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竞技运动”与“学校体育”再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期以来我国体育理论界把学校体育与群众体育看做是大三角形的底部、是基础,而把竞技运动看作是顶部、是提高。二者是普及与提高的关系。我国体育理论教科书和许多体育教材中均把竞技运动的概念定义为:“竞技运动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或集体的运动能力,争取优异成绩而进行的运动训练和竞赛。”体育词典中的解释则是:“竞技运动:为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和集体在体格、体能、心理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取得优异成绩而进行科学的、系统的训练和竞赛。”  相似文献   

2.
谈竞技运动体育手段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作为人类历史长河中经过长期实践和锤炼形成的文化,竞技运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和完善。体育在发展的初期,照搬和借鉴竞技运动本是无可厚非的。但在进入80年代后,由于竞技运动的发展甚至异化和体育对“增强体质”这一根本目的的回归,使得体育手段再原封不动地照搬竞技运动项目越来越不适应体育目标的完成,在“全民健身计划”方兴未艾之时,对竞技运动进行改造,使其体育手段化,从而为“增强体质”服务,已经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本文就竞技运动体育手段化的可行性、必要性以及基本方法和途径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竞技运动与体育所追求目的不同和人们对它们的混淆认识,导致竞技运动在作为体育手段时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有必要对竞技运动体育手段化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竞技运动与学校体育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竞技运动与学校体育有很大的区别,但使其手段化后进入学校体育却又是一种必然趋势。学校体育的发展离不开竞技运动,竞技运动又在学校体育中得到维持和发展。因此,就两者的关系问题进行阐述分析。  相似文献   

5.
竞技体育解读与“竞技体育强国”探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实现我国“竞技体育强国”目标的对策,通过深刻剖析竞技体育,揭示“一个国家竞技体育的整体运动成绩水平,首先取决于其运动人口的数量”的当代竞技体育的基本特征;“运动人口严重不足”是我国竞技体育存在的首要问题.通过对“体教结合”源自假问题和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的剖析,论证我国微观举国体制的历史局限性,提出我国竞技体育发展路径变革的框架.  相似文献   

6.
"竞技体育"亦称为"竞技运动",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至今为止,大多数人都将"竞技运动"等同于"竞技体育"。然而,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中西竞技体育、竞技体育文化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竞技体育是社会的一个缩影,是一种特殊的体育文化现象,竞技体育是一种礼仪文化,是一种审美文化,是一种道德文化,是一种情感文化和一种创新文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竞技体育的社会文化价值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8.
随着竞技体育运动训练的手段与方法的日益科学化,气功在竞技体育运动训练中的应用逐渐取得成果。本文对气功在竞技体育应用中的成果和学术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9.
论学校体育与竞技运动的关系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卢元镇 《体育科研》2000,21(3):1-4,10
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问题是新世纪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问题,对学校体育与竞技运动的关系作一阐述,并指出“体教结合”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良性运行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竞技体育也是一种对象化活动,当这种对象化的结果阻碍了主体自身的发展时,异化现象就出现了。竞技体育是主体(人)从事竞技运动(对象化活动)的一种活动,而在竞技体育的发展过程中,过度的竞争、商业操纵和政治追求形成了一种足以扭曲竞技体育本质的异己力量,这一异己力量越来越远离原本参加竞技体育的本质目的,而更多的搀杂了其他的、非竞技的目的,使竞技体育中出现了许多不良现象,造成了竞技体育的异化。针对现代竞技体育的异化现象,首先,我们要以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竞技体育的异化现象。其次,就是针对竞技体育异化产生的社会根源采取相应措施。最后,大力倡导人文精神,改善竞技体育环境。  相似文献   

11.
从公共社会政策的视角出发,对体育运动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政策价值。德国是体育运动发展比较发达的国家,体育被纳入了社会政策的范畴,许多城镇都会进行专门的体育发展规划。本文首先概述了德国体育发展的现状,然后介绍了德国体育政策规划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并且以著名的金融城法兰克福为例,从体育赛事、体育组织和体育空间的3个层面讨论了体育政策是如何与城市发展结合起来的,并推动了体育和社会的共同发展。最后,本文探讨了德国的体育发展政策以及规划对于中国体育发展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从转换体育概念研究的思维方式出发,进而探讨体育概念规定的多样性以及实然之"体育"与应然之"体育"的二重化现象,为体育基本理论研究提供新的思路.研究表明,把"体育"的概念及其意义作为分析的重点有助于避开本质主义的追问方式及其困境.从不同角度或以不同标准去理解体育,必然导致"体育"概念规定的多样性."体育"概念的二重化是一种潜在的方法论模式,体育人文社会科学中关于"体育"的概念规定,与其说是对于实然之体育的客观描述,不如说是关于应然之体育的某种理想建构.  相似文献   

13.
以柔力球运动为例,通过边缘化理论来研究体育运动项目的边缘化问题。认为体育运动项目边缘化的特征主要体现在社会认可程度不高和运动项目自身不完善两个方面,造成体育运动项目边缘化的主要原因来自于体育的现代化进程和体育参与的社会分层。通过基于项目特色的自我改革、符合时代潮流的项目认同、遵循可持续发展的运动升华三种有效途径,可以完成运动项目边缘化的逆袭,实现运动项目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社区体育资本与和谐社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帕特南对社会资本的定义,提出社区体育资本的概念。研究认为,社区体育可以培育关系网络、规范和信任的社区社会资本,社会资本能够有效促进和谐社会构建。不能将社区社会资本等同于传统社会的"关系"。政府鼓励社区体育组织,营造全民健身运动的氛围,是培育社区体育资本的根本途径,社区社会资本存量少不能简单归因于群众自发社区体育活动少。  相似文献   

15.
体育社会学是体育运动伴随着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社会学的性质应该介于社会学与体育科学之间,既作为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又作为体育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其研究对象是:第一,研究体育与社会的关系;第二,研究作为社会存在形态的体育的结构与功能;第三,研究体育中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6.
对无锡太湖周边地区体育健身与休闲公益性服务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无锡太湖周边地区如体育社会团体(协会)建设较好,政府对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重视,用于全民健身活动的经费逐年递增等,但还存在着活动场所设施偏少、乡镇文化干部专业化程度不高、组织网络建设水平较低、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运动与补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糖作为运动过程中基本能源物质,其重要性不仅体现在耐力运动上,对于其他运动项目而言,合理的补糖也可提高运动成绩。对补糖对各运动项目的影响及实践中补糖的应用作一综述,以便更深入地研究糖与运动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中国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战略回顾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对我国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战略的形成、发展等问题进行了回顾与总结。认为,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战略是随着社会、经济等条件的变化而逐步形成的,新形势下,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战略应赋予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二元”社会结构是我国现阶段社会结构的主要特征,政治、经济、文化、现代化水平发展不平衡是当代社会最主要表现。社会体育依托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二元”社会结构导致了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二元”特征:社会体育管理体制、体育意识、体育人口、体育消费、体育产业等指标存在巨大差异。因此,我国现阶段的主要任务应该是加强农村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社会体育的发展,结合地区特点大力开展体育活动,以此促进我国社会体育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新的历史时期,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协调发展,事关国家体育事业发展的大局。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论述中国人的"心理"与中国体育发展的辨证关系,从体育的本源出发结合世界体育强国的发展历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国家应该优先发展群众体育,同时认识到竞技体育的不可替代性,协调好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之辨证关系,使国家真正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