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其任务是为国家培养劳动后备力量,并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中提出的教育任务之一,就是要教育学生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并养成为锻炼身体的习惯,在"中学体育目的和任务"一章中明确指出:"体育知识技能的教学,不能理解为仅仅是运动技术的传授,而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和方  相似文献   

2.
王军 《考试周刊》2010,(45):131-131
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中提出的教育任务之一,就是要教育学生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并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中学体育目的和任务"一章明确指出:"体育知识技能的教学,不能理解为仅仅是运动技术的传授,而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然而,长期以来,中学体育课的教学方式基本上是"一个哨子几个球,老师学生都自由",或教师只注重教授技术动作,学生单纯模仿技术动作,不注重基本理论和技术理论的教育,因此,学生缺少体育科学知识,对体育的目的任务不明确,对体育这门学科产生了不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浅谈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学校体育教学的意义绝不单单是使学生学会锻炼身体的知识与技能!一堂体育课的目的也不仅仅是增强学生体质!更重要的是培养其思想道德素质,完善个体的健全人格。体育教育除了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传播体育知识和技能之外,还可以通过体育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开发学生的智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的社会化。  相似文献   

4.
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中提出的教育任务之一,就是要教育学生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并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在中学体育教育目的和任务中明确指出:“体育知识技能的教学,不能理解为仅仅是运动技术的传授,而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然而,长期以来,中学体育课的教学方式基本上是“一个哨子,几个球,老师学生都自由”或教师只注重教授技术动作,学生单纯模仿技术动作,不注重基本理论和技术理论的教育。因此,学生缺少体育科学知识,对体育的目的任务不明确,对体育这门学科产生了不正确的认识,那么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达到终身体育的目的又从何谈起呢?  相似文献   

5.
曹海洋 《教师》2008,(24):91-91
当今时代,终身体育将贯穿人生命的始终。中小学体育是人接受正规教育的起点,其教育质量不仅对少年儿童未来的教育产生重大影响,也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学校体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念,即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习惯。体育习惯的养成是一个“兴趣→爱好→习惯”的过程。对于体育教学而言,要想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不仅要传播运动技术,还要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从而真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相似文献   

6.
体育教学是通过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能,引导培养学生终身锻炼身体的习惯和掌握锻炼身体的本领.因此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对培养学生能力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赵风涛 《考试周刊》2012,(34):110-110
体育教学是按照课程目标、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由教师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有效地提高身体素质,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意志、品质教育。这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过程。除要教给学生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外.还要提高学生锻炼身体的能力和适应社会需求的各种体育娱乐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8.
体育课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体育教学,使学生比较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在体育锻炼中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运动技能,增强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同时从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因此,探索体育教学的优化,是我们体育工作者应该研究的问题。在从事体育的十几年生涯中,本人就自己的几点拙见供同仁们借鉴。  相似文献   

9.
学校是进行终身体育教育最有利的场所.学生走向社会,能否继续经常地从事体育锻炼,取决于自身的终身体育意识,而一个人体育意识的程度取决于学校体育教育的效果.如何使学生在校期间既能学到全面的体育知识、技能,又能使他们有几项热爱的、可以坚持终身的运动项目;如何使他们既能在校阶段锻炼身体,又能使他们愉快自觉地在一生中从事体育运动、锻炼身体,是值得教师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其任务是为国家培养劳动后备力量,并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教学大纲中提出的教育任务之一,就是要教育学生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并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在“中学体育目的和任务”一章中明确指出;“体育知识技能的教学,不能理解为仅仅是运动技术的传授,而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然而,长期以来,中学体育课的教学方式基本上是“一个哨子,几个球,老师学生都自由”,或教师只注重教授技术动作,学生单纯模仿技术动作,不注重基本理论和技术理论的教育。  相似文献   

11.
杨应满 《新疆教育》2012,(4):134-134
学校体育课教学是实现学校体育工作目的、任务的主要途径之一。它肩负着向学生传授体育卫生知识、技术、技能;锻炼身体,增强学生体质,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主要使命。今天学校的体育工作直接影响着21世纪建设人才的素质。  相似文献   

12.
钟华 《中小学电教》2010,(7):132-132
<正>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中提出的教育任务之一,就是要教育学生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并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在"中学体育目的和任务"一章中明确指出:"体育知识技能的教学,不能理解为仅仅是运动技术的传授,而更重要的是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了学校健康教育的现状,探讨了学校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的关系以及两者相结合的价值和意义,并提出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的可行性建议。通过健康教育和传授体育知识技能及锻炼方法,为学生养成终身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王岩 《天津教育》2021,(3):10-11
小学时期体育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学习科目。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体育教育不仅限于通过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达到强健体魄的目的,还要将德育渗透到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思想和心灵也得到净化,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进而完善人格品质。  相似文献   

15.
体育课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体质,而且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在小学体育课思想教学中要教育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不断地提高他们为革命锻炼身体的自觉性,逐渐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培养他们具有服从组织,遵守纪律,热爱集体,生动活泼,勇敢顽强,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   

16.
体育这门课程是一个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过程;现代社会新教育的发展,对学校体育赋予新的历史使命,体育教育除了向学生传授体育的知识、技术以及增强他们的体质外,还要把道德品质教育贯穿始终,把育人放在首位。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体育教师应该如何去做呢?笔者将就此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17.
学校体育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学习体育知识、技能和培养体育道德的教育。职业学校体育不同于普通中小学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适应未来职业要求的健康身体和良好体能。通过体育基本知识、技术以及科学锻炼方法的传授,可以使学生获得体育方法上的培养,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为他们锻炼身体、  相似文献   

18.
初中体育教学是按照课程目标由教师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有效地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意志、品质教育的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学习活动过程。体育课教学主要以室外课为主,它是学生身体和思维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项特殊活动,在活动中除要教给学生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外,同时还要教给学生锻炼身体的能力和适应社会需求的各种体育娱乐活动能力。如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是体育教师  相似文献   

19.
陈国 《考试周刊》2014,(41):107-108
体育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增强学生的体质和体育课堂教学实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在学生体质与技能问题的有效解决上,学校教育起着主导作用,这是学校的责任和义务。本校实施教学质量监测方案,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激励了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提高了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掌握了知识技能,提高了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20.
从终身体育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理论依据以及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途径等凡方面的论述,指出高校体育教学要从增强学生体质、担提高健康水平出发,将传授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与科学锻炼身体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培养学生体育能力,树立终身体育受益的健康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