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我们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课堂上,我们必须认真上好每一节课,给学生体验、探究、感悟的机会,我们还要好好地利用生活这一大课堂,实现学生知识的积累和转化,从而更好地运用语言文字,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然而,由于汉字复杂多变,尤其是部首相同、长相相似的字常常把学生绕得云里雾里,记混写错的现象层出不穷,所以很长一段时间,这个目标仅仅写在课标上,很难落实到实际的教学中。经过不断的教学实践,发现字理识字不仅让学生知道汉字怎么识写,而且懂得为什么这样识写,使抽象的汉字变得形象生动起来。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应该……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由此可见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更为注重过程、注重语文学习过程中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和学生学习潜力的开发。教学不只是单向、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和表达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阅读和写作犹如语文教学这只大鸟的双翼,彼此必须密切配合,同步启动,相互渗透,才能使语文教学振翅高飞。小练笔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感悟,而且是阅读教学中落实语言文字训练、促进读写结合的一项有效措施。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处理好“读”与“练”的关系,恰当地把握小练笔的时机,使之成为阅读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学科教学中的最新理念之一,它以"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为核心,通过激发学生内在驱动力,使学生获得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发展能力的愉悦感,从而促使学生精神境界、个体品德、语文水准得到完整的提升。在这样一个提升过程中,使学生独特的体验、感受和理解得到充分的尊重和爱护。因此,笔者在教学中采取情境探究、问题探究、合作探究、反思探究等方式,做了一些探讨,为语文教学展现了广阔的碧海蓝天。  相似文献   

6.
龚德升 《辅导员》2014,(12):42-43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美育是指以语文教育中美的因素去教育学生,陶冶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因此,我们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应加强美育,让"美"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构建一个和谐、高效、精彩的课堂。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里的“对话”不是人际交往中的言语交流,而是一种教学对话,是教师、文本、学生之间多元互动的有效“对话”。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实现有效的“对话”?如何让课堂因“对话”而精彩呢?下面我就来谈谈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人的发展是教育的主题词,教学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发展”是一个生成性的动态过程,有着一些我们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和教学情境。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由学生、教师、文本三方组织的教学行为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的灌输对象,也不是书本的“奴隶”,更不是教师的“应声虫”,而应该是主动自觉的语文实践活动的主体。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促进学生语文素养 的全面提升。而语文素养的提高主要通过语言的实践实现,因 此在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适机安排学生展开课堂小练笔’是 学生语文实践的有效途径,其既使阅读教学得到了有效补充, 同时也能促进学生想象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积少成 多’借助每节课的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现代教育理论强凋学习主体的“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的尊重与关注,它们构成了阅读理解的前提和基础,为课堂教学真正实现与文本对话、与伙伴对话、与教师对话、与自我对话以及进行批判反思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强调体验性学习。学生学习不仅要用脑去想,而且要用眼去看、用耳去听、用嘴去说、用心去悟,即要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这不仅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沈忠权 《教育》2015,(8):55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鼓励教师充分运用现代教育理念,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以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开阔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运用多媒体激发学习兴趣著名儿童教育家李吉林认为,情境为学生提供了鲜明的感知材料,合理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构建语文学习情境,能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到既新奇又有趣,学习兴趣成倍增长,学习的"正  相似文献   

14.
愉快的假日生活是所有学生都期盼的,而现状是学生为成堆的枯燥的假日作业所累,毫无乐趣可言。作为教师我们有必要思考一下:怎样给学生布置假日作业更有效,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里既能巩固所学,又能提高能力并快乐地度过假期呢?  相似文献   

15.
王春燕 《成才之路》2012,(30):94-94
正传统教学中的阅读教学在强制性、封闭性的森严壁垒中束缚手脚,使得教学之气一直无法得到有效舒展。新课程改革呼唤教学的开放性,《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在这样的理念映照下,小学语文阅读课堂迎来了崭新的变化。一、以理念为纽带,塑造开放的教师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16.
"生活化"习作教学是能够极大激发出学生写作潜能的习作教学手段,其核心内容是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引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从而帮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总结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生活化实践的措施,包括注重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创设生活情境、营造写作氛围等措施,旨在指导今后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第三学段习作目标有如下表述:“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这就要求习作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调动学生展示个性的积极性,创设学生发展个性的广阔空间,让他们畅所欲言,用自己的语言写自己的生活和情感,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让习作因个性而精彩。  相似文献   

18.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语文课程标准》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开发生活资源,引导他们关注生活、感悟生活,并行之于文呢?一、求真  相似文献   

19.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都知道:坚持写日记是一种非常有益的习惯,是有效提高习作水平和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在持之以恒中受益呢?最主要是兴趣的培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生要:“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他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赏识。赏识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落实这一理念,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课堂问题,让学生围绕问题读书、思考、讨论、交流,不但可以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这方面的做法及感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