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人认为初中学生不必学习世界历史,只要把中国历史学得詳細一些,比方說把近代現代的部分扩大了就行。我认为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初中学生应該有一个唯物主义的世界覌,初中学生应該在了解国內政治經济形势的要求上知道国际局势,初中学生从哪些学科中获得关于国际局势的基本知識呢?主要的恐怕要依靠語文課和世界地理課了。但如果初中三年級取消了世界历史这一科,要希望初中毕业生明了国际局势的情况显然是有困难的,因为从語文課和世界地理課所获得这方面的知識是不完整而且缺乏系統。  相似文献   

2.
上学期,在学校党支部的領导下,在数学教学中初步进行了一些改革。課內指导学生閱讀課文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課本是学生获得知識的主要泉源之一,課堂上的教学活动,必須从課本的精神、內容和要求出发,使学生能主动地运用課本来进行学习,掌握課本的知識并能活学活用这些  相似文献   

3.
1955——56学年度,我試教了初中一年級汉語、文学新課本。在参加全国語文教学会議期間和暑假期間,我又较仔細地学習了“初中汉語教学大綱(草案)”和“初中文学教学大綱(草案)”。在实踐和学習当中,我深深为汉語文学分科教学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改革感到兴奋;并且深深感到文学、汉語教学大綱(草案)規定的教材比原来的語文課本具有極大的优越性。然而我也感到它们还存在着不少缺点。这里,我仅就“初中汉語教学大綱(草案)”中所規定的教材分量及教学进度提出我个人的看法,我認为,这样規定有落后于学生知識水平的地方。首先,我不同意初中一年級学生用九个課时講汉語緒論編。因为,第一,緒論編有許多內容都比小学学过的知識还要淺显。例如,緒論里講到詞类时,只提出了名詞、动詞和形容詞;講到句子成分时,只提出了主語和謂語。事实上,学生在小学时学到的有关知識远远超过这些。此外“什么是詞”“什么是語調  相似文献   

4.
小学地理课本的知識中,都具有較强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我认为,在地理教学中,必須从下列几方面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一)以充沛的感情讲授課文,以感染学生。在地理教学中无论讲有关自然地理、經济地理,还是该地的文物风俗、劳动人民的活动等方面的內容,教师都要运用馬列主义的观点,根据党的方針政策加以闡明,讲授的內容必須充滿着教师的思想感情,表现对  相似文献   

5.
1961年8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十年制学校初中代数課本第一册(試用本),我們使用以后,有如下的一些体会和意見。一、新課本的优点 1.教材的編排系統,紧密体現了知識的內在联系,內容簡明扼要、分量适当,重点突出,基本上适合于学生的接受水平。原十二年制初中代数課本是按“代数式、方程”、“有理数”、“整式”、“多項式的因式分解”、“分式”这一系統安排的,开始时把“代数式”和“方程”的一些有关概念仅放在正有理  相似文献   

6.
1955—1956学年度,我們学校担任了試教初中一年級汉語、文学新課本的工作。在試教过程中最困难的问題是不習慣在較少的时間內教較長的文学課文。我們曾选擇了初中文学試教課本第一冊中課文最長的“不能走那条路”和第二冊中課文最長的“一架彈花机”举行了兩次公开教学。現在將我們的一些体会綜合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7.
新編中学地理課本以自然地理知識为基本内容。自然地理知識包括普通自然地理知識和区域自然地理知識。这里所說的普通自然地理知識,主要是指关于地球本身的一般特征和地球表面主要地理现象的分布規律(以下簡称地理規律)的知識。这一部分知識,不仅是学  相似文献   

8.
问题癥结在哪里在上学期,有机会看到几个学校的地理課。普遍情况是在一堂課上只能很紧張地赶完授課計划規定要教的东西,甚至有的老师在打了下課鐘后,还在急急忙忙地講着。上完一堂課,老师总是說,教材太多了,实在来不及教,学生也来不及記住这些东西,这样下去,地理成績老不会提高。問題是教学时間不够用。那么,問題的症結就是教材內容太多而来不及講嗎?不,  相似文献   

9.
多讀,多写,这是迅速提高学生閱讀和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原則。要多讀,就必須改革閱讀課的教学方法,在課堂上讓儿童以較少的时間,学習到较多的課文;在課外利用課堂上学得的知識和技能技巧,配合课文內容,大量阅读紅色少年書刊。多写是把閱讀课学得的知識加以綜合运用,除了每周一次作文外,必須配合开展一些其它写作活动,如出黑板报、墙  相似文献   

10.
今年秋季本省小学用的自然課本第一册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編輯出版的全国通用本。这冊課本是1958年改編的;內容包括“緒論”和“水”两部分。最后还有一課“复习”,它是全冊教材的概要覀兂醪窖芯空鈨哉n本后,觉得它有以下几个好处: 一、教材編排合理,知識的系统性很强,五年级学生,虽然在初小阶段已經学过一些关于自然界的科  相似文献   

11.
一 為完成自然地理教學任務必須加強備課 教師對教學前的基本情況瞭解愈深刻,對教學的目的要求愈明確、對教材的有關問題掌握愈嫺熟、對教法的運用技巧愈熟練,則教學所獲得的效果也就愈大。因此,要搞好課堂教學,首先必須充分備課。任何教師若放鬆了備課,必將遭受到不應有的損失。尤其自然地理是初中地理課的一個新的內容,決不能容許換湯不換藥的舊法炮製,因而必須以最大的努力加強備課。那麼,應該怎樣備課呢?? 1.備課必先瞭解基本情況。開始要從高小課程中瞭解學生們已經具備了哪些有關自然地理的基礎知識,應補充哪些材料才能與自然地理的教學銜接得上。經常要在課堂提問、作業檢查、課外談話等考查效果的工作中,瞭解前課消化情況。特別要注意研究、分析答案錯誤的癥結所在,進一步認識學生們對哪些知識已有了明確的觀念、概念,對哪些知識已經熟練。針對著學生們實際  相似文献   

12.
最近我們曾不斷接到許多來信,對中學历史教學程序提出改進意見,兹簡單公開答覆如下。一九五三年七月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颁發的‘中學教學計劃’(修訂草案)中对历史課的教學程序是這样規定的,即初中先教世界古代史,後教中国古代史,高中先教世界近代史,後教中國近代史(按:目前在初中是先教中國古代史,後教世界古代史)。這樣的教學程序主要的优點是:(1)直线前進,减少內容的重复,可以增加知識的分量,特別是近代史知識的分量;(2)中外历史穿插配合,可以在学習世界史的基礎上学習中国史。但是,經過二年來向這个方向試行的結果,發現了一些新問題,各方面對这一教學程序也提出了一些意见,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相似文献   

13.
指导儿童适当地进行一些算术課外活动,不僅能巩固、扩大和加深在課堂上所学的知識,提高他們在实际中应用知識的能力,而且能培养他們熱愛科學的兴趣和獨立工作的能力。算术課外活动的內容和形式,应該根据各年級算术教学的內容和儿童的年龄特点来决定。下面介紹几种算术課外活动,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4.
教学时間可以灵活安排过去,我們把四年級以上的珠算課每周安排一課时。由于间隔的时間比较长,学生在一节課上所学的計算方法,得不到充分的练习,因而教学效果不很好。上学期,我教五年級的算术,把珠算課的教学时間,分两个阶段集中安排。第一阶段安排六课时,教学內容是复习珠算加法和减法,与教笔算多位数的加法和减法同时进行。第二阶段安排十二課时,教学內容是多位数的乘法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与教笔算多位数  相似文献   

15.
課前充分準備,是加強課堂教學的計劃性、目的性和提高教學效果的保證,上學期我們普遍地重視了這一工作。一、個人準備: (一)鑽研教材弄通教材,我們採用的教材,有的是新編的課本,有的是新修改過的課本,因此必須深入鑽研,逐段逐句搞通,才能掌握教材內容的科學系統知識和思想性,從而熟練地運用教材。為 了達到這一目的,我們經常參考一些有關書報,或請求其他有關教師幫助,解決教材中的疑難問題。如外國經濟地理教師,為了徹底瞭解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和蘇聯的國家制度,曾比較詳細地閱讀了「蘇聯的社會輿國家制度」和「論社會主義財產」等書的有關部分。初中自然地理教師,在講地球自轉證明之前,曾請物理教師講解了由高處落下物體的東偏和擺的偏向等問題的道理。 (二)擬定教學目的和教學要點:弄通教材之後,我們即根據教材內容,確定在講授這一單元時的要求,擬出教學目的。如外國經濟地理教師,准備蘇聯的人口和民族一章時,根據教材內容,結合學生的思想、學習和接受能力等情況,提出了以下  相似文献   

16.
一、要不要集中識字 1.集中識字的主要理由。小学語文課内要不要采用集中識字的办法呢?我的意見是要。主要理由有二: 第一,集中識字便于集中教师教学的目标,便于集中学生学习的精力,可以提高識字效率。六十年来,語文課本的编法絕大部分是識字与閱讀并駕齐驅,也可說是寓識字于閱讀的。課堂教学时,教师在知識、思想、語言、文字各方面平均使用力量,学生学习时也  相似文献   

17.
原先我對於怎樣改進領導、深入教學,是茫無頭緒的。今年初在省教育廳召開的中學校長會議上,聽到關於中央文教方針的傳達報告,聽到負責同志的總結,我獲得了很大的啟示,因而半年來在深入教學、熟悉教學過程這方面給予了較多的注意,在工作中間也有了一些體會。 為要熟悉整個的教學,使自己從外行變成內行,那就要熟悉教師的業務能力和教課情況;熟悉備課、課堂教學、課後指導的一系列過程;熟悉學生怎樣掌握知識、技能、熟練技巧的過程;熟悉怎樣培養學生的認識和思考能力……。  相似文献   

18.
小学中低年級語文課中,有一部分屬于科学知識的文章,包括自然、生物、生理衛生、地理和历史等方面的知識。究竟应該怎样教这类課文,是值得研究的一个問題。我們学校在上語文教学法課时,选了初八册語文課本里的“种子和种子發芽”一課,交給五九级三个  相似文献   

19.
本学年,農村小学(包括大、中城市的郊区和小城市的小学)的高年級都增設了农业常識課。这是一門新的学科,究竟应該怎样教,現在还沒有經驗,有待于大家摸索和創造。現在我們根据五、六年級农业常識課本和教学参考资料的內容,对这門功課的教学提出一些初步意見,請大家指正。 (一)要上好农业常識課,必須貫彻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則,把書本上的知識和当地农业生产密切結合起来。首先,在講課的时候,应尽量使教学重点符合当地生产的实际情况。例如,講解“小麦田間管理”的排水与澆水这个內容,在長江兩岸,排水是麦田管理的重要工作,就应該多講,澆水只須簡單提一下;在本省北部,澆水是麦田管理的重要工作,应該講透彻,而排水就要少談。其次,在講課的时候,应尽量把理論知識跟当地生产联系。例如,在講选种优良种子能够增产时,就要把当地播种良种的产量,和播种土种的产量作对比;在講稻田治螟时,就要和当地拔稻根、点誘蛾灯等治螟工作联系,指出治螟  相似文献   

20.
讲讀教学中句子分析,是加强語文基础知識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訓练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还可使学生深刻理解課文內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根据句子的特点进行句子的分析,可以从語法結构、修辞手法和邏輯关系等三方面入手。对于儿童,他們是缺乏这方面的理論知識的,而且在小学阶段,也沒有讲解的必要。但是作为教师来說,有意識地用通俗的語言(可以不求十分精确)予以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