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词的领字     
领字多用于慢词,单字领句比二三字领句用得普遍。本文中我们就以单字领句为例,讨论领字在词中的用法。一字领二句的在词中最常见,如果这两句都是四字句,最好用对句。一字领三句的,这三句中最好有两句是对句。一字至多可领四句,这四句必须是两个对句,或四个排句。不过这种句法在词中不多见,一般只用于“沁园春”和“风流子”二调。  相似文献   

2.
家长心声     
《新教育(吉林)》2005,(2):26-26
一封封家长的来信,一句句真挚的话语,表达的是感激,呈现的是信任,诉说的是真情,给予我们的是一次又一次的感动……读着这些热情洋溢的文字,我们感动着,不仅因为家长那一句句真诚的感谢,一句句浓浓的祝福,更感动于学校里那些爱岗敬业的教职工们,是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一片爱心,满腔热忱,用自己的真情和汗水,擦亮了附小南校的品牌。  相似文献   

3.
我是2005年参加工作的一名教师,当时学校领导安排我教音乐课,在我的脑海里,我上学时候的音乐课就是老师一句句地教,学生一句句地唱。  相似文献   

4.
在无连接词复合句中有这样一种句型,即后一分句中带有代词зTO,并且概括了前一分句的整个内容。根据两个分句之间的意义关系,这种复合句可分为两种情况:后一分句补充说明前一分句内容的复合句和后一分句对前一分句内容作出评价的复合句。  相似文献   

5.
杂糅作为高考六种类型病句的一个重要分支,本身囊括内容较多,修改难度大。杂糅就是一句之内两种结构相互套用,纠缠不清,表现形式为①是举棋不定。偶用这种结构,又夹杂着那种结构,两种结构混杂。②是藕断丝连。一句话结构已完整,却把其最后一句作为另一句开头另起锅炉。③是中途易辙,一句话未说完,突然另起炉灶,重来一句。④是反客为主,即把上半句的主语以外的成份,用来作下半句的主语,  相似文献   

6.
仿句,顾名思义,是模仿例句再造句子。近年来高考语文卷中常有仿句题型,包括衔接句、简答句等仿句题的类似、渗透题型。仿句题的要求虽不完全相同,但做题的基本套路还是有章可循的,这就是形神兼仿。例如,仿照下面的句子,借助对某一事物既肯定又否定的语言形式,写一句意象鲜明又耐人寻味的话。孩子紧紧地牵着高飞的风筝,不,那不是风筝,那是孩子放飞的梦。一、错误仿句举例及分析1.形不似:(1)狂风舞动的沙尘暴,不,那不是沙尘暴,那是一头雄狮。例句前一分句的“风筝”是宾语,而错句中的“沙尘暴”是偏正短语中的中心语,全…  相似文献   

7.
研究《镜花缘》中的语言结构,有助于掌握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过渡时期的一些语言特点。《镜花缘》文本中有大量的“一V”形式类型,这些类型有的可以构成动词性的“一V”结构。由这种“一V”结构构成的句子,有的语义是自足的,我们把这类“一V”结构构成的句子叫完全句;有的语义不是自足的,这类“一V”结构构成的句子只能作为一个小句存在,还需要后置句作为另一个小句在语义上进行补充说明,这样整个语义才完整,我们把这类“一V”小句叫不完全句。在“一V”结构构成的不完全句中,后置小句与“一V”小句至少存在五种语义关系。  相似文献   

8.
标题是一篇文章的纲,是文章中心的高度浓缩。而在考试中,阅读理解题往往没有标题。这给我们快速阅读、理解文章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怎么办?一般来说,我们可以从整篇文章或文章的每一段的首尾句入手,快速把握文章中心,推测全文内容。大多数英语文章是按“总—分—总”的思路来写的。文章的第一句(首句)多半为总写,是文章的主题句,后面的文字就围绕它展开分析,进行论证。而最后一句(尾句),是在分析、推导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得出结论。同样,每一段的第一句又为这一段的主题句,尾句又为这一段的结论。掌握了这一点,能帮助我们迅…  相似文献   

9.
“紧缩”新解──简论紧缩句的性质及范围宋仲鑫一什么是紧缩句汉语句法学中所说的“紧缩句”,由来已久,众说纷坛,学术界迄今尚无定论。谈到紧缩句的性质,有说是单句,有说是紧缩复句,有说既有单句又有复句……。①其中以向若先生著的《紧缩句》一书论述最详,影响也...  相似文献   

10.
音乐识谱“三读教学法”初探徐淑霞农村小学音乐教学,普遍存在着“放录音”式教学的现象,即老师教一句,学生学一句,如同放录音磁带,放一句,学一句。这种音乐课,学生除了会唱几支歌外,别的什么都不会。《小学音乐教学大纲》要求:“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掌握...  相似文献   

11.
使动句与使令句、意动句与以为句关系非常密切,有时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有时使动句和使令句、意动句和以为还可以互相转换。那为什么不只采用一种,却还要让两种句式并存呢?有什么必要呢?本文拟从这个方面来谈谈。  相似文献   

12.
“……之所以……,是因为……”句式是单句,不是复句。“……之所以……”是名词性偏正短语,在这一句式中是主语部分;“是因为……”是判断动词“是”作谓语,介宾短语“因为……”作宾语,在这一句式中是谓语部分;“……之所以……,是因为……”是古代汉语中“……之所以……,以……也”这一单句形式的直接传承,具备完全句的全部特征,是典型的判断句。  相似文献   

13.
2013年5月8日晴 一句简单的话语,到处悲凉的一生;一句简单的话语,诉说着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一句简单的话语,蕴含着无限的哲理。有时候,虽然只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让人有怦然一动的感觉。  相似文献   

14.
一位政治老师讲课时有一句口头禅“我想大家都知道”。有一次,有几个学生正在数他说了几句“我想大家都知道”时,他又说了一句:“最近,美国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我想大家都知道……”这时,一个同学在下面说了一句:“我们怎么知道?”顿时,全班同学哄堂大笑。  相似文献   

15.
接龙习作     
为了引起学生对习作的兴趣,最近我尝试了一种新的习作教学模式———“接龙习作”。方法是老师在黑板上写开头一句,接着,请一位同学写第二句,再请另一位同学写第三句……一个个连下去,直到连成一篇短文。这种单线接龙习作,我把它称作“一条龙习作”。当然也可以两条龙、多条龙作文。这就是几个学生一齐上来以同一句话作为习作的开头,几条线同时接龙,最后形成不同内容的习作。在一次习作课上,我在黑板上写下第一句:“早晨,卖小笼包的摊头旁围满了人。”学生们一个一个挨着次序地上来,一句一句往下接。最后让大家交流、评价,把不…  相似文献   

16.
刘啸 《现代语文》2007,(5):125-125
方法一:抓典型句子。典型句指起始句、结尾句、过渡句等 (2005高考辽宁卷)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组是:1.每一种话语体系,都代表特定的视界。  相似文献   

17.
段落就是用一系列在逻辑和结构上有联系的句子来表述一个中心思想。段落的实质性问题就是必须把中心思想表述清楚,至于句子的多少测无关紧要。一般说来,段落由三个部分组成(过渡性段落除外),即主题句、扩展句和结论句。本文拟就段落的主题句及扩展句、段落的单一性、段落的连贯性和段落的过渡词这四点来论述英语段落的写作特征。一、段落的主题句及扩展句主题句是表示一个段落的中心思想的完整句子,这种句子是一种高度概括性的陈述,而不涉及具体细节。根据具体写作的需要,主题句可放在段首、段中、段尾,或段首段尾两次出现,或不明…  相似文献   

18.
句量的改变是诸多翻译技巧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通过对英语原的句量分析,提出了两种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的翻译方法,即句量的增加和句量的减少。  相似文献   

19.
被动句作为一种语言现象,一种句式,一直是语言学家们关注的对象。功能语言学从语义的角度看语态,注意到观念上和结构上的区别,对被动句的篇章功能进行阐释,为我们探索被动句的本质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被动句这一种语言现象在日语和汉语中都存在,两者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日语被动句可分为直接被动句、间接被动句和持有者被动句。汉语被动句可分为“被字句”和“无被字句”。日语被动句的谓语动词既可以是他动词也可以是自动词,而汉语被动句的谓语动词只能是他动词。与日语复杂多样的被动标识相比,汉语要简单得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