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1 毫秒
1.
陈灵珠 《传媒》2017,(10):49-51
网络百科“知识共享和协作创新的模式”改变了传统百科全书的内容生产过程,不再以传统编辑为中心环节,也打破了知汉原有的传播途径,让知识变得大众化和易于获得,这种新形式能有效减少数字时代带来的知识鸿沟。但是指数暴涨式的词条数量增长,也让学者对其质量提出了一定的质疑.中文维基百科是维基百科的中文写作计划,一直以来都被作为百度百科的对比对象。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了一种量化搜索引擎结果页面排名的方法,以较先前类似研究更为广泛的资料,揭示不同地区的本地化中文搜索引擎的搜索结果页面特征。研究结果展现了百度百科和中文维基百科在搜索引擎中能见与否,在不同地区本地化搜索引擎的明显能见差异。研究样本涵盖了3000条中文搜索词条,在中国大陆、新加坡、香港地区和台湾地区四个主要华语地区的搜索引擎结果页面排名。本研究证实了主流的用户生成百科全书能见指数较高,并受到地区因素影响。同时,百度百科和中文维基百科等百科全书网站也揭示了中文搜索环境的构建方式。  相似文献   

3.
以中英维基百科为例研究网络引文的分布规律,分别选择中英维基百科的图书情报学类目,研究条目的参考文献.在规范性、内容质量、引文总量、篇均引文量方面,英文维基百科明显好于中文维基百科.两种维基百科中,期刊论文和图书类型的W-P引文比例最高,传统百科全书辞典和词典是重要的知识来源.两维基百科利用的网络资源呈现一定的聚集和离散分布,从引文网址的域名层次聚合,发现其W-W引文分布都符合幂律分布(洛特卡定律).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百度百科、互动百科和维基中文百科的知识分类和主题组织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网络环境下知识组织的特征,提出了基于"分类-主题-用户标签"多级映射的结构化概念空间模型,为网络百科知识组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维基,被称为21世纪最优秀的商业法则,有着非常先进的理念,遵循开放、对等、共享及全球运作的法则,在应用中依靠群众大规模协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维基百科,一个全世界任何人都可以参与编辑的百科全书开放平台,已成为网站访问量最大的站点之一.百度也应用了这一模式,建立了百度百科.现在大家通过搜索引擎检索词条的时候,经常排在最前面的除了维基百科就是百度百科.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半衰期的理论与计算方法引入到对维基百科的研究中,以时间为标度揭示了中文维基百科的发展演化规律。从条目、参与者、编辑次数、链接等角度讨论了中文维基百科的总量半衰期和年度增量半衰期,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各基本元素总量半衰期与总时间的关系,明确地展示了中文维基百科的发展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7.
外部因素对维基百科序化过程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维基百科是一个开放的知识系统,从而不可避免地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本文以维基百科为研究对象,选择了"可信度危机"和"政府限制访问"等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因素,研究了外界环境对维基百科序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外部因素的确影响了维基百科的发展,但是并没有遏制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陈晓庆 《声屏世界》2011,(6):128-129
4月27日,互动百科在京召开"生活处处有百科--互动百科旗下’小百科’网站上线"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旗下商业化战略平台"小百科(Baike.com)"投入使用,表示"小百科"开放平台,突破了传统百科在用户使用、企业营销上的现有模式,可以满足企业和用户的双向市场需求,其在商业和盈利模式上的创新,将加速互动百科的上市步伐。生活处处有百科,互动百科副总裁吴彦鹏用"有的放矢"四个字对"小百科"这一开放平台做出形象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 在进行大规模知识库构建时,基于手工方式的构建模式效率较低并且可行性较差,因此,从网络百科中自动地获取海量知识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关注。目前的研究主要关注于从英文网络百科数据源进行海量知识的抽取,而面向中文百科数据源进行的知识抽取研究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方法/过程] 为解决中文大规模知识库的构建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中文网络百科架构的大规模知识库的自动化构建方法:在第一阶段,对知识三元组中的主语和宾语之间的语义关系进行自扩展学习;在第二阶段,基于条件随机场和支持向量机协同分类器,对标注出的属性和属性值实体之间的语义关系进行预测。[结果/结论] 实验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较前人工作在典型中文百科分类页面中的实体识别查准率和查全率分别最高有约10%和6%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维基百科信息自组织模式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维基百科是基于wiki理念和技术发展起来的.它按照自组织的模式运作,通过网络用户的参与迅速发展,最终形成了超大规模的网络百科全书,目前已涵盖了人类所有知识领域.维基百科以自身取得成功的事实,说明自组织、开放性的wiki理念不仅是完全实际可行的,还使知识生产与共享的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就知识的平等发布和共享、知识的自组织演进和自组织管理方面来看,维基百科是有益而成功的尝试.  相似文献   

11.
维基百科的精神及其悖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富昌 《出版科学》2012,20(1):77-81
从维基百科倡导的中立、公平、共享和开放等维基精神入手,分析这些网络百科出版的共同准则。指出维基百科所有内容因为要依赖于作为志愿者的网民,必将受制于网民的年龄结构、专业素质、编辑热情和奉献精神,从而使条目的专业性和可信度下降,产生偏颇和娱乐化倾向,导致与维基精神相背离。  相似文献   

12.
百科已成为Web 2.0环境下知识组织的一种新形式,它集中体现了Web 2.0用户参与、协同创作的特点,是Web 2.0的一种典型应用。目前,尤其是在中文环境下,有关百科词条特征及用户贡献行为的研究还不多见。本文采用计量学方法,以近30万条百度百科数据为基础,对词条特征和用户贡献行为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词条编辑次数、用户创建词条数和编辑词条数均符合幂率分布,特别是百度百科具有不同于"指数增长"的词条增长规律;对于创建词条与编辑词条行为来说,绝大多数用户没有偏好性。本研究有助于认识百科这种网络信息资源及其贡献者,并为进一步系统优化和用户激励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图7。表3。参考文献15。  相似文献   

13.
当维基百科开始侵蚀大英百科的版图,当谷歌开始代替参考书大全,当魔兽世界开始将大型科幻小说视觉化,数字时代对于传统出版的挑战已经不言而喻.破坏性的新技术必然要带来新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关系.据哈佛商学院教授克里斯滕森的分析,破坏性技术是不被现有的主流客户和企业所看好,然而能够通过不断改进成长为主流技术的新一代技术.对于现有企业,破坏性技术的危险性在于,即使能够拥有和发展这一技术,却由于企业已有资源和能力的局限而无法发展这种技术.  相似文献   

14.
创建于2001年1月的维基百科即将迎来十岁生日.成立十周年,又位居世界网站排名第五,无论如何也该有盛大隆重的庆典吧.但在2010年12月17日和18日,维基百科创始人吉米·威尔士连续发出两封介开信,呼吁"请考虑捐献$20, $35, $50或您力所能及的金额,来保护和维持维基百科的运作".  相似文献   

15.
赵辉  刘怀亮 《图书情报工作》2013,57(11):120-124
为解决短文本特征词少、概念信号弱的问题,结合维基百科进行特征扩展以辅助中文短文本分类。通过维基百科概念及链接等信息进行词语相关概念集合抽取、概念间相关度计算,利用消歧页结合短文本上下文信息解决一词多义问题,进而以词语间语义相关关系为基础进行特征扩展,以补充文本特征语义信息。最后,给出基于维基百科的中文短文本分类算法,并对其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提高中文短文本分类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以提高领域概念相关性判断的准确度为研究宗旨, 提出综合利用中文维基百科的分类体系结构和概念释义内容进行概念间语义相关度计算的方法.选取中文维基百科分类体系下的图书情报领域的概念为实验对象, 将基于分类信息和文本信息的加权算法与单独基于分类信息的语义距离算法和信息量算法, 以及基于文本信息的文本重叠算法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加权算法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可为实现面向领域的信息检索、领域本体构建等应用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分析维基百科中的文档、目录、超链接、重定向以及消歧义等基本元素与结构关系特点,围绕维基百科在信息检索、文本分类、文本聚类、歧义消解、查询扩展与信息抽取以及本体构建等信息处理任务中的典型解决方法与相关项目,综述和评析基于维基百科的语义知识挖掘的研究与应用方法,从整体上把握基于维基百科的知识挖掘研究现状与进展,为当前知识服务系统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维基百科是Wiki技术的成功应用案例,是一种网络环境下的新型知识生产方式。文章阐述维基百科的知识生产机理、面临的主要困难及其解决方式,在此基础上,从网络伦理的角度探讨维基百科知识生产方式所蕴涵的价值意蕴。  相似文献   

19.
在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的转型层面,知识服务是一个公认的方向,国外部分传统出版商在这方面走在了前列,不过经过这些年国家的支持和出版社的探索,目前国内也涌现了一批传统出版社发布的有代表性的知识服务产品,这些知识服务产品都是以整合自身优势的专业出版资源为主,辅助以百科、词典等词条类知识,形成针对专业人士的知识服务产品。  相似文献   

20.
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在埃及的亚历山大举行的维基百科会议上,传来许多听起来不太可能是真的声明。其中一条令人感觉太大胆了,那就是这一网上百科将创造图书印刷业的一大历史:制作一本由90000名最可信个人作家创造的图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