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卫东 《传媒》2015,(14):51-52
近年综艺热持续升温,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平均每季度都有近30档综艺节目上星,电视综艺的竞争进入了白热化阶段,竞技、亲子、旅行等明星真人秀充斥荧屏,综艺节目进入全盛时代的同时,同质化现象也在日益凸显.而此时,在电视荧屏之外,数亿网络“原住民”聚居在互联网世界,他们对“年轻化”节目形态的强烈需求,已经成为培育综艺节目形态持续进化的土壤,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异军突起.  相似文献   

2.
徐良 《采.写.编》2023,(9):183-185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类综艺节目不断涌现,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娱乐需要。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网络综艺节目迅速发展,其内容的多样性对传统的电视综艺节目提出了挑战,但同时也给电视综艺节目带来了创新发展的机会。电视和网络综艺完成融合,对我国电视和网络综艺的进一步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本文对融合媒体环境下的电视综艺和网络综艺的发展进行深入探讨,并针对目前所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刘俊  江玮 《青年记者》2021,(23):15-17
网络综艺搅动了电视综艺一家独大的局面,形成了综艺领域的竞争格局,有助于提升综艺节目整体品质,深度激发电视艺术互联网化的新理念,更好地吸引年轻人,拥抱媒介发展的未来。但是,网络综艺也需要从整体上警惕、自省过度娱乐化、功利化倾向。  相似文献   

4.
陈宜芳 《东南传播》2015,(6):98-100
近年来,国内对于韩国电视综艺的热度持续走高,我国也已成为了韩产综艺节目的进口大国。历经了"模仿—引进—共同制作"的三个阶段,韩国综艺的确给予了国产综艺制作众多启示。而本文就以韩国名品综艺《Running Man》为例,基于游戏、出演者、剧情、文化四个方面来看中国综艺节目的可借鉴之处。并试图从韩国电视综艺的发展趋势出发探析中国综艺节目的走向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传媒》2018,(10):6-7
李冬梅:就目前来看,网络综艺与电视综艺节目在客观上存在着竞合发展的关系.一方面,茁壮成长的网络综艺不断争夺着电视综艺节目的各种资源,由此形成的"鲶鱼效应"更是使电视人不得不寻求创新的路径;另一方面,两者的合作互补可以促进电视综艺节目整体的良性发展.节目内容资源领域的竞合带来节目类型的多样性,人力资源配置领域的竞合促进了人才的流动,受众资源领域的竞合满足了用户的多元需求,广告资源领域的竞合为广告商提供了更多选择.较之传统的电视综艺节目,网络综艺节目更加重视细分受众市场,注重实时、垂直、体验和交互,可以凭借可观的资金投入和创新研发获得高人气和高关注.这背后离不开网络综艺节目在媒介技术领域、人力资源领域、受众市场领域等的深耕细作与创新实践.在"溢出效应"的带动下,电视综艺节目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也不可避免地获得了创新驱动,在借鉴网络综艺节目的发展中寻求更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6.
孟凡轩 《青年记者》2017,(24):85-86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网络综艺成为抗衡传统老牌电视综艺的一股强大力量.如何在新网络综艺下突出重围,借鉴新网络综艺的创新点,从而寻求新的发展途径,是老牌电视综艺急需解决的问题. 新网络综艺的兴起 新网络综艺是指网络自制综艺或者“纯网综艺”,简单地说就是纯粹的互联网综艺节目.新网络综艺是随着视频网站的发展而逐渐壮大的,从2007年出现已有10年的时间.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技术为网络综艺的内容与媒介形态的迭代提供了技术支持,现阶段主要体现为在综艺中向受众介绍创作过程和背景知识的"意义生产"模式.这种意义生产不仅是网络综艺井喷式发展的新实践,同时也是大众艺术消费品审美标准化规范的要求.本文通过大众文化的审美标准化阐释意义生产的价值,分析了概念、框架与意义在网络综艺节目中的呈现;从自我...  相似文献   

8.
当下,我国加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培养互联网高水平人才,建设网络强国,国家不断推进“云”技术的发展。云技术的出现不仅逐步改变着现有的媒介生态环境,并且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等,例如视频会议、线上教育、网络购物,同时,“云综艺”节目的制作播出也成为网络、电视环境中的常态。“云综艺”就是指通过线上录制、线上直播的方式在电视台或网络等平台播出的综艺节目,参与“云综艺”节目录制的嘉宾分散在各地,通过同步在线交流录制,而非传统的演播室集中录制。此项创新的综艺录制手段是由湖南卫视最先推出的,对整个综艺节目领域都具有较强的引导作用。此篇文章将对云综艺节目的空间场景重构以及叙事策略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实施策略,希望能够给广大综艺节目的工作人员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9.
随着网络综艺节目的发展,网络综艺中的广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网络综艺广告的形式、内容、制作以及战略选择等方面成为了广告界研究的重点,广告中的创意表现也成为了大家谈论的焦点。本文以爱奇艺自制的网络综艺《奇葩说》为例,从综艺广告的形式、内容、广告战略等方面对其创意表现进行分析,以期对其他综艺广告的设计和制作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石丹 《传媒》2018,(9):41-42
近几年网络自制综艺节目数量全面爆发,传媒领域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在"唱衰电视"的大背景下,2017年中国电视工作者用实际行动做了强有力的回应,网络自制综艺节目与电视综艺节目同步发力,各大卫视与视频网站制作无论在体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取得骄人成绩,制作出了一批具有"综艺+"模式的优秀节目,并且在慢综艺、文化类等类型中寻找新的节奏,承担起作为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因此,在媒体深度融合的视角下,梳理2017年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脉络,并分析目前电视综艺节目在传统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传播与引导过程中的文化转向,对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陈可  陈力  李啸飚 《青年记者》2017,(26):107-108
2015-2017年综艺节目迎来井喷式发展,与以往不同的是,除去传统电视媒体,网络综艺异军突起,各大视频网站开启内容自制,加入对综艺阵地的争夺.“污”“腐”等具有强烈网络属性的元素流行,一波一波地冲击着人们的视野,博人眼球.综艺节目的竞争呈现出内容同质化、营销品牌化等诸多特点.在此情况下,如何以正能量的节目影响综艺格局并实现营销的突破,四川卫视的《咱们穿越吧》作出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国内网络综艺节目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在2016年的井喷式增长之后,2017年国内网络综艺节目市场逐渐走向平稳和成熟,本文借由数据以及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从从产业、节目、市场、动向等多个维度对于2017年上半年的网络综艺市场发展情况进行总结和探讨。随着网络综艺节目生产逐渐走向集中化,内容类型更加年轻和多元,优秀且高质的节目案例涌现出来,"综N代"的增多亦意味着部分网络综艺正在逐渐走向IP化,但与此同时网络综艺节目亦暴露出了内容过于杂糅、原创性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国产网络综艺发展走向快车道,节目内容本土化、原创化,节目制作专业化、精良化,用户定位精准化、垂直化,逐步发展成与网络电视剧、网络电影三足鼎立的视频内容,也成为在互联网文化治理中不可忽略的研究对象。本文在分析梳理2010年以来网络综艺相关的文化政策的基础上,归纳出网络综艺文化治理的三种模式:管制、限制和自治的互补与渐进,台综对网综的收编与改造,智性活动和主导性文化产品的输出。并在结合综艺节目发展实践和发展趋势上对综艺节目文化治理提出三条优化路径即技术导向的网络综艺预警制度、构建现代互联网文化市场体系、寻求创新性发展范式。并认为网络综艺节目在未来有望发展成具有“影响力、吸引力和感召力”的文化产品,具有作为文化治理对象和治理工具的双重性。  相似文献   

14.
黄希 《东南传播》2023,(8):32-36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的新媒体行业呈现出白热化态势,网络综艺节目也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综艺节目的传播策略也是更新迭代、无穷无尽。同时,网络综艺节目的一些短板和问题逐渐显现,急待整改。本文通过较为全面地介绍网络综艺节目的概况,着重研究其在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策略,从中窥见一些行为规律和传播方法,并为我国网络综艺节目的传播和发展提出借鉴方案,以期实现国内网络综艺行业长期繁荣发展,为人们的生活锦上添花。  相似文献   

15.
"网络视频直播+综艺节目"为直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各网络视频直播平台争相试水,期望实现新发展,但在实践过程中不尽如人意。本文将从"网络视频直播+综艺节目"的概念入手,并从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三个层面分析其传播特征,提出定制综艺、素人综艺的创作思路。  相似文献   

16.
2017年开年,文化类综艺节目的霸屏,引发了"清流热潮"的热议。而事实上,这只是宏观政策与市场选择下的一次电视节目调整,不应忽略其时代价值,也不宜"过分神化",当前电视人应该做的,是为热潮降温,加强节目创新,使文化类综艺节目能够真正与娱乐综艺、网络综艺平分秋色。  相似文献   

17.
自2013年起,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类型呈现出了爆发式井喷的景观,这也标志着中国电视综艺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以展示软性欢愉的综艺节目之林中,最近两年,三类别样的"硬"主题综艺节目异军突起,不少代表性节目颇具现象级节目的资质,这不仅使得中国电视综艺的性格更为完整,也深刻地建构了社会文化生态。由是,呈现强健的军旅类综艺节目、探问神性的科学类综艺节目、记录现实的医患类综艺节目,成为中国电视综艺大时代的注脚。  相似文献   

18.
于艳美 《青年记者》2017,(14):61-62
纯网综艺:资本狂欢造就的媒介奇观 纯网综艺,是由视频网站平台制作并播出的一种综艺节目类型.随着媒介融合程度的不断升温,电视和互联网也尝试着“联姻”,共同推出既富有电视媒介的教化功能又兼具互联网元素的综艺节目,河南电视台和爱奇艺共同打造的节目《汉字英雄》就是电视和视频网站合作的一个成功典范.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汉字英雄》并不是一档纯粹的网络综艺节目,却是视频网站对综艺节目制作播出的一次成功试水.之后,爱奇艺又相继推出了诸如《奇葩说》《暴走法条君》《偶滴歌神啊》等颇受受众追捧的节目,并用独家网络播放版权吸引受众点击观看.  相似文献   

19.
纯网综艺,是指“完全依据互联网生态特性研发、制作的综艺节目,区别于台网联动或网台联动的节目样态.从大的时空格局来看,纯网综艺植根于时代技术潮流,其本质是互联网基因的,同时又是新生产力基础上的上层建筑的产物,结合了中国特殊发展阶段的人文背景,兼具娱乐、教化与商业三重价值”.①在2015年举行的网络综艺节目行业论坛上,时任爱奇艺首席内容官的马东提出了“纯网综艺”这一概念,并认为纯网综艺即将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伴随着《奇葩说》《我们十五个》《十个礼拜嫁出去》和《妈妈是超人》等一系列节目的热播以及大量新节目的上线,纯网综艺俨然成为了视频门户网站的吸睛法宝.从网络自制综艺到纯网综艺,称谓转变的背后是一系列时代因素的推动:网络平台制作方实力的壮大、社会资本投资方向的转变、网络综艺所拥有的互联网基因的放大以及台网互动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许多海外综艺节目因其新颖的创意和国内受众较小的接触率成为国内综艺抄袭、模仿的良好选择.国内综艺频频抄袭海外综艺,除了使得海外综艺节目遭受损失,国内正版引进的综艺节目也成为主要的受害者.我国虽然在著作权法、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领域中对其有一定的保护,但是这些保护并不全面,操作空间狭小,实践中很难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权利人的利益.如果能够果断将电视节目模板纳入著作权保护范围,许多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