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研究如何利用两粒子形成的EPR-Bell态传输光子的量子态,并提出依赖于两光子缠绕的密集编码实验设想。  相似文献   

2.
一、光子使原子跃迁玻尔的原子理论是以三个基本假设为基础的,其中频率假设为:原子从一个定态(设能量为En)跃迁到另一定态(设能量为Ek)时,它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光子的能量由这两个定态的能级差决定,即hν=En-Ek.光子是一份一份的,光子的能量hν也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光子、每一份光子的能量均不可“分裂”.原子吸收的光子只有满足En-Ek时,才能使原子吸收光子的能量(hν),向高能级跃迁;也就是说,要用光子使原子激发,就必须使光子的能量(hν)等于两能级的能量差(En-Ek),光子的能量(hν)大于或小于这个值(En-Ek),都不能使原子跃迁…  相似文献   

3.
在讲述光电效应时,常常听到学生对光子吸收问题议论纷纷,集中到一点就是:电子能否吸收一个光子后待一段时间再吸收一个光子,或者一次吸收两个光子或者两个以上的光子.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如果能实现的话,那么从光子理论看就不存在极限频率问题.对此我们不能简单地作一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因为它与入射光强有关.对于普通光源,从发光机制来看自发辐射占主导地位,光强较弱,光波中电场强度E的数值小于3×105V/m.电子在吸收光子时不是一对一的,就是说,不是每入射一个光子立即被一个电子吸收.实验发现,用普通光源照射纯净的…  相似文献   

4.
周平原 《物理教师》2006,27(1):11-12
在“光电效应”一节的教学中,学生对“光电效应中电子如何吸收光子的问题”讨论得很热烈.有学生说:“一个光子的能量可以被金属中的某个电子全部吸收,但一个电子最多只能吸收一个光子的能量,不可能同时吸收两个光子的能量,因此照射光存在一个极限频率.”但有人提出反对意见:“为什么电子就不可能同时吸收两个光子的能量?”还有人提出:“有没有这种可能,就是电子先吸收一个光子,然后再吸收下一个光子,直到有足够的能量而发生光电效应?”  相似文献   

5.
两种效应的区别山东省聊城教育学院刘云松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都是光子与物质中的电子的相互作用.为什么表现出不同的现象?这主要在于三方面的区别.一、两种效应产生的机制不同光电效应──光子与束缚电子的相互作用.当光照射在金属表面时,能量为hv的光子被金属中...  相似文献   

6.
光子往事     
杨金 《大学时代》2003,(3):26-27
光子、老K、蚊子和我是共同生活在201寝室的四兄弟,光子是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四个人中,光子属于较前卫的。这种“前卫”是相对于老K、蚊子和我而言,他绝对不可能与300室那位酷哥相提并论。光子其实本不叫光子,“光子”是他的绰号,这绰号要追溯起来还颇有一些历史渊源。光子读村小的那两年比较流行只用一根绳子系住裤头(主要还是因为买不起裤带),光子家里穷,只用两股稻草拧在一块打了结,勉强给光子把裤头系住,悬吊吊的。光子当时已经有了几分“自我保护”意识,随时都提心吊胆,防备着裤子突然掉下来,于是他尽量把小肚子向前挺…  相似文献   

7.
处于基态的原子受光子照射或电子碰撞怎样跃迁呢?光子、电子的原子能级跃迁有什么区别?就这个问题。现通过两个例子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两定态间的原子跃迁过程做的一点探讨,认为玻尔理论给出的发射或吸收光子的能量等于两定态的能量差只是一种粗略的描述,忽略了原子放出或吸收光子后的反冲动能。  相似文献   

9.
使氢原子从低能级跃迁至高能级有两种方式:一是用光子照射;二是用实物粒子轰击. 根据光子说,光子是一份一份的,其能量也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个光子的能量为E=hv,不能被分割.用光照射原子使原子跃迁的实质是通过共振实现的,入射光的频率要满足选择性原则:  相似文献   

10.
处于基态的原子受光子照射或电子碰撞怎样跃迁呢?光子、电子使原子能级跃迁有什么区别?就这个问题,现通过两个例子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利用两次曝光的全息干涉技术提高光子晶体全带隙的方法,通过两次曝光可以适当调整晶格中介质柱的大小和形状,并可以改变光子晶体的对称性,有效地提高光子能带性质。以两种混合三角光子晶体结构为例进行计算,研究表明经过适当优化的结构在很宽的系统参数范围内有全光子带隙存在,并通过引入线缺陷模拟验证了全带隙的存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在其纤芯区域引入两个小圆形空气孔设计了一种新型高双折射折射率引导型的光子晶体光纤.首先采用全矢量有限元法结合完美匹配层吸收边界条件数值分析该光子晶体光纤的基模模场分布特性.其次数值分析该光子晶体光纤的结构参数对基模双折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光子晶体光纤在1 400-1 700 nm波长范围内产生的模式双折射高达10(-2)量级,它比传统的保偏光纤高约两个数量级;同时可以通过灵活调节孔径大小将双折射最高点调到需要的波长上.最后数值分析了该光子晶体光纤基模损耗特性受其结构参数的影响,得到该光子晶体光纤可以在1 400-1 700 nm波长范围内产生小于0.01 d B/km的限制损耗.  相似文献   

13.
利用平面波法研究了不同介质形态对二维石墨结构光子晶体的TE偏振模式带隙和TM偏振模式带隙的影响。研究发现,改变构成二维石墨结构光子晶体的介质柱的形态,分别选用圆柱、三角柱、矩柱、五角柱、六角柱等形态,在填充面积比相等时,石墨结构光子晶体的TE和TM两种偏振模式光子带隙都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4.
汪新亮  马荣华 《物理教师》2008,29(10):43-44
使氢原子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有两种途径:一是用光照射;二是通过具有一定动能的实物粒子与氢原子碰撞。用光照射使氢原子跃迁时,入射光子的能量要满足两能级之差即E入=E来-E初(光子能量超过电离能时除外),对于用实物粒子通过碰撞实现氢原子的跃迁,教学参考资料上则普遍这么认为:“实物粒子与光子不同,其能量不是一份一份的。  相似文献   

15.
龚保庆 《物理教师》2007,28(2):30-30
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一定的能量后会发生跃迁或电离. 由于氢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定态中,对于光子提供的能量,氢原子只能吸收那些能量恰好等于氢原子某两个定态的能量差的光子.如果某个光子的能量不能使电子恰好跃迁到某个离核较远的轨道上,则氢原子将不吸收这个光子.但当光子的能量大于或等于13.6eV时,也可以被氢原子吸收,使氢原子电离.若氢原子吸收的能量大于13.6eV时,氢原子电离后,电子还具有一定的初动能.  相似文献   

16.
原子物理教学中有一类常见的问题——用具有一定能量的光子、电子使处于基态的原于跃迁。处于基态的原于受光子照射,或电子轰击怎样跃迁呢?跃迁后光子、电子的能量怎样呢?光子、电子使原子能级跃迁有什么区别呢?就这几个问题,现通过两个例子作如下解释。  相似文献   

17.
《高中数理化》2011,(2):45-45
牛顿和托马斯·杨对光的性质研究得出的结论都不完全正确.光既不是简单的由微粒构成,也不是一种单纯的波.20世纪初,麦克斯·普克朗和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分别指出一种叫光子的东西发出光和吸收光.但是其他实验还是证明光是一种波状物.经过几十年发展的量子学说最终总结了两个矛盾的真理:光子和亚原子微粒(如电子、光子等等)是同时具有两种性质的微粒,物理上称它们:波粒二象性.  相似文献   

18.
把平面波展开方法(PWM)用于三角晶格二维光子晶体能带结构的数值研究,计算不同参数下三角二维光子晶体时的能带曲线,结果表明三角二维光子晶体介质中的空气柱比空气中的介质往在柱体半径等同时更易形成完全禁带.对TE模式两种情况都较容易形成禁带,介质中的空气柱时不存在完全禁带.  相似文献   

19.
原子的跃迁是指原子核外电子的跃迁,电子所处的轨道决定原子的定态,玻尔理论的跃迁假设是:原子从一种定态跃迁到另一种定态时,它吸收或辐射一定频率的光子,光子的能量由这两个定态的能量差决定.即,h_v=E_初-E_终,这只适用于光子和原子作用而使  相似文献   

20.
利用传输矩阵法研究了由正、负两种折射率材料按分形三分Cantor序列,交替构成的一维光子晶体的传输特性.数值结果表明,这种新结构的光子晶体的传输谱,类似于普通正折射率的光子晶体,也展现出了较明显的自相似性;其传输谱禁带内新产生的共振峰数目及原有共振峰的分裂数目也呈现出特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