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文教学应注意激发学生兴趣,优化学生写作心态,优化老师的指导过程,让学生“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再“用我手写我心”。1.让学生联想和想像。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是无限的。更有人将想像比作思维的翅膀。生活也告诉人们,想像是离不开情感的,只有对生活充满激情和真知灼见的人,才会有合情合理、富有诗意的美好想像。举一个常识性问题“雪融化了变成什么”来说,如果按照思维定势来答,答案自然是“水”,但有个孩子却说“变成春天”。试想,如果那个孩子不是那么热爱春天,他脑海中就不可能迸发出这样一个奇妙而充…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个在前几年广为流传的故事:  “雪融化了是什么?”老师在课堂上提这样一个问题。全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回答是“水”,而唯独有这么一个小学生和大家发出了不同的声音:“雪融化了是春天。”于是,同学们开始嘲笑他,老师也一本正经地告诉她答错了,然后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标准答案”,并叫学生们用心记住,答案是“水”。  雪融化后变成水,这是常识。但那个孩子的回答就一定是错误的吗?寒冷的冬天过去了,冰雪融化,种子发芽,小草钻出地面,果树开花,难道这不是春天又是什么?孩子的脑海了里充满了童稚的天真和想像,幼小的心灵中充盈着美丽…  相似文献   

3.
“雪融化了是什么?”某老师在课堂上出了这样一道题,一个小学生近乎异想天开地回答是:“春天!”然而,他的老师却一本正经告诉他错了,并把“标准答案”写在黑板上,叫学生们用心记住,答案是“水”。雪融化后变成水,这是常识,但孩子的回答就错了吗?没有。至今,我们的记忆中还有“冰雪融化,种子发芽,果树开花”这样让人怦然心动的句子——这难道不是指美丽的春天吗?!多么面目可  相似文献   

4.
“雪融化后是什么?”某老师在课堂上问了这样一个问题。“是春天!”一个小学生肯定地回答说。然而,他的老师却一本正经的告诉他错了,并把“标准答案”写在黑板上,叫学生们用心记住,答案是水。雪融化后是水,这是常识。难道小学生的回答真的错了吗?至今我们的记忆中还有“冰雪融化,种子发芽,果树开花”这样让人怦然心动的句子。这难道不是指美丽的春天吗?多么面目可憎而机械的“标准答案”——想象的翅膀被“喀嚓”一声剪断了。我想,这个小学生从此以后再也不会说出像“雪融化后是春天”这样富有想象力的答案了吧!这位老师固守着答案的惟一性,…  相似文献   

5.
“雪融化了是什么?”某老师在课堂上出了这样一道题,一个小学生近乎异想天开地回答是:“春天!”然而,他的老师却一本正经告诉他错了,并把“标准答案”写在黑板上,叫学生们用心记住,答案是“水”。  相似文献   

6.
“雪融化了是什么?”老师在课堂上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一个小学生近乎异想天开地回答道:“春天!”然而,老师却一本正经地告诉他错了,并把“标准答案”写在黑板上,叫学生们用心记住,答案是“水”。  相似文献   

7.
某小学曾有一个教师在课堂上提问 :“雪融化了出现什么?”回答“水”的学生受到了教师的称赞 ;有一个学生回答“雪融化了出现春天” ,老师马上给他判定错误 ,并转告其他学生 :“记住 ,雪融化了只能出现水。”“雪融化了出现春天”———多么美妙的图画!我们仿佛看到冬雪消融 ,溪水淙淙 ,草木绽芽 ,百鸟啾鸣 ,一派生机盎然的早春景象。“雪融化了出现水”无疑是正确的答案 ,但我们能简单地判定“雪融化了出现春天”是错误的吗?因为教师简单的判定冰冻了学生天真浪漫的想象力 ,也许当这个学生再次遭遇类似的问题时 ,不会再开动思维想象的机…  相似文献   

8.
一本教育刊物上刊登了这样两则案例:一则案例说:一位小学语文教师提问学生“雪融化了是什么?”一位学生回答:“雪化了是云。”另一位学生说:“雪融化了是彩虹。”还有学生说:“雪融化了是春天。”老师说:“都错!答案是泥水。”  相似文献   

9.
诗人艾青说 :“所有意想 ,意境 ,象征都是通过想像而产生。”诗歌的创作离不开想像 ,同样 ,诗歌的鉴赏也离不开想像。无论诗歌意境的建构还是诗人情感的领悟 ,都需要学生展开想像、联想的翅膀 ,从自身的生活经验中去寻找相应的形象感受和情绪体验 ,从而达成与诗人的沟通。正如叶圣陶所说“读诗不仅要睁开眼睛看文字 ,更要在想像中睁开眼睛看由文字触发而构成的画面。”因此 ,教学中 ,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 ,感受诗情画意。一、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想像的欲望情感是想像的动力。诗人“情动而辞发”引发出“思接千载 ,视通万里…  相似文献   

10.
作文思维操     
雪化了,变成……要求搜集关于“雪”的有关知识,根据你的经验生活,通过想象写一篇文章。导语冬天,北风呼啸,江山万里,雪花飞舞,大地像盖了一层雪白的棉被。地上,道路两旁布满一座座小山一样的雪堆。冬天,雪在舞蹈;冬天,雪在和大地说悄悄话;雪融化了,变成小溪。雪化了,变成了春天。雪化了,变成温暖……你看到雪化以后变成了什么吗?把你内心的感受写出来。  相似文献   

11.
《红领巾》2010,(5):14-16
妈妈微笑着问儿子:“宝贝,雪融化了是什么呀?”孩子回答:“是春天!”妈妈不满意了,一本正经地告诉儿子他错了,并把“标准答案”用笔写了出来,好让儿子用心记住,答案是“水”。就是在这些“标准答案”中,孩子们想象的翅膀被咔嚓一声剪断了!  相似文献   

12.
“雪融化了以后是什么?”这是一小学试卷里出现的题目,答案是“水”。有一个学生作答“雪融化了以后是美丽的春天”被判错,问及原因,改卷老师说,标准答案就是“水”。  相似文献   

13.
雪融化了是什么?这是一堂语文课上老师给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一位同学站起来富有诗意地回答:“雪融化了以后是春天!”没想到老师一本正经地说:“错了。正确的答案应该是——雪化了以后是水。”雪融化了是什么?答案应来自于学生的理解,学生的体验。对农村孩子来说,雪化了以后可能  相似文献   

14.
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提问学生——雪融化了是什么?一名学生回答:"雪化了是云。"另一名学生说:"雪融化了是彩虹。"还有一名学生近乎异想天开地回答道:"春天!"老师一本正经地说:"都错了!答案是水。"并把"标准答案"写在黑板上,叫学生们用心记住。  相似文献   

15.
笔者曾经听过这样一堂语文课,老师给学生出了一道题目:“雪融化以后变成了什么?”有位学生自信地回答道:“是春天!”可惜这位教师的标准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水”。因此,回答“春天”的学生错了,他学习的自信力开始动摇。这位教师太注重标准答案了,以致于抹杀了学生可贵的创造性!‘‘雪融化后变成春天”,有什么不对的呢?不是更富有诗意,更富有想象力吗?  相似文献   

16.
低年级的阅读教学要力求做到以诵读为“经”,想像为“纬”,将美读与想像紧密结合起来。要适当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美的情境,引导学生在充分的阅读实践活动中展开联想,放飞想像,感受课文中美好的情境,感悟语言,积累语言精华。  相似文献   

17.
在《语文学习》“争鸣”这个栏目里,曾刊过周遵汉、王丽亚的题为《雪融化之后是春天吗?——略谈中学语文教学的非科学性》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以广为人知的事例开头:“雪融化之后是什么9”老师的标准答案是“水”,而学生的答案是“春天”。作者在文中指出:  相似文献   

18.
古代诗词意境鉴赏主要有以下五种方法: 一、善于展开联想诗词的主旨常常借助意境来表达。体味意境的方法是抓住诗词中的画面和气氛,借助联想或想像去理解、感受“此时”、“此景”中“此人”的“此情”是什么。诗词中的情与景结合的基本方式有即景述怀、直抒胸  相似文献   

19.
蒋海滢 《宁夏教育》2004,(10):51-52
偶尔,读到这样一则教学案例。课堂上,教师问:“雪融化以后是什么?”学生答:“是春天”。教师纠正说:“不对,标准答案是水”。掩卷长叹之余,我想,这所谓的标准答案,在拒绝了学生精彩回答的同时,也在不经意间折断了学生想像的翅膀,扑灭了刚刚燃起的创新思维的火花,由此,我想到了另外两节数学课。  相似文献   

20.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它是知识的源泉。”雪融化之后是什么?是水,还是春天?这个案例已成了一个反面的教育典型,它的含意是:有些平庸的教师扼杀学生富有诗意的创造性思维火花,认为“雪融化了是春天”是错误的,他们只承认一个标准答案——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