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界》2015,(24):43-46
当前,中国程序化购买广告产业迅速发展,程序化广告交易日益成为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占主导的交易模式,这对于广告产业和媒介产业未来发展将会产生深远影响。对广告产业而言,程序化购买广告产业发展无疑会使得广告投放更加精准和更加有效,广告主更倾向于选择程序化交易形式来执行数字广告投放。对媒介产业而言,传媒数字化转型为数字传媒的程序化广告交易提供了条件,未来中国数字媒体广告将会进入程序化交易市场,对于传媒产业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研究程序化购买广告产业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程序化购买广告产业的发展对策,对于处于起步期的程序化购买广告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借助大数据技术,移动广告逐渐步入程序化购买行列,催生了移动程序化购买模式。从程序化购买分析,引出移动程序化购买。在分析该模式价值的基础上,从产业链和广告主的角度阐述了该模式的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完善移动程序化购买产业链,融合原生广告,提升品牌广告投放。  相似文献   

3.
黄杰 《新闻知识》2015,(4):58-60
本文对程序化购买广告模式进行研究,通过对其产业链以及RTB和Non-RTB分析,探讨程序购买广告运作模式。在研究程序化购买广告的数据化、精准化和人性化的传播特征的基础上,确定了程序化购买广告的传播策略,分别是:以受众为中心,迎合需求和引导需求;广告内容以创意和技术作为双驱动;广告投放需考虑内容营销和多屏互动。  相似文献   

4.
新媒体     
《视听界》2013,(5):8-8
易传媒CEO闫方军:互联网广告正走向程序化购买 易传媒CEO闰方军日前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互联网广告的交易模式正在发生变化,程序化购买的趋势更加凸显。他把所有的购买模式切成三块:一是人工式购买,二是自动化购买.三是程序化购买。  相似文献   

5.
闫方军 《声屏世界》2013,(10):64-65
国内外数字营销行业正发生着巨大的变革,以DSP(包括RTB及非RTB的程序化购买)为代表的一系列新营销模式正逐步跃上国际营销的大舞台,而中国营销业界也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变革与转机。互联网的发展促使广告购买需求的变化在戛纳参加国际创意节,我跟很多朋友进行了交流,谈到最多的话题就是关于程序化购买。程序化购买已经成为一个相当强的国际化的趋势,在美国,去年大概可能有超过20%的互联网广告是通过RTB的方  相似文献   

6.
将程序化营销与出版商的传统广告方式对比,指出程序化营销的目标用户定位优势;接着转向程序化营销的技术工具——数字信号处理器,该工具通过广告交易平台、用户信息数据库和实时竞价平台,实现对广告存货的竞价、购买和性能优化,以及媒介实时购买交易;然后由数字信号处理器衍生相应的策略,通过此类策略锁定潜在客户;最后介绍数字信号处理器的自助服务界面功能,通过该功能,活动经理能够轻松做出决策,实现对广告活动的优化.  相似文献   

7.
2011年,程序化购买诞生,随着广告和营销技术领域对于数据驱动营销变革的推动,中国的数字营销行业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过去的5年中,数字和程序化营销支出逐年以两位数的速度持续增长,自动化以及数字驱动广告购买将是进一步市场营销的趋势。在这个庞大的市场中,  相似文献   

8.
武晓丽 《青年记者》2017,(11):92-93
新媒体环境下广告产业的驱动因素 1.技术发展驱动 按照广告产业的运作流程,广告技术主要涉及广告调查技术、广告制作技术、广告投放技术、广告终端媒介技术等几个方面.广告调查技术的驱动力量主要体现在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市场调查方式不能满足广告主的需求,大数据技术的使用使得样本容量从抽样变成了全体、从短期变成了长期、从延时变成了即时,利用大数据样本数据加以统计和分析可以使广告更了解消费者.广告制作技术的驱动力量一方面来自于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来自于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呈现出多种精彩的富媒体广告形式.程序化购买技术是广告投放技术的主要驱动力量,易观智库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程序化广告的投放市场规模已经达到100亿元人民币,较2014年增长100.2%.①广告终端媒介技术的驱动力量表现为AI(人工智能)、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相关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周平  赵高辉 《声屏世界》2016,(12):13-16
本文基于中国视频自媒体的爆发性增长,分析了其类型特点和发展的内部动因,并认为目前国内视频自媒体主要有三种盈利方式,即广告收入盈利、线上粉丝经济和线下多种经营.而未来随着资本市场与自媒体自身品牌形象的构建,运营模式可能演化为:原生广告植入及电商模式,程序化广告交易模式和融资及再投资模式,其将与整个视频产业一起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0.
广告主、广告代理公司以及广告媒介被称为广告市场的三大要素,媒介购买公司源于广告代理公司进行广告活动.本文通过对广告市场传统三要素的阐释,追溯媒介购买公司与广告代理公司发展的渊源,探讨媒介购买公司作为独立要素对当今广告市场的影响和对广告业的推动,预见媒介购买公司将成为广告市场第四要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林翔  张慧玲  谭辉煌 《传媒》2021,(2):78-80
智能广告的发展引出了广告创意程序化的概念.本文引入拉波夫叙事模型,将广告的社会学属性凸显于智能广告技术逻辑当中,完成广告创意程序化过程中广告叙事结构的重构:编码与解码框架下的协同叙事结构,群体话语相关性下的内生叙事结构,传播语境匹配下的外向叙事结构.本文提出构建互联网智能环境下广告创意生产范式,关注广告创意程序化过程中的本源问题"创意思维"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2014年中国的互联网广告市场发生了以下几个值得注意的趋势:一、代理商和媒体对程序化交易的接受程度迅速提高几年前程序化交易作为从美国引入的新模式,只见在互联网广告技术公司以及一些国际4A代理和超大型媒体范围内被热炒,随着程序化交易把媒体剩余流量变现效率提升,连小型的代理商和小型媒体都已经越发重视这一模式带来的新的发展空间,寻求获得这样的能力;二、大数据在数字营销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3.
网络广告的信任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任度是网络广告成功的重要维度 广告是以说服为手段,促使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服务的,它必须与消费者的购买心理相契合,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网络广告当然也不例外.根据勒韦兹和斯坦纳的广告心理效应模式,消费者通过知晓和了解建立对广告产品性能、效用、品质等各方面特点的认知,进而产生对产品的评价:喜欢和偏好."由于偏好,消费者产生了购买欲望,而且认为购买该产品是明智的,这就是信服,信服代表决策的结果,它说明在作决策之后,消费者已经坚信购买广告产品,或者说有了购买的动机".①这时,消费者才有可能将态度转变为实际的购买行为.由此可见,消费者是否信任网络广告,信任程度是高还是低,直接影响着网络广告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4.
许静  王志彬 《青年记者》2016,(17):113-114
信息流广告,是在信息流中插入广告的一种新型营销模式,将广告信息混入社交媒介用户注意力较高的信息流区域,即朋友动态消息栏,实现软性植入.这种方式将程序化的广告售卖和高互动性的社交媒介生态结合在一起.信息流广告起源于美国,Twitter在2011年首次采用,之后Facebook、Instagram和我国的QQ空间、微博等社交媒介纷纷使用.2015年1月25日,在微信推出4年之后,以宝马汽车、VIVO智能手机、可口可乐饮料为代表的首波信息流广告登陆微信朋友圈,引发了全国性的话题讨论.本文以拉斯韦尔提出的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为框架,对微信朋友圈信息流广告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数字媒体时代,传统广告采购方法已逐渐被自主投放模式所取代。依赖于精准营销技术的发展,广告主可以不用再为非TA用户买单,以减少无效流量的曝光。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行业都适合将大把媒介预算押注在精准广告投放上,仍然需要结合传统曝光渠道或社会化传播来驱动品牌营销。加之用户行为碎片化的今天,很多数据标签都是动态变化的,程序化购买还无法做到绝对"精准",效果具体如何,还需要逐步优化考量。  相似文献   

16.
《声屏世界》2016,(1):162-163
12月23日,美数科技携手艾瑞咨询,共同举办的"小平台·新生态:ATD+整合平台思享会"在北京万达索菲特大酒店圆满落幕。来自RTBChina、蓝色光标、凤凰网、新意互动、派瑞威行、科达股份等知名公司和行业媒体,就广告程序化购买高速发展趋势下,广告代理商和流量供应方面对繁杂的市场构造,如何整合资源,在保证广告主投放效果的前提下,实现采买与管理自主支配,提高资源利用率进行了分享探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技术和大数据正在改变营销。程序化洞察、程序化购买与程序化创意构成的程序化营销成为程序化的重要革新方向。在新的营销环境下,片面认知使程序化的品牌营销能力受到了质疑。对此,我们需要在了解品牌营销的真正需求的基础上发掘程序化对于品牌发展的积极影响,引导社会对于程序化的正向思考,助力品牌的营销变革。  相似文献   

18.
何鑫 《新闻世界》2010,(7):142-144
剧集广告是近年来表现突出的广告作品形式之一,本文以美国学者E.S.lewis提出的"AIDA模式"为基础,从引起注意、发生兴趣、刺激欲望、促成购买四个方面分析剧集广告的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是网络经济时代,随着传播信息的不断革新和信息产量的大爆发,广告也突破了以往的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的传播模式,开始向网络媒介靠拢发展.本文中笔者就通过对传统广告和网络新型广告的对比分析,从互动模式、人性化模式、创意模式角度来浅谈互联网时代广告的传播模式,并对存在问题进行简单剖析,提出了相应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伴随广告交易平台(Ad Exchange)、DSP及AgencyTrading Desk的蓬勃增长,程序化购买市场得到前所未有的迅速发展。易传媒运营着中国最大的多屏企业级DSP,已为近三十家大型广告主、代理公司甚至媒体主提供高度定制化、智能化的企业级服务。我们已经步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如何让消费者进行多屏互动、充分利用消费者的大量碎片化时间是所有广告主及代理公司的一大挑战。碎片化标志着营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