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走出去办广播,办看得见的广播”,这是近几年来广播领域倡导的一种发展趋势。从2005年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开力、了《直播中国》节目,成为“走出去办广播”的一个范例。这档节目就像一扇开启的窗,为中央台走进地方、地方台走向全国送来了清新的风。青岛人民广播电台在《直播中国》节目开办三年来,六次与中央台中国之声合作,推出大型直播节目“走进青岛”,节目影响力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2.
孙莹 《中国广播》2007,(12):6-7
从2007年开始,经过整合资源,全新打造的法制新闻杂志性节目《法治中国》亮相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综合频率中国之声。周一到周五11:10~11:55,《法治中国》“用探索的视角关注法律事件,用人文的精神传播法治理念”。实践证明,走向直播的法制广播,更能兼顾时效性、贴近性;在直播中巧妙运用采访音响、庭审录音素材,使原有十佳栏目《现在开庭》焕发了新春;广泛搭建合作平台,形成法制广播合力,制作出有规模、有广泛影响力的节目。  相似文献   

3.
突出市民“约会”市民——关于《直播南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景文 《视听界》2004,(1):13-14
先来看看这是一套怎样的“组合拳”:《直播南京》是将南京电视台原先开办了近20年的《南京新闻》和新闻性专栏《直播南京60分》经过改版合二为一的新闻板块节目。总长度为一个半小时,由5个子栏目组合而成。内容排序为:《气象新感觉》、《社会新闻》、《东升工作室》、《特别关注》和《时政要闻》。这5个板块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高山 《视听界》2008,(4):98-101
电视新闻走向直播化,应以1980年美国CNN首创24小时新闻直播为标志;国内的发韧则以央视2000年《直播中国》的推出为旗帜;2002年7月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一个小时的大型新闻直播栏目《江苏新时空》特别开设子栏目《正在现场》,这是国内省级卫视对新闻常态直播的较早尝试。此后,电视新闻直播在全国范围内遍地开花,今天,  相似文献   

5.
叶利 《视听界》2006,(4):82-83
直播节目向来以时效性、真实感以及不确定性吊足了观众的胃口,而靠直播节目起家并持家也成了CNN、凤凰卫视等众多传媒公司不约而同的手段之一。目前对直播的探索多集中在战事报道等突发事件领域内,常态直播,仍然是个稚嫩的话题。2000年11月中央电视台推出了第一档固定的完全直播类节目——《直播中国》,但是这次吃螃蟹的壮举却以节目更名为《直播时刻》告终。2005年8月CCTV-4推出了纪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50周年的大型直播系列报道《直播探索出了一条非即时性新闻直播的道路。定位相近的两档节目却产生了不同的效果,到底是什么成就了《…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中央电台"中国之声"新闻直播节目《第一报告》的个案分析,在充分肯定广播新闻报道的历史性交破的基础上,时广播新闻直播节目存在的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和学理思考,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与方略.  相似文献   

7.
一江西电视台五套的《第五社区》改版为直播节目《新闻晚高峰》后,其结构和播报方式必须符合直播的特性,内容构成上要做到爱心定位、民生责任、追问真相、引人向善。因此,《新闻晚高峰》在原来的基础上,结合大量本土新闻,重新构建内容板块,形成交通路况新闻、省内新闻、关注内容、有理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中央台神州之声闽南话广播《天风海涌》的互动直播节目“周末有约”为例,探讨对台广播节目如何把握互动传播趋势,创新适合台湾受众收听的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9.
上海世博会是一次持续时间长、展览内容丰富、多元文化交汇的世界性盛会。中国之声借助世博会平台,通过大时段直播、推出记者组合、设置评论员专栏、加强与网络互动、突出园内园外新闻结合等多种节目样态,展现了中国之声“最新闻”的品牌形象。世博会报道提升了中国之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实现了中国之声报道创新与品牌推广双丰收。  相似文献   

10.
顾鲲 《新闻前哨》2009,(8):58-58
2008年10月.武汉新闻综合频道推出新闻直播节目《整点播报》。这是继《武汉新闻》、《百姓连线》之后,武汉电视新闻推出的又一档以新闻直播为主要手段的新闻资讯节目。该节目正式开播后,武汉电视台每天的新闻直播节目增加到190分钟,形成了全国城市电视台直播时间最长、次数最多的电视新闻链。相对于文字新闻、广播新闻而言。电视新闻最大的优势是通过图像、声音、字幕等多种手段,  相似文献   

11.
广播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听众,赢得主动,就必须发挥快速、传真的优势,尽一切可能缩短新闻发生时间与新闻播出时间的距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2004年1月1日正式推出“中国之声”,提出了“回归并强化新闻,回归并强化广播”的改版思路。回  相似文献   

1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为了改变中午前新闻节目相对薄弱的状况,更好地吸引午间和午前的听众,同时充分利用这个时段的长度优势,打造一个有别于现有新闻节目类型、全新的新闻节目品牌,一个全新的大型新闻直播类节目《直播中国》2005年1月4日正式开播,周一到周五10:40~12:00播出。  相似文献   

13.
2004年1月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综合频率“中国之声”全新的大型直播、互动、谈话节目《新闻观潮》开播,每周一至周五21:10至22:00播出。  相似文献   

14.
第一个问题,谈谈频率定位的问题。“中国之声”改版后,我们曾经专门做过统计:正常情况下,从周一到周五,“中国之声”在消息类节目中,每天有l5档《整点新闻》(《早安中国》中包含4:00《整点新闻》、《健康夜话》包含1:00《整点新闻》)、12档《半点新闻》(《新闻观潮》中包含21:30《半点新闻》)、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青岛电视台不仅在央视新闻发稿数量上保持了全国副省级城市领先的地位,而且在和中央台的新闻直播合作上也有了历史性的突破.2007年5月1日《青岛港五一“劳动最光荣”直播特别节目》、2008年5月22日《地震灾区伤员抵达青岛》、7月21日《奥运火炬在青岛传递》、9月24~28日《“神七”发射连线青岛测控站》、2009年2月1日《新春看四方——青岛港劳动竞赛迎新春》、2月9日《载歌载舞庆盛世艺术巡游闹元宵》,伴随着这些规模较大的直播节目的成功,青岛台的直播能力也在不断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6.
《第一报告》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在2004年1月1日开播的一档新闻直播栏目,每天12:00~12:40播出。《第一报告》栏目以“第一时间”、“第一现场”为口号,采用主持人、记者和听众三方互动,即时提问、现场播报和相机评论相穿插的形式,扫描式报告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刚刚发生、正在  相似文献   

17.
为推进新闻改革,鞍山人民广播电台相继于2004年、2005年推出二档大型新闻直播版块节目《鞍广早新闻》和《鞍广午间新闻》。几年来,它们以权威、真实、快捷、贴近的风格,为钢城百姓打造新闻新时空。鞍山人民广播电台创办这二档新闻直播节目的宗旨不仅是要满足全市听众了解本市发生的新闻需求,还要让他们了解全国、了解世界。  相似文献   

18.
阮虹  陈怡 《中国广播》2011,(5):8-11
中国之声新闻改革在广播节目创新中具有典型意义,也是主流媒体从激烈竞争中突围的成功范例。本文以中国之声为例,探究国家电台新闻频率如何通过对节目进行持续不断的局部调整和大刀阔斧的全面改版,使节目设置和编.排呈现出一系列创新性成果。  相似文献   

19.
《视听界》2013,(2):2-3
2003年3月,南京新闻综合频道大型新闻直播栏目《直播南京》开播。开播10年来,《直播南京》获得中国广播影视大奖"十佳新闻栏目奖"等殊荣,成为南京地区民生资讯、热点事件的第一权威发布平台。2012年6月改版后重点打造了"封面"、"独家"、引领城市台新闻创新潮流  相似文献   

20.
中国之声新闻改革在广播节目创新中具有典型意义,也是主流媒体从激烈竞争中突围的成功范例。本文以中国之声为例,探究国家电台新闻频率如何通过对节目进行持续不断的局部调整和大刀阔斧的全面改版,使节目设置和编排呈现出一系列创新性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