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昌起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三次革命高潮——辛亥革命——过程中的一件大事。我在市校际教研组的组织下,曾进行了一次讲授这一段历史的观摩教学。我在准备这一节课的过程中,有几点体会,介绍如下。(一)深入领会教材。我阅读“武昌起义”这节教材后,感到要深透领会这节教材必须弄清以下几个问题:(1)武昌起义在整个辛亥革命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其中包括:为什么以前的历次起义都失败了,而武昌起义却能迅速得到胜利;领导武昌起义的文学社、共进会的性质和它们与同盟会的关系;武昌起义后为什么推举黎元洪为都督和黎元洪当都督以后中华  相似文献   

2.
二征起义是东汉初年在交趾地区爆发的大规模起义.关于二征和二征起义,中越古籍中论及其事者甚少,且出入颇大.越南方面认为这是一次驱除外寇、争取国家独立的斗争,二征夫人是为民族的自由和独立而战斗的民族英雄.而中国方面认为,二征起义是一次地方豪酋的武装叛乱.该文认为,二征起义是在以郡守和县令为代表的封建地主阶级与交趾奴隶主贵族之间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下发生的.从本质上说,这是两种制度之间的较量.当时发生起义的交趾、日南、九真三郡都是中国汉朝统治下的地区,属于国内发生的阶级斗争,不属于国与国之间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四川省情》的“主要历史人物”部分,对清代名将杨遇春介绍道: 杨遇春(1757—1837),字时斋,崇庆县人,清朝将领。武举出身,为福康安部下名将,先后参与镇压甘肃回民起义,台湾林爽文起义,贵州苗民起义,川、陕白莲教起义,河南天理教起义,因有功,升副将,受二等爵赏。道光五年(1825),任陕西总督。时张格尔据新疆叛乱,杨遇春率军驰援镇压,授钦差大臣。转战四年,擒张格尔,平定叛乱,仍总督陕甘,组织屯垦,加强防务,杜收浮费,于开发新疆有利。后以年老辞官。(中共四川省委研究室主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6月第一版第862页至863页)  相似文献   

4.
教育家介绍     
王守仁(1472—1528),即王阳明,明朝理学家和教育家。弘治进士,先后任刑部、兵部主事。1505年得罪宦官刘瑾,被贬为贵州龙场驿丞。后因平定宁王朱宸濠叛乱和镇压农民起义及少数民族起义“有功”,官至左都御史,封新建伯。在哲学上,他提倡“心学”,称“心是天地万物之主”,“心即理,心外无理,心外无物”,是个唯心主义哲  相似文献   

5.
傈僳族是我国多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约有二十六万余人,主要分布于今云南西北部及四川的西昌地区;尤以云南的怒江地区为集中。在1801——1803年(嘉庆六年——八年)云南维西等县爆发的以恒乍绷为首的起义是傈僳族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起义,也是乾嘉年间西南各族人民起义中非常突出的一次起义,很有研究的必要。兹叙述于后,以供同志们讨论参考。一起义的历史背景滇西北的丽江、维西及其迤西地区,绝  相似文献   

6.
在清代咸丰和同治年间,云南广大的回民,在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影响下。爆发了大规模的革命运动。这次革命是由1856年(咸丰六年)回汉人民争夺石羊矿厂而引起的。起义迅速地波及云南全省,马金保、蓝平贵起义于姚州,马复初(即马德新)起义于新兴州,马如龙起义于建水、徐元吉起义于澂江、杜文秀起义于蒙化,旋即克服大理,并建立了革命的政权。由于马复初和马如龙的降清则给以杜文秀为首的回民起义军带来很大的不利,最后终于被中外反革命的联合势力锁压下去. 但这样一次的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过去却被中外的反革命阶级加以恶毒的污蔑和歪曲,把这次起义的正义行动说成是“回匪构乱”或回民“叛乱”(Rebe-llion)这就严重地歪曲了此次起义的本质。解放后,虽  相似文献   

7.
一、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所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运动、从1905年创立兴中会开始直至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的胜利,其间先后发动了十多次武装起义,其中1911年4月27日(农历3月29日)的广州起义是一场战斗最激烈、对社会震动最大的一次起义,后因起义死难的烈士都埋在广州城外的黄花冈.故又名之曰“黄花冈起义”.本文作者林觉民就是黄花冈有名的七十二烈士之一,这封信就是林觉民在起义前三天(4月24日——农历3月26日夜四鼓)写给妻子陈意映的一封  相似文献   

8.
书讯一则     
我院中文系教师李正西与洪啸涛合著历史诗记《朱蕴山》一书于1987年12月由黄山书社出版。该书记述了现代政治活动家朱蕴山先生(安徽六安人)在中国革命的各个时期,在各重大历史事件中的频繁活动。包括他早年参加光复会进行反清活动;后来在安徽发动反军阀统治的斗争;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曾领导“六(安)霍(山)起义”,参加“八一”南昌起义,  相似文献   

9.
《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通常简称为《法兰西阶级斗争》) “是马克思用他的唯物主义观点从一定经济状况出发来说明一段现代历史的初次尝试”。这部著作写于1850年1月至11月。它最初的总标题为《从1848至1849年》,是专为《新莱茵报·政治经济评论》写的专文。1895年《法兰西阶级斗争》以单行本出版。恩格斯为之写了导言,并增添了第四章,即《1850年普选权的废除》,使这部书成为完整的著作。  相似文献   

10.
1875年夏到1878年夏,巴尔干半岛爆发了一场牵动欧洲各主要国家的所谓“东方危机”,它包括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起义,保加利亚起义、塞土战争及俄土战争。一百多年来,“东方危机”一直是近代国际关系史的重要研究课题。仅就“东方危机”的原因,各国学者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土耳其当代历史学家把自“东方问题”发生以来包括“东方战争”(即克里米亚战争)  相似文献   

11.
在毛泽东对革命的论述中,有些内容尚未引起高度重视。例如,毛泽东概括了人类历史上几次大的革命。其中却不包括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这其中蕴涵着他对马克思主义革命观的深刘理解。毛泽东关于阶级斗争性质的革命基本结束后要及时向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转变的思想,以及将经济革命称作党领导的“第二个革命”的思想。反映了建设时期他对革命的新思考。毛泽东对“文化大革命”地位的评价,则使人们得以从一个新的视角从识他的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12.
十一——十二世纪,基辅公国的封建关系已经达到高度的发展,但与此俱来的是:封建割据、阶级斗争的尖锐化和外族的侵袭。这些现象,原是封建社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后果,而基辅公国在所说时期里表现得特别显著。因此,到了十三世纪初蒙古人西侵的时候,俄罗斯再也没有抵抗的力量而被征服了。下引各项文件,说明基辅在蒙古人西侵以前的国内分裂混乱情况。文件(Ⅰ)说明1068年基辅起义的经过。当时,俄罗斯由于诸侯内讧,国势衰弱,波洛佛茨人时常侵袭,劫走人民,掳去牲畜,使基辅国内鸡犬不宁。诸侯王公不能协力御  相似文献   

13.
史学信息     
纪念萍浏醴起义八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于—九八六年十一月中旬在江西萍乡举行。与会代表围绕萍浏醴起义的性质这—基本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关于萍浏体起义的性质,主要有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领导的第一次大规模武装起义。持这一观点的论者从五个方面论证了同盟会的领导作用:(1)起义的计划决定于长沙永陆洲会议。而会议的召集人是同盟会派回湖南“鼓吹革命主义”的刘道一、蔡绍南;(2)会议通过的起义策略出自同盟会主要负责人之一的黄兴;(3)同盟会总部获悉起义消息,立即策划应援;(4)龚春台以“中华国民军南军先锋队都督”名义发布的檄文,从措词到含义皆脱胎于同盟会纲领的宗旨;(5)经过同盟会的领导和改造的洪江会实际上已经成为同盟会的一个外围组织。因此,这一部分  相似文献   

14.
“农业法”有两种俄译文;一种由李普什次(Е.Э.Лцпщиц)译出,刊在“拜占庭社会经济史文献汇编”,莫斯科,1953年,页103--108。另一种译文,见格拉青斯基编“中世纪史文献”卷一,莫斯科,1953年,页190--198。本译文是根据前者重译,但是遇有出入很大的条文,则根据后者加注,以资比较。拜占庭封建关系进展的过程,是从第七世纪中期延续到十一世纪末期。这一时期可分成两个阶段:(1)从第七世纪中期到第九世纪中期,即自由农村公社占优势的阶段,当时封建制度还只是在形成的阶段,封建贵族政权还没有十分巩固,足以消灭自由农村公社;(2)从第九世纪到第十一世纪末期,即封建关系充分发展的阶段,那时,封建关系已成为拜占庭的统治制度。拜占庭的农村公社维持得比较久长,反抗大领主的掠夺,也比较有力。其原因是,当拜占庭农村公社正在开始崩溃的时候,斯拉夫部族侵入,定居于巴尔干半岛和小亚细亚,带来了自由农村公社制度;这有助于当地农村公社的维持和巩固。所以,农村公社成为第七世纪到第九世纪时期的拜占庭农村经济生活的基本形式。下引“农业法”并不是一种由政府制定的法律,而是拜占庭人和斯拉夫人关于农村公社的习惯法;它的出现时期约在第八世纪中期(也许在第八世纪后半期)。它是关于第七——九世纪拜占庭土地关系史的最重要资料,反映出拜占庭农村公社的生活情况,从这里可看出耕地是在公社的自由农民手里,所有未分“公地”和磨坊仍属于公社所有。农村间发生疆界争执时,公社出面进行诉讼。同时,农民有交换份地之权。土地所有者不得拆除别人在其土地上所建造的房屋。土地在收获之后,可作为牧场。另一方面,在公社里农民阶级已开始瓦解,财产已不平等。有些农民由于无力耕种而放弃自己的份地,有些农民耕种别人的土地,向土地所有者缴纳什一税。同时公社的富裕农民不仅有牲畜、劳动工具,而且有奴隶。此外,农业法中还列举各色各样的违法处分和罚款。从这法典中我们也可找到关于拜占庭农村广泛流行的谷物种植、葡萄园、园艺和畜牧等等的资料。  相似文献   

15.
丘爱尔(902) 路易·阿道尔夫·丘爱尔(Louis Adolphe Thiers,1797—1872),法国资产阶级政治家、历史学家。他在法国帝制复辟时代,因辅助路易·菲立普登上皇位有功,而在19世纪30年代屡任路易·菲立普的内阁大臣。1834年共和党起义时,他以组织残酷镇压闻名。1848年革命后,他是反动的保皇分子集团“秩序党”的领导者。从1863年起,任立法团议员。在1871年巴黎公社起义期间,他当上了凡尔赛资产阶级政府的首脑。他组织了反动军队,并与普鲁士的俾斯麦军队相勾结,武装进攻巴黎公社起义群众。当他的军队在1871年5月侵入巴黎后,又对巴黎公社起义的群众发动了血腥的大屠杀。  相似文献   

16.
南宋一朝从公元1127年至1279年,共统治一百五十多年。教材中南宋历史主要叙述了三方面内容:抗金、抗元的民族斗争,国内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南宋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抗金斗争的内容,在课本的前一节己经叙述了,抗元斗争将在下节教材中简要说明,本节教材主要谈南宋时期的农民起义和经济发展。下面分两个小题分析。一钟相、杨么起义南宋一朝的农民起义是相当频繁的,仅在南宋初期与钟相、杨么起义的同时,就有建州(今福建建瓯)的范汝为起义、信州(今江西上饶)的王念经起义和江西一带的彭友、陈顒起义等等。到孝宗以后各朝,农民群众反抗地主阶级的斗争,更是连绵不断,一直到南宋的灭亡。教材中叙述的钟  相似文献   

17.
遵照华主席抓纲治国的英明决策,一个联系教育战线的斗争实际,学好文件抓住纲,深揭狠批“四人帮”的伟大革命群众运动,正在我省教育战线迅猛开展。这里为同志们提供一个批判靶子:一九七四年四月,“四人帮”的一个死党在教育战线的一个会上所作的一次讲话。此人在这个反动讲话中,自称是专讲“教育是阶级斗争的工具”问题。但是打开他的讲话稿一看,根本不是谈教育应当如何成为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斗争的工具,而是剑拔弩张,射出  相似文献   

18.
汉高祖刘邦(公元前二五六年——前一九五年),字季,沛(今江苏省沛县)人。农民出身。壮年时,曾为泗水亭长。公元前二○九年七月,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竿为旗”,领导广大农民举行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不久,刘邦就参加到了农民起义的队伍中来。在陈胜、吴广牺牲后,成了起义军的领袖。 刘邦生平“不好儒”,他说,“为天下安用腐儒”(《史记·黥布列传》)秦亡之后,他继  相似文献   

19.
黄肖养起义     
明朝中叶,广东爆发了黄肖养领导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从正统十四年(1449年)开始,到景泰元年(1450年)失败,时间虽短,但起义军转战于南海、顺德、新会、中山、东莞、广州、佛山等珠江三角洲广阔地区,有十多万农民参加,沉重地打击了明朝的腐朽统治,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发展,为中国农民战争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研究黄肖养起义,总结历史上阶级斗争的经验,对于我们认识当前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周耀东 《历史学习》2004,(10):24-25
现行人教版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选修)上册在美国内战一目内容中提到:“《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以下简称《解放宣言》)规定从1863年1月1日起叛乱诸州的奴隶获得自由,并可以参加联邦军队。”在讲授这一内容时,教师能紧扣教材,并能够对“叛乱诸州”四个字进行分析和说明。但是,仍然有不少的学生将《解放宣言》中仅废除“叛乱诸州”的黑人奴隶制视为林肯废奴思想的一个局限性。事实真是如此吗?1.林肯废奴思想是坚定的,这是他废奴的根本动力美国独立后,政治上建立了由北方资产阶级和南方种植园主组成的联合政府,经济上存在两种主要的经济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