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钟河 《新闻世界》2006,(9):28-30
8月2日,曾荣立“广东省抗击非典个人三等功”的“抗非英雄”,原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所所长罗耀星,因涉嫌收受疫苗经销商1118.5万元的巨额贿赂,走上广州中级法院刑事被告席。“抗非英雄”,一个多么响亮的称号,拥有这个称号的人应当留下多么伟岸的形象,然而这位“英雄”却抵挡不住金钱的诱惑,和许多贪官一样拜倒在利益脚下,成为一桩医疗腐败的案例。[编按]  相似文献   

2.
总想对你表白我的心情是多么豪迈, 总想对你倾诉我对生活是多么热爱。 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意气风发走进新时代, 我们意气风发走进新时代。  相似文献   

3.
一个小小的马掌钉,多么的微乎其微.多么的不引人注意。然而就是这样的小小的马掌钉.却演绎了一个战争失败、社稷灭亡、历史发生变迁的故事。1485年在波斯沃斯战役中,英国国王理查三世准备拼死一战。因为里奇蒙德伯爵亨利带领的军队正迎面扑来.这场战斗将决定谁统治英国。  相似文献   

4.
2005年10月,是邓京红来到兴国县广播电视局之后的第二个月。他深深感叹:“不到广电,不知道广电工作有多么复杂;不到广电,不知道广电工作有多么艰难!”其时,兴国县广播电视局债台高筑,人心思散,各项工作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经常有天津本市的和国内外的同行来好彩参观,交流并指教。我听到的很多都是羡慕和抱怨。羡慕天津好彩的客户多么优质,好彩的员工多么听话.无论客户是怎样的态度他们都能忍受。而抱怨更多的是自己所在的城市数码印刷市场竞争是多么的激烈,价格和生存空间多么恶劣.他们的员工多么不听话,跳槽是多么频繁。  相似文献   

6.
家,不论是大家还是小家,都给人一种根的感觉,心里充满了踏实和牵挂。有家的人是幸福的,能常回家的人更是幸运的。也许短暂的别离并不令人感觉多么难受,可有谁会想到要忍受长达40年之久的分离之苦有多么艰难,多么痛苦!更何况这40年,不只是一两个人的等待,而是几百万台湾老兵和他们在大陆的亲人望眼欲穿的期盼。这种苦、这种痛当是人间最大的悲剧。 在人类已经迎来了21世纪的今天,我们不应该忘记由于特殊历史原因造就的这批特殊的历史群体——台湾老兵。也许他们活生生的命运史会让那些游戏人生的或者不识愁滋味的青年真切地懂得:生…  相似文献   

7.
警察与小偷 有一次,一个老强盗带着徒弟去抢劫银行.被警方追捕。两人好不容易甩掉了警察,徒弟说:“师父啊师父。要是这个世界上没有警察.该有多么美好啊!”师父骂道:“放屁!要是没有警察,我们还有饭吃吗?!”徒弟大惑不解。师父“语重心长”地说:“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你想想。  相似文献   

8.
邓昕  陶慧珺 《大观周刊》2006,(40):62-63
连绵的阴雨,给昆明带来丝丝凉意:心情也随天气而渐渐低沉?雨过天晴.能和一辆充满激情的车相会.是一件多么令人愉快的事情。终于,我们盼来了这天。  相似文献   

9.
美国重要历史文献保管基地──美国国家档案馆黄遵福,金凡译(一)任何一个曾经收拾过房子的人都会知道决定对东西的取舍是多么困难。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从堆积如山并且每年以数十亿页增长的国家文件里筛选出哪些该保存而哪些又该销毁,这是一项多么艰巨的任务。而美国国...  相似文献   

10.
凌青 《出版广角》2015,(7):74-75
科技虽然一直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但科技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深奥难懂的,如果一本科技类图书没有图表,仅仅是文字赘述,那将是多么晦涩。  相似文献   

11.
吴昊 《新闻与写作》2006,(12):32-33
没想过他是正部级高干,新闻界大名人。只是在他离开我们以后,忆起当年那些场景,才觉得那样的岁月,是多么的难能可贵![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我这个人不太善于与别人交往,所以朋友圈子不大,人也小多,可想而知,得到一个朋友心里是多么高兴,失去一个朋友心里又是什么感觉。而近来发生的一件小事,让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相似文献   

13.
进入乙亥年以来.陈爱美似乎交了大这.春风得意;佳音频传。先是论文在全省、全国获奖,继而破格晋升副高职称.去年获全国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银奖.今年又荣登全国“新闻百佳”,而且是全国地方电视单位唯她一人入选.着实不易。因此,我便打电话和她约时间采访。因为彼此较熟,陈爱美快人快语:‘“写可以.不过得实在些。过去有位记者写我时说‘陈爱美多么想过一个普通人的生活’,这不就是说我把自己摆在不普通的位置上!其实我根本就没说这句话。”我说,“咱不吹,就写写你的平常事,家常事。”一个炎热的下午.我如约赶到她家。…  相似文献   

14.
闲扯生死     
关于生死,这是两个秘密。怎样的出生.对本人而言那只是过去的事情:于现在.即便是孩子的父母.那也是他人的事。关于生,父亲的感受如何也赶不上孩子的母亲.但母亲的感受无论多么惊心动魄也不能替代婴儿的感受。可是人在刚生下时没有语言能力.不能确切地表达.等学会表达了,那一切也都忘了。所以生的感觉是一个明明白白的秘密.包括本人.每一个存世的人.都是当事者.这个秘密的答案就在我们自己的体内.我们没法去问别人。  相似文献   

15.
一个不懂得尊重人的社会。人是没有地位和尊严的。今天落在外地民工头上的羞辱。只要机会成熟,同样会落在另外的人头上——无论他地位多高。人活得多么体面。  相似文献   

16.
“博客现象之所以重要和值得我们关注,不是因为某个人的网路日志有多么好,而是因为网路日志彼此连结的方式打破了我们熟知的社会交流常态。”  相似文献   

17.
如前所述,美国报纸广告价格制定的最主要依据就是发行量。由此可见,发行在报纸中的地位有多么重要。美国报人喜欢说的一句话是:“没有发行,哪来广告?”美国报纸的发行在历史上得到过两种环境的支持:一是文盲减少,刺激发行。据统计,1870年美国10岁以上公民不识字者占20%,当年的人口数量和报纸发行总量分别为3845万人和260万份,平均每15个人拥有一份报纸;1960年全国10岁以上文盲下降至1.9%,当年人口数量和报纸发行总量分别为17932万人和5830万份,平均每3人拥有一份报纸。二是农村人口向城…  相似文献   

18.
姜志 《网络传播》2004,(6):52-53
网络编辑的工作就是打字吗?我才明白网络编辑这个职业在不少行外人看来是多么简单机械,网络编辑被如此多的人误解了。  相似文献   

19.
《新闻世界》2005,(8):57-58
当那个流落美国的孤老太,晚年形单影只地在自己的房间里用干枯的手整理着那些老日发黄的照片.回忆着大洋这边曾经的显赫与破败、粉红与暗灰、甜蜜与悲凉时.该是多么心酸与凄凉。  相似文献   

20.
骆文 《报林求索》2012,(1):36-40
<正>中国人历来安土重迁,那一缕乡愁并不因为故乡有多么美、多么好,而是因为故乡有熟悉的泥土气息,有亲切的乡里乡亲,还有血浓于水的亲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