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口语交际能力是语文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中最关键的一项。口语交际应该是轻松的、自然的,应该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之中,营造宽松的气氛,让学生乐意参与。我根据学生的实际,设计了“一事一议”口语交际训练活动,要求学生从生活和学习中选取一件有意义的事或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在班上演讲,发表自己的看法。其他同学在听完演讲后,可以针对这件事或这个话题作进一步补充,也可以发表不同的见解。这个活动每两周进行一次,每次由一个同学上台发言,其余同学参加讨论,教师主要起穿针引线的作用,也就是充当“主持人”。演讲的时间规定在3分…  相似文献   

2.
课前演讲活动不能流于形式,最重要的是以讲促写,做到“讲”“写”结合。将高中作文审题立意与课前演讲相结合,将作文材料融入演讲话题,开展具有针对性的主题演讲。学生根据材料确定演讲方向,实则就是作文审题立意的过程;学生进行演说,就是行文写作的“口述”过程。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给出贴近生活、指向热点话题的相关材料,将演讲主题系统化,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3.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如何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 ,是一个探讨已久、而又言犹未尽的课题。为改变政治课教师教条条、学生背条条、考试考条条、考后全忘掉的僵化模式 ,真正把政治课引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 ,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尝试把“说”引进政治课堂。一、三分钟演讲活动(或称主持人节目)这项活动放在每节政治课开讲前三分钟进行 ,这是个固定节目。演讲的顺序是按学生学号为序 ,演讲者事先可略作准备 ,根据具体要求确定内容 ,拟一个提纲 ,或写个演讲稿 ,演讲内容可根据课本内容或当前的热门话题 ,提出问题让大家答辩。此形式学…  相似文献   

4.
主持人:大家好!如约又与大家见面了,本期谈论的话题是“如何归纳总结知识”,同学们争相发言,各有各的方法,各有各的“路子”.好了,还是发表部分同学的“高论”吧.  相似文献   

5.
名家说招 进入高三复习,我利用语文课开设了“时事演讲”活动:每位同学自由选择一个热点时事新闻,在老师的帮助下,确定写作话题,展开分析评价,独立撰写演讲稿,课前安排5~8分钟,在全班同学面前公开演讲,然后同学评点演讲的优劣,最后教师总结.演讲基本按照学生座位传递,全员参与.每周安排2~3次.一年坚持下来,受到学生喜爱.  相似文献   

6.
案例: 初一(1)班正在举行主题班会公开课,主题是“真正的强者”。 按照预定程序,同学们用演讲、朗诵、小品表演等文艺形式分别展现了自己心目中的真正强者:有宁死不屈的革命烈士,有勇于改革的时代精英,也有自强不息的残疾人。 接下来有一个环节是自由发言,小主持人按照预先的约定,逐个请有准备的同学发了言。主题班会顺利地进行着,班主任看看时间还多,便关照小主持人可以多请几个人发言。小主持人临时作了一番动员:“刚才很多同学用各种方式表现出他们心目中真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笔者特意设置了课前三分钟演讲活动.演讲内容十分宽泛:旧课串讲,诗词和名言赏析,话题作文,课本剧表演等等.全班学生作为评委,适时评议争鸣,定期进行“演讲(出彩)之星”评比,力求为孩子创建一个语言的“场”.  相似文献   

8.
课前准备第周一由主持人(学生轮流担任)向全班公布本周争鸣话题,让大家课余做好准备。每人自备一本争鸣记录簿,随时积累资料。凡在周末话题上发言的同学称为嘉宾。 主持人: 最近市政府向全市市民发出告示,拟在市中心建一个大广场,供市民休憩和娱  相似文献   

9.
目的 :班会上通过“工作总结”、“竞职演讲”等活动 ,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树立学生的竞争意识和主人翁思想。活动前准备 :课外活动或晨会上确定好班长候选人。主持人 :本周班长。说明 :我班实行一周班长负责制。从全班同学选出的班长候选人中确立一人为班长 ,全面负责一周的工作。活动设计一、主持人宣布本次班会活动内容。主持人讲话 :我是本周值周班长 ,这次班会由我主持。二、前任班长做工作总结。总结内容1 谈感受。谈谈当了一周班长后的感受。2 回顾愿望。回忆当班长前在竞选演讲中的愿望。3 总结做法。结合实际总结一周的做…  相似文献   

10.
周红 《家庭教育》2006,(11S):24-24
主持人:“超女”是一种展现形式。但决不是唯一的一种。毫样看待这样的展现形式呢?“超女”在我们同学们的心中有多大“魅力”呢?我期待着孩子们能敞开心扉.各抒己见。让我欣喜的是。同学们好有主见.再也不是人云亦云韵“小绵羊”啦!在这里,我要把杭州市天长小学五(2)班部分同学的发言展示给大家.看看他们对这个话题都发表了怎样的意见。  相似文献   

11.
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我在高一年级的历史课教学中开展了“史学小论坛”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的具体做法是:每节课授课结束前根据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留下几道思考题,除要求全体同学课后进行思考外,指定1—2名同学做重点发言准备(写好的文稿要提前交老师审阅)。下节课上课后第一项内容就是由这个学生进行演讲。演讲首先要概述上节课的知识点以巩固旧知识,然后对思考题进行论述。演讲后,其他同学可以就其演讲内容进行提问,由演讲者作答,其他同学也可起而答辩,发表见解,形成学生间互相提问,共同探讨研究问题的生动、热烈的场面。教师要注意组织引导。在演讲和答辩后,教师给讲演者以评价。  相似文献   

12.
选用教材:机械工业出版社“MakingConnections”Book2授课内容:Unit4“MakingChanges”授课时间:45分钟授课地点:浙江省临海市回浦中学(借班上公开课)授课对象:高二学生教学用具:电脑,实物投影仪,大屏幕座位设计:以四人一组为单位就座教学目标:1.能听懂教师的课堂指令、解释以及同学的交流和发言,并做出相应的反应。2.能根据活动要求与同学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回答教师的提问,代表小组发言,运用采访语言,叙述采访内容。3.能读懂自传故事“AnImmigrantintheUnitedS…  相似文献   

13.
王海军 《考试周刊》2009,(37):84-84
一次小学语文公开课上.老师要学生用“像”造一个比喻句。有的同学造“天上的月亮像玉盘”,有的造“××的脸红得像秋天的苹果”……由于事前老师讲解铺垫得比较细致深入,所以大多数同学都完成得比较好。正当老师准备结束这一话题进行下一个教学环节的时候,一个平时很少发言的同学小心翼翼地站了起来,问道:“老师,我也有一个。”  相似文献   

14.
学校的主题班会竞赛开始了,我们班班会的主题是《我爱我班》,它是这样设计构思的:在全班同学齐唱《众人划桨开大船》的歌声中主持人开始主持班会,接下来有三人诗朗诵,有小品表演,有班徽设计展示,有同学们自由讨论“怎样处理同学之间发生的矛盾?”“怎样为班集体添光彩?”等问题,最后在班主任老师的小结中结束班会活动。按理说,班会课这样设计,气氛应该是可以活跃起来的,可是等比赛真正进行时,却只有表演的同学在表演,只有主持人在讲述,却没有发言的同学去积极发表自己的感受,特别是在同学们自由讨论发言环节竟没有人举手来参与,全班顿时冷场了,主持人也慌忙叫了几位同学来救场,可是那几个同学就是不配合了,之前我叫他们主动点,叫他们积极举手,他们满口答应,  相似文献   

15.
结合全国“中华魂”(团结互助友爱,共建和谐社会)主题教育活动,在新课结束之后,我在班上举行了一次演讲活动。组织这次活动,一方面可以训练学生的写作和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响应上级号召。但是,因为复习时间非常紧张,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提前两周,我就向学生提出了活动安排,以及相关的任务要求,希望学生抓紧时间准备演讲稿,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和实际行动参与到这次演讲活动中来。星期三下午,演讲活动即将举行。但是,我检查演讲稿时,却发现只有几名班干部做了较为充分的准备,其他同学好像不关他们的事。我感到很恼火,但时间紧迫,我宣布按时举行演讲活动。语文学习委员主持演讲活动,开始请已准备了稿子的几位同学演讲。这几位同学因为有准备,所以演讲效果很不错。接下来,只好点名请学生演讲,叫了几个同学(当然是找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准备不充分,讲得没条理,没有说服力,一时使活动陷入低潮。语文学习委员见此非常着急。于是,在短暂的停顿之后,他点名请一位姓刘的同学上台演讲。这位同学语文成绩一直优秀,作文水平、口头表达能力突出,曾在学校的演讲比赛上获得过一等奖,歌也唱得好,同学们戏称她为“刘欢”(姓刘又与刘欢差不多胖),在学校举行的歌...  相似文献   

16.
戴雪琴 《教师》2011,(31):72-74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镜头:教师指名一位学生作答时,其余举手的同学都异口同声地叹起气来:“唉!”有的嘴里嚷着“又不请我!”便不再听课:有的迫不及待地马上与别的同学交流.根本不听发言同学在讲什么;还有的同学呢,发言的同学还没有讲完,就一边高高地举起了手,一边大声喊:“老师,我来.我来……”有的同学在课堂上整个处于游离状态,老师或者发言的同学讲得眉飞色舞,津津有味,  相似文献   

17.
一、指导学生认真阅读、研讨这次“写作训练”的内容和要求。二、在阅读、研讨的基础上,由学生谈对这次“写作训练”内容、要求的理解,要求大家认真听别人的发言,并将自己认为有参考价值的内容适当记些笔记,注意积累材料,拓展思路。为下一步自己拟写提纲、作文打基础。三、对同学的发言进行评议,对那些理解深刻,认识正确,有独到见识的发言给予充分肯定,那些理解一般,比较肤浅,甚至存在一定问题的发言提出自己的看法,提出修改意见。四、在发言、评议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同学全面分析理解这次“写作训练”的内容和要求。这既是对同学研讨  相似文献   

18.
主持人:同学们,你们好!本期讨论的话题是“如何进行单元复习”,及时复习是巩固知识、加强理解的主要方法,复习可分为课后复习、单元复习、期末复习和毕业总复习,这里,我们只谈谈单元复习,下面摘录了江苏兴化市新城中学和邳州市明德实验学校部分同学的发言。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有两个层级,一为会发言,一为能演讲。对此,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提出明确要求:“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的说服力。”要发言,就要写发言稿;要演讲,就要写演讲稿。此前本刊曾介绍过“发言稿”的写作,这一期着重讲“演讲稿”的写作。  相似文献   

20.
甘红梅 《文教资料》2006,(17):117-118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阅读教学积极倡导实行教学民主,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课堂形式也随之多样起来:演讲、小品表演、辩论会、课题研究展示……层出不穷的授课方式,让语文课有了盎然生机。但是在“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口号下,“尊重学生”的课堂民主被极端化,语文课堂教学似乎正滑向一个排斥教师和文本的混沌的“糊涂圈”。笔者曾听过一堂市级高中语文示范课——《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研究展示课,整堂课以两个学生主持人串联课堂,教师则坐于台下当旁观者。主持人请学生一一上台发言,学生们的发言围绕“中国的妓女文化”展开: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