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双水杨醛邻苯二胺(SALOPHEN)与Fe(III)的显色反应,试验表明,在pH=2.21的氨基乙酸-盐酸缓冲介质中,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存在下,Fe(III)与双水杨醛邻苯二胺(SALOPHEN)形成1:1稳定的棕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峰位于462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4.1'104。铁浓度在0-4.5m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应用于食品样品中微量铁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双水杨醛邻苯二胺与Co(Ⅱ)的显色反应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双水杨醛邻苯二胺 (SALOPHEN)与Co(Ⅱ )的显色反应 ,试验表明 ,在pH10 .0的硼砂—氢氧化钠缓冲介质中 ,Co(Ⅱ )与双水杨醛邻苯二胺 (SALOPHEN)形成 1:1稳定的黄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峰位于 4 0 0nm处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6 .7× 10 3 。钴浓度在 0 .18- 7u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应用于食品样品中微量钴的测定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双水杨醛丙二胺[SALDIA]与Fe(111)的显色反应,实验表明,在pH=4.2的醋酸-醋酸钠缓冲介质中,Fe(111)与双水杨醛丙二胺[SALDIA]在常温下却能迅速形成1:1稳定的紫红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峰位于527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3.10×104L.mol-1.cm-1。铁浓度在0-0.90u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  相似文献   

4.
Fe(Ⅲ)系络合物显色反应虽已有过很多研究〔1,2,3〕。 Fe(Ⅱ)—HAA 系显色反应的研究迄今未见有报导。本文研究了 HAA—Fe(Ⅲ)络合体系的显色反应。研究表明:络合物最佳显色酸度为 pH=3;λ_(max)为47δnm:ε=1.6×10~2l·mol~(-1)·cm~(-1)。Fe(Ⅲ)含量在0—20ug·ml~(-1)范围内遵从 Lambert-Beer 定律。络合物组成比为 Fe(Ⅲ):HAA=1:1,也存在1:5型的络合物,体系稳定,灵敏度、选择性高,五十多种常见离子试验都没有干扰。方法简便迅速,是用于微量铁测定的一个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HCl介质中在Fe(Ⅲ)催化作用下H2O2氧化S酸(即1-氨基-8-萘酚-4-磺酸)使之变色,变色程度与Fe(Ⅲ)的存在量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借此建立了新的催化光度法.本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选择性高,用于茶叶中铁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金属(Ni、Co、Zn)--Salen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论述了水杨醛与乙二胺,丙二胺,邻苯二胺,对苯二胺合成西佛碱及西佛碱与Co(Ⅱ),Ni(Ⅱ),Zn(Ⅱ)合成Salen金属配合物,这些化合物均被1HNMR,IR和元素分析证实,并讨论它们的电导,紫外,可见光光谱性质。  相似文献   

7.
在微波辐射条件下研究了水杨醛缩邻苯二胺席夫碱与其过渡金属——Cu(Ⅱ)、Zn(Ⅱ)、Ni(Ⅱ)、Co(Ⅱ)——配合物的液-固相合成反应.并对微波辐射条件下的液-固相配位反应条件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 Fe(Ⅲ)、Fe(Ⅱ)共存体系的单点快速分析法,导出了定量关系式。Fe(Ⅲ)、Fe(Ⅱ)的浓度范围为 1.000×10~(-2)mol·L~(-1)至 5.0×10~(-4)mol·L~(-1),当各自的浓度在 5.0×10~(-4)mol·L~(-1)以上、1.0×10~(-3)mol·L~(-1)下时,相对偏差小于 0.5%。当浓度低至 1.0×10~(-4)mol·L~(-1),相对偏差小于1.5%。在以上浓度范围内,Fe(Ⅲ)与Fe(Ⅱ)变动时,都有高的精密度,且准确度好。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以不对称希夫碱2,2'-双(吡咯-2-甲醛-邻苯二胺)-(4,4'-亚甲基-双水杨醛)金属Cu(II)、Hg(II)、Co(II)配合物为中性载体的电位型阴离子选择性电极。结果表明,该希夫碱的Hg(II)配合物作为载体的电极对I-具有良好的电位响应特性,并呈现反Hofmeister行为,其选择性序列为:I->Sal->SCN->IO4->ClO-4>NO-2>Br->NO-3>Cl->SO2-4。在pH2.5的磷酸盐缓冲体系中该电极具有最佳电位响应,在(1.0×10-13.7×10-7)mol/L浓度范围内对I-呈近能斯特响应,斜率为(-58.2±1.1)mV/pI-(20℃),检测限为0.21μmol/L。用离子添加剂、交流阻抗技术、紫外可见光谱技术初步研究了阴离子与载体的作用机理,并将电极用于实际水样分析,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pH2.8时,二甲酚橙-邻菲罗啉混合显色剂中加入乳化剂OP,采用H点标准加入法-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水中的Fe(Ⅱ)和Fe(Ⅲ)。在合适的波长条件下,Fe(Ⅱ)和Fe(Ⅲ)浓度比为1:15~10:1时均可以利用该方法同时准确测定,摩尔吸光系数ε=6.6×104L.moL-1.cm-1,对环境水样进行测定回收率为97.3%~101.9%,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Fe(Ⅲ)在酸性介质中催化双氧水甲基紫体系的氧化褪色反应,提出一种测定痕量Fe(Ⅲ)的新方法,体系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66nm,Fe(Ⅲ)含量在4~12μg*ml-1符合朗伯-比耳定律,回归方程为ΔA=0.00775C+0.05,相关系数γ=0.9930,最低检出限为2.75×10-7g*ml-1,相对标准偏差为1.83%,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2.
通过四齿铜(Ⅱ)席夫碱配合物(CuSaltn)与硝酸镧(Ⅲ)反应,合成了一系列的3d-4f异金属席夫碱配合物(CuSaltn)2Ln(H2O)(NO3)3(Ln=镧(1),铈(2),镨(3),钕(4),钐(5)),其中Saltn为1,3-丙二胺缩双水杨醛席夫碱配体。对配体和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热失重、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等分析表征。在室温下测定了配合物5的晶体结构,钐(Ⅲ)离子与两个双齿铜配合物、两个双齿硝酸盐离子和一个水分子形成九配位构型。形成三核铜(Ⅱ)-稀土(Ⅲ)配合物后,配合物的荧光显著降低。该类化合物的结构研究为其他类似的席夫碱配合物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并且会被应用于荧光性能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在2005年高考试题中考查有关金属元素的内容比较多,分析发现,主要考查了铁、镁、铝、钠等知识,特别侧重对铁的考查·下面对试题中涉及到的金属元素知识和能力的考查进行归纳·一、考点归纳1·铁(1)Fe的性质,与水反应·(2)Fe2+的还原性·涉及的氧化性物质有Cl2;NO3-、H+;H+、MnO4-;NaCl O3以及Fe2+电解中的放电顺序·(3)Fe3+的氧化性·涉及与铁粉、I-的反应,被其他还原剂还原成Fe2+·(4)Fe3+的水解原理·(5)铁的氢氧化物的制取和碱的通性,红褐色沉淀生成,热不稳定性·硫化亚铁、二硫化铁与氧气的氧化还原反应·(6)以铁的化合价变化为…  相似文献   

14.
本文应用Fe(Ⅲ)在硫酸介质中催化过氧化氢氧化甲基红褪色的反应,测定了人发中痕量Fe(Ⅲ)的含量。Fe(Ⅲ)含量在0.1~0.5μg/25ml范围内符合Beer定律。RSD为3.37%,检测限3.23×10~(-10)g/ml,平均回收率为95.0~(-10)5.8%。  相似文献   

15.
研究UV254光照下,Fe(Ⅲ)-EDTA/H2O2对苯酚的催化光降解效能。首先考察反应时间、溶液初始pH值、Fe(Ⅲ)与EDTA的浓度比值对UV/Fe(Ⅲ)-EDTA催化光降解苯酚的影响,进而考察UV/Fe(Ⅲ)-EDTA/H2O2体系对苯酚的降解效能。结果表明:当溶液pH为7,Fe(Ⅲ)/EDTA浓度比值为1:1时,经过1h反应,UV/Fe(Ⅲ)-EDTA体系对苯酚的催化光降解效率达61.13%。在溶液初始pH为37时,UV/Fe(Ⅲ)-EDTA对苯酚的降解率均可达60%以上。在中性条件下,UV/Fe(Ⅲ)-EDTA体系添加H2O2后可把苯酚的降解率从61.13%提高到91.30%。反应前后溶液的紫外扫描光谱表明光降解过程中苯酚的苯环共轭结构被破坏。最后对UV/Fe(Ⅲ)-EDTA/H2O2体系催化光降解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嘉应学院学报》2020,(3):38-42
pH值为2~9的Fe(Ⅲ)溶液中,加入对乙酰氨基酚,将Fe(Ⅲ)定量还原为Fe(Ⅱ),Fe(Ⅱ)离子与邻菲罗啉形成橘红色配合物(λmax=511 nm).结果表明,对乙酰氨基酚含量(ρ)4.00~48.00μg·mL~(-1)范围内,配合物溶液吸光度与对乙酰氨基酚含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A=0.021ρ+0.052 8,线性相关系数r=0.999 7.方法用于感冒药中对乙酰氨基酚含量的测定,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3%~0.7%(n=10),加标回收率为95.6%~101.6%(n=10),方法检出限为0.71μg·mL~(-1),测定结果与药典法相近.  相似文献   

17.
铁是中学化学教材中系统介绍的、唯一的一种过渡金属,考纲要求“掌握Fe的化学性质”、“以Fe(Ⅱ)、Fe(Ⅲ)的相互转化为例,理解变价金属元素的氧化还原性”。2005年高考命题充分体现了考纲要求,较为全面、多样化的考查了铁及其化合物知识,下面就2005年有关铁的高考试题分析如下。一、考查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书写铁及其化合物有关的反应式时要注意三点:一是有些铁的化合物的俗名不能混淆、弄错;二是反应条件、产物要记准确,如铁与水蒸气反应的条件是高温,产物是Fe3O4和H2;三是信息问题要紧扣题意展开分析、推理。例1.(2005年辽宁大综合)(…  相似文献   

18.
一个新型单核配合物[Fe(MeCN)_2(H_2O)_4]·HL (1)由FeCl_3·6H_2O、2,4-二羟基-1,5-苯二磺酸(H_4L)在乙腈(MeCN)的水溶液中反应获得,并测定了其晶体结构.在配合物1中,阳离子组分[Fe(MeCN)_2(H_2O)_4](3+)含有Fe(Ⅲ)中心是六配位,呈现八面体几何形状,其中两个乙腈分子互为反向占据Fe(Ⅲ)中心的轴向位置,四个水分子在赤道线与Fe(Ⅲ)配位.阴离子HL(3+)含有Fe(Ⅲ)中心是六配位,呈现八面体几何形状,其中两个乙腈分子互为反向占据Fe(Ⅲ)中心的轴向位置,四个水分子在赤道线与Fe(Ⅲ)配位.阴离子HL(3-)提供电荷平衡,其平面处于近似垂直于两个乙腈分子所在的阳离子轴.有趣的是,配合物1通过水分子、酚羟基与磺酸基之间的氢键作用和乙腈分子与阴离子上苯环之间的CH…π相互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配位聚合物.配合物1的晶体数据为:C_(10)H_(17)FeN_2O_(12)S_2,M=477.23,空间群为I-42d,a=b=13.304 2(10)?,c=21.484 8(4)?,α=γ=β=90°,V=3 802.85(8)?(3-)提供电荷平衡,其平面处于近似垂直于两个乙腈分子所在的阳离子轴.有趣的是,配合物1通过水分子、酚羟基与磺酸基之间的氢键作用和乙腈分子与阴离子上苯环之间的CH…π相互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配位聚合物.配合物1的晶体数据为:C_(10)H_(17)FeN_2O_(12)S_2,M=477.23,空间群为I-42d,a=b=13.304 2(10)?,c=21.484 8(4)?,α=γ=β=90°,V=3 802.85(8)?3,z=8,D_c=1.667 Mg/m3,z=8,D_c=1.667 Mg/m3,R1=0.0404,wR2=0.0957.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了表面活性剂对 Fe(Ⅲ)—SCN 显色反应的增效作用,研究了Fe(Ⅲ)—SCN—Tween—80显色体系的最佳条件。体系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85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ε=1.6×10~4L·mol~(-1)·cm~(-1)。在0~1.6ugFe(Ⅲ)/ml 符合比耳定律。方法灵敏、快速,用于自来水样品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利用生石灰-FeCl3体系对硫酸生产的废水进行除砷除氟试验研究,探讨了pH值、三价铁Fe(Ⅲ)浓度、混凝搅拌时间、静置时间等因素对As、F去除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pH=10,三价铁Fe(Ⅲ)浓度为60mg/L、混凝搅拌时间为5min、静置时间为20min时,As、F去除率分别达96.0%和86.6%,废水中残余As、F浓度分别为0.39mg/L和9.9mg/L,均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