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心理学研究表明,创造力是所有正常人在不同程度上具有的一种普遍特性,幼儿同样有与其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创造性萌芽,而家庭教育的好坏,则直接影响着幼儿创造力的发展。因此,家长对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应予足够的重视。一、建立民主的家庭气氛。人的创造性是在他们生活的环境中培养出来的,要发展幼儿的创造性,首先必须提供一个可以表现创造性并能使之发展的家庭气氛。研究表明,创造力高的人,小时候一般比较顽皮、淘气、幽默,敢于大胆想象和质疑问难。所以,家长要信任孩子,给他们以实行意志的自由,允许他们自己去做,自己去想,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家长不  相似文献   

2.
<正>在36岁幼儿期进行创造力的教育和培养,对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创造力不是一种单纯的知识和技能,可以直接学习和传授,它是一种特殊的认知和实践能力的有机综合。所以,创造性的教育应在孩子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当中进行。那么,我们如何在幼儿的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呢?让孩子去勇于探索、发现,敢于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创作自己喜欢的作品,表达自己的想法,下面我们来谈一谈幼儿教师如何做,才能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更好地激发幼儿  相似文献   

3.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为了发展孩子的智力,成人应该给孩子探索的自由,不要对孩子限制过多,只要不危险就要允许他们去探索、尝试、失败。我认为,玩沙活动就是给了幼儿这个机会。在教小班幼儿玩沙,培养他们创造性、主动性的实践中。我有这样一些体会。 给幼儿创造玩沙的条件 沙可以千变万化,没有一个固定的形体。你想把它变成什么样就什么样,这种特征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因此在玩沙时,我首先保证给幼儿充裕的时间去活动。然后为幼儿提供材料,除提供一些玩沙的工具,  相似文献   

4.
张娟 《家教世界》2013,(7X):36-37
创造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创造能力的培养应从幼儿开始,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索能力对于学前教育意义非凡!在玩具教学中诱发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应做到一物多"玩"。俗话说玩是幼儿的天性,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是孩子的文字。孩子玩玩具过程是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认知能力的过程。做好玩具教学不仅可以满足幼儿好玩的天性,而且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智能和健康的心理,同时也是培养孩子创造力的源泉。  相似文献   

5.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却可以概括和创造出世界上的一切。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我们可以从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入手,幼儿的想象力是成人想不到的,他们的想象力超乎寻常,他们的言行举行在他们看来,有着很多很多灵感,想象是幼儿创造的前提,缺乏想象力,就没有创造性可言。幼儿园中的橡皮泥制作、手工、蜡笔画、颜料画、刮蜡画等美术活动是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方法,这些游戏活动有助于幼儿的观察、想象、创造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对幼儿创造教育的一些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幼儿创造教育的内涵  (一)幼儿创造力的本质特征  创造性是人类个体普遍具有的潜能,幼儿也不例外。儿童心理学研究和大量实际观察表明,儿童拥有无限的创造潜能,儿童的创造力几乎表现在他的所有的活动之中。我们认为儿童具有创造力,但并不意味着儿童能够与成人一样可以进行科学创造发明。在承认儿童和成人都具有创造力的同时,必须看到由于儿童的特点与发展水平,儿童的创造力与成人的创造力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它有自己独特的本质特征:  1.幼儿创造力的自发性强,表现范围广泛  幼儿生活在一个心理上松弛的阶段,这为获得和…  相似文献   

7.
<正>创造力是一种能力或技能,它是人类智慧的最高表现。培养创造力应从幼儿教育抓起。探索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实施"二期课改"精神的重要教育内容。探索活动是幼儿积极主动地应用不同的方法去观察、去感知科学现象或操作发现科学现象,从而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大胆地寻求答案。因此,探索活动过程体现了幼儿大胆探索、创新的过程,对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在幼儿园的探索活动中该如何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呢?  相似文献   

8.
幼儿园美术活动对幼儿的发展起着独特的作用,是幼儿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可以让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去表现出不一样的美术作品,既能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也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9.
王丽丽 《山东教育》2003,(27):60-60
想像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基础。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要抓住每一个机会,通过各种形式,鼓励并引导幼儿大胆想像,从而培养幼儿的创造力。1郾随机鼓励幼儿想像在日常活动中,家长可不失时机地利用进餐、散步、郊游等机会,随机地鼓励幼儿想像。如孩子吃一个圆圆的火烧时,可以问孩子:“这个火烧像什么?”还可以鼓励幼儿想像“咬一口、两口、三口后又像什么?”不但培养了孩子的想像力,而且还会增加进餐的趣味性,孩子不知不觉就会把饭吃完,省去了家长喂饭的麻烦。带孩子散步时,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天上的月亮像什么?云彩像什么?星星像什么?路灯下的…  相似文献   

10.
在绘画活动中如何为幼儿提供适宜的体验式学习,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情感,从而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呢?对此,我们开展了“体验式绘画活动与幼儿创造力培养”的研究,探索如何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大胆而富有个性地将看到、想到、感觉到的世界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使绘画真正成为满足幼儿审美需要的创造性活动。  相似文献   

11.
周丽萍 《山东教育》2004,(30):42-43
在教学工作中渗透创造启蒙教育,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是我们最近几年教育工作的主旋律。如何让这主旋律发出铮铮强音呢?我们考虑到孩子很多时间是在家里和父母一起度过的,可以引导家长在家中开展亲子创造活动,充分挖掘家长的教育潜能,让家庭也成为激发幼儿创造力的良好场所。其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2.
绘画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绘画活动中幼儿表现美的灵魂,是幼儿的自由想象和创造.儿童借助绘画活动可以交流感情、表现生活感受,而绝不仅仅是依样画葫芦似地模仿.作为孩子的引导者,教师不应过多考虑如何在绘画活动中教幼儿画出多么美丽、完整的画面,而是应该思考如何引导幼儿去想象、去操作,用手中的画笔去体现智慧、展开想象.  相似文献   

13.
人类在幼儿时期最具学习能力,通过一个实体的感官,幼儿能联想到十分丰富的画面。幼儿有极大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而孩子的天性就是玩,因此如何选择并利用好玩具十分重要。"一物多玩"正是在幼儿时期需要做的,根据幼儿不同年龄特点,利用高新技术制作出可以"一物多玩"的新颖的有吸引力的玩具,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成长,从而极大地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发散思维又称为扩散性思维,是指求异思维,幼儿会从事物的各个不同方面去思考。要想让"一物多玩"在实际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需要放飞幼儿的天性,使幼儿在快乐中得到收获,家长要正确地引导,让幼儿的发散思维得到绽放。旨在探讨"一物多玩"在幼儿发散思维培养中的实际应用,并提出一些具有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4.
杨延花 《考试周刊》2009,(37):230-230
游戏在儿童生活中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具有与成人活动、工作和劳动同样重要的意义。教师如何引导孩子开展成功的游戏活动:首先,为孩子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其次,在“玩”的过程中,给予必要的引导和帮助:再次,帮助幼儿养成游戏时善始善终的良好品德。在幼儿期,我们应让孩子学会玩,让孩子在自由自在地玩中开展想象,让孩子在玩中充满激情,让孩子在玩中学会做事,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15.
动手能力可以激发大脑里一些特殊的、积极而富有创造性的区域。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呢?1.选择适宜的玩具选择一些能够不断变换,充分发挥幼儿想象力的玩具。如:积木、拼图、可拆装汽车、积塑玩具等。2.让幼儿多画、多剪、多折、多粘贴家长要认真掌握各个年龄阶段幼儿的特点,及时为幼儿提供材料和工具。从剪一些简单的直线,逐步过渡到剪曲线、弧线,沿轮廓剪。家长还可以利用闲暇时间教孩子折些简单的物品,如小猫、小狗、飞机等,陶冶孩子的性情,丰富和发展他们的记忆、想象力和创造力。3.将动手贯彻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有的家长…  相似文献   

16.
创造力是幼儿心里健康发展的必备能力,创造力的培养对于人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当今社会需要造就创造型人才,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如何让幼儿在日常活动中发展创造性思维,如何利用活动材料的合理投放,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是值得研究的问题。经过实践观察,在"投放材料的针对性和计划性;材料的多样性、多层次、具有挑战性;材料要及时更新与调整;材料要注重幼儿自主性发展需要"等方面得到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7.
赵洁 《宁夏教育》2014,(6):28-28
绘画活动是孩子们较喜欢的活动,也是发展孩子想象力、创造力的有效手段。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真正放手让幼儿自己去画画、去表达,充分表现自己的情感、兴趣和愿望,真正画出幼儿心中的画。  相似文献   

18.
许多家长把创造性看做是一些杰出发明家或天才艺术家所独有的特质。其实不然,近十年来,心理学研究表明,创造力不是一种“全”或“无”的现象,而是个人在不同程度上具有的一种特性。幼儿同样具有和他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创造性萌芽。在游戏中,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种种不受习惯约束的想像力,就是这种创造力的萌芽。如果仔细观察儿童,看他们的游戏、图画、手工、劳动、唱歌等,你就会发现每一个儿童都不只是按老师、家长讲的去做、去说的。他们的行为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创造因素。比如,孩子在做游戏时,把你的绒线拿来给娃娃打针,因为她想布娃娃会生病;…  相似文献   

19.
《幼儿园教育纲要》提出艺术活动是一种情感和创造性活动。幼儿在艺术活动过程中应有愉悦感和个性化的表现,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幼儿园艺术领域的教育建议也要求给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自主选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模仿或创作,成人不做过多要求。因此,在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要重视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程黎  程霞  张睿 《幼儿教育》2012,(36):48-52
创造力是一种生产出具有新颖性和适切性工作成果的能力。研究幼儿创造力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可以为幼儿创造力培养提供理论依据。国外诸多研究发现,3~5岁是个体发展的关键期,家长和学校应该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创设适宜的环境,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幼儿创造力的发展是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受到来自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家庭环境最为重要。父母良好的教养方式有益于幼儿开展创造性活动,母亲的期望与幼儿的独立性、发散性思维的发展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学校环境中的教师民主管理风格和合理期望有助于幼儿创造性潜能的发挥。此外,社会因素对幼儿创造力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