝王为巩固自己的地位,无不向他求取“统治术”,因此对他备加赞赏。他们对他百般吹捧,喻之为“泰山”、“北斗”,称之为“大儒朱子”。他的牌位也放在“文庙”里,同他的老祖  相似文献   

9.
“他成功的表演和唱腔是和他的勤学苦练分不开的”中的两个“和”一样吗?这句话中有两个“和”字,但这两个“和”的词性不一样,前面一个“和”字是连词,后面一个“和”字是介词。怎么区分呢?一、连词“和”连接的两个部分地位平等.前臂调换次序意思不变;介词“和”前后两个部分,不能调换次序。如若调换,其表达的意思就会发生变化。如:(1)我和他都是北京人。(2)我和他打电话。例(1)可以说成“他和我都是北京人”,“他”、“我”的位置虽已调换,但句子意思没有  相似文献   

10.
女孩与狗     
儿子念宁是中班的小朋友,我们教他英语单词“boy(男孩)”和“girl(女孩)”,为了让他形象地记住,就拿“包儿”和“狗”让他试着记忆。 有一天,他编了一个故事“女孩与狗”:一个外国小朋友和一个中国小朋友手拉手在街上走着。突  相似文献   

11.
傅红雪在击败幕后黑手公子羽之后,用手中白刀划开了他的面具。在这之前他已知道, 这个人是他的好友燕南飞……燕南飞终于开口:“你几时知道的?”傅红雪:“不久。”燕南飞:“拔刀时就已知道是我?”傅红雪:“是的。”燕南飞:“所以你已有了必胜的把握。”傅红雪:“因为我的心中已不乱不动。”燕南飞(长长叹息,黯然):“你当然应该有把握,因为我本就应该死在你手里。(他拾起长剑,双手捧过去)请,请出手。”傅红雪(凝视着他):“现在你的心愿已了?”  相似文献   

12.
颜之推(公元531—约590以后),字介,琅邪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县)人。他曾在南朝的梁朝和北朝的北齐朝做官,后来又做隋朝的学士,是当时最博通和最有思想的学者。他的著作最出名的是《颜氏家训》20篇。在《勉学》篇里集中地表现了他的教育思想,而“早教”和“晚学”则是他在“教”和“学”问题上的思想精华。关于“早教”,颜之推认为:对于儿童应当及早地给予教育。他说:“圣王有胎教之法”(《颜氏家训·教子》以下只注篇名),即使普通人难于达到“胎教”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梁遇春以他短暂的27年绘出了“急景流年”的奇异人生,并以他“快谈、纵谈、放谈”的风格而独树一帜。但在梁遇春的背后,却始终有着“伊利亚”的影子,这最早的定评可能就是郁达夫对他的指称:“中国的爱利亚”(“爱利亚”是英国19世纪浪漫主义散  相似文献   

14.
所谓“兼语式”,就是由兼语词组充当谓语的句子。所谓兼语词组是由“宾语兼主语”这种成份构成的一种词组。(黄伯荣《现代汉语》)如“请他来”,“他”是兼语,是“请”的宾语,兼作“来”的主语。从整个句子角度来看,兼语句有两个谓词,后一个谓词可以同前一个谓词的宾语发生主谓关系。下面的句子,是现代语法学界公认的兼语式: (1)你叫他马上来。 (2)大家选他当代表。 (3)他有个妹妹在大学念书。 (4)我请你写一篇文章。 (5)这件事使我非常着急。 (6)班长命令我们开炮射击。这种句式是古亦有之的。在我国先秦时期的  相似文献   

15.
一个班集体难免有几个后进生、弱差生。故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是一项普遍而长期的工作。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 ,首要的是正确认识、理解“后进生”内涵 :1“后进生”的“生”肯定了其“质”,不论其思想怎样、成绩如何 ,他始终是一个学生 ,相应地他应得到作为一个学生所应得到的东西。2“进”肯定了其“性”,作为学生他不是自甘落后的 ,有进取的一面 ,在一定的阳光、土壤、水分作用下 ,他也可以生根、发芽、成长。3“后”点明了其“特”,较其他同学而言 ,他在后面 ,比别人在某些方面(学习、思想…… )要逊色一些。了解了“后进生”的内涵之后 ,…  相似文献   

16.
匡互生(1891—1933),巴金称他是“一位有理想、有干劲、为国为民的教育家”,叶圣陶赞扬他是“为青年而献身”,朱自清歌颂他“心里那一团火是热、是力、是光”,周予同说他“是中国现代史上最值得纪传的人物”。  相似文献   

17.
《中等职业教育》2005,(17):48-48
他给自己名字的注解是“馒头泡在稀饭里”(粥润发),这是他的谐:即使到了好莱坞,他的英文名字也只是“CHOWYOU-FAT”不好记也不好读,这是他的酷:他很少回香港,却始终不入美国籍,他说“做中国人,爽”,这是他的傲。知道吗?前不久(5月18日)周润发度过了自己50岁的生日,这让人不禁感慨,当年意气风发的“许文强”不知不觉间竟已年过半百,但令人振奋的是,这位娱乐圈的“劳模”仍志在千里。  相似文献   

18.
一杜甫的政治思想当然是渊源于儒家的,他自己也经常以儒者自命,在《进颼赋表》里曾说:“自先君恕、预以降,奉儒守官,未坠素业。”可见他是承受着“奉儒守官”的家世传统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杜甫汲取了儒家的积极用世精神,并随着他各个阶段思想的发展而愈益深化。他不同于历史上一般儒者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而是无论“穷”、“达”,直至老死,这种兼济之志迄未衰退。他既不同于李白的“待吾尽节报明主,然后相携卧白云”(《驾去温泉宫后赠杨山人》);也不同于白居易的“志在兼济,行在独善”  相似文献   

19.
赛车总动员     
时髦拉风的赛车新星“闪电”麦克奎恩(欧文·威尔森配音),一直梦想在赛车大赛中脱颖而出,在赛车界盛事——皮斯顿杯冠军赛中,他跟宿敌“路霸”(迈克尔·基顿配音)以及“车王”(理查德·佩蒂配音)同时过线,共同赢得第一名。成为车坛新偶像的他志得意满,对长久以来拥戴他的支持者们(大多数比他年长)毫不领情,尤其是他的维修站工作人员,在被他忽略后也弃他而去。为了在三甲中决出冠军“,闪电”轻装上路,准备穿越美国到达加利福尼亚,赢得闪亮的奖牌。“闪电”却在途中意外迷路,闯入了66号公路旁一个貌不惊人的陌生小镇“水箱温泉镇”,横冲直撞的…  相似文献   

20.
中文句子:就是他经常迟到。在意思上,上述句子与“他经常迟到”没有多大的不同;但是,在语气上,却迥然而异,第一句强调“不是别人,而是他经常迟到”。如果把这句子以英文翻译为:“He often comes late.”虽然它表达了原句的基本意思,但是,它没有着重指出“他”。在这种情形下,我们可用这种强调的句型:“It is……that(或who)……”,即:“It is he that often comes late.”在用法上,介于it is及that之间的字,可能是名词、代名词或副词,也可能是片语(phrase)或从句(即附属子句)(subordinate clause),都是用来表示强调的语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