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源起】开学初,为了继续倡导老师们进行教育教学反思研究,学校如往年一样提出撰写教育随笔、教学案例、课堂实录加评析等要求。临近期末,大家读到了一年级邵老师的一本故事集——《孩子和我们》。集子的序言中写道:捧读这本老师们写的教育故事,一股浓烈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那悄声对老师说“妈妈,我想亲您”的赵小迪,那忍不住在课上吃蛋糕的梅杰,那因  相似文献   

2.
《青海教育》2006,(4):54-54
每逢节目,学生们总会送些礼物给老师,以感谢老师对他们一年的栽培。由于老师们收到的礼物越来越贵重,去年,纽约市教育主管部门下达了一条规定,要求每名学生的礼物价值不得超过5美元。教育部门不仅限定了礼物价值,还强调学生们送老师礼物应该遵循“自愿且廉价”原则。教育部官员称,这一规定是为了避免老师与学生间的利益冲突。避免,老师对某些学生青睐有加。  相似文献   

3.
尊重学生     
《教书育人》2004,(9):8-15
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好,学生稍有不好,老师都会生气。这样的老师我们说他负责任。可每到这个时候,老师们都往往会把自己的生气归咎于学生的不好,于是,说教、训导、批评、甚至侮辱谩骂也就随之而来了。不论是和颜悦色,还是声色俱厉,都会让我们看到面前的学生眼中泛起的泪光。虽然最后,学生们都成了“听话”的乖孩子,可他们委屈的眼神却出卖了他们:我们是口服心不服啊!其实,学生也有话要说!这里,我们组织了一组文章,无意指责老师们的“责任心”,只是想从一个公正的角度让我们的老师重新审视学生们的“不好”,冷静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把尊重还给学生。  相似文献   

4.
梁彩霞是一位理想宏远、眼界开阔的校长。她不仅到全国各地去讲学,传经送宝,而且每到一处,也总要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和条件,孜孜不倦地吸纳别人的长处,回到学校,“酿造出自己的蜜”。基于这样的观念,她同样注重让老师们走出去,感知外面的精彩世界,决不让老师们只知道闭门造车,抱残守缺;她不断地把外地的知名专家、学者请进来,让老师们尽享最新的教育理论成果与教改实践的佳酿。  相似文献   

5.
蒋凤 《宣武教育》2004,(1):34-34
作为宣武教育的编委,我鼓励教师们在《宣武教育》上发表文章,把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心得、体会和收获写出来,对发表文章的老师,我还在教研活动中提出表扬和鼓励,这样就更大的调动了老师们的积极性。令我很感动的一件事是,我区131中学的魏淑兰老师,  相似文献   

6.
轻柔的音乐响起,钓鱼嘴小学年轻的老师们,一个个走上主席台,讲诉自己在育才小学老师们帮助下的成长故事。  相似文献   

7.
在渭水河畔,有一个美丽的小村庄,那就是我的故乡,我的童年就是在那儿度过的。儿时的我最喜欢上学但很怕老师。由于我的启蒙老师中男老师较多,而且都很严厉。当时班上将近三十名学生,只有八名女生,男孩子大多调皮,因此,老师们不得不对我们要求很严,有一点错误常常会遭到老师的严厉批评甚至处罚。但是,  相似文献   

8.
快要过年了,学生们早已计划着如何来过这个盼望已久的长假了。寒假是学生们娱乐身心的好机会,当然,老师们也该提前考虑好布置些什么寒假作业了。语文该布置些什么寒假作业?这也是颇令语文老师伤脑筋的事情。  相似文献   

9.
目前。老师们都知道要发展幼儿的创造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也都很警惕关于教还是不教的问题。但在具体操作的时候到底应该怎么把握.许多老师心存疑惑。教还是不教。这不是简单的几句话就能解释清楚的。教育教学的情境是一种复杂情境。老师们要想理解教育理想实现的规律和复杂性。也必须返回到复杂的教育情境来就事论事。下面,我想和老师们一起来分享某幼儿园的团队反思过程,希望对大家重新思考这个问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宣武教育》2004,(1):21-21
在目前,以课程为主要形式的学科教学仍然是贯彻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老师们积累教育教学经验的主要渠道,是老师们在教学领域辛勤耕耘的重要园地。在课程改革中,加强学科之间的渗透与融合,注重教学的育人效果,是课改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每每与老师们谈论“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教改“,老师们总是茫然不知所措.“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学者们“之述备矣“,“教改“也喊得震天响,可是,老师们还是不明白,什么是、怎么搞“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教改“?……  相似文献   

12.
李香菊 《辅导员》2010,(4):35-35
近年来,新课改一直是一个教育热点问题,被众多教育人士探讨争论。但是,在实际教学当中,新课改到底实现了多少?老师们的工作为什么还是感觉那么累?学生们为什么依然被作业压得抬不起头来,依然被动地学习?这种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为什么在教育园地仍然客观而大量地存在着?在如此不和谐的教育氛围当中,老师和学生渐渐迷失了真正的自我,又如何谈得上教育生活的美丽?  相似文献   

13.
玩也是教育     
林高明 《教育文汇》2007,(10):5-5,4
时常见到孩子们泪眼巴巴地看着心爱的乒乓球被用心良苦的老师们踩扁,时常见到孩子们心疼不已地看着快乐的玻璃球被老师们理直气壮地扔掉,时常听到孩子们小心翼翼而又可怜兮兮地哀求“爸爸,能不能让我休息一会儿再做作业?”,时常听到孩子们大吵大嚷  相似文献   

14.
幼儿园或小学的老师教孩子读书,常常是老师读一句,孩子跟着读一句。读的时候,双方都要发出能听到的声音,我们通常称之为“领读跟读”。这种读书方式每个人都经历过。有了孩子以后,妈妈们知道自己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承担着抚养和教育的双重职责,心底里也希望能尽量早地教孩子读书。 妈妈们过去跟着老师读书的场景仍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15.
经常深入学校听电教课,检查电教工作,日久便常听到老师们如此感慨:“电教好是好,就是太麻烦。”事实真如老师们的这句慨叹吗?我们不妨认真分析一下。首先,一句“电教好是好”道出了老师们的心声,这令我们电教工作者大感欣慰。毕竟老师们经过多年在电化教育教学中的摸爬滚打,已经实实在在地尝到了电化教学的甜头,已经无可争议地认可电化教学,看好电化教学。校内或校际观摩课时,老师们往往借助电教;教研室或电教中心教研员到学校听课时,老师们也常常想到电教;参加优质课评比或各级教学能手选拔时,老师们更是百分之百地运用电教。而且,老师们使…  相似文献   

16.
我是一名从教两年的中学思想政治老师,在授课的同时还担任班主任工作。然而做好班主任工作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每个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早日成才。为了激励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我经常在学生们中间开展榜样教育,号召同学们向他们学习,  相似文献   

17.
《南昌教育》2004,(6):29-29
“‘教育模特’在教育市场的T型台上走来走去,家长们竞相模仿,盼望着拷贝哈佛女孩。”今天,北京一区重点中学的姚老师致电本报。  相似文献   

18.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接受我国记者采访时,讲了这么一件耐心寻味的小事:那是安南上中学时,一次课上,老师拿出了一张画有一个黑点的白纸,问他的学生:“孩子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们盯住黑点齐声喊道:“一个黑点。”老师非常沮丧:“难道你们谁也没有看到这张白纸吗?眼光集中在黑点上,黑点会越来越大。生活中你们可不要这样啊。”教师教导着他的学生。教室里鸦雀无声。老师又拿出一张黑纸,中间有个白点。他问学生:“孩子们,你们又看到了什么?”学生们齐声回答:“一个白点。”老师高兴地笑了:“孩子们,太好了,无限美好的…  相似文献   

19.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老师讲授内容的多与少.似乎成了衡量一堂课成功与否的标准。老师们也似乎形成了一务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尽量少讲,甚至不讲。于是,老师们个个谈讲色变。邢么,老师的讲授到底还需要不需要呢?我认为,老师还是应该讲授,这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不冲突,也不矛盾。  相似文献   

20.
常听老师们叹息:“对某学生的可真没办法,学习成绩不好,思想品德也比较差。”“某学生竟和老师顶嘴,甚至出言不逊一此类事件现在已经不胜枚举,这让许多老师无法理解。老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老是要把握教材的思想教育内容,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惟其如此,才能使思想教育彻底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