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我认识启功先生是在1979年年初,那时先生刚结束在中华书局标点《清史稿》的工作回到北京师范大学(下文简称北师大)。为请启功先生参加并指导纪念陈垣校长诞辰100周年的筹备工作,经刘乃和先生引荐,我第一次与先生见面。当我说明是为纪念陈垣校长请他写回忆文章时,启功先生非常高兴,动情地讲述了他如何受到老校长的教导和恩泽,他说:"没  相似文献   

2.
<正>2015年7月24—25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培训学院与美国中小学校长协会合作主办,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协办的"2015中美校长高峰论坛:美国荣誉校长北京行"活动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活动期间,我们有幸采访到了曾荣获美国"年度教师"称号的美国新锐教育领袖—迈克尔·埃尔斯顿(Michael Elston)先生,并就当前的教育热点问题与他进行了深入交流。  相似文献   

3.
2005年12月17日,由广东教育杂志社主办,华南师大康大教育园高等教育发展管理委员会协办的广东省第二届高中之论·中学校长论坛在广州市举行,全省各地200多名高中校长出席了会议。省教育厅副厅长刘育民到会讲话,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院长任剑涛、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肖  相似文献   

4.
日本数学教育博士,学艺大学教授杉山吉茂先生应中国教育学会数学教学研究会邀请,来我国讲学。 杉山先生在北京期间,分别在北京师范大学、课程教材研究所与我国中学数学教育同行进行了座谈,还在北京师范大学实验中学作了题为《日本数学教育的现状和展望》的学术报告。 他说,日本数学教育界研究的焦点之一,是适应个性教学。一方面是针对数学教育现代化运动引起的学生掉队情况予以补救;另一方面考虑到提高数学教育水平,针对学习数学没兴趣的学生采取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日本数学教育博士,学艺大学教授杉山吉茂先生应中国教育学会数学教学研究会的邀请,于1987年10月5日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作了专题报告。现把杉山吉茂先生的讲话录音整理成文,供参考。 今天,我就《日本数学教育的现状和展望》这个题目谈谈自己的观点,供诸位参考。首先概括介绍一  相似文献   

6.
2005年7月,我国第21个教师节即将到来的时候,我们走进了教师节首倡,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王梓坤先生的家,就教师和教育智慧问题进行了专访。对教育理念更新、课程教材改革、考试制度完善等当今教育发展中必须面对又十分敏感的话题,王先生都坦诚直言。他对教育现状的深入了解.  相似文献   

7.
林砺儒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早年东渡日本攻读教育,回国后到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担任教授,先后在北京师大附中和几所大学担任领导职务。解放后,林砺儒先生任北师大校长、教育部中等教育司司长、教育部副部长。林砺儒先生对教育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独立的见解,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他不仅学术造诣很深,还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特别是在黑暗的旧中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他坚持全人格教育,  相似文献   

8.
1996年暑期,我在人民日报社举办的一次文学研讨会议上结识了辽宁省葫芦岛渤海造船厂一中校长陈志雄先生。这位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的校长将他多年来所写的杂文、教育随笔和诗歌分别整理出来,于1999年以《三叶集》的总书名出版,其中《绛帐集》是他教育随笔的结晶。  相似文献   

9.
《学科教育》2013,(2):13-13
2013年3月22日至23日,北京师范大学举行高中教育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首届京师高中教育高峰论坛,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申继亮,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北京师范大学董奇校长、陈光巨副校长以及来自全国20多个省份的90所高中的130多名校长和教师代表参加了会议。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石中英教授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10.
2005年11月20日,“有效教学的策略及实践探究”研讨会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学校第六届教学年会”在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隆重开幕。这次大会以“有效教学的策略及实践探究”为主题,由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学校发展与研究中心主办,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和北京师范大学海威教育集团承办。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郑君礼,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学校发展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北京中加学校校长王本中,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学校发展与研究中心副主任、北师大第二附属中学原校长林福智,北京市教委基础教育处副处长张士佐。  相似文献   

11.
2006年10月21日,江西省重点中学校长高峰论坛暨《高中牛之友》杂志理事会成立大会在江西帅范大学国际交流中心召开。论坛议题是:关注高中学生成长、关注高中学校发展。这是一次江西高中校长精英的盛会,也是一次高中教育思想火花的汇聚,在江西省的高中教育发展史上,无疑会留下灿烂的一笔。江西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副厅长郑守华到会并讲话。他介绍了全省近年来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的概况,指出要积极推行素质教育,坚持先进的办学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他们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郑守华结合生活中…  相似文献   

12.
分论坛一 曾天山(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下一阶段是一个大家思想碰撞、互相交流的时间。我们邀请了几位专家,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谈松华先生,北京市房山区教育委员会主任郭志族先生,还有一位新到嘉宾,北京师范大学实验中学原校长、书记,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王本中先生。大家对他们的参与表示欢迎。  相似文献   

13.
《学科教育》2014,(3):68-68
2014年5月10日至11日,北京师范大学第二届京师高中教育高峰论坛在北京市第十二中学成功举办,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郑富芝司长,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钟秉林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陈光巨副校长,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高中校长、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国家级实验区学校校长、国内外知名高中教育研究专家170余人出席了论坛。北京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兰宏生主席出席并致辞。  相似文献   

14.
司马辽太郎是日本当代著名的历史小说家、大众文学家,他虽然不是历史学家,但他关于战争和历史的很多观点在日本影响甚大。对于这样一位影响了许多人的历史小说作家,我们有必要对他及其作品进行一番分析研究。1975年5月司马辽太郎开始了他成为一名作家后的第一次中国之旅,其后便出版了《从长安到北京》一书。本文以这本书的内容为中心,重点讨论在这次旅行中,他对中国历史以及当时中国现状的看法与认识。  相似文献   

15.
这里特将以下嘉宾的看法刊出,以供大家思考。 王本中 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原北京师范大学实验中学校长 王楚松 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湖南师范大学附中原校长 杨宝祥 天津市第一百中学校长 吴国通 北京小学校长.  相似文献   

16.
2013年11月24日,北京师范大学“老中青三代教育学者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敬文讲堂隆重开幕。中国比较教育创始人、中国教育学会前会长、世界比较教育联合会主席顾明远先生,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院长、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教育学报》执行主编、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常务理事于述胜教授,英国剑桥大学教育学院博士、80后新锐王熙老师分别作为老、中、青三代教育学者的代表针对“教育的文化自觉”展开讨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楚江亭教授、北京市丰台区“十二五”第二期小学骨干校长高级研修班的50位校长书记、教育学社第二任社长杨中华先生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了本次论坛。此次论坛的三位教育者从“什么是文化自觉”、“文化自觉的意义”、“教育与文化自觉”、“如何培养教育的文化自觉”等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7.
2005年4月24日,由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中心和日本国际理解教育学会共同主办的"全球化时代的国际理解教育"中日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中方人员主要有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中心、北京教育学院、人民教育出版社以及中国农业大学附属中学等方面共约30名专家学者和一线校长与教师;而日方人员则包括13名日本国际理解教育学会的会长与骨干会员;另外,美国美日财团理事长助理也随日方代表团前来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8.
陈垣(1880~1971)先生是著名的史学家。他在史学、元史、宗教史、考据学、校勘学、避讳学等方面有大量著作传世,在学术界享有盛名,影响深远。同时他又是一位终身从事教育工作的著名教育家,早年曾任北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辅仁大学教授、导师,后又担任辅仁大学校长、北京师范大学校长数十年。他  相似文献   

19.
学校发展的关键在于学校决策人的办学理念,如何更新与完善校长的办学理念,这是当前中国教育与校长办学亟须解决的一个主要难题。理念决定行动,思路决定出路,任何办学实践与管理行为都要依赖科学思想的引领与价值观的指导。2013年12月1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与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教育体育局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会堂联合举办了“价值引领内涵发展暨合肥市包河区名校长张红、黄先银办学实践”的研讨会。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高中事业处处长马嘉宾、《中国教育报》总编辑兼中国教育报刊社副社长翟博、《中小学管理》杂志社社长与主编沙培宁、全国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刘永胜、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985工程”首席专家张新平、北京市石景山区教工委书记叶向红、北京市第十二中学校长李有毅、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分党委书记褚宏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导师马健生教授和张东娇教授及合肥市包河区教育体育局的有关领导及各中小学的校长都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相似文献   

20.
邹芳启 《教育探索》2003,(8):108-108
王栋校长“文革”前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在教育这块沃土上已经耕耘了近四十个春秋。他先后担任过鸡西市第一中学和鸡西市师范学校的校长。如今,他又在花甲之年走马上任鸡西市第一所经市教委批准的民办私立学校———育才中学校长。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想要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它的校长。”王栋校长虽然年过花甲,但他依然精神矍铄,思维敏捷,办事利落。凭借其丰富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知识,凭借其“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王校长为育才中学制定了“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宗旨。实践证明,在王校长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