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国奴隶社会的官学,教学内容以"六艺"为主."六艺"之名,最早见于<周礼·地官·司徒>,而"六艺"的起源却要早得多.近年来,河南考古的新发现也证实了六艺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发展完善于奴隶社会.夏代已初具雏形,而尤重射、御.商代在夏代的基础上有了较大发展,已具系统和规模.到西周,六艺教育已臻完善,达到成熟的鼎盛时期,使六艺教育成为我国教育史上的一束文明之光、一座亮丽丰碑.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我国古代“六艺”教育的内容及其在儒家教育中的地位,指出高职教育应正视学生文明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借鉴我国古代“六艺”教育,采取有效的教育对策和措施,切实提高学生文明素质.  相似文献   

3.
情感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其源起如何,与现状有何关系,是否有内在的某种联系,这些问题的解答对于进一步审视情感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展现情感教育在教育体系和社会大环境中的发展及、变化,力图找出其内在的本质。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我国古代“六艺”教育的内容及其在儒家教育中的地位,指出高职教育应正视学生文明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借鉴我国古代“六艺”教育,采取有效的教育对策和措施,切实提高学生文明素质。  相似文献   

5.
周朝的乐舞机构“大司乐”除具有行政、表演等职能外,还具有乐舞教育功能。在《周礼》中有明确的对音乐进行管理的机构设置及人员配置,他们之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员是既精通音乐专业技能,又肩负礼乐管理职责的乐官,由于统治阶级维护礼乐制度的政治和文化等社会需要,西周乐官群体形成了一支组成人员高度稳定、专业技巧水准很高的从业队伍。由此可见,“五经、六艺皆儒家所传所教”的传统说法,其笼统粗疏已无可讳言。  相似文献   

6.
作为教育基本理论问题之一的教育起源问题,一直是教育学术界颇具争议的话题。文章认为,教育起源指的是教育产生的源头及促使教育产生的原因,教育与人类其他社会活动的共同起源是生活的需要,而它自身特殊的起源则是影响人成长的需要。文章关于教育起源的新理解具有全面性、独特性和历史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依据教育发展观和科研发展观,本文剖析了教育科研这一特定范畴,认为教育科研既是人类特有的教育认识活动或认识过程,又是一种跨社会形态的历史存在;通过从广义与狭义两视域回顾教育的产生,尝试析离其中蕴含的教育认识活动或认识过程的成分,认为教育科研随其研究对象的产生而孕育其问。为印证上述假说,粗略疏理了孔子之前若干方面的原生性教育认识,并认为以此为标志,教育科研“幼芽萌生”,以俟向着独立形态的教育认识活动或认识过程发展。  相似文献   

8.
壮族古代汉文教育的源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壮族古代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它历经汉代的太学,南北朝、隋朝的官学,唐朝的官私学并举,宋元明清的书院、府学、学塾、社学、义学、土司学等教育形式,并始终以汉文识字和汉文经书为教学内容而贯穿整个教育史,培养出一大批精通汉文的壮族文人,从而提高了全壮族人民的汉文水平,也确立了汉文在壮族文字运用中的正统地位。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8,(94):7-8
全人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思想理念。面对社会发展的新时代,积极践行全人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围绕着全人教育的起源和发展展开探讨,重点对在新时代下,如何实践全人教育思想提出建议,对于帮助我们正确认识全人教育的科学内涵,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0.
夏商周三代的教育是以六艺之教为主体。作为六项教学科目的“六艺”,其本身包含着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多种教育功能。本着重分析礼、乐、射、卸、书、数等六项科目中的智育因素,指出六艺之教的长处是将知识教育与技能训练结合起来,尤偏重于操作技能方面的训练,体现了上古时期化教育的特色,它们明显不同于两汉以后的经学教育偏重于知识方面的传授。  相似文献   

11.
马一浮的“六艺”概念实际上有三层指谓,即六艺之书(文本)、六艺之文(知识)、六艺之道(价值),三者的重要性则依次递增,以六艺之道(价值)为主导。分清“六艺”的内涵层次,是理解马一浮六艺论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2.
一、"六书"的含义及其实质 "六书"一词,最早出自<周礼·地官·保氏>:"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但只有"六书"这样一个笼统的名称却无具体称谓,关于"六书"的具体称谓到汉代才有记载.汉代解释"六书"的有三家:郑玄注引郑司农曰:"六书,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也."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美英等外籍传教士先后来到福州开办教会医院及教会医院护士学校,福建成为我国现代护理教育的发源地之一。重点介绍福州马高爱医院及其护士学校的建立与沿革,概述了新中国成立后福建省护理教育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4.
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起源及发展是认清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充分条件。学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起源的观点可分为五种:原始社会、阶级社会、近现代社会、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史时期。政治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政治性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生变化以适应新的社会形态。今天的社会变迁塑造了思想政治教育不同的社会形态,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被裹挟的混沌状态、单一性的政治活动到自足的有机体系这三个形态。  相似文献   

15.
本主要论述了数学建模的含义及其发展,数学建模与大学生素质教育,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起源及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的体质健康问题已经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因此,体质健康问题也成为中小学乃至大学体育课程所确立的目标之一。然而,针对我国学生的体质监测数据表明,他们的体质问题不容乐观。究其原因,缺乏必要的理论基础来指导学生的体质课程是一个重要因素。国外体适能课程已形成了比较系统的课程,对于我国正处在起步阶段的体质课程具有很好的借鉴和引领作用。基于国外体适能课程的复杂性,本文着重围绕着美国体适能课程产生的背景、体适能课程理念与目标、体适能课程概念体系以及教师在体适能课程中的角色展开论述,希望能对我国体质课程的构建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7.
教育起源是教育理论研究中的基础问题,而人类起源是教育起源研究的逻辑起点.人科系统在演化过程中发展出脑子明显较大的一个物种--"直立人."从"直立人"到"现代人"的确立,人属动物的脑体积出现不断扩大的趋势.脑体积的扩大与产妇骨盆尺寸的有限导致了人的早产并引发个体生命的无力自助和童年期的相对较长,从而需要父母给予更长时间的照顾的同时也有利于建立一种良性的师生关系.于是,以人的早产为中心的人类独特的生命现象便成为教育起源研究的历史逻辑.  相似文献   

18.
教育学界存在的一些错误认识,会造成教育理论从根本上产生混乱,实践上也会出现误区。对教育学的定位过窄,势必影响教育的全局发展,同时使教育学受到必然的忽视。教育产生于人类社会生活中传递文化的需要,实践中要考虑人的需求和当代文化的发展方向。教育的本质从历史长河来看,是人类传递文化的手段,实践中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文化为本。自我教育是文化传承的另一手段,它和教育是并列关系,实践中要善于发挥主体的作用,杜绝灌输式教学。教育的作用建立在个体发展的基础之上,不放弃每一个个体,理应成为我们的基本教育准则。  相似文献   

19.
论儿童游戏的生活发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游戏和儿童从来就是不可分的。在一定意义上,游戏就是儿童的成长方式;如何认识游戏的发生发展,实际上就是怎样看待儿童的成长。当我们置游戏于儿童生活的背景、过程中,就会发现儿童的游戏与儿童的生活二者水乳交融,浑然一体。游戏就产生于儿童的生活。儿童的生活就是指儿童的生命活动或生存实践。儿童的生活是使儿童的天性和身心状况得以完全展示的过程,同时,儿童生活又与儿童的成长是同一的过程。正所谓“总是不停地‘进入生活’,不停地变成一个人”。[1]儿童的生活,依需要层次不同,可有生理(身体)的生活和心理(精神)的生活之分;依生活的后…  相似文献   

20.
刘向、歆父子校书之分职,与《别录》、《七略》所分六略,除《六艺略》外,一一对应。从以礼、乐、射、御、书、数为内容的旧六艺,发展为以《易》、《书》、《诗》、《礼》、《乐》、《春秋》为内容的新六艺,孔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六艺略》之得名,正在于对六经教化功能的强调,并体现了刘氏父子对旧王官之学的传承,以及建构郡县制帝国学术体系的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