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张继东  蔡雪 《现代情报》2019,39(1):70-77
[目的/意义]本文以用户行为感知视角,研究影响移动社交网络主导型用户与浏览型用户持续使用的因素,为移动社交网络信息服务提供理论基础,并为移动社交网络提供商提出参考与应用借鉴。[方法/过程]分析移动社交网络主导型用户与浏览型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引入相关变量,构建了基于用户行为感知的移动社交网络信息服务持续使用意愿模型并提出假设,最后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娱乐、感知质量等因素均显著影响主导型及浏览型两类用户;服务质量、感知风险、知识获取、个人创新、社会认可、感知信任、感知转换成本等因素对两类用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全面了解移动图书馆用户采纳行为研究现状,有利于深化移动图书馆用户行为理论研究,为提升移动图书馆服务质量提供实践指导。[方法/过程]按照内容分析法,本文主要从研究对象、研究设计、理论模型、影响因素等方面对国内移动图书馆用户采纳行为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与分析。[结果/结论]当前侧重于探究用户采纳移动图书馆的影响因素,后续研究应拓展研究范围、综合运用多种理论模型、注重研究内容的整体化及持续化,进一步动态解释与预测用户行为,提高图书馆移动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3.
明均仁  张俊 《现代情报》2018,38(12):48-56
[目的/意义]探究移动图书馆用户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动态影响过程,了解移动图书馆潜在用户与真实用户间的转变过程,对于图书馆改进、完善以及推广移动图书馆服务,提升移动图书馆的用户使用量与资源利用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方法/过程]基于系统动力学研究方法,面向武汉市高校师生,构建移动图书馆用户使用行为的系统仿真模型,并利用Anylogic 8软件,通过控制模型中各个参数的变化反复进行仿真实验。[结果/结论]结果显示,推广效率、主体影响因子、接触率、接受率对移动图书馆用户使用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移动图书馆在系统特征、界面特征等7个特征上的不足对用户使用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在研究情景化偏好基础上,分析移动图书馆用户行为感知机理,并提出个性化服务机制建议, 为移动图书馆的发展提供帮助。【方法/过程】从用户体验角度出发,利用移动图书馆用户行为分解理论描述用户行 为意图受态度、主观规范以及行为控制三者影响,提出基于收集有用的上下文信息的移动图书馆用户行为感知模 型的网络体系结构,基于此构建模型。【结果/结论】得到移动图书馆用户行为感知模型,将用户行为感知过程分为 四层:数据层、处理层、生成层和输出层,各层之间分工合作掌握用户行为动态达到判断用户行为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孟猛  朱庆华 《现代情报》2018,38(1):5-18
[目的/意义]文章旨在探究移动社交媒体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为移动社交媒体运营商提高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增强用户黏性,洞察用户真正兴趣和心理需求,培养用户习惯等提供决策参考。[方法/过程]本文整合扩展的ECM-ISC模型、自我决定理论及习惯,构建移动社交媒体用户持续使用行为概念模型,提出研究假设并设计调查问卷;针对微信用户进行纸质问卷调查,共回收234份有效问卷,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分析数据,在排除共同方法变异的影响下,对测量模型和结构模型进行评估,并对研究假设和调节效应进行验证。[结果/结论]结果显示,持续使用意愿和习惯直接影响移动社交媒体用户持续使用行为,习惯对持续使用意愿和行为之间有负向的调节作用;使用后感知有用性、满意度及自我功效正向显著影响持续使用意愿;期望确认度对使用后感知有用性和满意度产生直接影响;感知关系性和感知胜任性正向显著影响内在动机,内在动机对满意度正向影响显著,满意度对习惯产生直接影响。根据研究结论,对移动社交媒体(微信)运营商提出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探究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用户消极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为改进服务质量、优化使用体验和提升用户活跃度等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方法/过程]借鉴信息过载、信息系统成功模型及媒介系统依赖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构建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用户消极使用行为模型,并通过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结论]信息过载正向影响用户不满意度,信息质量、服务质量及依赖均负向影响用户不满意度,不满意度正向影响用户的忽略和取关行为,依赖负向影响用户的忽略行为和取关行为;不满意度对忽略行为影响程度大于取关行为,而依赖对取关行为的影响程度大于忽略行为。  相似文献   

7.
陈鹤阳 《现代情报》2017,37(7):70-78
为解决不同学者对移动图书馆用户采纳行为影响因素在程度和方向上的差异,探索影响移动图书馆用户采纳行为普适性的因素,综合已有国内外移动图书馆用户采纳行为32篇实证研究共8725个独立样本进行综合分析,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元分析方法,从四个方面即知识内容特性、技术媒介特性、情境特性和个体特性考虑影响采纳行为的变量。研究结果表明,感知有用性、感知质量、任务-技术匹配、感知易用性、兼容性、可访问性、主观规范、自我效能、创新精神是影响用户采纳意愿的主要因素,感知成本则对采纳意愿有显著的阻碍作用。同时,针对研究结果,结合移动图书馆应用情境从知识内容构建、系统技术保障、营销推广和用户引导四个方面提出了促进移动图书馆用户采纳行为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 探讨影响政务微信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的关键因素及作用机制,以期为我国政务微信服务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持。[方法/过程] 借鉴刺激-机体-反应模型,将技术因素和社会因素作为刺激,用户契合作为调节变量,构建政务微信用户持续使用行为模型。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结论] 移动性正向影响有用性感知和易用性感知;服务质量正向影响有用性感知,对易用性感知没有显著影响;主观规范和信任两个社会因素均正向影响有用性感知和易用性感知;有用性感知和易用性感知作为机体正向影响持续使用行为,用户契合对易用性感知与持续使用行为之间的影响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鉴于此,本文进行了广泛探讨并给出了对政务微信服务实践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朱多刚 《现代情报》2019,39(4):76-85
[目的/意义]本研究以期望-确认理论(ECT)和技术接受模型(TAM)为理论基础,同时引入IT自我效能和电子服务质量因素,提出一个整合的模型用以解释和预测用户对社会化阅读服务的持续使用行为。[方法/过程]采用问卷方式共收到有效样本589份,使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理论模型中的变量关系进行假设检验。[结果/结论]结果发现:1)整合的模型能够分别解释用户满意度和持续使用意向52%和45%的方差变异量。2)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和满意度是用户持续使用意向的决定性因素。3) IT自我效能通过感知易用性对用户持续使用意向产生间接影响。4)此外,电子服务质量中的效率、信息质量和隐私安全等外生因素分别对用户的确认程度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进而影响用户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周涛  林晓靖 《现代情报》2021,40(11):65-72
[目的/意义] 移动社交APP发展迅速,但各类产品之间的功能较为相似,相互之间替代性较高,因此防止用户转移对于社交APP来说至关重要。基于PPM(推-拉-锚)模型,研究了社交APP用户的转移行为。[方法/过程] 对收集的322份有效问卷采用SEM进行分析。[结果/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系统质量不满意度、服务质量不满意度、社会认同和社会交互等因素正向影响用户的转移意向,转移成本负向影响转移意向。研究结果启示社交APP需要采取措施阻止用户转移,从而实现用户保持,获取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通过构建移动学习用户隐私信息披露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探究移动学习用户隐私行为的影响关系,以提高用户隐私信息披露意愿和对隐私信息的控制能力。[方法/过程]本文通过对隐私信息披露文献的查阅,运用问卷调查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行为控制3个方面分析了移动学习用户隐私信息披露行为,利用结构方程对提出的假设进行分析验证。[结果/结论]数据研究结果表明,隐私信息披露意愿对隐私信息披露行为有正向影响,感知移动学习收益性、移动学习用户社会影响、隐私控制自我效能和感知移动学习便利性对隐私信息披露意愿呈正向影响,而感知移动学习风险性则对隐私信息披露意愿呈负向影响。本研究能够帮助移动学习平台开发商更好地收集信息,为用户定制个性化的服务。[局限]研究的调查对象覆盖面较窄,对年龄、性别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缺乏深入地分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本文从用户信息采纳行为的视角出发,通过信息采纳意向的中介效应针对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推荐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方法/过程]在计划行为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推荐信息用户采纳行为模型,并通过实证研究对该模型进行检验与分析。[结果/结论]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信息采纳意向在感知有用性、用户期望、信息质量及主观规范对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推荐用户信息采纳行为的影响作用中均有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对移动互联网环境下陌生人社交软件的用户群体开展持续使用行为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有助于了解这类用户群体的信息需求和情感需求,进一步丰富社交平台用户行为领域研究的相关理论,对陌生人社交平台未来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过程]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对“Soul”社交APP用户展开调研,利用半结构化访谈采集用户相关数据并对其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在确定范畴关系的基础上对用户的持续使用行为进行实证分析,并对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结果/结论]陌生人社交软件用户的使用行为受到用户情感、用户感知、平台因素、社交因素、情境因素、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六方面的影响,并由此在产品运营角度对陌生人社交平台未来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刘姝瑾  郭鹏  王福 《现代情报》2018,38(11):25-32
[目的/意义]虽然目前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得到了改观,且场景化要素不断丰富、应用不断深入,但是用户信息素养及信息需求期望也在不断改变,在双方或多方作用的不断演进中,移动图书馆场景化信息接受也日渐呈现出新的障碍因素,如何有效把握及控制这些因素是移动图书馆场景化信息接受研究较为关注的话题。[方法/过程]为此,以系统论为着眼点,将移动图书馆视为整体系统,基于出声思考法将信息接受阻碍编码为信息接受来源阻碍、信息接受过程阻碍、信息接受效用阻碍3个维度,并基于此,构建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阻碍机理模型。[结果/结论]以移动图书馆场景化信息接受阻碍机理模型为基础,提出了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阻碍因素的控制对策,为移动图书馆场景化信息服务空间再造及移动图书馆创新服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大数据时代下,移动图书馆对用户阅读方式和获取知识具有重要作用。在用户感知移动图书馆服务质量需求由分散转向关联,服务质量评价过程由精确转向模糊多元的情形下,文章提出了一种模糊Kano模型与犹豫模糊Taguchi方法为核心的综合评价方法。[方法/过程]首先,根据用户与决策者的偏好信息以模糊Kano修正指标重要度,分析用户的直接需求。其次,根据评价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及指标的关联冲突,提出一种犹豫模糊Kano-Taguchi方法,该方法通过对主客观综合重要度的分析体现了用户与决策者对移动图书馆的偏好程度。最后,以五所云南高校为例进行算例分析,且通过对比分析验证本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结果/结论]研究表明,文章提出的方法不仅简便明了,而且客观充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移动视觉搜索(MVS)服务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图书馆更好切入用户利用场景和促进图书馆各种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效措施,而视觉资源与图书馆各种资源的聚合是图书馆MVS服务开展的基础。[方法/过程]从多维度聚合和语义关联两个方面分析了数字资源聚合的理论基础,并从基础数据层、资源描述层、语义聚合层和用户应用层4个方面构建基于语义关联的图书馆MVS资源多维度聚合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MVS服务的实现流程。[结果/结论]构建移MVS为核心的语义关联视觉资源多维度聚合体系,有利于不同情境下图书馆MVS服务的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