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万能公式"简介: 由溶解度定义可得S/(100克+S)=(溶质质量)/(溶液质量)(S表示溶解度) 在溶解度的计算中,不论溶液的起始状态如何,经变化后,该溶液的终态处于饱和状态,总有公式:  相似文献   

2.
“单糖”教案安徽黄山市黟县中学(245500)杨奉霆一.教案取材:高中化学(选修)第三册第一节P.80-82(人民教育出版社)二.教学目标:1.了解糖类组成及分类。2.掌握葡萄糖的性质及结构简式3.探索教学意境溶人文、科学、教育、教学于一体,让学生在...  相似文献   

3.
pH酸、pH碱分别表示酸溶液和碱溶液的pH,当pH酸+pH碱=14时,则说明酸溶液中的c(H^+)与碱溶液中的c(OH^-)相等,证明如下:  相似文献   

4.
高中教材(必加选)第二册第七章第一节“葡萄糖蔗糖”中[实验7-3]蔗糖水解,只说明了蔗糖分子不含醛基,蔗糖溶液加酸并加热后发生水解,至于水解产物究竟是葡萄糖、果糖还是两者的混合物,实验本身无法作出说明,原因是在碱性条件下,  相似文献   

5.
在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第二册第十二章第一节“电磁感应”中,关于“电磁感应现象”(152页),教材用黑体字这样描述:“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做电磁感应现象”.笔者认为,上面的表述中,“闭合电路”一说,提法欠妥,有待商榷.其一,同一概念内涵相异.在本教材第四章第五节“电路和电路图”(51页)中明确提出:“一般的电路,不论简单和复杂,其组成总离不开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这就是说,任何一个“电路”都必须具备上述“四要素”,或者至少应该有提供电压…  相似文献   

6.
<正>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为高中化学新课程(人教版)选修4第四章第一节内容。该内容以必修化学2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为基础,进一步介绍原电池的组成和工作原理,通过对原电池中闭合电路形成过程的分析,引出半电池、盐桥、内电路、外电路等概念,是理解和掌握化学电池工作原理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1.1教学内容整体感知 “用字母表示数”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书数学(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整式的加减”第一节.用字母表示数,就是用字母代替数.代数之名,可以说是由此而来.因此,用字母表示数既是从算术过渡到代数的桥梁,又是整个初中代数知识的一个重要基础,不仅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深刻理解其意义,还要认识到字母可以与数一起参与运算,用数、字母、运算符号组成的代数式可以表示某种具有实际意义的数量关系.可以说,“用字母表示数”是“代数”之始,是今后学习方程、不等式、函数等知识的基础.[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一、背景与思考 本节课(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上册)在进一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用分数表示分得的结果(表示具体的数量),解决例如“3张饼(或9张饼)平均分给4位小朋友,每位小朋友分到多少张饼”的问题.在此过程中,也将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  相似文献   

9.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根据地理课程标准《必修2》的“人口与城市”之七“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的要求,只要能举例说明其中一种即可。(《地理必修2》(中国地图出版社)将此内容安排在第二章的第三节。在前面两节学习影响城市的自然、人文因素的基础上,本节主要从地域文化这一人文因素角度阐述其对城市的影响。)为此,本节主要由两大部分内容组成,  相似文献   

10.
(一)教材分析1.本节教材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及一氧化碳是学好本章教材内容的核心,学好二氧化碳的性质,直接关系到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及一氧化碳性质的学习好坏,同时学好本节内容也会对"碳的单质"有关知识起到巩固和提高的作用,并对本章第六、七、八节有机化合物组成成分的推断及燃烧方程式的书写奠定基础.可以说,"二氧化碳的性质"一节在本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2.教学目的(1)联系自然界的生命活动,认识二氧化碳的重要性。(2)通过课堂演示实验,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门通过实验及实验分析,掌…  相似文献   

11.
林革 《初中生必读》2023,(10):42-43
<正>美国著名的《科学画报》(Science Illustrated)于1994年第7期刊登了一道趣题:用7个阿拉伯数字和8个点构成一个数学式,要求运算后所得的数尽可能接近82.所用这些点可以作为小数点,也可以作为表示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1)第4章第3节的内容为“牛顿第二定律”,关于此节编写笔者提出两点看法.  相似文献   

13.
曾萍 《陕西教育》2006,(1):38-38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四册,有余数除法一节。这节课比较抽象,教材上是以“租船”为题材创设的情境,我为了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一上课提问:“同学们昨天谁吃了元宵了?(85%的同学都争着举手)小明家昨天晚上也在煮元宵,他妈妈买了30个,煮好后,准备每碗盛6个,表示六六大顺。请问你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学生们积极举手,一生提出:“共需要几个碗才能盛完这些元宵?”  相似文献   

14.
点明课题: 本节课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第二册(上)第7章第4节“简单的线性规划”.本节课是高三第一轮复习课,内容包括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线性规划及线性规划的实际应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第一章旋转钻井(4学时)第一节钻井队第二节旋转钻井装备系统1.钻机2.钻机动力系统3.提升系统4循环系统5.旋转系统6并控系统第三节钻井成本分析第二章地层特性与工程设计大纲(6学时)第一节地层的压力特性第二节地层的岩性及岩石力学性质第三节钻井与完并设计大纲第三章钻头与钻进参数优选(8学时)第一节钻头类型第二节钻头破岩机理第三节钻头的优选与评价第四节钻进参数优选第四章钻柱(6学时)第一节钻柱的组成第二节钻柱受力分析第三节钻柱强度设计第四节钻柱失效与预防第五章钻井液(8学时)第一节钻井液的功能及类型第二节钻井…  相似文献   

16.
“在使用两种液体配制溶液时,可以用其中一种液体的体积分数来表示.医疗上使用的酒精溶液,就可以用70体积的酒精和30体积的水配制而成,该溶液酒精的体积分数为70%”·(三年制初级中学课本,第145页)这种表述方法,容易对学生造成误导,两种液体混合后溶液的总体积等于两液体体积之和.实际上两种液体混合后溶液的密度一般都发生变化,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不等于两种液体体积之和.为了中学教材的科学性、严密性,建议:溶质的体积分数表述使用“国标”,即溶质的体积分数为:“溶液中溶质域溶剂)的体积与溶液体积之比”.例如,乙醇体…  相似文献   

17.
本节课是初中生物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第四节的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建构生态系统的概念并对其组成成分以及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18.
“100以内数的认识”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2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数的组成,以及2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通过本节教学,一方面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数学》第二册(下)第十章“排列、组合和二项式定理”的第四节“二项式定理”.  相似文献   

20.
【片段一】特级教师支玉恒《放弃射门》教学 师:刚才同学们读了三遍课文,谁愿意读?喜欢读哪一节就读哪一节。(生读) 师:课文中描写精彩场面的是哪一节? 生:第四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