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图书出版应"以读者为中心",已经成为出版界的共识,今日再提,似有老生常谈之嫌,然而数年来每每念及我的编辑工作,总是深深体会到这几个字的重要性,真正做到"以读者为中心"的确是要花费一番工夫的.  相似文献   

2.
中共早期组织由思想进步的青年学生和出版界人士组成,本是"少数人研究主义的团体",在成为一个"群众的行动的政党"过程中,极大地利用了宣传作为工具.他们通过办报和出版建党,希望将马克思主义灌输于群众中去,并从建党之初就意识到党性的必要,"铁的纪律"使他们区别于"一盘散沙"的其他政党.从1921年到1927年,中国共产党在既...  相似文献   

3.
赵然  卢萌 《青年记者》2012,(32):74-75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文化的载体,是文明的传播者。当前,冀版图书已经成为中国图书出版界的文化品牌,如何让冀版图书走出国门,提高其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成为摆在河北出版界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走出去"不是一个简单的口号,冀版图书应建立完整而周密的发展策略。做好"经典中国"工程申报,打造"经典冀版"系列图书从2009年开始,新闻出版总署为鼓励和支持国内各大出版社积极出版适合国外市场需求的优秀图书,启动了"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采用项目管理的方式资助外向型优秀图书的翻译和出版。  相似文献   

4.
《出版界》于1943年12月在重庆创刊,编辑者为"出版界月刊社",至1945年3月累计出版第1卷第1期至第2卷第1期。该刊较全面地反映了抗战时期大后方的出版界全貌,可为当代人研究国民政府的战时文化政策提供重要参考资料。本文全面揭示《出版界》的出版背景、文献内容、国内现存状况等相关内容,希望对想要了解民国时期的社会生活百态的读者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三石 《出版广角》2013,(8):30-31
新闻出版总署与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整合成立"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是2013年出版界的一件大事。我们调侃地说"我们终于成为娱乐界的人了",虽然是一句玩笑,但是新闻出版总署与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整合,确实将会影响中国出版界未来的趋势,出版界真正面临加强业务拓展、实现转型升级的课题。因为,在大传媒时代,新闻出版总署与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整合,能让出版业跨媒体、全媒体运营成为可能,给出版产业链的延伸带来新的空间,但是作为传统的出版业面对如此良好的机遇,准备好了吗?  相似文献   

6.
相对于"韩国出版人会议",代表韩国出版界的权威组织似乎是"大韩出版文化协会".该协会是所有出版社的组织,代表韩国面向国内国外开展活动.该协会既是"首尔国际图书博览会"的主办者,又是实际的运作者.把出版界的意见传达给政府或国民,该协会又起到"窗口"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2005年五大出版关键词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刚刚过去的2005年,对出版界来说似乎是沉寂的一年,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举措,没有出现让人特别感到兴奋的热点,但出版界发展的方向并没有动摇,改革探索并没有止步,管理的力度也在加强.当前中国出版业正处于十字路口,就像一位出版界权威人士所言,出版业进入到了一个"拐点".作为一个处于第一线的出版工作者和不断对出版改革和发展进行理论思考的学者, 2005年有几个出版关键词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中,这里我把它们梳理一下,供业界同人参考.  相似文献   

8.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图书市场出现了一股伪书出版之风,侵犯了读者权益,损害了出版界的声誉和形象,媒体对此已有报道,社会各界也有反映.那么,什么是"伪书",如何遏制出版界的这股造假风潮,值得我们研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数字出版运作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几年来,伴随着数字化的浪潮席卷出版界,有关数字出版的论述与日俱增.很多专家、学者和企业家都认为"数字出版是大势所趋",但究竟怎样开展数字出版,即关于数子出版运作模式的问题在国内还鲜有人论及;而运作模式是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蓝图,缺少了它就要"摸着石头过河".  相似文献   

10.
李晓晶 《编辑之友》2010,(12):90-91
著名出版家王仿子先生近日出版了<出版生涯七十年>一书.喜读这部出版史料,高兴之极,难以释手,把读竟日,获益匪浅.年逾95岁、德高望重的王仿子先生,是一位享有盛誉的文化出版界的领导和专家,该书展示了其从事出版70年工作旅程的脚印以及王仿子先生从学徒、学生、爱国青年--这样"一个外行人闯入印刷世界的经历与感想的记录",文化-出版史合璧,是一部容量宏大的耐读耐品的史料作品.  相似文献   

11.
对于中国出版界,特别是中国少儿出版界来说,1995年是一个有"动感"的年份!是一个有"画面感"的年份!1995年12月14日,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全面启动了"中国儿童动画图书出版工程",亦即"5155工程"."工程"要求,在两三年内建立5个动画基地、出版15套重点动画图书、创办5种动画期刊,推动中国动画出版的发展.于是,1995年,被业界称为"中国动画出版元年".  相似文献   

12.
自日本人小林一博的<出版大崩溃>被引入国内以来,出版的"崩溃"一时成了出版界关注的话题.老出版家宋木文和巢峰在2005年初的对话更是敲响了警惕崩溃的警钟.  相似文献   

13.
2008年底,童趣出版有限公司在风景秀丽的春晖园,召开了第一届儿童文学作家会,吹响了童趣正式进军少儿文学市场的号角.在这次令人难忘的会议上,童趣签约了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阳光姐姐"伍美珍.从此,童趣出版的阳光姐姐图书,—跃成为少儿文学市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可以说,在短短三年多的时间里,童趣牵手伍美珍,结合童趣中外双方优势,走出了一条具有童趣特色的道路. 约稿阶段——良好的开端与信任,奠定稳固基础 童趣进军少儿文学市场之初,一切皆从零开始.约稿与建立作家队伍成为首要任务.但不管是常销书还是畅销书,文本自身一定要有过硬的质量,因此选择一部好的书稿尤为重要.2009年,经过多次约稿与等待,伍美珍终于被童趣人特有的真诚、敬业及充满激情又脚踏实地的作风所感动,与童趣达成了合作.在这个约稿过程中,童趣成为了伍美珍信任的出版社,而童趣编辑也成为了伍美珍信任的朋友.良好的开端与信任,为未来的工作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支旭仲 《今传媒》2010,(8):87-88
全方位锻造大众化、普及性的精品图书,是国内出版界主业经营中的"重中之重",更是当今策划人对于图书出版选题定位的最高理想和境界。对于"陕西金版工程图书"六卷本《话说陕西》的策划定位,黄留珠先生在该书总论中已代而言之:"《话说陕西》,一部图文并茂的普及版陕西通史。"  相似文献   

15.
数字出版赢利呼唤产业链的专业化分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版界最近两件标志性事件,吸引了IT产业和消费者对数字出版的关注,业界的研究热情也随之高涨.一是国内某品牌电子书热销,号称"手机、笔记本、电子书,一个都不能少",成为高端IT礼品市场的一道风景.  相似文献   

16.
7月6日—8日,第四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在北京召开,本届博览会以"传统与现代融合,内容与技术共生"为主题,举办了2011年全国数字出版成果展览、2011中国数字出版高峰论坛等多项活动。博览会上,参展产品之丰富,让人目不暇接,技术之先进让人始料未及;主论坛、分论坛、圆桌会处处"火暴",与会的领导、专家、学者就数字出版的问题、现状、趋势等展开了陈述与讨论。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人们对花样迭出的"贺岁片"电影、"新春音乐会"已不再陌生,细心的人会发现,2001年春节文化市场上又出现了一种新玩意儿--贺岁书.其中较有影响的,像云南人民出版社的<在家贺岁>,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的<年夜饭>,中国邮电出版社和童趣出版社联合推出的<新世纪儿童大礼包>等,分别是针对不同层次读者的贺岁书.看来,图书出版也开始搭乘贺岁便车,盯上了节假日市场.那么,"贺岁书"现象的出现,对出版界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相似文献   

18.
声音     
正质量是出版产品的生命,要充分发挥出版物质量监督检测工作的重要作用,为提高出版物质量水平、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做出更大贡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书记、副局长蒋建国数字出版在国外兴起和初入国门时,国内出版界一片惊呼:"狼来了!"这是第一阶段;后来不得不"与狼共舞",期待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共存,  相似文献   

19.
30年编辑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一、改革开放为编辑学开辟了新的航道 "文化大革命",把许多东西都颠倒了.出版界批了17年"黑线专政",大批出版物被贬为毒草,编一本<新华字典>,要总理亲自提出;四大古典文学名著的出版,要总理亲自批准;要姚雪垠把长篇小说<李自成>写完,也要毛主席亲自批示.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数字出版在国内引起了出版界的高度关注和重视.2008年在上海张江成立了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相关政府部门也出台政策为数字出版提供扶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