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存在主义作为现代西方哲学思潮之一,其自由本真的诗性气质,内蕴着对主体性的彰显与肯定,同时也是对生命责任的一种承载与担当,还是对存在性勇气的一种笃定与自持.因此,存在主义教育视野中的学生观便被赋予了如此的生命特质:自由的学生主体在本真选择的过程中诠释出生命的意义,并承受生命之重责;参与的学生主体在“我-你”对话中相遇,且实现心灵的相契与共生;充满勇气的学生主体能够直面生命的境遇,且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生命转化之力,藉此,学生主体也便在存在主义的生命忧思中领悟了“诗意栖居”的存在之境.  相似文献   

2.
存在主义教育思想依托于存在主义哲学,对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存在主义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经历了由意志主义到生命哲学,再到存在主义的演变过程;其意蕴主要体现在教育目的论、教学方法论、师生关系论、知识与课程论、道德教育论这五个方面。存在主义教育思想对新时代我国教育的启示,即教育者要珍视个体的存在性与自由性,要充分重视个体的独特性,要注重教育公平对社会公平的引领性作用,以便更好地培养新时代所需的特色人才。  相似文献   

3.
存在主义教育是一种以存在主义为哲学基础的教育理论,产生于20世纪初期,是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教育思潮的典型代表。这一理论继承了西方教育哲学的非理性主义教育传统;强调从学生本真的存在出发,以“自我生成”为教育目的;关注平等和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强调人格熏陶和自由选择的知识和课程。其理论的合理内核值得我们在教育改革中学习借鉴。但是,存在主义教育理论也有局限性,其本质上是唯心主义,我们应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立场,对其加以批判地吸收。  相似文献   

4.
《遇见你之前》是2016年上映的浪漫题材类型片,该片讲述了身份悬殊的男女主人公生死抉择的爱情挽歌。它跳脱出“真爱至上”的模式化叙事结构,用细腻而动人的手法展现了主人公威廉在极端困境中的个体自我选择和回归,给人以温暖流畅的审美体验和关于“生命存在”的深层思考。本文将从“荒谬的世界,虚无的人生”“个体生命的自我选择”和“自由与责任的真实回归”等三个方面,探寻其中的存在主义意蕴。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7,(91):3-4
存在主义教育思想是当代西方教育思潮的一个重要流派。它强调教师和学生各自的自由、选择及责任,呼吁教育重视人的价值的自我实现,倡导"我与你"对话式的师生关系。这种师生观对目前我国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具有重要启示。本文浅谈了存在主义师生观的基本内涵及其对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简论存在主义学生本位的教育思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存在主义是一种反传统哲学的学说.它的教育观强调学生本位,即以有思想、有感情的个人为核心,主张受教育者自己选择、自己塑造自己、自己对自己负责的捍卫个性的教育,以形成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体魄.这主要体现在价值观、知识论、师生关系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几个方面.分析存在主义的教育思想,可以为我们今天学校实施个性教育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7.
试析存在主义的学生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存在主义是西方教育哲学流派之一,它倡导自己独特的学生观,主张尊重学生的个性和自由选择权,同时认为学生应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以此为基础,本文阐述了存在主义的学生观对我国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众多深邃的生命智慧。从伦理学的角度,儒家重视生命,认为生死由命,注重人生命的社会价值;道家从“道”的视角认识生命,认为生死自然,重其“生”之个体价值;墨家则从科学理性的角度看待生命,反对“宿命论”,提倡“非命观”。这些思想对当代生命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有助于学生更加关爱生命、珍惜生命,树立积极健康的生命观。  相似文献   

9.
从存在主义与解释学的视角理解教育叙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教育叙事研究”国内外有不同的理解,本文从存在主义与解释学的视角阐释了对教育叙事研究的理解:对个体存在的关切;重构自我,推己及人;敞开自己的经验,与文本进行交流;研究者的姿态是陪伴和欣赏。  相似文献   

10.
教育真谛的回归——存在主义教育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存在主义是当代西方世界流行很广的一种哲学流派.存在主义教育强调个人的主观性、个人选择,注重人的存在,注重现实人生、人性化、主体化、个性化的"人道主义"教育是其根本主张.我国教育应借鉴存在主义的教育思想,弘扬主体意识,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倡导人性化教育,注重人格修养,培养有责任的人.  相似文献   

11.
生命教育是历久弥新的教育,而生死教育是其基础.生死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珍爱生命.珍爱生命又可以细化为珍爱自己的、他人的以及其他一切生命体的生命.  相似文献   

12.
存在主义,以"人"作为哲学研究的对象和出发点,关注人的存在、价值和尊严,注重现实人生.存在主义教育思想是存在主义哲学教育观的表达,其以人为本的教育主张,有助于我们教育工作的完善.  相似文献   

13.
存在主义教育思想源于存在主义哲学,其核心内涵是人的自我生成和自我实现.通过对存在主义教育思想基本特在的认识,实施理解教育、死亡教育、时间教育,这对我国当代教育改革和学生的和谐发展提供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4.
试析存在主义的自由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存在主义教育是现代西方教育哲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它强调教育的本质在人的“自我生成”,人的自由必须凭借自己的选择与行动表现出来,教育要体现自主性,自由选择要负道德责任。这些对于目前我国学校教育力戒强制或强迫,提倡自由教育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生命教育:从理念到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命教育是教人认识生命、保护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探索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价值的活动。它既体现了教育哲学由传统的知识论、认识论转向存在论、生活论,也体现了生命哲学、存在主义和社会建构论对其的理论支持。生命教育实施可以从生与死、身与心、生存与发展的维度来建构。  相似文献   

16.
梁云真 《考试周刊》2012,(10):150-151
存在主义哲学注重人的存在,重视现实人生,作者结合自己的感受简单叙述了存在主义对于教育目的、师生关系、教育方法、课程等方面的启发。  相似文献   

17.
存在主义哲学是20世纪西方人本主义哲学思潮中最大的一个流派。它以人作为哲学研究的对象和出发点,高度关注人的价值和尊严,提倡人性化、主体化、个性化的“人道主义”教育。因此,存在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代的教育改革实践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尤其是存在主义师生观对我们构建当代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生命教育是“三生教育”重要的一环。目前青少年在生活、生命与人生方面出现了许多问题。在大学开设“生命教育与生死哲学”公选课,是要让受教育者体会、认识到自我之社会生命、精神生命和超越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从而处理好与他人、社会的关系,在人生中丰富精神生活、发展知识水平、提升文化素养,同时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念。其课程内容应包括五大板块:学会生死、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休闲和学会养生。  相似文献   

19.
存在主义倡导的以人为本、师生平等对话等等对于我们都有着极强的警示意义。在看待他人的关系上,存在主义教育认为是"我与你"的关系,即双方都是主体,两者相互同情,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平等友好关系。因此,在教育中,师生双方是平等的生命个体,而实行对话教学则为师生创造了一个更大的认识空间,有利于师生互教互学,教学相长,在教室里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对于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一定会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存在主义认为“存在先于本质”,“我在故我思”,“人的本质基于绽出之生存”,人应在相互理解和交往的基础上通过对话,在由“去蔽”走向“无蔽”的途中不断地实现自我“敞亮”、敞开和“绽出”地生存。折射在教育领域,它主张教育要尊重人的主体性,尊重人的自由和选择;主张基于真诚的诗意之交往建构起“我-你”的关系,在自由与平等、理解与倾听、信任与尊重、开放与分享的心灵沟通和精神相遇中,达成师生对话的澄明和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