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标杆的“网络信息分类目录体系标准”、“网络信息自动加工处理系统”和“网络信息智能搜索平台”以及电子政务信恩资源的知识挖掘开发工具.是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网络软件系统、建立电子政务信息元数据标准和开发相应的共享系统为整合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及利用电子政务信恩资源开展服务提供了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
论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知识产权保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梁红  蔡兴蓉 《现代情报》2005,25(8):82-84,88
在数字图书馆开发利用过程中,必然会涉及众多的知识产权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数字化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本文针对有关馆藏资源数字化引起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数据库建设引起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数字化信息传播引起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数字化信息链接引起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网络信息资源利用的知识产权立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网络信息资源知识产权保护中存在的一些立法问题.提出了如何通过完善网络信息知识产权立法来保护网络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4.
数字图书馆与知识产权问题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研究了数字化图书馆中诸如:信息资源数字化与知识产权、数据库建设与知识产权、数字化信息资源传递与知识产权、数字化信息资源上载、下载、浏览、与印出与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等一系列与知识产权相关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数字化图书馆的知识产权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我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基本类型与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益清  李忱 《情报杂志》2006,25(12):7-8,12
信息资源作为一种组织的资源和财富,在电子政务的建设与运行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我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基本类型,并对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组织模式进行了阐释。对于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组织、规划和电子政务网站的建设,可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信息资源的网络管理风险——网络知识产权保护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杨锐 《情报杂志》2001,20(1):7-8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信息交流的巨大进步。信息资源的网络管理方式事业了网络管理风险,以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保护为例,讨论网上信息资源的几个版权问题及一些知识产权问题。  相似文献   

7.
电子政务与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郑伦卫 《情报科学》2003,21(12):1323-1327
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电子政务的基础,电子政务是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目标和方向,本文论述了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以及所应采取的对策,旨在实现政府信息的价值,为电子政务提供更好的支撑。  相似文献   

8.
论网络信息资源利用中知识产权的保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韩学志 《情报科学》2003,21(3):279-282,285
对于网络信息资源利用中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在被称为“第四媒体”虚拟空间的网络上需不需要法律来规范?这是目前知识产权保护研究中的一个新的领域,也是情报科学中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网络信息资源利用中的技术问题及存在的知识产权问题进行阐述,提出对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合理建议,对于研究网络咨询服务中知识产权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与个人信息隐私权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振  贺佐成 《情报杂志》2005,24(3):2-4,7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 ,也使得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库中个人信息隐私面临被侵犯的可能 ,对此 ,应当从提高公民个人信息隐私权意识 ,提高电子政务信息管理者道德 ,以及加强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系统的管理方面来保护电子政务信息系统中的个人信息隐私权。  相似文献   

10.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开发中的知识管理与信息共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焕成  孙晓玲 《情报科学》2006,24(11):1651-1656
鉴于当前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效率不高,本文提出了加强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二项策略:建立面向电子政务的知识管理体系和电子政务信息知识共享机制。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资源基础理论、信号传递理论及制度观等,以我国纺织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政府补贴对纺织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并分析地区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与企业所有权性质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政府补贴在一定界限内会促进研发投入增加,超过一定界限时会产生挤出效应,政府补贴与研发投入之间呈倒U形关系;企业所有权性质与地区知识产权保护水平都有显著调节效应,政府补贴发挥的激励作用在民营企业内更强,在地区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较高的地方也较强;联合调节作用表现为:当地区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较高时,政府补贴对研发投入的影响会因为企业所有权性质不同而有较大差异,且在民营企业内促进作用更显著,反之,政府补贴对研发投入的影响程度在国有和民营企业中差异不明显;政府补贴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的关系在纺织业、纺织服装业、化纤制造业3个子行业中有区别,政府研发补贴对化纤制造业研发投入激励作用最大,其次是纺织服装业,而纺织业中则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袁冰洁  罗贤春  李伶思  姚明 《现代情报》2016,36(12):133-138
通过政务信息资源研究的关键词共现图谱发现,近年来国内政务信息资源研究热点主题有基础理论、政务信息管理模式、开发利用、共建共享与信息资源整合、投入-效益分析、数据格式与系统标准、制度政策与知识产权等七方面。通过关键词时间序列分析发现,国内政务信息资源研究的趋势主要有动态采纳、云计算、政府转型、舆情引导、开放数据等。  相似文献   

13.
论我国信息资源知识产权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明 《情报科学》2002,20(5):538-542
本文分析我国信息资源产权保护的背景,初步阐述了我国信息知识亲牟的目标及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14.
政府信息资产及其运营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政府信息资源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资产.本文论述了政府信息资产的内涵,认为政府信息资源是一种经济资源和生产要素、政府信息资产的构成具有多样性、政府信息资产是一种权利型资产、政府信息资源转化为信息资产需要一系列的制度安排.文章从政府信息资产的激活、重组和风险控制等方面分析了政府信息资产的运营策略.  相似文献   

15.
李小霞  高文杰 《大众科技》2014,(11):237-238
为了保护陶瓷研究的知识产权,分析了数字时代文献数字化、信息传播及信息服务中陶瓷研究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提出了既要加强对陶瓷知识产权的保护,也需要根据数字时代的特点修订现有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以满足数字时代陶瓷文献信息服务的需要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16.
网上信息资源自主知识产权的意义、标准与建设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我国信息化实践的考察,论述了网上信息资源自主知识产权的意义,认为知识产权是保障国家信息安全、取得信息化实效的需要,也是提高我国网络竞争力的需要。最后提出了网上信息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信息创伤主权化、信息表达汉语化和信息标准自主化。建设从中文信息资源推动、加强信息关键技术创新、政府引导等方面加强自主知识产权建设。  相似文献   

17.
高雄 《现代情报》2010,30(6):61-64
知识产权问题是制约数字图书馆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分析了数字图书馆通过链接和网上资源下载进行虚拟资源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知识产权风险,厘清了链接过程中所涉及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复制权、发行权等一系列知识产权问题及法律问题,最后提出了数字图书馆进行虚拟资源建设时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潘婷 《科技创业月刊》2006,19(9):153-154
从数字图书馆与知识产权的概念、国内外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国内外的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关于我国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保护的建议等几个方面对数字图书馆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19.
发展电子商务是以信息化带动经济增长、促进经济转型的有效方式之一。伴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电子商务对传统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文章在归纳现有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保护模式优缺点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保护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从知识产权战略的高度、政府行政管理的视角,分析加强我国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保护的战略重点,为政府推动电子商务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何华 《科研管理》2019,40(3):163-170
中美两国政府关于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的评价形成了强烈反差。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对这种反差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美国《特别301报告》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的评价并不准确。(2)这种反差主要是因为中美之间在知识产权保护标准、知识产权政策和知识产权保护效果等方面存在认知差异。(3)美国之所以在知识产权认知上形成自己的特色,是因为其重视以知识产权来维护自己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地位,不断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与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之间的关系。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