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本文认为,媒体融合路径的关键是要变"生产者导向"为"用户导向"。回溯媒体融合实践的历史,本文发现公民新闻、互动新闻、众筹新闻都明显带有"用户导向"色彩,但都有所缺陷。基于此,本文重新思考并讨论了"参与式报道"理念,相比之下,"参与式报道"理念是一种比较恰当的"用户导向"方式,能够提升用户黏度、增强公民互动、具备公共性。从媒体融合的内在动力——传播者与收受者主体间关系的变化入手,"参与式报道"理念所体现的"用户导向"思维或可为媒体融合提供新的思考方向。  相似文献   

2.
魏娜娜  李明 《兰台世界》2016,(14):57-59
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推动了自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开放、分享"是自媒体技术遵循的推广理念。传统档案管理模式在自媒体技术冲击下面临转型。以"参与式"档案管理模式释义为切入点,结合对"参与式"档案管理模式所需遵循的管理理念的探讨,以及自媒体技术对"参与式"档案管理模式的催生效用分享,最终阐释了"参与式"档案管理模式的创设路径构想,以期为现今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全新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3.
公民新闻也称“参与式新闻”,是“公民个体或群体搜集、报道、分析和散布新闻或信息的行为,有别于传统媒体以专业化、组织化的媒介工作团队的生产方式.在自媒体时代,公民新闻应运而生.非专业公众可借助手机、DV,在新闻事件中发挥“事件记录”的重要作用,其时效性远高于专业媒体.这一特征在突发性事件中得到明显体现.本文以浙江新闻奖获奖作品《十分钟生死大营救》为例,分析自媒体时代合理利用公民新闻的具体策略,为专业媒体在自媒体形势下的发展提供新方向.  相似文献   

4.
万婧  潘高耸  张志强 《今传媒》2022,30(1):37-41
作为地市级媒体的创新改革者,惠州报业传媒集团以"问题+对策"形式梳理县区发展问题;发挥"专家+记者"调研优势,打造"新闻"+"智库"产品;其"喉舌+智库+平台"发展设计,是全球建设性新闻理念"在地化"的典型案例.本文以惠州报业传媒集团的建设性新闻实践为例,分析其运用建设性监督及融合创新观念,打造与国内一流城市相适应的新型主流传媒集团的路径,探讨地市级专业主流媒体的建设性新闻实践与发展趋势,为新时代的新闻价值与媒体角色创新,以及全球建设性新闻"在地化"提供阐释.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使新闻易得性越来越高,但回避新闻的人却越来越多.文章对中国语境下回避新闻的概念内涵进行了厘清和界定,认为后真相时代的开启与演进为回避新闻的出现和蔓延提供了背景和土壤:新闻过载与泛化导致新闻效能感降低;"过滤泡操纵"与"回声室效应"滋生群体极化与冲突;传统权力关系解构使媒体公信力受到挑战.在此基础上,文章采用辩证视角探讨了回避新闻的现实影响:消极层面上,带来了个体公共性的衰退及社会共同体消解的风险;积极层面上,有助于在后真相时代的异化环境中重构个体的主体性,刺激和驱动业态的自我革新.  相似文献   

6.
"建设性新闻"在欧美国家兴起,并引起了中国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基于西方媒体的实践案例,对欧美国家"建设性新闻"兴起之缘由、新闻实践的主要特征以及社会影响进行归纳阐释,并略加延展,对中国新闻实践中的"建设性"理念与实践进行初探。"建设性新闻"的兴起被视为对传统新闻价值的纠偏与重塑新闻业自身价值的探索,报道中侧重解决方案、未来导向、包容性与多样性、运用建设性采访技巧、提供丰富的背景信息并赋权于民实现共同创造,因而对新闻业变革、社会进步、全球"向上向善"发展发挥积极作用。中国的国情与语境决定了新闻报道的"建设性"本来就是我国媒体尤其是主流新闻媒体实践的应有特点和必持之策,虽与西方在操作层面享有一些共同之处,追求的目标可能各有不同。但两者对于重塑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推进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燕 《青年记者》2012,(32):40-41
参与式新闻,也叫开放式新闻、草根新闻,指的是公民在搜集、报道、分析和传播新闻信息的过程中发挥主动作用,通过大众传播媒体和个人通信工具,向社会发布自己得到和掌握的新近发生的特殊的、重要的信息。奥运会中,场内场外的参与式新闻大量出现在媒体实践中,成为奥运赛场的一道特殊风景线。参与式新闻以其强大的舆论影响力和公众参与的民意张力,对我国运动员、普通民众和奥林匹克大家庭的参与者、组织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丰富着中国的国际形象。奥运会参与式新闻的形成基础1.受众的参与热情。  相似文献   

8.
"方正畅享全媒体新闻采编系统"入选了国家新闻出版署2020年中国报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该系统作为"方正超融合智慧媒体解决方案"的核心产品,自正式发布以来,在全国300多家媒体得到了广泛应用。为前沿技术应用作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扎实有效的经验,推动了报业深度融合发展。本文从方正畅享全媒体新闻采编系统的特点、实践案例为出发点,分享技术建设思路,为推动媒体融合转型的技术建设提供一些参考与启示。  相似文献   

9.
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关系一直是新闻传播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作为近年来新兴媒体中的典型代表,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在实践中应当形成何种关系模式?本文通过梳理学术界有关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关系相关研究的演进脉络,并以伦敦奥运会期间媒体实践为例,阐释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之间"共生与竞合"的关系模式及其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闻界》2016,(12):55-60
本文结合保罗·莱文森的媒介进化论和媒介生态理论,以人人网、微博、微信等媒介为例,以点带面,从种间竞争和社会选择的角度探求社会化媒介进化的规律。研究发现:社会化媒介的演进源于外来基因和本土基因的融合。围绕着用户、内容、商业等资源的媒介种群间的竞争是社会化媒介进化的内因,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外部生境对社会化媒介进化起着"社会选择"作用:政治因素制约了社会化媒介发展的形式和方向,经济因素促进了社会化媒介优势资源的积累;文化形塑了中国社会化的媒体的"围观参与式"和"圈子"交往特征;补救性技术促进未来社会化媒介向人性化、跨越时空、全感官互动、部落化的方向演进。  相似文献   

11.
陈锐  高卫红 《青年记者》2022,(4):122-124
《采访与写作》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应对战时新闻教育急需,由国际新闻社编辑出版的一份新闻业务刊物.该刊自出版后,广受读者欢迎,是战时极具针对性、操作性的一部"新闻采写教程",在中国共产党战时新闻人才培养上发挥了特殊重要的作用,是研究战时新闻学、抗战时期"媒介生态"、国际新闻社社史的宝贵文献.其间蕴含的历史智慧及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2.
许婧 《东南传播》2012,(4):72-73
随着微博的广泛运用,媒体记者的新闻实践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一方面,微博频繁地被记者运用,在新闻传播实践中功勋卓著;另一方面,由于记者对微博的使用失当,微博假新闻、纠纷屡见不鲜。针对记者不当使用微博的现象,国外媒体陆续颁布条例规范,而中国至今仍未有正式规范出台。本文在中国新闻传播的语境下,主要考察媒体记者对微博的使用情况,分析不当使用微博的案例,拟提出若干条使用规范,旨在为中国媒体记者正确使用微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当前的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城市台电视民生新闻更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本文以福州广播电视台《新闻110》栏目为例,针对在思维理念、节目创新、媒体融合的实践与运用展开分析,探索在融媒体时代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4.
"公民新闻"又称为"参与式新闻".目前并没有对其定义的统一认识,一般来说我们将它理解为:非专业的传播者利用大众媒体、个人通讯工具、网络媒体,向社会发布自己所获得的新闻信息.  相似文献   

15.
在信息"井喷"、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公信力作为衡量媒体权威性与影响力的重要因素,是媒体应秉持的内在品质。然而,近年来新闻反转现象却呈增长态势,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媒体正在遭遇公信力危机。本文通过分析具有代表性的新闻反转事件,重点研究其内在动因与形成原理,为如何在新的传播生态下规避新闻反转事件、维护媒体公信力、创造健康稳定的舆论生态提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董开栋 《青年记者》2017,(18):18-19
当前,媒体融合发展步入深度融合创新阶段.一方面,传统主流媒体艰难转型,不断尝试内容产品创新、组织流程再造、商业模式升级等;另一方面,以今日头条、腾讯新闻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平台快速扩张,在产品和服务层面争相创新,对媒体生态产生深远影响. 创新实验室作为主流媒体融合发展的试验田和突破口,具有鲜明的实践价值.一方面,目前各大主流媒体的融合发展实践大多为“增量改革”,如增设新媒体部门,构建微博、微信和客户端的传播矩阵等;运用无人机、机器人、VR等新兴技术和设备辅助新闻生产和传播等.  相似文献   

17.
一、自媒体和"罗辑思维" "自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媒体间传播者和受传者的界限,使得在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可以是传播者,每个人都能做新闻,"媒介是人的延伸", "人人即媒体".传统媒体对信息所拥有的特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自媒体"又称"公民媒体".是指一个普通市民或机构组织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访问网络,通过现代数字科技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联,提供并分享他们的真实看法、自身新闻的一种途径和即时传播方式.简而言之就是公民可以随时随地发布自己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的媒体形式.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平台有美国的Facebook,Twitter,还有中国人常用的博客、微博、微信、空间等SNS社交网络.  相似文献   

18.
滕锐  张平 《传媒》2021,(20):94-96
全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介融合形态,彻底革新了新闻生产理念与舆论传播生态,构建出具有"全程""全息""全员""全效"特征的"四全"新闻舆论传播体系."全程"媒体实现了新闻全程的媒介参与;"全息"媒体创新了新闻呈现的表现形式;"全员"媒体优化了新闻生产的资源联动;"全效"媒体提升了新闻传播的精准效能.体现出新闻舆论与媒介资源的互通互融,是实现新闻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可行化路径.  相似文献   

19.
董悦 《传媒》2021,(4):42-43,45
推进主流媒体深度融合是一项重大改革工程.笔者以杭州日报报业集团的实践与探索为例,以"主流声音响不响""媒体内在活力激发得好不好""新技术运用得实不实""新型主流媒体强不强"四个维度为标准,论述如何不断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推进全程、全息、全员、全效"四全"媒体转型,打造城市新型主流媒体矩阵,为其他传统媒体转型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0.
当前的媒介生态下,媒介组织之外的普通个体能够借助于互联网络,手机等媒介参与到新闻传播中来,成为新闻生产和传播大军中的一员.理论上每个人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办自己的报纸,开办自己的电台和电视台,空前的自由表达带来了众声喧哗,生产的是良莠不齐,各色杂陈的"信息自助餐",但众声喧哗的参与式传播并不能很好地履行新闻的各项功能,而是更需要有影响力、有专业主义精神的媒体机构提供更精确、更符合个性化需求的"信息营养套餐",否则,人们会被海量的信息湮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