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8,(1):F0002-F0002,F0003
汉语教学团队现有教师11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2名、讲师6名。该团队教师获得曾宪梓基金奖励2人次,科研与教学成果获得国家、省级奖励6人次,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5人次,学校教学带头人1人,学校学术带头人2人。  相似文献   

2.
汉语教学团队现有教师11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2名、讲师6名。该团队教师获得曾宪梓基金奖励2人次,科研与教学成果获得国家、省级奖励6人次,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5人次,学校教学带头人1人,学校学术带头人2人。  相似文献   

3.
2004年3月5日~6日,“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学术委员会扩大会议”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等28所高校和幼教科研机构的60多名学前教育专家和学者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的主要宗旨是加强高校及幼教科研机构学术研究的交流和合作,研讨高校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问题。会议期间,北京师范大学刘焱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朱家雄教授就加强中外幼教学术的交流与合作,国内外幼教科研的动态和发展方向及高校学前教育学术研究的思考等问题作了主题报告;辽宁师范大学杨…  相似文献   

4.
进入八十年代以来,在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下,中国的高校与国外高校横向联系迅猛发展。各高校之间的语言、文化、科技、学术交流也日益增多。当今的文化和学术成果已不再是闭关自守,孤立于本国之内的时代了。大学作为搞科研、出技术、出成果、出人才的地方,不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竞争也日趋激烈。闭关自守办学,学校就没有出路,就要被淘汰。高校的国际合作或外事部门是沟通国内外各高校之间的关系,引进和输送人才的桥梁和纽带。  相似文献   

5.
科学研究是高校重要职能之一,高校青年教师作为高校师资队伍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承担教学任务之外,也需要从事一定的科研工作,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直接关系到学校未来的科研水平。当前,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的束缚因素,主要体现在理实结合与成果转化素质、考核机制以及教学与科研的平衡等方面,为此,全面提升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不仅要构建科研为核心的管理机制,制定科学有效的科研评价机制,全面提升教师的基础研究与成果转化能力,创建学术道德规范机制,还要培养高校青年教师的团队合作能力,提高教学的艺术性,营造良好的学术科研氛围,提高学术交流与国际科研合作能力。  相似文献   

6.
浅谈高校科研工作应处理好的十个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科研工作应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要处理好竞争与合作、教学与科研、学术自由与学术责任等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对高等教育体制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指出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体制值得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借鉴的特色是:高等教育机构能坚守自己的学术品位;高等学校教育体制是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各按其位、各具特色,私立高等教育历史长、比例大、质量高;高等教育行政体制是中央一般不直接办高校或办少数高校,政府和高校的关系是政校分开,学校自治,高校与高校的关系是竞争与合作的关系;高校内部的管理体制是在领导体制上重视学术权力,在执行体制上是校、院两级,以院为基础,在咨询体制上建立一些咨询委员会,在监督体制上是法规健全,以章治校。  相似文献   

8.
产学研合作是指企业、科研院所和学校之间本着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共同发展原则进行的合作和交流。它突破了传统的教与学的关系,使学校与企业、教师与企业、学生与企业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并在广泛的交流中建立起师资队伍建设的新模式,在产业带动学科发展的过程中,教师的授业导向、教学内涵、科研积极性等方面均有了综合提升。  相似文献   

9.
论高校CI工程谭靖河北理工学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将高等院校推到了改革的前沿,高校管理体制也必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在高校引入CI工程,应视为积极的尝试。1CI工程简介CI英文原文是CompanyIdentity,意为公司形象、公司印象,将公司的美誉...  相似文献   

10.
科技论文是高校学术水平的直接反映,本文介绍了清华大学1992年科技论文收录在国际上公认的三大检索系统中的数量及其增长情况,分析了学校自身的特点,提出了“突破SCI、保住中文名次”的论文工作规划。  相似文献   

11.
高校评价制度的行政化与量化严重束缚了青年教师的自由发展并使科研与教学相分裂。量化的考评体系和物化的科研激励机制引发了部分青年学者的学术不端行为,特别是精神世界的物化使他们丧失了学术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高校领导层应该转变思维方式,对科研与教学体制进行改革,并与教师之间形成良好的平等合作关系:一方面为青年教师创造宽松自由的发展环境,推进学术批判精神和学术道德的重建;另一方面重塑学术科研与教书育人的尊严,使青年教师处理好科研、教学、生活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与国外大型企业的科技合作与交流是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学科建设和科技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迄今,清华大学已与世界前50强企业中的22家(前100强中的33家)建立了合作关系。与IBM公司的合作带动了计算机和微电子学科的发展,与通用汽车公司的合作带动了汽车系的教学科研工作,与戈德曼一萨克斯公司的合作促进了经营学院的发展。国际科技合作使学校能及时了解相应学科中的前沿课题及大企业研发的重点与走向。一些学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项目(如生物芯片)也由于和境外企业合作而得以尽快实现产业化并走…  相似文献   

13.
留学中收获财富我在国外留学9年,留学开阔了我的视野。欧美国家注重学术交流,学校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很频繁,也很容易。在那种自由沟通的氛围中,自己也会受到熏陶和感染,不知不觉间培养了学术沟通与交流的能力,从而能够学到宝贵的知识,专业方面也会萌生很多新的思路。通过这种交流,很容易建立起一个较为广阔的学术网络。其实国外的科学界也很注重网络和人脉。通过交流,可以和不同的研究单位、学校等逐渐建成一个大的网络。这样一个网络对我来说受益匪浅。我回国以后,还经常出国,去的地方很多是之前建立了合作关系的科研院校,也经常拜访熟识的学者,他们都  相似文献   

14.
高校学报全面反映了高等院校的科研和教学成果 ,是展示高校学术水平和科研成果的重要窗口 ,是学术界交流的重要园地 ,同时也是塑学校形象、打造学校品牌、提升学校影响的重要方面与途径。面临新形势 ,如何探求学报的新出路 ,是值得高校领导和学报工作者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宁德师专第17届教研科研学术讨论活动,在各教学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分别组织学术论文讨论交流并评选推荐的基础上,集中学校学术报告厅进行全校交流.共有196名教师及行政管理人员撰写论文227篇,经推选、交流、评审并公示,确定20篇论文为我校2007年度校级教研科研优秀论文,其中文、理各10篇.教研科研学术论文交流及评审,对进一步活跃学校学术气氛,提高教学质量及管理水平,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据有关规划,本世纪末国内的所有高校都将接入CERNET(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通过CERNET与Internet的互联,高校的科研、教学、管理工作都将发生深刻变化。一、Internet对我国高校科研工作的影响Internet在中国的发展,对高校而言,首先得益的是科研工作方面。Internet使我国高校的教师与国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更密切,对国外学术动态的了解更及时方便。Internet对提高高校的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加强国际学术交流起着难以估量的作用。通过Internet,使我们的学术研…  相似文献   

17.
从1994年到现在,我们亲身参加了四届东北地区高校计算机辅助教学(CAI,下同)年会的筹备、召开、交流、评奖、论文评审等活动。尽管是兄弟高校自发组织的协作组织,由于科学组织、有效灵活的交流和密切协作,使东北地区高校的CAI课件的研制、开发和应用发展较快。1998年5月教育部在华中理工大学召开全国工科高校CAI研讨会上,东北地区高校CAI协作组应邀在大会上介绍经验,受到好评。与会代表一致感到,开展区域交流协作,是促进高校共同提高的好形式。一、高等学校为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任务是区域高校交流、协…  相似文献   

18.
1999年岁末,美国达拉斯地区中国旅美专业人士协会(ACP)以东道主身份,在中国驻休斯敦总领馆的大力支持下,成功举办了第三届美南地区中国旅美专家协会的“携手共进2000年”联席会议。ACP成立于1993年,宗旨是促进会员间的联谊、交流及合作;促进中国与海外华人间文化、学术及经济交流;促进中国与美国之间的科技与经济合作。目前协会有会员200余人,主要工作在计算机通信等高科技领域,以及医学、管理、教育、文艺、法律、金融等专业领域。绝大多数会员具有博士、硕士等高级学位。ACP与其他协会、组织建立起广泛…  相似文献   

19.
校际交流是指高校之间通过一定的交流协议,选派本校相关专业的学生到对方学校参与学习与生活,认可相关学分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与2015年9月启动第一期校际交流,选派了176名学生前往燕京理工学院进行为期一年的交流学习。2016年9月,第二期校际交流404名学生前往燕京理工学院的学习,使得该项目在第一期尝试的基础上有了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大陆学界,特别是在高校科研绩效考核中,学术评价存在一条或明或暗的规则,即期刊级别=论文质量=学术水平=业绩(或学位或职称或某种报酬)。不少高校在项目结项、学校学院考核、学位授予、职称评定等有关科研绩效考核的方方面面,都或多或少遵守这一规则。实际上,期刊级别与论文质量、学术水平并不是一一对应关系,用期刊级别评价论文质量、学术水平的信度是值得怀疑的,将其作为科研绩效考核的依据更是一个笑话。但将期刊级别作为论文质量、学术水平评价、科研绩效考核的依据有其体制根源,改变学术评价体制,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期刊、学术评价方面的怪现状,也才能在科研绩效考核方面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