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唐代的古文运动,不仅是一场文体、文风的革新运动,同时也是一次文学语言的大变革。韩愈和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领袖和倡导者,只是柳宗元逻辑思维严密、性格谦和,文章以峭拔见长;而韩愈则好名利、有霸气,文章以气势和新奇取胜。在散文语言的革新上,韩愈的主张及实践均取得了巨  相似文献   

2.
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  相似文献   

3.
钱静 《文教资料》2011,(27):9-10
唐中叶,柳宗元和韩愈在文坛上发起和领导了一场古文运动。他们提出了一系列思想理论和文学主张。在文章内容上,针对骈文不重内容、空洞无物的弊病,提出“文道合一”、“以文明道”,要求文章反映现实,“不平则鸣”,富于革除时弊的批判精神;在文章形式上,提出要革新文体,突破骈文束缚,句式长短不拘,并要求革新语言“务去陈言”、“辞必己出”。本文谈谈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一文所提出的文学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4.
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军人物,他是语言革新家,也是文体革新家.他不仅对韩愈的传奇作品《毛颖传》从文学欣赏的角度加以肯定,而且借以阐述了自己的小说观.他创作了《童区寄传》等传奇作品,表现了他文学视野的开阔,文学创造力的旺盛.文章总结了柳宗元的小说理论和传奇创作经验,有益于全面认识柳宗元的文学成就.  相似文献   

5.
《柳子厚墓志铭》(以下简称《墓志铭》)的作者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出身于中小地主家庭,生活在中唐。自幼勤奋好学,精通六经百家之言。《旧唐书·韩愈传》说他“锐意钻研,欲自振于一代”。他与柳宗元,彼此呼应,倡导古文革新运动。在运动中他立下了“摧陷廓清之功”,(李汉《韩昌黎集序》)总结借鉴前人的经验教训,创立了一套以“文道统一”为核心的古文理论,并身体  相似文献   

6.
唐代德宗贞元年间由韩愈首倡,李翱、皇甫湜附和,后来又得到柳宗元支持的古文运动,在反对六朝以来浮艳靡丽的形式主义文风与陈旧的辞藻方面,进行了积极的革新和大胆的探索。确实,他们各自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创造了许多思深意远、造语新奇、不袭蹈前人陈言的佳作。韩愈被后人推祟为“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苏东坡《韩文公庙碑》),成为一代文宗。遗憾的是,古文运动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种为文艰涩深奥,阴晦难解的倾向。特别是向来为后人所讥贬的樊宗师文章,语言更是以“隐僻不明”、佶屈聱牙为中国文化史上所罕见。然而,让人  相似文献   

7.
发生于唐代贞元至元和年间的古文运动,是我国文学发展史上首次文学革新运动.这场运动以韩愈、柳宗元为倡导者,它以对当时流行的浮艳文风起着“摧陷廓清”作用的文学理论和创作成就载入史册,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对于这场运动兴起的政治原因和其他原因,对于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对于韩愈,柳宗元的  相似文献   

8.
唐代古文运动作为一场文学革新运动,指导并影响了唐代文学的发展。作为与韩愈并驾齐驱的古文运动的领袖,柳宗元的散文创作成就突出,开创了古文运动的新局面。柳宗元辞赋创作也在古文运动的影响下有了新的面目:首先是辞赋创作纳入"文以明道"的理论关照;其次是辞赋文体的革新。  相似文献   

9.
一、重点、难点重点1、了解骈文和古文的特点,奏疏和文赋的文体特点,了解韩愈、柳宗元倡导的“古文运动”及其深远影响。2、掌握《谏》文中的比喻、  相似文献   

10.
韩愈,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语言大师,中唐古文动动的领导者,世称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他领导的中唐古文运动,继前代文体改革之二变而为之三,声浩势众,功果辉赫,一朝廓清风靡三百年的绮丽柔弱、“采丽竟繁”的齐梁遗风。开创了我国文学史上一代新的散文传统,他的博大精深的古文,为中国文学和民族语言留下了光辉的遗产和不朽的楷范。韩愈同时代的刘禹锡,称韩“为文章盟主”,言其“手持文炳,高视寰海”,“三十余年,声名塞天”,“一字之价,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韩、柳并称。韩、柳共同倡导的古文运动实际上是以文体改革为表、以复兴儒学为里的运动,对唐传奇并没有直接的影响。柳宗元所支持的能体现韩愈个人兴趣而不属于古文理论之内的“以文为戏”之说虽对传奇创作有一定的影响,但韩愈的那些为戏文还不是传奇作品;柳宗元创作了一些叙事散文,也写了一些传奇文,对唐代逞才掉文的娱乐性的虚构叙事创作有一定的影响,然影响并不如现在有些论者所肯定的那样大。  相似文献   

12.
茅坤在柳宗元文章接受史上地位特殊,是柳宗元文章地位奠定的关键人物。茅坤与柳宗元有相似的经历,对柳宗元能做出较客观评价。茅坤在韩柳问题上,能客观地评价柳宗元文章的地位,韩柳并称,柳宗元在古文运动中虽是协作者,但其成就与韩愈一样,在山水游记上则有过之而无不及。茅坤认为柳宗元是自古以来山水游记文章做得最好的文人,永州和柳州的山水与柳宗元的遭遇相结合,形成了柳宗元的游记文章,“公与山川两相遭”。茅坤还指出,柳宗元的文章是“谷风凄雨四至”,有风骚之旨。茅坤真正发现了柳宗元文章的价值,真正认识到柳宗元山水游记文章的地位,这在柳宗元文章接受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北宋诗文     
一、北宋初期诗文在继承晚唐五代文学传统的基础上而出现的宋初浮靡文风,遭到柳开、穆修的反对。柳开倡导于前,穆修继起于后。他们所侧重的是在散文方面。柳开(公元九四七——一○○○年)字仲涂,大名(今县名)人。他提倡古文于举世不为之时,最推崇韩愈、柳宗元的文章。他指出,所谓古文,不在于“辞涩言苦”,使人难以诵读,而在于“古其理,高其意”,“应变作制,同古人之行事”,为当前的  相似文献   

14.
韩愈、柳宗元是中唐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们借助于恢复先秦两汉散行奇句的古文,反对重形式、轻内容的风靡一时的骈文,以复兴儒学,捍卫儒家的正统地位.韩愈提出了"志在古道"、注重实用、"陈言务去"、"词必己出"、"不平则鸣"及德、文兼修等一系列古文理论;柳宗元则提出了"文以明道"并"及乎物"、"有乎内"与"饰乎外"之结合、人品与文品并重及文人相亲的古文观点.较之于韩愈,柳宗元的文道内容则更宽泛更丰富,更重视"道"的现实性问题,在文章形式与内容的结合、人品与文品的统一方面,则更为强调.韩愈、柳宗元共同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唐代古文理论体系,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胜利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他是唐代杰出的古文家和著名诗人。他和柳宗元等人倡导的古文运动,扫荡了魏晋以来柔弱骈丽的文风,把我国古典散文推向一个新的阶段。他不仅提出一系列的古文理论,还以他的优秀创作实践了他的理论。他开创了我国文学史上以唐宋八大家为代表的古文传统,影响深远,直接支配中国文坛一千多年。他一生写了三百多篇散文。从这些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在撰写古文方面的卓越才能。他不愧是一位语言大师,无论论说文、记叙文、抒情文,都写得很好,不乏脍炙人口的佳篇。《杂说》就是他论说文中的杰作。《杂说》共四篇,中学课本选的是第四篇,《马说》是后人加的题目。  相似文献   

16.
柳宗元散文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观注社会,观注现实,观注人文精神.若用一个传统的话讲,就是“文以载道”.柳宗元和韩愈是同时代的人,他们都无不主张和提倡“文以载道”之观点.“文以载道”“文道统一”,这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传统.乃至“人文精神”,以文来明道,到了唐宋更为发展了这种观点.尤其唐代古文运动的代表韩愈和柳宗元二位老先生,将“文以载道”作为文艺理论之基础.因此说,古代的“文以载道”之思想和今天的人文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柳宗元将“文以明道”之思想贯穿到他的实际创作之中,即通过寓言的方式和方法来表现,更加突出了“文”、“道”思想对人们的功谕、劝诫和对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17.
在文学艺术史上,苏轼主要是诗人、散文家、书法家、画家,而不是专门的理论批评家。但是苏轼作为韩愈、柳宗元、欧阳修以后中国十一世纪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作为文学史上一位成就卓越的古文大师,他的理论文字,特别是以“辞达意”说为重要内容的创作理论,不仅是当时古文运动的重要理论文献,也是古文运动发展长河中的一个理论标本。今天对于我们探讨苏轼的文学活动及创作实践,揭示作家创作的一般过程,进而对于研究整个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史的发展实际,无疑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柳宗元与韩愈一道,首倡和实践了古文运动,文起八代之衰。从内涵说,改变了自董仲舒以来,汉儒为学的繁琐拘谨脱离实际,解放了思想,使文章题材多样化,并且明确以“载道”、“明道”为目的。在语言文字上,扬弃了汉魏六朝的骈丽浮华的文风,崇尚先秦古文的质朴自然。这些都是韩柳二人大体略同的。但具体而微地说,在语言文字上,韩愈一向主张“惟陈言之务去”,“词必己出”,“不袭蹈前人一言一句”。客观地说,韩愈在这些方面是成果丰硕的,功不可没。但也应实事求是地承认,语言文字立意固然可以创新,形式上总是要有所继承的,不可能无中生有。  相似文献   

19.
我们讲《师说》,总不免要提一下唐代古文运动。那么,《师说》与古文运动是个什么关系呢?弄明白了这一点,对更好地理解这篇课文无疑是有帮助的。先从古文说起。“古文”这个概念,是韩愈最先提出来的。他把自己的奇句单行、上继先秦两汉文体的散文称之为古文,并把它与“俗下文字”即六朝以来流行已久的骈文对立开来。在中唐德宗统治的后期,由于韩愈等人的努力提倡,古文发生了广泛的影响;到宪宗元和时期,又得到柳宗元大力支持,古文于是业绩更著,影响更大,终于渐渐压倒了骈文,成为文坛的主要风尚。这就是文学史上所谓的“古文运动”。从贞元十二…  相似文献   

20.
刘禹锡是中唐古文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对于韩愈、柳宗元的古文运动主张,他有着自己的理解,这就使他的散文创作在古文运动的大环境下具有了得与失的意义。刘禹锡现存厅壁记共八篇,虽然数量不多,但体现出了他的散文创作思想,因此本文以刘禹锡的厅壁记为例来探讨刘禹锡散文创作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