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观察课在自然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低年级自然80%的课是观察课。如何上好观察课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怎样通过观察课的教学使学生逐步学会观察的方法,养成观察的习惯,发展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呢?在教学中我做了如下尝试。 一、激发观察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对所要观察事物的兴趣,是上好观察课的基础。为此,在观察前我注重了这方面的训练。如教学《各种各样的花》一课,我就运用电教手段来引导学生对花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开始我放了一段录像:在轻快而节奏鲜明的《花儿与…  相似文献   

2.
三年级《蜗牛》这课相信大家并不陌生,2008年我上过这课,2013年我又上了这课。对比前后上《蜗牛》一课的教学思路,有很多想法不吐不快。 一、过去的教学思路 2008年上《蜗牛》这课时,我想这课能否放手让学生自由探究,而不是老师牵引着学生去观察?于是找来了兰本达教授的《蜗牛》一课的教学实录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3.
《观察蜗牛》一课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观察小动物》的内容。这一单元主要是训练学生观察、仔细地观察,并理性地思考动物与人类的关系。该课知识难度不大,问题是如何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真正的价值是通过观察,培养学生探究过程中的能力。让学生有观察和描述的机会与途径,经历一次扎扎实实的科学探究活动。教学过程如下:  相似文献   

4.
《雷雨》这一课的教学目标 :一是训练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像能力 ;二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教学中如何达到这一教学目标呢 ?建议教师可充分利用插图 ,让插图动起来 ,把生动的语言文字融入动的图画中。1.移图 ,解决难点。对课文中有一定难度的词句 ,有时借助画面 ,稍加点拨学生即可明了。如 :“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 ,逃走了。”句中的“垂”的妙处是学生不易理解和体会的。教师可将课前画好的活动“蜘蛛”,由网上垂直往下移动 ,同时画上一条直线 ,表示蜘蛛的丝。通过这一移动 ,不需多加分析 ,学生对…  相似文献   

5.
曾兰 《云南教育》2001,(6):36-37
自然学科内容丰富、生动、涉及面广,它的认识对象是各种自然事物,观察是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之一,在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 ?笔者在以下三个方面作了尝试。   一、把握儿童心理特点,正确激发、引导观察兴趣   一方面,小学生都有较强的好奇心,对新事物都觉得新鲜、有趣,都有可能引起他们强烈的观察兴趣。但是他们的兴趣往往不持久,容易转移。因此,如何激发和引导学生的观察兴趣,是教师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应首先解决好的问题。   九年义务教育自然教材第一课是《美丽的大自然》。这一课实际上是小学自然课的绪论课,…  相似文献   

6.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要学好一门课,首先应该对这门课产生兴趣。历史是一门学起来较枯燥的科目,而且常常被学生当做“副科”来学,所以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自行车是学生司空见惯的交通工具,在初三物理复习阶段的一节复习课中,我让学生通过对自行车的再观察和再体验,探究与自行车有关的物理知识,学生学习兴趣倍增,从而牢牢掌握了相关的物理知识。以下是笔者上的这节探究式复习课简介。  相似文献   

8.
李加树 《广西教育》2014,(5):88+91-88,91
正【案例描述】一位教师教学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真分数和假分数》一课。课前,教师发给每个学生3张长方形纸。课始,教师请学生用这些纸随意折出几个分数,并涂色表示。学生操作后,教师请学生汇报折的是几分之几,怎样折出来的。学生分别汇报时教师让学生说说他们是怎样折出12、14、24、48等分数的,并说出48的意义。同时,教师让学生观察这几个分数和单位"1"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一、教材分析这是一节美术教学中的人物创作课。它是在学习了人物行走(《放学了》)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所以,教师应在学生明确了人体四部分结构关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人跑步时的动态变化。人跑步时的动态变化要通过具体的观察才能清楚。在美术课堂上观察人物跑步是很困难的,即使在室外操场上也只能在运动状态下观察,由于其动作稍纵即逝,很难仔细观察其动作,多媒体的运用就能轻松地解决这一难题。赛跑画面中有主要的人物,也有其他跑步者,他们跑步的姿态不同、有所区别,所以教师应使学生观察并学会表现跑步者的多种姿态。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可使学生们观察到跑步者在不断重复  相似文献   

10.
我在三(1)班上了一堂科学课,内容是《蚯蚓》,这一课是在学生寻找身边的动植物的基础上,选择一种小动物仔细观察,通过感官和借助工具观察蚯蚓,使学生体验到使用工具比单纯使用感官更有效。从观察蚯蚓的外部特征和运动方式到观察蚯蚓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通过提问、猜想、观察,整理观察到的信息、根据实验结果修正自己的猜想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体验探究学习的基本过程。  相似文献   

11.
在宜昌举行的“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自然教学专业委员会2003年会”上,聆听了《蚂蚁》一课之后,我有意或无意间都会想起这节课。这节课基本上由两部分组成:一、学生想办法把棕色瓶中的蚂蚁取出来;二、学生观察、描述蚂蚁的形态,教师在黑板上画简图。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这门课已经在中学普及,但在中学尤其是初中,信息技术这门课只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学生对这门课的重视程度不高。本文主要思考利用任务驱动、游戏教学法尽可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愿意主动学习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13.
陈媛 《考试周刊》2010,(56):98-100
本篇是一个虚拟语气的教学案例(《牛津高中英语》模块六第三单元语法).通过上节课结束时让学生翻译一个有关虚拟语气的英文句子所反映出的疑惑与不解这一案例,引起作者的重视。并根据这一情况课前进行学情和教材分析,然后认真准备了一节虚拟语气(用于条件状语从句)的语法课,以学生为主体,力争通过这节课的教授能帮助学生理解虚拟语气.解决他们的疑惑,并能在练习中灵活而正确地运用。最后通过练习就所学知识对学生进行了调查,及时反馈本节课的掌握情况。课后结合学生反馈情况进行教学反思.对于学生的薄弱环节在下一节课进行重点讲解。  相似文献   

14.
“数字编码”这节课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第十册教材增加的一节实践活动课。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数的整除等知识和应用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学生从身边观察、了解,查找资料得到的信息,初步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进一步探索数字和编码应用的简单方法,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  相似文献   

15.
韩艳红 《师道》2005,(9):30-31
那是一节我终生难忘的习作课。那节课我本来是要侧重引导学生观察的。为了让孩子们清楚地观察到花的样子,我从校园里摘下了几朵颜色和姿态不同的小花带到教室里。花儿从我的讲台传到了孩子们的小手里。也许很多孩子从未这么细致地看过这些花,他们一边观察还不时发出一声声惊叹:“啊,原来花蕊是这样的……”“你看看这花瓣……”“嘿,有点像小草帽!”……孩子们异常兴奋。汇报交流的时候,有几个孩子用语言描摹那些小花,形容得美极了!我暗自得意这节课的成功。突然,有一个平时比较内向的小姑娘许鹿怯怯地举起了手,我向她点点头,把带有鼓励的目…  相似文献   

16.
学习应用文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这门 课并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不少学生对应用文写作课有厌烦情绪。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呢?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改革应用文课的形象,让它充满活力 学生怕上应用文课是与这门课枯燥无味有关。要想使学生不厌烦这门课,就必须为应用文课本身注入生机。譬如,在讲《广告》这一章时,我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程式(即意义、作用、特点、种类、格式、写法),首先引用了宋代大诗人苏东坡  相似文献   

17.
《冰融化了》是《温度和水的变化》单元的第四课。这节课与前一课《水结冰了》探究的是水的液态和固态之间的变化。前一节课,学生观察了水结冰的过程,结冰使液态的水变成了固态的水。这节课学生将经历对冰融化过程(从固态到液态)的观察。他们将先预测室温下冰会发生什么变化,然后用温度计测量冰融化时的温度以及周围空气的温度。通过观测,他们会发现,冰融化时,周围的空气温度下降了,这说明冰在融化过程中,  相似文献   

18.
《鸟类动物的特征》是建立在学生已有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进一步观察,归纳出鸟类的共同特征,从而研究鸟的喙与取食的关系,了解鸟类更多的秘密。上这一课一般的教学思路是这样的:课前学生搜集一些鸟类的资料,对鸟类资源有一个大致了解;课中让学生介绍鸟的一些情况,从而引发学生提出一些有关鸟的问题,进而去研究鸟的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19.
美术史课的教学目的主要有三点:一是培养学生阅读、辨析视觉形象的眼光和分析理解美术现象的能力;二是帮助学生积累视觉语言;三是使学生了解、掌握有关美术史的知识。美术史课对美院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很多人却不喜欢上这门课,因为它充满了后人的解释(艾未未语)。如何使学生喜欢这门课并能从中受益,我认为在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直观教学法的运用和专业态度与眼光的训练 美院学生主要从事造型艺术学习,认识、辨析和积累形式语言是其学习的重要的一步,美术史的教学应首  相似文献   

20.
1课件设计的必要性 开花和传粉是绿色开花植物繁衍后代的一种方式,它是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重点。掌握影响植物开花的因素和人工授粉,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有重要意义,而植物开花、传粉是自然微观现象,学生无法把握花朵开放过程;而植物传粉,学生也无法用肉眼观察花粉传递的途径,造成对知识认知难度。为此,我专门设计了《开花和传粉》这一课件,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解决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