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1 毫秒
1.
中国“国家地理”类杂志十年发展瞰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地理"是一种媒体类型,以美国《国家地理》为先导,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先后创办了类似的杂志。1998年1月,《地理知识》以美国《国家地理》为参考蓝本进行了全面改版,从此我国也  相似文献   

2.
一人文地理类杂志是一种国际通行的刊物类型。以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为代表,许多国家都曾先后创办过这类杂志,如德国的《地理》、美国的《地球》、澳大利亚的《国家地理》、加拿大的《加拿大地理》等等。在我国,这种地理类杂志近年来也纷纷创办、改版,出现了《三联人文地理》、《华夏地理》、《西藏人文地理》、《旅游地理》、《国家人文地  相似文献   

3.
《中国国家地理》(简称CNG)是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主办的一本自然科学类期刊,立足中国本土、讲述山川之美、梳理人文精粹、弘扬科学精神,目前月均发行总量每期超过80万册,在所有参加BPA认证的大陆期刊中名列第一.《中国国家地理》创刊60余年来,一直以"责任"和"创新"为己任,引领科学传媒风气之先,媒体形态从平面杂志发展成全媒体传播,现在业务涵盖三本精品纸刊(《中国国家地理》《博物》《中华遗产》)、网站、移动终端、发行、广告、图书出版、影视制作、文创基地等,已成为一家现代化期刊传媒集团.笔者通过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的实践与探索,总结其发展模式,以期为期刊转型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提到美国国家地理协会图书馆,不得不先介绍一下美国国家地理协会。美国国家地理协会(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创立于1888年,在其后的100多年的时间里他们发展了数以千万计的会员,足迹遍布世界的各个角落。现在一提到国家地理协会我们就会想到它背后庞大的科学文化产业,闻名世界的《国家地理杂志》几乎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在美国《国家地理》创刊125周年之际,青岛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与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成功实现版权合作,在中国推出《环球少年地理》杂志。近日,《环球少年地理》杂志在北京首发,正式与全国小读者们见面。据了解,《环球少年地理》与美国《国家地理》少儿版同步发行,小读者在感受"原汁原味"美国版本的同时,也能品读到中  相似文献   

6.
李栓科 《传媒》2012,(4):27-28
正《中国国家地理》(CNG)是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主办的一本精品科学杂志,目前月均发行总量超过90万册,是国内发行量最大的精品期刊之一。长期以来,《中国国家地理》立足中国本土,传播地理之美,昭示人文精华,同时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弘扬中国文化,提高杂志  相似文献   

7.
17年前的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封面人物“阿富汗少女”,一度被英国媒体爆炒当过本·拉登女儿的家庭教师。  相似文献   

8.
封面链接     
随着消费者对环保问题愈加关注,与之相关的"绿色"领域成了媒体新一轮投资沃土。首先是美国圣丹斯电视频道推出全新节目——《绿色》。探索公司不甘示弱,声称要打造一个绝无仅有、24小时持续播出、专注环保生活的全球频道——《绿色星球》。建立绿色网站方式也颇受媒体青睐。赫斯特集团推出"天天绿色网",《华盛顿邮报》网络新闻部设立"萌芽网",国家地理也着手打造自己的"国家地理绿色网"。另外,平面媒体紧跟其后,相继发起一系列"环保活动"。如《户外》杂志每售出一份,就捐赠1美元给公益性环保组织。《名利场》五月的杂志以介绍环保英雄和环保明星为主打,广告量飙升。  相似文献   

9.
高子华 《现代传播》2005,(4):128-129
美国是文化产业的始作俑者。那么,这个把“文化”和“产业”两个如此相悖论的概念嫁接在一起,做成了世界上最为发达的文化产业的国家,有一些怎样的独到之处?这些做法对我们有什么借鉴意义?2004年秋,我到美国参加了以“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为主题的短期培训。在美期间,我们除了在新泽西州肯恩大学的短期课堂授课外,还考察了十余家媒体。对美国的媒体运营、媒体管制和媒体环境有了直接的了解。一、政府规制和市场力量“两手”和谐共舞,以求最佳博弈效果在美国广播电视业的成长史中,FCC(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的“调控之手”出现在每一个关键拐…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有很多科技类媒体,影响较大的比如《大众科技报》、《中国国家地理》、《北京科技报》、《农业科技报》等,而其他类别的媒体对科技新闻的报道比重也在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1.
李栓科 《传媒》2017,(17):11-12
在互联网的冲击下,《中国国家地理》坚持做内容推动型媒体。强势的媒体品牌都以内容为推动力,编辑部的高度决定了媒体的厚度。《中国国家地理》坚持"内容为王"的发展原则和现代办刊方式,独家、原创、权威的内容是杂志赖以生存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在美国 ,科技编辑是一个逐渐被认可的领域。美国的科技编辑们在什么环境下工作 ?他们做什么 ?有什么样的教育背景 ?用什么样的体例手册和其他资源 ?有什么组织为他们服务 ?他们对哪些话题和事件有职业兴趣 ?文章描述了美国科技编辑的概况 ,着重说明上面这些问题。本文的写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我为科技编辑委员会的期刊《科技编辑》做编辑的经验。本文中 ,“科学”具有广泛的含义 ,包括医学及其相关领域。的确 ,在美国许多科技编辑是医学编辑。   工作环境和工作类型在美国 ,有各种各样的媒体雇佣科技编辑 ,这些媒体包括杂志、图书、大众…  相似文献   

13.
提起《国家地理》(National Geo graphic Magazine),就不由得想起两个玩笑:“预订《国家地理》之前,必须确认家中是否有空间存放过期杂志”,“《国家地理》如同圣经般令人不敢丢弃,有朝一日,美国可能会因过期杂志的重量而沉没。”当然这些笑谈有些夸张,但是由此《国家地理》在读者中的声誉却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4.
《美国国家地理》做过一期印度专题,有张照片是个酒鬼一头扎在树窝子里昏睡,旁边是堆刚刚呕吐出的秽物。图片说明让人印象深刻:“此刻,他离神更近一些!”  相似文献   

15.
刘晶 《编辑学报》2019,31(6):600-605
我是《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内容总监,迄今已在该杂志做采编工作20年,亲身经历了她从《地理知识》杂志改版更名为《中国国家地理》、发行量从1.5万册/期增长到100万册/期、杂志社从十几个人发展到拥有几百人的传媒集团的全过程。本文通过总结在《中国国家地理》20年的采编实践,探讨了自1999年以来中国科普期刊内容特性的几个发展阶段,探究了该杂志在近20年间是如何将其内容制作的性质从简单科普向科学传播转变的,介绍了其在内容制作方面是怎样完成了对美国的《国家地理》杂志从学习和模仿到质变和超越的实践经验,总结出有中国特色的“地理味儿”是如何制造出来的一些经验。我最想表明的意思是,《中国国家地理》的实践给我们以信心:中国的科普期刊,只要坚持科学传播理念、遵循媒体传播规律,完全可以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科普道路,并成为向全世界展现中国的一张名片。  相似文献   

16.
有112年历史的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已授权台湾《大地地理杂志》,于2001年1月出版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繁体字中文版。  相似文献   

17.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是迄今为止大陆唯一一家通过版权贸易、商标授权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完整落地的原创媒体。作为一本地理科普类杂志,“中国国家地理》独特的内容和定位使得它在海外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2014,(9):61-65
<正>为纪念肯尼迪遇刺50周年,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大手笔制作了电影《刺杀肯尼迪》,大受好评。在国家地理频道的专题页面中,有大量内容可供用户探究关于美国历史上最受欢迎的总统之一约翰·肯尼迪本身以及刺杀事件的全方位信息。本文将重点介绍专题页面中最为精彩的"互动纪录片"部分——《与死神的约会》(Interactive Documentary—Rendezvous with Death)。在这一部分,美国国家地理频道不管是在内容组织还是在报  相似文献   

19.
新书推荐     
《中国新闻周刊》2004,(1):76-76
《透过镜头》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译者:冯世刚2003年10月定价:290.00元 本书号称是美国《国家地理》最伟大的摄影作品集,荟萃了美国《国家地理》杂志1000万张图片中的231幅画面,向我们展示了这个世界使人着迷的景象,从欧洲到亚洲,从非洲到美洲,直到岛屿和环绕它们的海洋。  相似文献   

20.
National Geographic 《国家地理》 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编辑,以严谨的文字和丰富的彩照介绍世界地理,民俗和奇异风光。是美国发行量最大的地理杂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