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肖玉清 《出版科学》2016,24(1):52-54
在中国的报业格局中,都市报一直凭借鲜活的内容、平民化的视角、改革创新的形式在报业市场中占有较大份额。本文以上海都市报《新闻晨报》星期日刊《柒调查》栏目2014年专题内容为例,分析都市报星期日刊如何打造文化精品栏目,指出都市报星期日刊可以以一种“平民趣味”的视角来记录城市的文化和大众的生活图景。  相似文献   

2.
任谢元 《青年记者》2016,(28):89-90
《顺天时报》是日本人在华创办的中文报纸,因在早期日俄战争宣传报道中表现活跃,遂成为日本在华的官办报纸之一.该报从1901年12月创刊到1930年3月停刊,一直关注时局,在各个历史阶段的关键事件中,均进行了大量的报道和评论.“济南惨案”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一次重要的事件,是其后日本一系列大规模侵华的前奏,《顺天时报》对其交涉和处理过程都给予了高度关注,并进行了详细的报道.关于《顺天时报》的性质,方汉奇先生在《中国近代报刊史》中指出:《顺天时报》不但是日本人“学了中国人口气”、在中国出版发行的、办给中国人看的中文日报,还是“日本帝国主义进行特务活动的秘密基地”.①综观《顺天时报》中有关“济南惨案”新闻报道的宣传技巧、表达方式和秉承态度,可以看出,《顺天时报》完全充当了日本军国主义在华的喉舌和代言人.  相似文献   

3.
都市报作为一个独立的报种诞生已近10年。1995年1月1日《华西都市报》创刊,开启了中国都市报时代,成功创造了一个崭新的报业模式———都市报模式。在短短10年时间里,都市报迅速崛起、中国报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都市报主导中国报业格局的趋势已日益彰显。2003年召开的世界报业协会第56届大会首次公布了收录中国报纸的“全球日报发行前100名”排行榜,中国有16家报纸榜上有名,其中有4家都市报。今年召开的第57届世界报业大会发布了最新“世界日报发行量前100名名单”,中国有20家报纸跻身百强,其中有7家都市报。都市报在一个区域、一个经济圈、一个中心城市尤其是省会城市,基本上处于主流地位。从未来报业发展而言,都市报持续走强已成趋势。都市报是中国报业发展史上的奇迹,它对中国传媒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下面,本刊编辑部就“‘世界日报发行量前100名’与中国都市报发展”话题,结合“世界报业协会”的相关背景,邀请了两家主流都市报总编辑畅谈都市报品牌的经营与塑造。  相似文献   

4.
杨伟 《新闻世界》2014,(1):59-60
《南方都市报》是南方日报报业集团所属系列报纸之一,正式创刊于1997年,是面向珠三角地区主流人群所创办的综合类日报,也是广东省内发行量最大的综合类日报。《南方都市报》已经成为中国报业最有影响力、最有价值的品牌之一,并且正朝着"办中国最好的报纸"的目标努力。而《南方都市报》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报纸品牌的塑造。《南方都市报》在发展过程中,一直注重报业品牌的打造,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本文通过分析《南方都市报》的品牌发展策略,为报纸媒体的品牌打造提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5.
2009年5月18日,《城市信报》编辑部从炎热的济南搬到了清爽的海滨城市青岛.作为《半岛都市报》的一个“小兄弟”,报业竞争的一堵防火墙,《城市信报》一开始的定位,就让这张小报纸走进了极端的“夹缝”. 按照要求,《城市信报》与《半岛都市报》合并发行,新闻选题须完全“区别化”.也就是说,在信息源本就了了的二线城市青岛,同样一个新闻事件,《半岛都市报》有的,《城市信报》就不能碰,这绝对让人纠结.但正是这个“夹缝”,让《城市信报》“无心插柳柳成荫”.  相似文献   

6.
近年,中国报业市场一个特色鲜明的“报群”正迅猛发展:广州的《南方都市报》、《信息时报》,深圳的《晶报》,四川的《成都商报》,南京的《南京晨报》、《现代快报》,北京的《京华时报》,浙江的《都市快报》、《今日早报》等等,均在近年间创办并迅速占领  相似文献   

7.
这几年来,随着报业改革的深入发展,中国报业中崛起了一群都市报.它以其独特风格吸引了大批读者,成为中国报业中的黑马。如今,“都市报现象”已成为我国新闻界一道独特的风景。据中央电视台的统计,全国已有此类报纸23家之多,其中知名度较高的有《南方都市报》、《海峡都市报》、《楚天都市报》等。其中最有影响的当数《华西都市报》,它创办三年多,发行量已达五十万份左右,成为中国西南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令世人瞩目。  相似文献   

8.
1996年1月1日,严冬的济南街头出现了一批穿红马夹的卖报人。《济南时报》的编辑、记者手捧着刚刚创刊散发着油墨芳香的报纸,穿行在大街小巷。“卖报,卖报,《济南时报》……”一声声叫卖,兴奋中夹杂着忐忑,羞涩中饱含着期待。红马夹的出现,给了济南人一份惊喜,“咱济南人也有自己的晚报啦!”人们奔走相告。创刊的当日,《济南时报》发行量就达6.7万份,被全国报纸自办发行协会喻为“全国新创刊报纸中罕见的奇迹”。一年后,《济南时报》发行量又达到15.6万份。中国晚报协会特批《济南时报》于去年9月加入了中国晚报协会,使之成为144个协会成员中唯一的一家“时报”。  相似文献   

9.
邬粉粉 《今传媒》2013,(5):41-42
评论是报纸的“旗帜”和“灵魂”,都市报评论在报业市场的激烈竞争中独树一帜,成为受众喜爱的版面.本文前三部分从都市报评论的崛起、都市报的特点以及都市报评论表达公民诉求的作用来分析都市报的发展现状,在第四部分,本文对都市报的趋向作了一些探索,旨在为都市报评论未来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新一轮传媒生态变局中,曾经抒写中国报业辉煌篇章的都市报,正在陷入“寒冬”困局.但不管外部环境如何困难,都市报人始终没有停止转型探索的脚步,如东方早报、京华时报彻底转型新媒体,北京青年报探索社区传媒,华西都市报打造封面新闻推进“双引擎”“双品牌”融合,深圳晚报与ZAKER合作等.归纳来看,突围的方向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不遗余力探索产品内容,挖掘优质内容,报业经营下滑但媒体影响力不能下降;二是用“洪荒之力”推进运营模式的变革,找准定位,在白热化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三是殚财竭力推进跨界融合,进军与报业密切相关的多元化产业.  相似文献   

11.
任琦 《传媒》2013,(1):38-40
改版,对于身处转型社会的我国报业来说,已是一种常态.但是,回首2012年,从2月6日《北京晨报》改版开始,《北京青年报》《京华时报》《新京报》《广州日报》《楚天都市报》《湖北日报》《华西都市报》《深圳晚报》《生活新报》《都市时报》《山东商报》等一连串的报纸都出现在改版名单上. 这些报纸何以在2012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改版?集体改版潮的背后说明了什么?报业改版的方向又在哪里?  相似文献   

12.
当前,报业竞争日益激烈。在新一轮改版浪潮中,不论是《南方日报》等传统党报,还是新兴大众化报纸《南方都市报》、《新京报》等,都大量增加了评论栏目或专版以及深度分析类的新闻产品。应该怎样认识这种现象、怎样认识新闻评论(深度分析——我把它作为一种准评论,故而包含在评论中。下面不再注释)、它们对于报业竞争的意义又在哪里呢?本文从四个观察视角来论述之。  相似文献   

13.
刘祥玖 《传媒观察》2002,(11):25-27
报业成都模式:竞争趋同 中国市场报的趋同化历程是从都市报开始的。成都既是中国都市报的发韧地,也是中国报业趋同化竞争源头。1995年初,《华西都市报》成功开创都市报模式后,1995年8月开始,《成都商报》确定了“综合性市民生活报”定位,对《华西都市报》进行直接摹仿和追踪跟进,从而引发成都报业第一轮趋同化竞争。同时也标志  相似文献   

14.
赵莉 《青年记者》2001,(2):15-16
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在京沪穗三地,都市报纸的零售额均占前列,其中《北京青年报》在北京零售量居第2位,《广州日报》在广州零售量占第1位,而且,《扬子晚报》发行量160多万,《楚天都市报》发行量突破百万大关。广州、深圳、上海是报业最发达的地区和报业竞争的主战场,《羊城晚报》、《南方都市报》、《新民晚报》都把发展重点转向城市,“立足城市,面向市场,贴近生活,贴近读者”已成为各大报的共识。有人预言,中国报业已进入都市报时代,都市报纸已成为当今最具活力、最有希望的代表。都市报纸的兴起和旺盛的发展势头主要是由于适应了读者市场。市场是充满活力的,同时市场也是充满残酷竞争的,今年以来持续了半年的南京报业大战主要是在《服务导报》、《现代快报》、《江南时报》等都市报之间展开,都市报纸发展的前景虽然广阔,但由于其定位趋同导致同质化竞争,进入门槛较低,必然引发激烈竞争。从目前美国的报业现  相似文献   

15.
2004年8月25日,《重庆时报》正式创刊,定位为综合类都市报。这样,加上以前定位综合性生活类都市报的《重庆晨报》、《重庆晚报》、《重庆商报》、《重庆青年报》,重庆报业市场出现了五路诸侯共分天下的局面。  相似文献   

16.
突破——言论版迎来黄金时代近年来,平面媒体纷纷推出了自己的言论专版。如《南方都市报》的“社论版对页”、《齐鲁晚报》的“新闻时评”版、《新京报》的“社论/来信”版和“评论”版、《京华时报》的“声音”版等等。  相似文献   

17.
吴永亮 《青年记者》2010,(14):68-69
2010年6月10日,《齐鲁晚报》、《济南时报》对小清河一期园林景观工程即将收尾进行了全面报道,标题见图1、2。笔者不由想起2008年9月23日出版的《齐鲁晚报》、《济南时报》,当天两家报纸对头一天小清河综合治理一期南岸园林景观工程方案亮相进行报道,标题见图3、4。  相似文献   

18.
事件     
《南方都市报》将借“壳”入京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南方都市报》将与光明日报报业集团合作,改造其子报《生活时报》,推出新报。据《光明日报》内部人士介绍,新的报名为《北京时报》,准备在今年的10月出刊。在人员安排上,除了社长一职将由光明日报集团出人担任外,其余的包括总编辑等在内的中高层管理职位,全部由来自  相似文献   

19.
近来一段时间,关于“都市报的冬天已经来临”之说,在报业颇为盛行。支撑这一说法的有诸多相关统计数字(参见吴海民《媒体变局:谁动了报业的蛋糕》一文,载《中国报业》2005年第11期)——如果这些数字没有问题的话,那么“,冬天”说确实值得重视。近年来突飞猛进的都市报,何以突然就“冬天”了?一说是受宏观政策的影响,比如“六部委房地产新政”使得房地产市场不像前些时候那么火爆了,因而导致占报业,尤其是都市报广告三分之一,甚至更多的广告收入锐减;一说是都市报自身恶性竞争,内容“同城化”现象十分严重,因而造成都市报成本过高,经营、发行…  相似文献   

20.
2011年1月20日,《中国新闻出版报》在头版头条刊登由该报记者曾革楠撰写的《肩负社会责任引领主流舆论——〈楚天都市报〉探索主流化转型纪实》长篇通讯,并配发评论,向全国新闻界推介楚天都市报主流化转型的成功经验。 该报配发的评论称,"《楚天都市报》一系列主流化转型的实践,让党和政府关注,让同行瞩目,让读者叫好,为都市类报纸主流化转型提供了范本。"并指出"《楚天都市报》的转型并非回归传统‘主流报纸',也不是单纯地吸引受众眼球,而是转向打造报纸影响力、引导力、公信力。这一办报理念,对于提升报业竞争力,加快中国报业产业化进程,乃至整个媒介市场的完善和提升,都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现全文转载,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