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从心理发生、心理发展、心理健康和学习心理等四个方面历史地、系统地论述和评析了梁漱溟先生的心理学思想,并从多角度阐述了他对本世纪我国心理学发展的贡献,以期确立他在我们近现代心理学史上的地位和全面认识梁漱溟先生。  相似文献   

2.
蔡元培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民主主义革命家、教育家,是现代中国知识界的卓越先驱,他一生重视教育,尤其重视大学教育,为发展中国教育文化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毛泽东同志曾高度评价蔡元培先生是“学界泰斗,人世楷模”。他在北京大学的改革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在振兴教育、改革教育的今天,进一步考察蔡元培先生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对我国创办世界一流大学将会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蔡元培是中国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物。文章力图揭示蔡元培教育心理学思想的思想基础、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并全面挖掘和展现蔡元培教育心理学思想的核心价值:以健全人格教育为目标的五育并举教育理论体系中探讨的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传统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以及当代教育心理学关注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4.
蔡元培高校学生管理思想与实践摭探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系韩延明被毛泽东同志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蔡元培先生是我国现代史上勋劳卓著的民主主义革命家、兼融中西的启蒙思想家、独树一帜的教育改革家。特别是在其任职北京大学校长期间,他师表群伦,气量恢宏,耿介拔...  相似文献   

5.
蔡元培先生在执政北大期间对北大进行了彻底的改革,这些改革实践值得我们高等教育管理者借鉴和思考,可以使我们沿着蔡先生教育救国的思想来发展今天的高等教育,加强我国人才的培养机制和科学技术的研究。通过了解蔡元培先生在北大的教育实践,使现代的教育领导者从中受到启发,对现在大学的管理和改革有所深思,努力办好现代中国的大学。  相似文献   

6.
蔡元培先生是我国近代大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涉及教育的各个方面,并特别关注到当时我国教育的主要问题,职业教育就是其中之一。蔡元培的职业教育思想,从当前我国职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蔡元培、陈大齐这两位我国心理学前辈,为我国早期心理学科的建设与应用,对心理学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学术研究活动的开展所作出的贡献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蔡元培先生是我国近代道德教育的积极提倡者和主要实践者,在近代学校教育中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各级学校开展“道德”教育,尤其是先生提倡的德育主张促进了我国近代道德教育的开创与发展.应该说,德育思想在蔡元培整个思想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拟进一步发掘蔡元培先生“德育实为人格之本”道德教育思想的重要理论、具体实践和现实意义,以便发挥其对当前高校德育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林风眠是我国现代著名的美术教育家和现代派绘画的代表,是蔡元培先生大美术教育思想的忠实追随者和实践者,为我国的美术教育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回顾他与中国美术教育的历史,对了解目前中国美术教育的状况将会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学习策略心理思想十分丰富,从心理学的角度归纳、整理、总结古代学习策略对发扬我国古代学习策略心理思想,丰富现代学习策略研究,促进现代学习者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文中结合现代学习策略的理论,从一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三个方面综述了我国古代学习策略思想,比较了现代学习策略与古代学习策略的异同,指出了古代学习策略中的独特策略,总结了古代学习策略心理思想对现代学习者和心理学研究者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后现代主义与后现代心理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学以实证主义为逻辑起点走向了其作为现代自然科学的道路,但百余年的发展并未真正解决心理学的根本性问题。作为后现代主义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后现代心理学,后现代主义对当代心理学的主要贡献表现在对现代科学公共知识的进一步约束和完善上。我们对心理学现代性进行反思并在此基础上思考心理学后现代建构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2.
积极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研究的新方向,它着力于使普通人的生活更加丰富充实。当代心理学研究领域长期为消极心理学所占领,它的三项使命中,只余一项被人长期关注。积极心理学欣然接手另两项使命的研究,并在历史发展、社会及个人发展与其自身特点的要求下,顺利地完成了当代心理学使命的回归。  相似文献   

13.
论梁漱溟理论心理学思想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漱溟理论心理学思想作为中国现代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推动了中国传统心理学思想向现代心理学的过渡,又是心理学"中国化"运动的先驱,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有着丰富的教学心理思想,从现代教学心理学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和总结,对于继承和发扬我国古代优秀教学思想、促进教学心理研究的本土化,推进现代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学习价值、学习动力、学习策略、教师品质、学生观、教学策略六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古代的教学心理思想,探讨了古代教学心理思想对现代教学和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积极心理学:理念、视野及动向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积极心理学是二十世纪末在美国兴起的新的心理学研究思潮,它关注人性中的积极层面,包括积极情绪体验、积极人格特征、积极社会环境,力图完成从消极心理学模式向积极的心理学模式转换,使被现代主流心理学所遗忘的人类的积极品质从边缘转向中心,从幕后走向前台,从而开辟了现代心理学研究新趋向、新视野和新领域,成为心理学研究中新的极具生命活力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16.
现代大众文化心理是伴随大众文化的兴起而产生的文化心理反应。一方面,在现代大众文化语境中,表面上看大众成为文化创作者和接受者的主体,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和选择权,呈现出大众追求文化的多元化;另一方面由于大众文化自身的特性:资本的运作、商品化和现代技术的力量,使得大众文化心理在不断地重复和规范之中形成了渐趋相同的单一化模式,最终形成了现代大众文化心理领域的"二律背反"。这种现象从实质来看是现代大众文化心理中个体自由导向和社会强制之间的结构性冲突,是不同"场域"的争夺。  相似文献   

17.
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研究的一种新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隶属于后现代心理学思潮的社会建构论,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格根所倡导。它一开始便竭力瓦解现代心理学的基石,全面挑战现代心理学的传统解释,在心理学界发起了一场理论革命。它在与现代主流心理学的遭遇战中,兼容了非主流的人主义心理学(如人本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主张,注重整体性、历史情境性、价值涉入。同时也改造了科学主义心理学如认知心理学、认知发展科学,成为发展他们的新鲜血液。  相似文献   

18.
心理学的创新可以是理论上的创新,可以是方法上的创新,还可以是技术上的创新,这种学术创新其实就是心理学理论重构。对中国心理学文化根基重新评析和释义是心理学理论重建的重要学术资源和创新资源,也是现代心理学建设与发展不可或缺的启示和借鉴之源。从20世纪科学心理学与中国心理学传统的关联与互动中,或许能找到心理学文化理论创新的精神与资源。  相似文献   

19.
现代心理学在突飞猛进发展的同时,其弊端也暴露无遗。加之后现代文化思潮强有力的冲击,心理学的现状与前途令人担忧。心理学研究者必须分析后现代文化思潮对现代心理学的挑战,以及现代心理学的困境及其根源,并从方法多元化、重视理论建设与应用的研究、研究对象的确定与统一、加强心理学的本土化研究等方面去探索,寻求走出困境之路。  相似文献   

20.
积极心理学是一种全新的理念和行动,其目的是研究人类积极品质,关注人类生存与发展,关注人性中的积极层面,使现代心理学从消极心理学模式向积极心理学模式转换,开辟了现代心理学研究新趋向、新视野和新领域,成为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