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吴敏 《传媒》2017,(9):31-32
2016年7月26日,2016“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在北京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并指出中国愿同沿线国家一道,携手打造“绿色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智力丝绸之路”“和平丝绸之路”,造福沿线国家和人民。《欧华联合时报》作为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受邀出席此次盛会,会议期间,还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接见合影,并参加座谈会。  相似文献   

2.
"一带一路"正在国内外有序推进.沿线各国的媒体合作作为"一带一路"内容之一,对还原沿线国家的真实形象,营造舆论氛围,促进媒体发达与欠发达地区合作,发展沿线国家特色媒体产业,增加沿线各国文化产业收入等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媒体对每个国家都有特殊意义,因此,沿线各国的意识形态和文化的差异以及传媒体制与政策等的不同又在一定程度上对媒体合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基于此,本文围绕这些挑战深入思考,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助力各国媒体合作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3.
"一带一路"是我国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外出版业的交流合作也迎来了历史性的新机遇,中国出版业更是获得了丰富的选题资源和市场空间,众多的出版社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踏上了新的征程.笔者希望围绕关注度较高的对外汉语、文学经典和中医药图书版权输出,结合近年来图书出版"走出去"的案例,与出版同仁一同探讨图书出版如何更好地走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相似文献   

4.
自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9月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战略构想后,作为地方党报媒体的《陕西日报》在多媒体竞争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权威性优势,以完善的采编体系,弘扬着社会主旋律.本文通过论述《陕西日报》2013年9月至2015年12月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相关报道发生的质和量上的变化,指出报道的深化节点,并进一步分析地方党报媒体在新闻报道中的优势和作用,以便更好地促进当地党报媒体的发展,发挥其舆论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一带一路"战略下电视传媒对外传播力构建路径为研究对象,以陕西广播电视台策划实施的大型人文历史穿越全媒体活动《丝绸之路万里行》为研究案例,从历史文化层面入手,对《丝绸之路万里行》活动的成功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一带一路"传播的核心是中华传统文化,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对中国价值理念的文化认同是"一带一路"对外传播的基础。在全媒体时代,电视媒体要创新传播方式,以"电视+"为契机,主动实施"融战略",努力贴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人民的共同关切,转变传播观念和传播语态,逐渐建立"你说—他听—他信"的新型传播模式,不断提升电视媒体对外传播公信力,讲好丝路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相似文献   

6.
谢飞  张湛 《传媒》2018,(12):52-54
哈萨克斯坦是中亚地区最重要的国家之一. 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提出"重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这也让哈萨克斯坦成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合作伙伴.本文选取在哈萨克斯坦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四家主流媒体,以四家媒体2017年报道的"一带一路"的相关新闻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哈萨克斯坦主流媒体在报道中反映出来的情感偏向以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赵晓蕊) 2015年11月8日,由河北大学伊斯兰国家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办,北京语言大学阿拉伯研究中心承办,17家大学及社会研究机构协办的"一带一路与伊斯兰国家发展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传媒、文化、哲学、国际关系等不同领域的海内外专家学者近80人参会.与会专家就"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以及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建设等话题开展了开放、多元的研讨.与会机构共同倡议成立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研究智库联盟",并发布《‘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研究智库联盟倡议书》.  相似文献   

8.
《今传媒》2016,(4):41
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媒体和文化机构2016年4月18日在北京成立"一带一路"媒体传播联盟,倡议打造文化精品,致力国际传播,共同弘扬丝路文化和精神,促进人文交流和文明互鉴。在当天举行的"一带一路"媒体传播联盟主题论坛上,来自中国五洲传播中心,美国国家地理频道、探索频道、历史频道,新加坡亚洲新闻台,蒙古国国家公共电视台等17  相似文献   

9.
张玉容  李永胜  李乐洋 《传媒》2021,(23):76-78
"一带一路"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文化交融是"一带一路"的精神灵魂,而跨文化媒体传播是文化交融的重要渠道.本文通过对"丝绸之路万里行"案例的追踪研究,总结评价其传播效能,提出提升跨文化媒体传播效能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0.
李卫 《声屏世界》2017,(10):26-28
为策应国家"一带一路"发展的向纵深推进,南昌乃至江西的一批拥有不同优势的本土国有、 民营企业,带着微笑与友谊"走出去",为沿线国家送去了技术、资金和就业岗位.在"一带一路"的时代大潮中,南昌广播电视台以不负媒体的责任与担当,紧随时代步伐,发现典型、报道典型,派出采编人员不远万里前往埃塞俄比亚,采访走出国门的江西企业.  相似文献   

11.
王倩 《传媒》2021,(12):64-66
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下,中国与沿线国家展开了更为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媒体作为民心相通的重要角色担当,在引导舆论、优化国际交流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深入理解沿线国家媒体发展的现状与特点,也是国与国之间进行有效沟通合作的重要前提.本文以巴基斯坦媒体作为研究对象,在客观审视其媒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总结其发展特点,以期为中巴两国的媒体交流合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的提出,赋予了古老海上丝绸之路以新的意义与生命。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非凡的创造力,是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地民众宝贵的历史记忆和精神家园,也是广播影视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广大广播影视创作者应抓住国家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契机,充分发挥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内涵丰富、底蕴深厚等优势,积极推进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广播影视创作工作,有效推动"海洋强国"的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3.
"一带一路"发展路线图指出,丝路沿线国家合作的主要内容,应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海外华文媒体作为连接中国与当地民众的重要环节,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一批以新媒体为特征的新生华文媒体集团开始涌现,积极传播中国的形象,更是把民心相通往前推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14.
人民日报早在2013年8月前就在俄罗斯最大的社交媒体——VKontakte上以俄语"Жэньминь жибао онлайн"注册并进行内容传播,截至2017年4月11日,关注人数高达85,274人.作者通过"内容分析"访谈"的研究方法,基于"一带一路"的大背景和"2016年中俄主流媒体联合采访活动"的小背景,系统抽样出234份样本,分析人民日报2016年下半年在VK的传播现状及问题,进而提出了四条对策.  相似文献   

15.
2016年以来,移动视频直播"野蛮生长",各类直播平台更是层出不穷,并成为新的财富聚集点.野蛮生长伴生的是乱象,国家网信办发布的《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则为混战的直播平台套上了"紧箍咒".从"大乱"到"大治",这个窗口期,则为传统媒体成功转型融媒体、甚至实现弯道超车提供了可能:强化移动视频直播,加快融媒体提质升级,抢占移动传播市场,已成为迫不及待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于钦密 《传媒》2017,(24):70-71
当前,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已经成为连接中外、顺应全球化发展潮流的宏伟构想,承载了一众国家繁荣昌盛的梦想.而《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河西走廊》《丝路,重新开始的旅程》等"一带一路"纪录片充分彰显了这一时代主题,并作为一种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文化载体、文艺形式和传播媒介,逐步形成了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国际文化传播.同时,纪录片内涵丰厚、生动形象、诉求鲜明等优势,能够吸引全球受众的广泛认可与喜爱.可以说,"一带一路"纪录片国际传播对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改善国际形象、强化国际话语权、弘扬民族文化等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蔡梦虹 《青年记者》2017,(17):123-125
2013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东盟时提出了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10月底,习近平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再次强调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性,并明确强调要加强人文交流.在当今世界形势下,人类文明的发展已到达一个新的转折点,以西方文明为主导的世界体系已逐渐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未来人类新的文明将是由发达国家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携手共创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提出,将为中国以及丝路沿线各国的文化传播和世界人类文明的重构带来历史性的机遇.历史上,中国优秀的茶文化、丝绸文化、陶瓷文化等曾一度领先于世界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新时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海外传播将推动中华文明在丝路沿线各国乃至全世界的再传播,进一步推进世界人类文明重构.  相似文献   

18.
《传媒》2017,(18)
蔡达峰:丰富"一带一路"国际出版合作内容,提升出版合作的品质.为此中国政府实施了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等项目,支持反映当代中国主题等领域优秀图书的翻译出版,国际出版交流合作的内容不断丰富.在"一带一路"的开放格局下,中国出版应充分发挥出版品牌和内容创新优势,精心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需求,推出符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需求的优秀作品,让各国优秀图书走进中国、让中国优秀图书走向世界.深入交流,共建出版合作新格局.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广西出版传媒集团以东盟为中心,以"一带一路"交汇带为基地,不断取得"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版权输出新突破,共向越南、泰国、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盟国家输出版权400多种,成为全国向东盟国家输出版权最多的出版集团之一.同时,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及时跟进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布置,在埃及、突尼斯、土耳其、南欧开拓新的图书版权输出,初步完成了广西出版传媒集团"一带一路"沿线输出版权、直接参与国家战略建设的基本布局.  相似文献   

20.
建构南方丝绸之路文化记忆对推动沿线地方发展具有现实的需要与广阔的空间。南方丝绸之路沿线地方具有通过地方历史、地方媒体、地方认同三个层面来建构文化记忆的可能。其中,地方历史可分为基于历时性的记忆衔接、基于共时性的记忆选择、基于物理性的记忆场所三个维度,地方媒体包括地方新型主流媒体、地方自媒体和其他媒介形式等三种类型,地方认同的效果考察主要关注文化记忆的媒介内容感知以及媒介内容的差异化呈现。此外,记忆建构的行政因素作为几乎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引领和推动力量,毫无疑问会进入地方的文化记忆建构当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