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在2013年央视春晚上首次插播了两则公益广告,广告一经播出立刻受到广大观众的好评:"拍得史无前例的好。"这是观众对此次系列公益广告的赞美,也让我们中国广告人警醒:直抵人心的优秀广告太少了。本篇论文的研究目的是以此为例,探求广告的评价标准:广告应该坚持怎样的道德底线、广告人应该坚守怎样的文化自觉,使广告在媒体上发挥其正确的导向和教化功能,让高质量的广告在电视荧屏上能够常态化。  相似文献   

2.
春晚公益广告不仅增添了浓厚的节日气氛,还在弘扬中国传统“家文化”方面起到了促进作用。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将央视春晚公益广告分为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国家形象和讲述普通人的故事这三类,并以表格的形式直观展现,得出以“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央视春晚公益广告占多数的结论。其中,“家文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对“家文化”的概述,从“小家”和“大家”两个层面浅析央视春晚公益广告对“家文化”的建构。最后从广告创意策略的研究角度,探讨央视春晚公益广告采用情感诱导型的创意策略,用真实的叙事、细腻的感情和与时事结合的特点表现“家文化”。  相似文献   

3.
胡超 《传媒》2021,(14):81-83
公益广告不以盈利为目的,旨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以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依托于央视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传播力,央视公益广告通过对符号的意义建构和情感表达,在勾起民族情感和价值观教化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一个个暖心的故事中,受众对国家和传统文化的热爱油然而生.2019年央视春晚以《美丽中国幸福年》《新春新声》和《过年》三个公益广告亮相,通过独特的年文化符号系统,用日常生活元素来进行文化承载和情感关联,得到了受众的广泛好评.  相似文献   

4.
《一带一路共创繁荣》公益广告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办之际播出,意在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本文以《一带一路共创繁荣》公益广告为研究对象,从整合传播营销和跨文化传播两个维度对该公益广告的内容创作及传播过程进行研究分析,以期对"一带一路"倡议下公益广告的创作和传播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范素锋 《声屏世界》2012,(7):107-112
公益广告对于社会文明的倡导、传播和推动起着重要作用。2011年底,中央电视台启动了"汇聚力量,传播文明"——2012年公益广告项目,推出了成立"公益广告专项机构"、推出100支以上电视公益广告、拨出专项资金投入公益广告创作研究、组织央视优秀主持人及各界名人拍摄公益广告、面向全社会广泛征集公益广告片、安排更多时间播出公益广告、呼吁并推动设立中国国家级公益广告奖项等七项举措。项目启动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央视在公益广告上的投入也不遗余力,取得了非常  相似文献   

6.
罗娜 《东南传播》2018,(4):132-135
作为重要的电视媒介仪式,央视春晚肩负传播中华文化的国家责任,春晚公益广告中的中国元素也因此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与功能,通过饱含中国元素的表达,春晚在全国观众以及全球华人群体之间形成重要的情感纽带.具体而言,春晚公益广告中的中国元素包括具象的中国元素和抽象的中国元素,它们具有重要的社会整合、文化认同以及情感凝聚等功能.  相似文献   

7.
公益广告是一种非营利性的广告,正由于它的非营利性,在创作过程中重视对"人性""情感""艺术"中"美"的发掘与探索。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期间的公益广告也贴合团圆的基调,多以家庭、国家、传统文化等为主题。从传播效果方面看这一时间段的公益广告在社会道德认知,舆论引领方面有较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8.
崔小娟 《传媒》2018,(12):60-61
电视公益广告是以提高公众社会生活福利待遇或倡导健康文明社会风尚为目的,以电视为投放媒介而制作的广告,它不以盈利为目的,是具有社会效益、现实主题和号召性的电视广告.央视春晚插播的公益广告,以团圆过年为主题进行叙事,讲述了中国千万家庭的暖心故事,体现了社会大众对年俗文化的认同,已经成为春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央视春晚电视公益广告《家国兴旺》《中国印·中国节》《家香·家乡》等,通过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喜气洋洋、温暖祥和的年俗氛围,为传承中华民族年俗文化、团结各族人民群众、营造欢乐和谐的社会氛围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广告作为文化传播的一种形式,承担着重要的文化职能,传播主流价值观、引导精神追求的公益广告更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和内化于人心的民族心理必然会影响中国公益广告的发展,公益广告只有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心理,才能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因此,研究其传播机制,增强对传统文化心理运用的系统性对于公益广告创造性地利用传统文化心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孙明晖 《声屏世界》2013,(6):166-169
公益广告最早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初的美国,亦称公共服务广告、公德广告,是为公众服务的非盈利性广告。中国通过电视媒体播出公益广告,最早出现的是1986年贵阳电视台摄制的《节约用水》。之后,1987年10月26日,央视开播《广而告之》栏目,公益广告开始逐渐进入中国观众的视野。为了倡导公益广告,2011年12月22日,中央电视台举办了以"汇聚力量,传播文明"为主题的公益  相似文献   

11.
文化在广告创意中不可或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成为广告创意的源泉。汉语言作为中华民族的根,运用在公益广告中,能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传统音乐独具民族特性,在公益广告中表达特殊情境下的情感,使公益广告更具"中国风";传统图像作为最直接的视觉元素,与语言、音乐相互支撑,达到有效的视觉共鸣,能形成强烈的视觉刺激。本文以央视公益广告为例,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公益广告中的创意运用。  相似文献   

12.
正电视公益广告作为传播文化、传播公益的重要手段,也成为了传递"中国梦"的重要途径之一。大学生作为年轻的一代,也是"中国梦"传承的一代。本文以"中国梦"电视公益广告为主要研究对象,以《老爸的谎言》、《迟来的新衣》、《瓷娃娃》和《不变的承诺》为切入点,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来研究其在大学生中的传播效果,以了解"中国梦"电视公益广告传播效果,并提出改进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3.
追根溯源,公益广告最早起源于上世纪加年代初的美国.而我国公益广告的起步相对较晚,时隔半个世纪以后,贵阳电视台于1986年播出的<节约用水>公益广告,是中国第一条专业化创作的电视公益广告,标志着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公益广告的诞生.而1987年中央电视台<广而告之>栏目的开播,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电视公益广告栏目,成为我国电视公益广告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由于中央电视台巨大的影响力,各地电视台也纷纷效仿开办电视公益广告专栏,比如北京电视台的<广角镜>、重庆电视台的<公益广告>等等,在各级媒体的努力下,"公益广告"的概念从此逐渐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4.
浅谈网络对公益广告传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益广告是服务于公众利益的广告,其目的是通过信息的传播提高公众对重大社会问题的认识,改变公众的态度和行为,促进社会进步。公益广告具有社会效益性、主题现实性和表现号召性三大特点。公益广告最早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初的美国。而我国通过电视媒体播出公益广告,最早出现的是1986年贵阳电视台摄制的《节约用水》。1986年10月26日,  相似文献   

15.
广告是文化使者,公益广告有益于传播正确社会价值观,对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传播技术的革新发展,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广泛应用,给我国的公益广告事业带来挑战与机遇。我国的公益广告应当如何运用好新媒体技术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是值得深入研究的。本文探究我国公益广告在新媒介环境中如何更有效地传播提出策略及建议。  相似文献   

16.
高皓亮  靳赫 《新闻世界》2010,(7):183-184
一个是作为一个国家仪式、一个春节民俗、一种主流文化的央视春晚,一个是从主持人、演员到节目创意均出自网民推选的北京电视台网络互动春晚,2010央视春晚与首届网络春晚播出之后,反响不一。本文从传播者、晚会内容、关注受众、传播渠道、受众互动参与等角度对两台春晚作一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7.
范莹滢 《青年记者》2017,(24):86-87
法治公益广告 公益广告是有别于以推销获利为目的商业广告的广告模式,它是由社会公共组织发布的为社会服务的广告,旨在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在国内,现代意义上的公益广告出现在改革开放之后.1986年,贵阳电视台摄制播出的《节约用水》公益广告是第一条电视公益广告.1987年,中央电视台广告部开设了第一档电视公益广告栏目《广而告之》,之后公益广告便在中国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18.
席赞 《现代视听》2011,(12):31-35
面对新媒体的传播格局,尤其是网络春晚的冲击,近年来央视春晚略显疲态,但依然保持了良好的生命力。除了颇受关注的收视数据外,在民族精神、节日庆典、国家形象等方面,基于其特殊的媒介身份与价值,央视春晚拥有网络春晚难以替代的优势。参考网络春晚的经验,央视春晚可从节目制播、话语呈现、民族文化等层面突破常规,担当起中国最大电视平台之上最知名公众节目应有的职责,通过内容与形式的合一,传播欢乐与关爱,维系国民情感与信仰,增强民族的凝聚力,以实现价值的延续与提升。  相似文献   

19.
2010年央视春晚与往年春晚一样,播出后便引起诸多争议,植入式广告成为央视春晚重大的争议点,观众对节目中横行的植入广告产生了异议,众多网友戏称,央视以前是"在春晚中插播广告",而虎年春晚是"在广告中插播春晚",抱怨植入广告的数量过多,对央视来说是始料不及的.  相似文献   

20.
我国电视公益广告的发展与商业广告相比,不仅起步较晚,而且其发展较为缓慢。直到贵阳电视台在1986年首次播出了以"节约用水"为主题的公益广告;1987年10月中央电视台独树一帜,首次在黄金时段专门播放公益广告,《广而告之》栏目迅速被人们熟悉,这种被称为"公益广告"的新兴广告类型才开始走入普通百姓的生活。迄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