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医史趣事     
《健身科学》2009,(5):55-55
中医切脉趣谈 摸患者手腕部的脉搏,俗称切脉,亦称脉诊,切诊。切脉,是医生诊察疾病的重要手段,更是中医辨证的“拿手好戏”。经验丰富的中医大夫,通过“按二指”,常能相当准确地判断患者患病的部位和性质,推测疾病的进展和预后,窥察体内邪正盛衰等情况。历史上有关切脉的趣闻甚多,然而,切脉之术是谁人发明的呢?  相似文献   

2.
通过文献资料法对Chemerin的功能、其在慢性疾病中的作用及运动干预的效果进行了研究。作为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脂肪因子,其与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联。为更好的认识其与相关慢性疾病的关系,文中阐述了肥胖、糖尿病、代谢综合症、心脏疾病与癌症等的相关研究中Chemerin的变化,进一步认识其在慢性疾病中的重要作用。运动是许多慢性疾病的治疗方法,通过运动干预,可以降低Chemerin的表达,减轻疾病程度,因此Chemerin有望成为防治慢性疾病效果的重要监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健身科学》2014,(1):37-37
一直以来,中医药学在与疾病抗争、与衰老赛跑的漫长斗争中,总结了很多浅显易懂的科学方法。以下中医保健的九种方法,可以帮助您永葆青春,延年益寿,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4.
慢性肾脏疾病是复杂的威胁公共健康的疾病。慢性肾病与高致死率、高发病率、高治疗费用相关。肾脏纤维化是肾脏慢性病变的病理形态表现,是指在各种致病因子如炎性因子,机械性损伤,药物等导致的细胞外基质(extracellarmatrix。ECM)合成增多降解减少,肾小球基底膜增厚,最终影响肾脏功能。目前关于慢性肾病的研究重要集中在药物筛选方面,而运动是否能改善慢性肾脏疾病的研究较少。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与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总结运动与慢性肾脏疾病的研究,总结指出:1适当的运动通过减弱肾脏病变引起的纤维化程度,改善慢性肾脏疾病。2运动可以通过调解TGF-β1/Smad信号通路改善慢性肾脏疾病  相似文献   

5.
于洪军  刘路 《中国体育科技》2012,48(4):113-123,136
从身体活动对慢性疾病预防和控制功效的视角,从身体活动对不同年龄群体的生理退化速率、死亡率、疾病发生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骨质疏松症、心理健康的影响等方面对国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对国外身体活动负荷标准的研究进行归纳,重点分类归纳了预防慢性疾病发生的成年人(18~65岁)、老年人(65岁以上)和已患慢性疾病群体控制疾病发展的不同群体间身体活动的适宜负荷方式和剂量,对身体活动与慢性疾病的研究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新体育》2011,(1):33-35
在进行运动目标确定之前,首先要考虑自身的身体情况,运动目标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通过运动改善身体的某些慢性疾病,以适宜的项目和科学的运动强度进行科学锻炼达到疾病康复的运动目标。例如以高血压、糖尿病的康复为主要目的的运动。通过列出自己现有疾病情况,并且确定自身疾病是否适宜进行体育运动。  相似文献   

7.
马振国 《健身科学》2009,(10):14-15
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慢性气管炎、慢性间质性肺炎、过敏性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等。在空气污染、吸烟和缺少运动锻炼等因素的作用下;身体的抵抗力和肺功能下降,致病细菌和病毒则侵入气管和肺脏发病,另外,肺脏在不良因素作用下,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慢性疾病。治疗高血压的方法有很多,患者在治疗的同时,不要忽视自我保健的作用。中医自古就比较重视运动疗法,从华佗创制五禽戏到现代流行的八段锦,都是根据中医理论创制出的运动养生方法。其实预防高血压也有一套简便易学的降压操,坚持练习可以取得不错的保健效果。  相似文献   

9.
图说养生     
《健身科学》2014,(5):58-58
长期服药 须监测肾功能 近年来,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等慢性疾病患病率逐年攀升,在慢性疾病基础上合并肾脏病使得老年患者的死亡风险成倍增加。  相似文献   

10.
中医四诊本是中医用来诊察疾病的基本方法,而在普通高校定向运动选拔队员与诊察疾病在某种意义上具有类似性;通过类比法运用中医四诊在普通高校定向运动选拔队员中的相应含义和基本实施方法,旨在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胃病、十二指肠溃疡,是一种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中医称为“胃脘病”。此为多发病,发病原因除饮食不当外,多与精神因素有关。 近年来,笔者应用何俊水先生介绍的气功按摩术治疗本病收到了显著疗效。此法简单易行,除推背一法外,其余均能自我按摩,并且应用此术还可治疗腹胀、胃神经官能症等病。其具体操作方法是:  相似文献   

12.
中医疾病学把人的疾病从外到里分为四个层次,治疗也就分了四种方法。 肌肤腠理层面的治疗 如果肌肤受邪,也就是肌肤腠理出了问题,那么最好采取刮痧、推拿、拔罐、足底按摩等法,这些方法都是我们传统文化中一些比较独特的方式,现代西方医学也认为这种治疗方法对人体损伤不大,对于身体的康复很有好处。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安徽省部分城市敬老院老人健康状况和生活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敬老院老年人感到生活幸福的比例为71.6%;对医疗保障体系满意度为79.6%;对医疗服务体系满意度只有39.2%;心脑血管类疾病、骨关节类疾病和呼吸系统类疾病是老人易发和长发的慢性疾病。结论:安徽省部分城市敬老院老年人生活质量良好,幸福感较高,但慢性疾病发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14.
胡松  李萍萍 《武当》2003,(5):54-54
有不少老年朋友每到冬天气候寒冷时,老毛病往往会突然发作或加重。例如冻疮、肩周炎、风湿性筋骨痛、慢性支气管炎等;到了夏天,这些疾病的症状会逐渐减轻或消失。这些病人大多素体阳虚,恶寒怕冷,有的甚至在夏季炎热之际亦不能脱去毛衣棉袄,整天躲在家里不敢出门,中医把这类病称为“冬病”。冬病虽为病,但在夏天缓解期进行治疗,往往  相似文献   

15.
呼吸道感染,立春过后,气候多变,一些年老本弱者呼吸道感染易反复发作。呼吸道感染分上呼吸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症状为咽炎、喉炎、扁桃腺炎;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症状则为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患有慢性疾病、营养不良、贫血、肺部疾病等,均可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免疫功能衰退,从而引  相似文献   

1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可以预防与治疗的疾病.优质的护理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认知程度,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生存质量.近年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取得了新的理论和方法.本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现状进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梁栋 《武当》2008,(5):52-52
中医认为,精气神乃人体三宝,精充、气足、神全是人体健康的标志。精亏、气虚、神怯是疾病与衰老的先兆。唐代医家孙思邈曾指出:“精气神不可损也。损之,则伤生。”因此,保养好精气神,是我们健康生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制定传统中医康复锻炼的规范化运动处方。方法:选择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I)/用力肺活最(FVC)〈70%.且30%〈FEVI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I%)〈80%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稳定期患者90例(最后完成的有85例),按入组先后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中医锻炼组(中医组)和传统中医锻炼运动处方组(处方组),后2组进行为期8周的运动训练。处方组训练内容为按规范化运动处方要求制定的中医养生呼吸操。治疗前、后进行运动能力、呼吸困难评定。结果:锻炼后6min步行距离(6MWD)中医组从(337.68±59.18)m增加至(386.14±76.71)m.处方组从(348.00±55.94)m增加至(425.17±53.22)m,Borg计分中医组从(3.14±1.94)分降至(2.32±1.25)分,处方组从(3.45±1.84)分降至(1.72±0.7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处方组的变化较中医组更为明显。结论:中医养生锻炼运动处方简单易行,能改善缓解期COPD患者的运动能力,减轻呼吸困难程度,且较传统中医康复锻炼方法更有效,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国民体质测定标准》中肥胖指标与慢性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对东北大学1 445名30~69岁职工进行体检.按《国民体质测定标准》的身高标准体重分为过瘦、偏轻、正常、偏重及超重组,以《修订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指南Ⅲ》定义慢性疾病危险因素.结果:男、女性各年龄偏重及超重组的腹部肥胖率、慢性疾病危险因素聚集率高于正常组(均P<0.05).正常组的腹部肥胖率、高血压、高血糖及高甘油三酯率均处于高水平,并随年龄增大而升高.男、女性身高标准体重正常而腹部肥胖者慢性疾病危险因素聚集的危险度是两指标均正常者的13.3倍(95%CI:7.9-22.6)、14.1倍(95% CI:6.7-29.5).结论:身高标准体重与慢性疾病危险因素有关,但早期鉴别危险因素的灵敏性差.  相似文献   

20.
重生 《健身科学》2007,(6):40-41
口腔溃疡是口腔黏膜疾病中常见的溃疡性损害疾病,发作时尖锐疼痛,影响说话、吃饭、休息.中医认为,本病多由心脾积热、阴虚火旺引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