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鲍德里亚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已由生产主导型社会转化为消费主导型社会,消费也从满足生存需要的“使用价值消费”转向满足社会定位需要的“符号价值消费”.在他看来,这一转化的内在逻辑体现在符号政治经济学之中.他力图用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去超越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在社会批判理论语境之中寻求新的具有时代特色的突破点,并以此来建构反映当代社会发展的新社会学批判理论.  相似文献   

2.
一、符号的消费和广义的媒介 鲍德里亚说:“现代社会的消费实际上已经超出了实际需求的满足,变成了符号化的物品、符号化的服务中蕴含着‘意义’的消费。”这里的“意义的消费”,实际上就是指符号的消费(为了某种社会地位、名望、荣誉而进行的消费被称为符号消费),是消费产品所代表的一种象征和意义。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消费社会本质上就是符号的消费。  相似文献   

3.
鲍德里亚认为,在消费社会中消费不是对需要的满足,而是对符号编码进行社会区分的过程,传统的消费理论用需要的合法性遮蔽了生产的社会政治目的性,成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支撑物.在他看来,马克思的拜物教理论由于预设了真实的主体及需要,同样没有揭露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本质;要彻底解码消费社会意识形态就必须进入符号学视阈,通过构建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将矛头指向符号价值与符号形式.对鲍德里亚的这一理论我们要客观地分析、辩证地看待.  相似文献   

4.
旅游文化景观是人类社会生产不断建构的产物.作为旅游活动的载体,旅游文化景观以符号为特征,传播着丰富的人为内涵,满足着旅游者的旅游符号体验需求.通过对符号学理论的解读,分析符号学理论背景下旅游文化景观符号的生产和消费,并以昆明市五华区为例,建构旅游文化景观的符号营销途径.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认为,精神消费活动本身成为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一种工具,成为统治阶级贯彻其意识形态的手段.波德里亚的"符号消费"理论是要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结构、社会分层和社会心态,阐释出其中的社会学意义.因此,符号消费既具有促使社会结构化的功能,也具有强化社会阶层的作用,当然还具有促成社会阶层流动与整合的效用.但无论是精神消费还是符号消费都受制于物质生产.因此我们认为,马克思关于"精神消费"的观点与波德里亚的"符号消费"的论述是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6.
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为我们描述了一个表面物质财富丰盛的、人人平等的、以神话自视的消费社会,但在消费眩目的光环下却掩盖着平等、增长和符号消费的幻象,这些幻象是如此的巧妙和逼真,以至被认为是正在实现的乌托邦,消费社会中的人们全然没有意识到危险的逼近.  相似文献   

7.
名人符号是特定社会结构与意识形态的表征。消费社会符号消费逻辑改变名人符号生产机制与内涵所指,使名人符号的生产机制由意识形态宣传、公共知识传承转向娱乐化、大众化,自身沦为一种可以消费的商品,同时造成信道资源被抢占、无效信息的广泛传播与信息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在分裂破碎、结构松散的后现代社会里,名人符号也是一种联结社会的工具与纽带。消费社会大众传媒与广告主要制造了三种类型的名人叙事:偶像神话型、肥皂戏剧型与恶搞反叛型,形成了文化传播中的一种特殊的形态。  相似文献   

8.
现代广告通过情感式诉求及“生活方式”的表现策略,向受众传播超越产品功能的附加意义,传播企业品牌等符号,来满足消费者的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受广告的影响,消费者的消费已不仅仅是一种物质产品消费,更多的是一种符号消费。  相似文献   

9.
既然社会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就要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度,科学地回答又是什么力量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生、发展的.文章从以下四个层次论证了人类及其社会的消费需求,尤其是生活消费需求是社会生产力发生、发展的永恒内在动力.第一,人类对食物的保障性基本生存需求,成为社会生产力产生的第一内动力;第二,人类对生活消费资料需求量的增长及其结构的多样性始终是社会生产力中剩余劳动产品产生并可持续性增长的不竭内生动力;第三,人类为了生产多样的生活消费资料,必须进行多样的生产消费,因此从源头上说,生活消费是生产消费的原始内在动力;第四,必须从社会生产力产生、发展的源头上倡导并致力于清洁的生活消费,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0.
符号是传统文化的创造结晶,文化以符号作为载体,通过符号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明式家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形态对后人启示很多,不仅在造型上代表了中国传统家具的最高成就,而且作为符号的传承,是一种具有文化内涵的产品,它实际上表现了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生活习俗,社会,文化和人的心理行为,也反映出当时社会不同阶层的生活形态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标志点的识别和匹配是无接触三维测量中的关键环节,也是一个难点。为提高标志点识别和匹配的精度,本文提出了一种标志点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并得到了具体实现。将本方法应用到刑事案件现场测绘系统中的实验表明:使用该方法设计的标志点具有很高的识别率和匹配精度,使无接触辅助三维测量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聋生自然手语的研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从聋生自然手语与文法手语的关系入手,从与《中国手语》不同的自然手语、聋生自创的《中国手语》中没有的自然手语及表示短语和句子的自然手语等方面,通过对一些常用词语及短语、句子的比较与分析,初步探究学生自然手语的特点和规律,并由此得到一些启示与思考。  相似文献   

13.
意符、音符、记号是汉字具有的三种结构符号,记号不同于意符和音符,它和它所记录的词义没有任何音义联系。只有区别字形和字义的作用。汉字记号化是汉字系统的一种发展趋势。在现代汉字中记号字和半记号字占有较大的比例,反映出现代汉字记号化程度的加深,这里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汉字简化的原因。汉字记号化,对汉字性质的认识、汉字认知和汉字教学都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语言具有符号性,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是能指和所指的结合体,其关系是任意的,约定俗成的,语言结构的消极区分是符号意义的来源,德里达继承了索绪尔的二元符号模式,认为语言符号的差异是无限的,其意义是不确定的。皮尔士则认为外部世界是符号意义的来源,把符号分为三类。三的符号观反映在三种符号模式中。  相似文献   

15.
16.
手语产生:过程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手语产生是聋人借助于手形的变化并辅以相应的表情、姿势来传达思想的过程。手语产生的核心过程是词汇通达,包含词条选择(语义提取)和音位编码(语音提取)两个阶段。手语的获得年龄、手语的象似性、手语词的语音相似性、手形位置和手语加工的脑偏侧化影响手语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随着符号模式矩阵的深入研究,符号模式的广义逆矩阵也出现很多研究.继而出现了广义逆的复推广的问题,本文在关于广义逆符号模式的一些现有的结论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复符号模式的广义逆唯一阵的具体特征.  相似文献   

18.
聋人手语的语言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聋人双语双文化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在我国聋教育中的实验与尝试 ,为我国手语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本文就对聋教育中手语认知 ,聋人手语语言学研究的背景、社会意义 ,手语语言学的结构分析 ,以及语言学家参与手语研究及其意义展开的论述 ,旨在通过对聋人手语语言学的研究 ,来促进中国聋人手语 (CSL)作为一种语言地位的认可及其在聋教育中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9.
人们在表述一件事时首先要进行主动与被动的选择,选择被动时还要考虑对被动标记的选择,因为汉语中的被动标记不是唯一的.标记词标记的对象不同,其词性也发生变化.探讨被动标记在句子中的功能,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和正确使用被动标记.被动标记的选择不是随意的,而是受限制的.  相似文献   

20.
对于出生在聋人父母家庭里的聋儿来说,跟他们的父母习得手语就如同健听儿跟他们的健听父母习得口语一样自然而轻松。那么作为一种以完全不同的形式——通过视觉手势而非听说形式来表现的语言,自然手语的习得与有声语言的习得又有何异同呢?文章以英语和美国手语为例对有声语言习得和聋人手语习得过程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文章还探讨了自然手语习得研究对聋儿早期语言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