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祝阳  高歌 《新闻世界》2014,(5):65-67
《新闻1+1》作为央视的一档评论直播节目,自创办以来不断探索电视新闻评论的发展方向,并且形成了与众不同的风格特色。本文从选题呈现的新特点、公信力的构建、不断革新三个方面来对其特色进行评析,探讨在媒体多样化的环境下电视新闻评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新闻1+1》作为央视的一档评论直播节目,自创办以来不断探索电视新闻评论的发展方向,并且形成了与众不同的风格特色。本文从选题呈现的新特点、公信力的构建、不断革新三个方面来对其特色进行评析,探讨在媒体多样化的环境下电视新闻评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化爆炸的时代,不断的接收信息成为了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只有掌控好信息,才不会与这个世界、时代脱轨。而在如今多元化的信息平台与信息化呈现方式中,电视新闻资讯类节目是大众接收信息的主要途径。但想要在众多电视新闻资讯类节目中脱颖而出,除了节目本身的丰富性、好看性,节目主持人也是决定一档栏目收视率的关键,是栏目的灵魂人物。本文将通过个别优秀主持人的实例,对电视新闻资讯类节目主持人风格形成方法、要点进行阐述,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新闻评论类节目是电视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具有重要作用,其节目的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语言和观点,都有引导舆论走向的作用。新闻评论节目的主持人的主持风格,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新闻评论节目的风格。本文将针对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主持人的风格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刘俊 《新闻知识》2006,(9):69-70
我国电视新闻评论应该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那时中央电视台开办了一档新闻节目叫《观察与思考》,其播出的第一个节目《北京居民为什么吃菜难》,这期节目的播出标志着一种以栏目形式播出的新型的、独立的电视评论样式的出现。自此之后,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不断得到发展。到如今,我国电视新闻评论呈现出发展的多样化状态。本文就此问题作出一些探讨,以期总结出‘些电视新闻传播的规律。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中央电视台一档新闻节目《观察与思考》的播出,开了我国电视新闻评论栏目的先河。从此,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不断得到发展,并呈现出多样化的状态。就目前的电视评论形态而言,最常见的就是述评型,如《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这类节目往往叙述和评论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创新是限制性的,需要在其范畴之内把握自身的特征。这种特征一方面来自电视媒介的技术特征,另一方面是评论思维对节目的整体组织。凤凰卫视《倾倾百老汇》栏目在上述两个方面都具有独特的风格,其实践对电视新闻评论栏目的创新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朱春 《记者摇篮》2007,(8):67-67
地方电视台的新闻评论节目同中央台、省台和直辖市大台往往不同。一个明显特点是地方台办有一些短小精悍的小评论栏目,很有地方味儿。抚顺电视台先后开办过10分钟一档和5分钟一档的电视新闻  相似文献   

9.
电视时评栏目的发展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视时评栏目是电视新闻评论栏目繁荣发展的必然结果.在1980年,中央电视台创办了第一个新闻评论型栏目"观察与思考",从1993年到1996年,中央电视台又在此基础上创办了"焦点时刻""焦点访谈"和"新闻调查"三档栏目,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0.
《新闻联播》是收视率很高的一档电视新闻栏目,担负着"耳目喉舌、舆论工具"的社会责任,但是它多年不变的节目风格在时代环境迅速转变的今天显得有些不合时。笔者根据一段时间的观察,运用传播学理论分析一些问题出现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张馨月 《视听》2016,(7):144-145
在电视主持节目形态日渐丰富、日益多元化的趋势下,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起着统筹全局的关键作用,主持人的风格特色往往决定了一档栏目的好坏,而风格的形成往往是节目主持人走向成熟的标志,也是获得观众喜爱和信赖的关键。本文试图从柴静访谈风格的形成、语言风格的变化、风格形成的原因以及借鉴意义等方面进行简要分析和深度思考。  相似文献   

12.
目前的电视新闻资讯类节目一改往日的模样,大受观众的喜爱而成为收视率不错的节目。其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但笔者认为语言风格上的改变是其成功的一个主要原因。那么,现在的新闻资讯类节目在语言上到底有什么特色呢?本文就将以几档颇具代表性的栏目为例,透视这类节目的语言特色。  相似文献   

13.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务内容。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我所在的栏目是一档名叫《新闻广角》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这个栏目开办已有五年的时间了。五年,对于任何一个电视栏目来说都可以称之为“老栏目”,要想继续让它生存和发展,唯一的出路就是创新。我们选择的创新主攻点就是节目的形式。通过几年以来不断的形式创新,栏目不仅生存下来  相似文献   

14.
李劭强 《新闻实践》2014,(12):89-91
与文字形式的新闻评论相比,电视新闻评论强调节目的效果和舆论场的营造,电视新闻评论员往往要习惯观点碰撞与语出惊人。但是,在追求个性表达与节目效果的同时,电视新闻评论员必须明确电视的媒介属性,把握公共表达的基本特征,遵循表达的规范,具备判断的意识,以对新闻作出比较准确、规范、合适的评论,并对舆论作出正确的引导。可以说,表达的规范和评论意识,是决定一档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在此基础之上,才能谈及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个性、品牌、影响力。而之前,相关论文对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特色分析较多,多为对成功电视评论节目的个案分析;事实上,电视新闻评论员应该具备的表达基础,更值得研究和探讨,这是一档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成功的起点。  相似文献   

15.
评论员赵振宇以其敏锐的触角和极佳的口才,在长期的实践与研究活动中,逐渐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评论风格。本文从新闻评论的几大基本要素入手,分析赵振宇相关评论作品的选题风格、立论风格、说理风格和行文风格,深入挖掘其评论作品的风格特点和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16.
综观各个电视台的节目你会发现,每个电视台都有自己的风格,同一个台的不同栏目也都各具风采。在媒体市场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一个台、一档节目只有形成与众不同的风格才能打造出自己的品牌,赢得一定的受众群。作为一名电视节目主持人要为此而努力,也必须在节目主持上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本文拟就主持人的主持风格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新闻改革的深入以及受众需求的变化,电视新闻节目正在向融消息、服务和深度报道、评论为一体的板块式方向转移,“杂志型电视新闻节目”,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向。可以说,杂志型电视新闻节目在我国的出现,是社会和受众选择的必然结果。其表现为:第一、竞争需要把节目办出特色。杂志型电视新闻,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办台方针设置出与众不同的几个固定的栏目,既能显示出自己的风格,又能有较大的容量,让记者可以纵横驰骋,一展身手,如鹰潭有线台开办的《新闻要览》这档节目。其中分别设置了《国内要闻》。《国际要闻》、…  相似文献   

18.
江苏电视台的纪实性、新闻评论性栏目“大写真”1995年元月1日开播,经过两年的探索,已积累了一定的成功经验,并初步形成其独特的风格,成为江苏电视台黄金档名牌栏目。准确的定位、明确的宗旨、正确的方针长期以来,针对不同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不同要求,电视新闻中的评论  相似文献   

19.
电视新闻播音风格个性化,是电视新闻节目缩短受众与节目的心理距离的重要传播手段,是电视新闻节目是否具有鲜活生命力的关键所在。电视新闻播音风格个性化主要体现在电视新闻播音员个性化的语言以及对新闻稿件个性化的处理上。电视新闻播音员应该从发扬自我优势、融入独特感受、夯实素养储备等方面着手,不断强化个性语言、个性创造、个性魅力,才能真正形成个性化的播音风格。  相似文献   

20.
姜华 《记者摇篮》2007,(1):30-31,6
红梅主持的《女性家园》,在大连地区是一档广受欢迎的栏目。每天下午15:10—16:00,听众已经形成一种收听期待,很多听众会拨通电话与主持人进行直接沟通。在一个媒体竞争如此激烈、网络等新媒体大行其道、广播相对式微的时代,一档广播栏目为什么会引发持续的高收听率?这得益于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