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5年初,根据路遥先生同名小说改编,由毛卫宁执导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在北京卫视、东方卫视热播。这部紧紧依循现实主义路径的农村题材电视剧在与文学文本对接上,既表现出高度尊重原著的初衷,又进行了"不平凡"的剧情处理。为此,《平凡的世界》自开播以来便获得广泛关注,并引发对经典文学改编成影视剧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路遥以他的《平凡的世界》享誉当代文坛。这部表现农村改革的百万长篇充溢着浓郁的时代气息和深刻的现代意义。作品对平凡的世界中的平凡人物身上传统美德的赞颂,体现出不平凡的审美价值。这部长篇的不平凡之处:一是揭示人物自我意识的觉醒,表现人物的生存意识及现代婚恋观;二是展示处于困境中的人物间的人情美,体现出浓郁的人情味。  相似文献   

3.
路遥以他的《平凡的世界》享誉当代坛。这部表现农村改革的百万长篇充溢着浓郁的时代气息和深刻的的现代意义。作品对平凡的世界中的平凡人物身上传统美德的赞颂,体现出不平凡的审美价值。这部长篇不平凡之处:一是揭示人物自我意识的觉醒,表现人物的生存意识及现代婚恋观;二是展示处于困境中的人物间的人情美,体现出浓郁的人情味。  相似文献   

4.
根据路遥小说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平凡的世界》正在东方卫视、北京卫视首播.这部小说以现实主义的笔触,全景式描写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陕北黄土高原的农村生活,着力展示了大变革时代青年农民所蒙受的苦难以及他们的命运变迁和心路历程.这样一部电视剧率先“登陆”中国经济最发达的两座城市,不管是有意还是巧合,都是一个耐人寻味的文化隐喻.  相似文献   

5.
相信许多人都看过《亮剑》这部电视剧,也相信看过这部电视剧的人肯定会对片中主人公李云龙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亮剑精神所折服。何谓亮剑?李云龙作了注解:古代剑客在遇到明显比自己强的对手时,敢于拔出自己的宝剑,即使  相似文献   

6.
4月读书会     
正书名:《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遥内容概要:《平凡的世界》是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该书以中国上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为背景,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  相似文献   

7.
现实主义精神的观照──论《平凡的世界》的人物把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实主义精神的观照──论《平凡的世界》的人物把握王海路遥自80年代初期发表了中篇小说《人生》、《在困难的日子里》等作品后,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此后,又在长达六年的时间里倾尽心血完成了百万字的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这部小说以其恢宏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  相似文献   

8.
路遥的小说作品《平凡的世界》以我国文革末期到改革初期这一特殊的历史阶段为背景,全景式的展现了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人们生存的困难和精神的痛苦,然而,平凡大众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不畏艰难的生活态度和民族精神,为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平凡的世界》中现实主义精神与浪漫主义精神的相互交融和互相渗透,完美的呈现了生活本来的、真实的面貌。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发展迅速,人们的业余活动逐渐丰富,电视剧、电影等影视形式成为人们业余消遣的重要形式。新的电视剧、电影年年都有上映,但不难发现,近年来国内电视剧由文学作品改编成的趋势越发明显,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就是文学名著改编成电视剧颇为成功的范例[1]。《平凡的世界》是路遥的代表作,全书共三部,该书以中国上世纪陕北十年生活为背景,以孙氏两兄弟为核心,掺插田福军这一政治人物,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描写了陕北社会历史转型时期,普通人的艰苦奋斗过程。  相似文献   

10.
黄胜 《今日教育》2008,(11):58-58
相信许多人都看过《亮剑》这部电视剧,也相信看过这部电视剧的人肯定会对片中主人公李云龙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亮剑精神所折服。何谓亮剑?李云龙作了注解:古代剑客在遇到明显比自己强的对手时,敢于拔出自己的宝剑,即使明知会败也要作出拼搏的姿态。狭路相逢勇者胜,这就是亮剑精神。  相似文献   

11.
《平凡的世界》这部书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它通过对人性鞭辟入里的分析,反应出作者对于现实世界和脚下生活的热切关注。这部书主要讲述了发生在黄土高原孙少平、孙少安两兄弟生活中的故事,反应了普通人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人性的挣扎与斗争。本文从路遥小说《平凡的世界》的写作内容和精神内涵进行分析,提出几点有利于读者挖掘书中珍贵内涵的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电视剧的热播,《平凡的世界》再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这部划时代的巨著对我而言算得上是刻骨铭心的了——犹记当年读路遥,震撼奋进两相随。我是在1994年碰到《平凡的世界》的,当时读这部小说真的可以用废寝忘食来形容。看完之后,久久不能放下,激奋的心绪难以平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找一个看过这本书的人一起痛快地抒发一下某种情感,一定要和看过这本书的人聊着才痛快,才过瘾!我喜欢这本书,我已经看过三遍了,就是再看几遍也不会倦怠。我真的为当代中国能有这样的巨著而自豪——它不是诺奖,但胜似诺奖。我希望有更多的人去看它,看我们在那种环境中是否也有那样艰苦奋斗的精神。我很遗憾  相似文献   

13.
重读《平凡的世界》,仍然有一种强烈的穿越感,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依然能够唤醒我们沉睡的记忆,引发精神上的强烈震撼。《平凡的世界》之所以今天仍然能够力透纸背,层层扩散波光,让人读懂、读出社会历史内涵,其根本原因在于小说真正切入现实,以及作者的史诗性写作和作品的史诗性特征。小说书写的农村改革史、农民创业史和青年奋斗史正好体现了20世纪80年代社会、家庭、个人等层面的发展、成长的历史。作品由双水村、石圪节到黄原、铜城大牙湾,由农村到城市,反映出了一个时代整体的社会风貌,具有丰富的史诗性价值。  相似文献   

14.
《又是十七个年头》(下称《又》剧)是一部以真人真事为创作原型的农村现实题材纪实性电视剧.这部电视剧面对纷繁的现实,走出了流行的叙事模式和离奇天地,贴近生活,贴近情感,贴近百姓的心灵,以较丰实的精神底蕴,触动了当前社会的某些兴奋点和较深层次的精神敏感地带,从而抓住了并且深深打动了观众.  相似文献   

15.
劳伦斯在《恋爱中的女人》这部作品中对自然环境的恶化,男女婚姻的不幸以及人类精神异化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在生态批评理论框架下,借助它的三个维度: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以及精神生态对《恋爱中的女人》进行解读;旨在挖掘小说中的自然、社会、精神生态蕴含即人类只有回归自然,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其内心精神世界的和谐关系;才能摆脱生态失衡。以期更好地帮助读者深刻理解这部作品和劳伦斯深谋远虑的生态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6.
芸芸众生的世界,每天都在发生变化,有人倒霉了,有人走运了,有人在创造历史,历史又在成全或抛弃某些人。普通人的内心情感构成了《平凡的世界》。正是这《平凡的世界》,像一盏明亮的航灯,指引我认识人生O怀凡的世界》是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在这部作品中,路遥通过他那平实的语言将生活在1975年到1985年这10年巨变中的热血青年的奋斗史缩写出来了。书中讲述的是处于巨变中的黄土高原上那一群来自农村的有志青年。他们为了摆脱身上的小农意识,用汗和泪,甚至是血谱写出一曲曲奋斗之歌。他们往1上带着一种悲壮的激情,在一条最…  相似文献   

17.
如果不是因为这部电影,Grace根本不知道暮光之城这套书,更不会知道原来它在美国已经热卖了好几年。只看情节,似乎看不出这个吸血鬼故事有什么特别,但能在这个吸血鬼小说、电影和电视剧泛滥的年代打出名堂,肯定有其过人之处。如果想知道《暮色》讲什么但又懒得看小说,这部电影是个不错的选择。再透露一个消息:《暮色》原定今年12月上映,但由于《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的上映日期由原来的11月推迟到明年7月,于是制作《暮色》的电影公司决定填补这个空挡。如果你对小说感兴趣,还可以翻到本期的美文共享栏目读一读节选,说不定你也会喜欢上它哦。  相似文献   

18.
点评6则     
《平凡的世界》路遥著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定价:12.95元假如路遥不是英年早逝的话,真不知道他会为我们写出多少部像《平凡的世界》这样催人泪下的伟大作品来。《平凡的世界》,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当代中国最具影响的史诗性长篇小说,一幅中国当代城乡生活的全景图。在这部小说中,作者用朴实无华的笔调,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划了社会各阶层普通人的形象。在这部小说中,人生的自尊、自强与自信,人生的奋斗与拼搏,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一幕幕激动人心的人生和爱情故事催人泪下…  相似文献   

19.
文学经典历来受大学生青睐。《平凡的世界》这部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作品连续位居大学生阅读榜首,展现出独特的“《平凡的世界》现象”。“《平凡的世界》现象”实质是经典的生命力的体现,由经典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铸就而成。因此,经典阅读的“成人”价值表现在奠基人的精神来路和理想去路、延拓人的知识视野和思维宽度、实现人的情感构建和思想升华等三方面。在当下经典阅读价值浅化、内容边缘化、阅读方式泛化语境中,要从动机、行为、价值三个层面,指引经典阅读的认识回归、发挥经典阅读的阵地协同、培育经典阅读的育人文化,构建通过经典阅读推进立德树人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20.
美国的科幻电视1964年,欧文艾伦导演了著名的电视系列剧《海底游记》,长达110集。其中21集于70年代末被介绍到中国,翻译成《大西洋底来的人》,影响了一代观众。曾经有人说,这部电视剧在美国影响不大,这不是事实。虽然它的影响力不及同时代的《星际旅行》,但仍然是美国科幻电视经典之一。这套系列剧的风格严谨、古朴,与其他科幻电视剧相比,更接近科学事业的实际情况。如今,我们能够在二十多英寸的纯平彩电上观看这部电视剧,感觉自然不同。与后来的华丽大片相比,《大西洋底来的人》拍摄手法质朴。由于采用的技术比较落后,由模拟信号转化的图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