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中国互联网日新月异,而不变的是《网络传播》评选中国互联网10大新闻的宗旨和目的,那就是梳理和记录中国互联网行业在发展历程中留下的深刻烙印;有效地延伸这些重大事件在引导未来互联网发展中的固有价值和深层意义,我们期待中国互联网繁荣的那一天,更期待和谐网络那一天的到来。”[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本文总结了2014年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大势。从互联网治理、互联网产业格局、互联网传播格局三个方面,概括了最新出现的现象和问题,并指出这些现象和问题都根植于中国土壤而具备中国底蕴,同时期待政策、技术、需求等全方位的升级,将中国互联网进一步朝着服务民众、惠及社会的方向推进。  相似文献   

3.
一份新的互联网使用调查报道显示,互联网的影响已经深入到诸如河南义马等中国小城市;在网上阅读新闻的人群,以收入高的中年人为主体;对互联网的戒备,则以非网民或女性更多。  相似文献   

4.
孙光海 《网络传播》2005,(12):22-33
我们评选中国互联网10大新闻,目的是更清晰地梳理和纪录中国互联网行业在发展历程中留下的深刻烙印;有效地延伸这些新闻在引导未来互联网发展中的固有价值和深层意义,促进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健康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传媒新思维     
《声屏世界》2007,(5):64-65
关于行政执行力的一点看法;新闻学理论体系建构;城市电视台未来发展的三个参考数据;没想到中国人这样使用互联网;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娱乐  相似文献   

6.
谭砚文 《青年记者》2023,(24):101-103
互联网“计数”与“量化”指的是互联网平台和应用发起的对网络活动与网络行为等的计量行为。本文考察1995—2005年间主导性互联网平台论坛和博客的量化规则发现,互联网计数的初衷是围绕“人”而展开的,一方面,计数让网民获得网络体验感与参与感;另一方面,互联网通过计数管理网民,维护网络平台的秩序。互联网计数的发展折射出中国互联网早期的经济史、治理史和网民使用史,为丰富互联网历史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陈含章 《出版参考》2007,(6X):28-28
中国互联网游戏出版产业在经历了收获的喜悦和转型的痛苦并存的状况之后,开始朝着一个更加健康、更加快速和有序的方向发展,产业规模、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行业活力盎然。2005年中国互联网用户达到1.0794亿,其中互联网游戏用户达到2634万;2006年中国互联网游戏用户数达到3112万,比2005年增加18.5%。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媒科技》2006,(4):48-49
互联网的企业发展趋势可以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互联网热潮阶段,第一轮热潮就是大门户,网民发展不到1%;第二阶段是低潮阶段,网民达到10%,目前比较出色的互联网公司在这个阶段出现,包括盛大、百度;第三个是发展阶段,这是一个新的浪潮,网民达到20%。  相似文献   

9.
要闻     
《网络传播》2006,(2):6-7
中国网络媒体2005年度新闻风云榜揭晓;中国互联网产业调查报告发布;中国政府网开通24小时内排名跃升近千位;598个境内淫秽网站悉数被关;深圳首设虚拟警察维护网络秩序;《互联网安全保护技术措施规定》3月实施。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正深刻影响着社会的生产和人们的生活。互联网与图书出版的相遇所带来的震撼比任何一次变革都要快速和深远。1987年,中国真正拥有互联网;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网民屈指可数;至今短短的十几年中,互联网在中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2004年1月13日,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设立了首批50家互联网出版机构,其中图书出版单位23家,电子音像出版单位5家,图书发行单位1家,报纸6家,期刊3家,综合网站5家,电信机构2家,新闻单位4家。标志着第一批网络出版的合法主体诞生。  相似文献   

11.
数据     
《网络传播》2007,(1):10-11
中国博客用户已达1750万;2007全球博客活跃用户将达1亿;网上银行用户达4000万人;2010年美国互联网视频规模将超7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2.
新兴传媒     
《传媒》2006,(11):74-74
网通高调布阵网络电视 力挺AVS民族技术标准;“.Mobi”为移动互联网域名注册开放标准;虚拟经济将成为互联网的下一个金矿;谷歌16.5亿美元购美视频网站进一步刺激中国视频网站热潮;[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2012中国互联网大会9月11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本次为期四天的大会以"开放·诚信·融合"为主题,围绕移动互联网这一核心逐步推进。中国互联网大会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迄今已经步入第十一个年头。对于此次互联网大会的主题含义,大会官方解释称在一个新格局成型之际,建设一个开放、诚信、融合的互联网,是产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广大合作伙伴和从业者的内在需求。  相似文献   

14.
动态     
《网络传播》2006,(2):8-9
北京奥运互联网项目全面启动;蒙古文化网站开通;百度推出国学频道;“2005大学生年度人物和年度魅力人物评选”揭晓;首届中国农业与互联网发展论坛在京召开。  相似文献   

15.
资本     
《网络传播》2006,(12):10-10
中国互联网第一股破冰而出;中华网投资集团私募13.2亿元;奇虎再获3000万美元风投;路透社700万美元参股Pluck。[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下一代互联网的产生背景及与其相关的三个计划:特高速骨干网业务(vBNS)、第二代互联网(Internet2)、下一代互联网(NGI)的目标和研究方向,以及中国下一代互联网概况。  相似文献   

17.
2011中国互联网大会25日在京闭幕。今年是互联网大会举办的第十个年头。伴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前进,互联网产业蓬勃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模式不断创新,与传统产业不断融合,彰显出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8.
1995年至1999年.中国网络媒体的发展面临着第一个“拐点”:要不在互联网时代无声无息,无所作为;要不就奋起直追,有所作为。今天,中国网络媒体发展正面临着第二个“拐点”:要不停留在目前阶段和水平.作为有限,要不以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之道.谋大作为。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媒科技》2006,(4):16-18
清华大学网络中心主任、CERNET专家委员会主任吴建平教授发表主题演讲。吴教授指出,当今基于IPv4的互联网已经成为全球信息技术设施的主体,大概占80%以上的信息的流量在IPV4的互联网上,但是目前互联网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归纳起来大概有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由于IPv4的地址有限,互联网的可扩展性受到限制;第二个方面是安全性,这是互联网面对的最大的挑战;第三个方面是移动性,面对新的移动技术,互联网如何与移动技术结合起来;第四个方面是实时性,互联网是一个实时系统,如何用互联网来实现我们人类很多的实时控制活动,这是我们面对的另外一个挑战。这四个问题是目前我们互联网面对的最主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走过十多个年头的中国商业互联网,正在迈入新的里程。SNS、微博一派繁荣,无线互联网方兴未艾,三网融合酝酿着新的格局,电信运营商积极推动下一代互联网建设……每个人都想知道,互联网的未来主流会是什么?答案是个人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