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说创作最基本的任务是探索人物心灵的奥秘,展示人物的精神世界。作者在小说创作中往往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同时,作者通过深入地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动,来打动读者的心灵,深刻地影响读者的思想感情。因此,在小说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领学生通过对人物心理的分析,来正确地把握人物的性格。  相似文献   

2.
<西厢记>中的人物形象具有典型意义,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与对人物心理的摹写刻画密不可分.作品通过人物自己的语言展现出微妙的心理活动,通过对周围景物的摹写烘托人物心理,通过第三者的眼睛揭示人物隐秘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3.
阅读文章中的人物是学生进行阅读探究的主要方面,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对人物的阅读来了解人物特点、人物形象以及人物的深层心理空间,在探究中形成对人物的深刻理解和认识。学生通过对人物深层心理空间的分析,会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塑造出自己心中的人物形象。本文主要探究了教师如何带领学生走向人物的深层心理空间,引导学生发现人物形象,感受人物特点,形成对人物的深刻理解,进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4.
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动,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划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心理描写除了直接剖析人物的心理,让人物内心独自或产生幻觉外,还可以通过对人物其它方面的描写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即间接心理描写。这种手法用得好,同样能揭示人物内心的奥秘,刻划人物的性格,还可以增强作品的可读性。一般说来,人物心理的间接描写有以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5.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分析主要人物形象,一是通过人物言谈举止、衣着神态以及其人物的关系,来把握人物性格以及与主题思想的联系。二是通过人物的性格来表现人物的时代特征。人物的性格是指在一定时代、社会、环境中人物所体现的独有的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特征。概括人物性格特征应抓住言行心理等方面进行。因为人物的性格和人物的言行是统一的,  相似文献   

6.
周少军 《学语文》2010,(3):55-55
一、通过反复阅读人物的语言,感知人物的性格 人物的语言.是人物思想性格的直接的或间接的表白。通过反复阅读人物语言,进而体会人物的心理、精神.从而把握人物的性格。在小说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我常常要求学生反复阅读小说中的人物语言.让学生在阅读人物语言的过程中.去感知人物的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7.
习作要求:选择一个人写一篇作文。要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品质;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怀斯时常绘画处于房间内的人物,通过刻画房间去烘托人物的内心和性格。房间与人物合为一体,在画面中为观者呈现出这个人物的完整人生。  相似文献   

9.
《林黛玉进贾府》这篇文章借助作品中主要人物登场的机会,通过这些人物的哭哭笑笑,流露出人物的真性情和真性格,从而展现人物的形象特征,使人物的性格特征与情节发展高度统一,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刻画人物技巧的高超。  相似文献   

10.
李家邦 《新读写》2010,(5):42-43
一、分析人物所做的事情 作者常常通过人物所做的事情,来塑造人物形象,我们则可以通过分析人物做事的背景原因、态度方式、结果性质等来把握人物形象特征。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让读者感知人物、通过激烈的矛盾斗争表现人物、要写出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以及正确处理人物与环境的关系、精选细节表现人物等方面论述了记叙类文体中的人物写作问题.  相似文献   

12.
老舍先生曾说:“人物的对话很重要,对话是人物性格的索引。”通过人物的语言,我们可以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在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钱学森》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人物语言,触摸并感知了钱学森伟大的灵魂。  相似文献   

13.
《追忆似水年华》是普鲁斯特的创新之作,它的结构和传统小说不同,只有回忆,没有贯彻始终的中心情节。人物塑造上,普鲁斯特通过不同人物对同一人物的不同映象来刻画人物复杂和丰富多彩的性格,由读者自己通过自始至终的各种印象来形成对人物的看法和评价,这使得《追忆似水年华》中人物的心理、性格都具有开放性。从结构与人物的描写可以分析出《追忆似水年华》“道法自然”的写作特征。  相似文献   

14.
第五课抓住外表内心写出人物特点复习要求能阅读课文,通过人物外表了解人物内心世界;能用具体事例(包括人物说的、想的、做的)写出人物某一万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贾樟柯电影高超的对话艺术与人物对话关系的巧妙设定,是其电影成功的重要因素。他有时利用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权力关系,表达人物之间的疏离与冷漠;有时通过人物的肢体语言表达人物丰富的内心活动;有时通过静默与失语,使人物之间的对话出现障碍,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6.
人物刻画是作者为展现人物性格所采取的方法和手段。作者对自己创造的人物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来展现人物性格,以达到不同效果。韦尔蒂通过挖掘人物内心感情深处的细微变化的技巧和对语言的驾驭等手段透过人物的表面,洞察他们内心,使她笔下的人物一个个有血、有肉,栩栩如生。  相似文献   

17.
小说离不开人物对话,特别是近年来出版的一些英文小说,人物对话的比例越来越大,而叙述描写语言所占比例越来越小,读者主要是通过“倾听”这些人物说话而进一步理解人物、理解故事。因此,每一位成功的小说家都为其书中的人物设计出体现人物性格特点的语言,通过人物对话,使所塑造的一个个人物形象更为生动鲜活,也使小说更加引人入胜、耐人寻味。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近年来国内出版的一些外国小说译本,人物对话的语体特点没有充分体现出来,一些译者对那些看似简单的人物对白缺乏足够的分析研究,译得有些仓促。本文拟通过对一些拥有不同译本的外…  相似文献   

18.
刘成 《文教资料》2011,(12):12-13
魏晋小说《世说新语》开创了我国古代"志人"小说的先河,塑造了形态各异的人物形象,人物塑造方法多种多样。文章从《世说》怎样抓准特点塑造人物,把握细节描写展现人物人物内心,通过环境塑造人物,个性口语突出人物等方面对《世说》人物塑造的方法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9.
文章作者针对师专美术教育专业人物速写课程的设置特点及教学过程中学生在人物速写方面存在的问题 ,通过多年的人物速写教学的感受 ,就如何上好人物速写课、提高学生的人物速写能力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肖像描写就是通过对人物相貌、穿着、神情等的描绘,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好的肖像描写能使人物形象更鲜明,生动,使人物个性更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