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简易量热计测量稀溶液和固体的反应焓变。测量反应物混合前后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把两部分温度分布外推到固体与溶液混合时刻,图解得到反应产生的最高温差。外推法可以补偿反应过程产生的系统与环境的热交换。利用外推法测量和计算了硫酸铜与锌粉的反应焓变;利用盖斯定律间接测得了碳酸氢钠加热分解的反应焓变。用冷热水混合法测量了量热计的比热容,对反应实际产生的热量进一步校准。经校准后的反应焓变接近标准反应焓变。外推法可以推广到其他稀溶液和固体之间的反应。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生成反应、一般反应、盐类的分解反应和气态物质分解反应的讨论,得到吉布斯自由能变化中相对重要的是焓变项。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生成反应、一般反应、盐类的分解反应和气态物质分解反应的讨论,得到吉布斯自由能变化中相对重要的是焓变项。  相似文献   

4.
碳酸氢钠溶液的热分解反应与其固体的受热分解反应不同,不能用温度超过100℃时NaHCO3固体才分解来判定NaHCO3溶液的热分解反应。NaHCO3,溶液不仅能受热分解放出CO3,而且在室温时,NaHCO3溶液亦能分解。本文对NaHCO3溶液的分解反应进行了热力学研究,肯定了分解反应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5.
第六章.主族金属元素一、选择题1.将碳酸氢钠加入面粉中,可作发酵使用,此时若加入少量铝盐(如明矾等),则在较低温度下开始放出气体。从下面(1)—(5)中选出一个最适当的理由。(1)铝离子在水中起酸的作用。(2)铝盐在水中溶解热大。(3)因为铝离子强烈吸引水,使HCO_3~-的脱水分解变得容易。(4)碳酸氢铝比碳酸氢钠容易分解。(5)因为碳酸铝的沉淀,根据吕·查德里原理平衡发生了移动。  相似文献   

6.
<正>第十一单元盐化肥第一节常见的盐盐的定义、几种常见的盐(氯化钠、碳酸钠、碳酸钙、碳酸氢钠)俗称、物理性质、用途。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能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区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方法就是分别加热,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的,就是碳酸氢钠,否则是碳酸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水溶液都呈碱性。  相似文献   

7.
王文英 《化学教与学》2012,(11):86-86,43
通过碘酸钾受潮、受热时所发生化学反应的焓变与熵变等计算,说明了在标准压力下,碘酸钾变为碘蒸气的温度为88℃,根据克劳修斯-克拉贝龙方程,计算得到实际烹调过程中在73℃以下就可以进行。所以,"食品熟后再放碘盐"才能保证碘盐使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从实时监测电压波动和闪变信号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基于小波多分辨率分解的电压闪变分析方法;利用小波变换的多分辨率分析方法,对电压闪变信号进行了检波与分解,并提取出电压波动信号的频率和幅值。从而得到反映电压闪变的参数。  相似文献   

9.
对可积的变系数二阶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进行探讨,指出其解题思路是:首先考虑方程是否为某些特殊方程,然后再考虑一般形式的分解。  相似文献   

10.
潘桃种 《化学教与学》2013,(5):75-75,40
问题提出:固体碳酸氢钠的分解温度是多少?在教学中常常有学生问这个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各资料的说法也不尽统一。大致有如下几种说法:(1)1994年9月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本书编写组编《中学化学教师备课资料手册》P.96续表是这样讲的:NaHCO3不稳定,100℃以上分解。(2)2000年3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编著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试验修订本.必修)  相似文献   

11.
果蔬气调库制冷系统的变蒸发温度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果蔬气调库设计的库房温度与蒸发温度之差取得偏大,导致了果蔬干耗增大,使果蔬贮藏品质下降。如果温差取的较小,则增大了一次投资。本文提出了果蔬气调库变蒸发温度设计的方法,解决了温差偏大的问题并减少了一次投资,具有明显的节能和投资效果。  相似文献   

12.
解决变力作用问题,关键应找出变力的转折点,确定转折点的状态。从而将物理过程进行分解,根据各阶段运动性质选择合适规律.  相似文献   

13.
运用化学反应的熵变与焓变解释了中学化学疑难问题:具有氧一的浓硫酸能否干燥具有还原性的氢气、氮气、一氧化碳、甲烷、氯化氢、乙烯等气体?一些化学反应需“加热”的具体温度是多少?氮气在空气中“放电”变成一氧化氮,能否改为“加热”条件?  相似文献   

14.
在合成氨生产中的变换工段,多年来,大多数厂都是采用的中温变换(以下简称中变),或者是中温变换与低温变换串联(以下简称中低变串联)流程。中变常用铁铬系催化剂,活性温度范围为350—550℃,温度较高,且易受硫中毒,而低变常用催化剂是铜锌系催化剂,活性温度范围为200—280℃,但温度范围较窄,限制了变换炉入口气体中CO含量不能过高,且也易受硫中毒。为了降低能耗,特别是适应以重油为原料的合成氨生产,90年代以来逐渐设计并在工厂中应用了全低变工艺。 1CO全低变工艺的生产原理 CO全低变工艺是指CO在C…  相似文献   

15.
通过添加过量的稀土元素La,得到La1.2Fe13-xSix系列化合物在1100摄氏度下短时间退火后形成稳定的Na Zn1 3型结构相。分析还表明该系列化合物在Si含量较少时,含有少量的α-Fe相和富镧相。磁性测量表明居里温度随着Si含量的增加由183K近线性的增加到214K,热滞随着Si含量的增加而减小。在各自的居里温度附近观察到由磁场引起的变磁转变特性,且随着Si含量的增加而减弱。磁熵变的最大值随着Si含量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16.
习题教学是学生掌握概念和规律的重要环节,通过变式教学使学生能有效的突破思维定势,层层分解难点,开阔学生的思维,更加贴近学生的认知规律.  相似文献   

17.
天然气水合物分解可能引起海底滑坡、生产平台倒塌等灾害,在对其进行商业化开采之前,必须对天然气水合物储层的力学特性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体变是建立土体本构模型必不可少的参数,对评估储层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设置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物体变测试实验课程,将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与本科生实验教学相结合,可以使学生接触和了解国际前沿研究课题。介绍了低温、高压水合物三轴仪的设计原理和功能,然后对比分析了排水法、单层压力室法以及双层压力室法测体变的原理、优点和不足,最后提出了采用双层压力室法测量天然气水合物分解过程中沉积物体变的方案,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正> 1 变式问题的形式特征与本质特征每个学科问题一般都可以分解为表面的形式特征和内在的本质特征。表面的形式特征是指问题情境呈现的表述方式等方面的浅层次特征;而内在的本质特征则是指涉及问题本质的概念、规则、原理等方面的深层次特征。  相似文献   

19.
习题教学是学生掌握概念和规律的重要环节,通过变式教学使学生能有效的突破思维定势.层层分解难点,开阔学生的思维,更加贴近学生的认知规律。  相似文献   

20.
为准确检测电力系统的谐波分量,提出一种基于小波阈值去噪和自适应变分模态分解(VMD)的谐波检测方法。在传统VMD算法基础上,通过构建输入信号Hankel矩阵并进行奇异值分解(SVD)的方法,自适应确定模态分解个数;利用改进的小波阈值去噪方法减少噪声的干扰,进一步提高检测精度。仿真实验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地估计谐波的频率和幅值参数,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和良好的噪声鲁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