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心理因素是大学生健身习惯形成的主要内在因素。文章分析了健身习惯形成的心理过程,指出健身需要、健身动机、健身兴趣、健身态度是大学生健身习惯形成的驱动因素,并提出了培养大学生形成健身习惯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影响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内部的因素,也有外部的因素,本文阐述了学生的性格、学习习惯,以及家长的榜样作用、教师的期望以及社会发展对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影响,初步研究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对高校体育锻炼习惯进行理论分析,论述了体育课的课程与学习动机之间的基础因素,学习动力、效能动力、运动技能是学生终身体育习惯形成的根本,外在因素为锻炼习惯形成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4.
学习习惯及其形成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 并发展成为个体的一种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本文讨论了学习习惯概念的实质及其对学习的重要作用, 并从元认知、认知方式、个人行为动力因素及教师等社会背景因素的角度, 讨论了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一般机制, 指明了学习习惯养成在教育实践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试析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大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为其终身体育奠定坚实的基础是大学体育的重要任务,文章论述了体育锻炼习惯的定义、锻炼习惯形成的心理学分析,探讨了影响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因素.提出从培养学生的兴趣人手,同时,在学校管理制度方面,应加强课外体育锻炼的组织和管理,为学生形成科学的体育锻炼能力、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提供必要的制度保证;另外,还要增强必要的体育设施和场地器材,为学生体育锻炼提供适宜的环境,从多方面落实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文献综述、逻辑分析和专家座谈等方法,从心理学、社会学和生理学的角度对老年人体育习惯的形成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分析。研究认为:老年人体育习惯的形成是多元因素共同构筑的体系,运动参与需要和动机、身心收益、良好的体育态度、体育兴趣是其形成的内在因素。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外部诱因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影响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因素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养成科学、时尚的体育锻炼习惯,为高校体育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信息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回顾消费外部性与习惯形成理论基础上,选择1994-2009年的年度数据为样本,运用计量经济学理论,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了收入、消费外部性与习惯形成对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支出影响。结果表明,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支出不仅受当期个人收入因素决定,而且受消费习惯形成与城镇居民消费外部性影响。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支出收入弹性大(2.540),人均可支配收入仍是其旅游消费的最大制约因素;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有显著的不可逆性(0.486),消费习惯形成的"棘轮效应"明显;城镇居民旅游消费行为对农村居民有显著的外部性"示范效应"(1.675)。最后提出了相关结论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习惯,乃人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因环境因素、工作性质因素和个人品质因素而形成的经常性的行为。作文,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内容,其习惯的优劣直接影响学习效果。 那么,良好的作文习惯有哪些?其内涵是什么?在习惯培养的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问题?下面从四个方面予以浅析。  相似文献   

10.
孙谦 《陕西教育》2011,(5):34-34
学习习惯是学习活动中形成的固定态度和行为。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有直接的影响.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促进学生取得较好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了,学生将受用终身,而良好习惯要从小培养,不良习惯一旦形成再纠正。那将是件很困难的事情。  相似文献   

11.
福泽谕吉主张德智体全面发展,其德育课程思想强调培养学生独立精神和德育能力,反对空洞的道德说教,提倡身教重于言教、认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应协同配合;其智育课程思想认为学校教育不限于求知,更重要的是求智;反对空疏的儒学,倡导经世致用的“实学”;其体育课程思想倡导身体第一、学习第二,体育锻炼要按照民族和地区的传统与习俗进行,要有时间和运动量作保障。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是年轻的群体,当前体育运动在广大大学生中非常普及,成为大学生休闲娱乐的一部分.但是由于目前大学生只注重了锻炼本身,忽视了与运动相关的科学知识,形成了许多不良的习惯,对身体带来了非常大的负面影响,通过对湖南省普通大学生运动习惯的现状调查,试图提出一些针对性建议,使大学生的体育运动更加科学、合理、高效.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是年轻的群体,当前体育运动在广大大学生中非常普及,成为大学生休闲娱乐的一部分.但是由于目前大学生只注重了锻炼本身,忽视了与运动相关的科学知识,形成了许多不良的习惯,对身体带来了非常大的负面影响,通过对湖南省普通大学生运动习惯的现状调查,试图提出一些针对性建议,使大学生的体育运动更加科学、合理、高效.  相似文献   

14.
高职学生由于在中学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所以入学成绩偏低,在高职阶段学习也存在一定的困难。为了使高职学生能够很好地完成学业,并在毕业后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必须重视高职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在知识更新周期极短的时代,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跟上科技发展和技术更新的步伐。高职学生学习能力可采取多种途径加强培养。  相似文献   

15.
家居周边体育环境对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居周边的体育环境会对大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产生一定的影响。广西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大规模高质量的体育场地所占比例较低。乡镇农村的体育场地设施相对城市更简陋,体育锻炼氛围更差。广西大学生家居周边的体育锻炼氛围难对大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产生良好影响。  相似文献   

16.
群众体育的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高,要求人们有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而它的形成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通过对学校和社会环境两个角度的调查研究,了解和分析了影响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因素,为学校和社会的体育工作提供参考,使学生更早的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终身受益.同时,为新世纪的课改提供依据,使其更能适应我国学生自身发展,更快的实现我国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王家云  张敏 《教师教育研究》2013,25(2):38-41,47
从教志趣和学习习惯是师范生将来成为合格教师的基本保证。通过对师范生从教志趣和学习习惯的抽样调查发现,从教意愿不强、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的功利化趋势以及学习行为习惯不良、学习态度不端正是当前师范生存在的主要问题。需要加强师范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树立师范生坚定的教育信念;健全学习管理制度,充分发挥辅导员的管理作用,促进师范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18.
根据医药类专业VB程序设计实验教学的实际情况,确立了"二优先、一目标"的教学原则,即基础知识教学优先于技巧教学,学习兴趣培养优先于知识技能培养,思维能力与素质培养为实验教学的根本目标;进一步提出了在实验教学中的六个"注重"点:学习兴趣的培养、基础知识的教与学、实验过程的管理、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良好编程习惯的养成、加强实验指导教师的培训。  相似文献   

19.
体育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行素质教育、深化改革的今天,体育能力的培养主要是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和自身综合能力以及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而先进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体育能力的重要措施,利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把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个性发展与体育能力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