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女子100米栏跑基本上是从男子110米栏演变过来的,因此阶段划分与110米栏相同。起跑至第一栏为13.72米,栏间距为8米,栏高76.2厘米。最后一栏至终点为14.28米,全程10个栏架。由于栏架高度与运动员身高相比,相对较低,因此,全程跑时身体重心起伏较小,跨栏步动作幅度小,动作自然、更接近于平跑。本文旨在对初中女子100 米跨栏技术教法训练进行一些阐述,希望能和同仁们一起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一、女子100米栏技术发展趋势七十年代初期,把女子80米栏改为100米栏,运动员较快地适应了100米栏的技术特点,成绩提高较快,目前世界记录12″21是保加利亚运动员顿科娃所创。女子100米栏的技术和训练不断完善和改进,其表现在: 1.跨栏跑技术趋于简单而实效,动作更接近于短跑技术. 2.摆动腿非常积极,上移动作一旦结束,摆动腿就积极下压,动作干脆而连贯。 3.保持较高的姿势跑栏,跨栏全程身体重心都应处于较高的位置。 4.动作有力,速度快,上下栏配合协调  相似文献   

3.
林璐 《体育教学》2010,29(1):58-59
目前学校及业余体校对少年男子跨栏运动员的教学训练过早的成人化,其原因是:少年男子跨栏运动员的选材日趋高大化,身高均高达1.80m以上,百米平跑速度也提高较快。由于身高大、速度快现象的出现,往往使训练者对少年男子跨栏运动员的训练手段以错觉,使之成人化。在我国实行的竞赛规则规定中,少年男子110米栏的栏高较低,栏距较短,这种特定的栏架设置对于身材高大的少年男子跨栏运动员来说是比较容易的,甚至不用“跨”,用“跑栏”即可顺利过栏。  相似文献   

4.
男子110米高栏和女子100米栏同是我国田径运动中基础较好,水平相对较高的径赛项目。在这两个项目中,途中跑的绝大部分以栏间跑和跨栏步的形式完成。其中,栏间跑的速度与跨栏跑成绩的关系最密切,有人说:“速度是跨栏跑的灵魂”。男子高栏和女子百米栏的栏间跑有自己本身的特点,由于栏间距离的限制,每个栏间优秀运动员只能跑三步,就是说,提高栏间跑的速度只能够依靠提高步频。此外,这三步由于要做下栏后的调整和上栏前的准备,它们波此之间在动作形式、步长、步频、支撑时间和腾空时问的比例上也稍有不同。多年以来,在训练实践中提高栏间跑速度的训练手段较为贫乏,因  相似文献   

5.
400米跨栏跑是田径运动中技术难度最大的项目之一,运动员不仅要跑完400米的距离,而且还要跨越10个规定高度的栏架。在跨栏跑的完整技术中,良好的栏间跑节奏,合理的跨栏步,紧密的跑跨结合等,必须通过专门的系统训练,才能适应这个项目对神经系统的刺激并掌握这一复杂技术,达到提高运动成绩的目标。400米跨栏跑的训练通常是在跑道上进行的,由于栏间距和全程跑的距离都较长,又要求运动员在高速奔跑的过程中完成跨栏动作,因此,一次完整技术练习需要占用大半个或整个田径场。这一方面会导致运动员体能消耗过大,另一方面对教练员观察跨栏技术,对运动员提供帮助和纠正造成不便。因此本人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采用了一种比较简便的跨栏跑的练习方法,可以使一人或多人进行完整技术的练习的同时,方便教练员的观察和纠正。具体做法是在长方形的场地上,相距35米,垂直摆放两副栏架。每一副中的两个栏架方向相反,并排横靠在一起,以便运动员能够穿梭般往返练习。在栏架的前后方17.5米处,分别摆放三个标志物A、B、C(如图)。运动员在标志A处全力起跑,到达预定位置后跨越栏架,绕过标志B往回跑,  相似文献   

6.
安钢 《健与美》2024,(3):132-134
在田径运动中,跨栏跑是一个基础项目,通过科学有效的跨栏跑技术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肢体协调能力,对运动员意志品质进行培养。女子100米跨栏跑一般都是基于男子100米跨栏跑形成的,阶段划分与男子100米栏有着相同之处。因为与男子运动员身高相比,女子跨栏高度相对较低。所以,在全程跑过程中,身体重心起伏、跨栏步动作幅度都相对较小,动作比较自然,与平跑相接近。100米跨栏跑对于女子来说,不仅具有较高的身体素质要求,也需要面对诸多复杂的技术,并重视身体素质和技术之间的高度统一。为有效提升女子100米跨栏跑技术训练效果,需要围绕其技术训练方法展开进一步分析。从而推动女子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的全面发展,形成统一的技术训练,不断克服心理障碍等。  相似文献   

7.
一、身高身高是跨栏运动员选材的重要指标。对于110米栏运动员来说,高身材可以轻松跨过栏架,并且在栏间3步跑时保持适宜的步长,如果身高较低,不但跨栏时身体在空中滞留的时间长,影响跨栏速度,而且在跑栏间距时需要努力加大步长,耗费体力,影响栏间节奏。而对于400米栏运动员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在选定的时间参数基础上调查优秀女子短跑跨栏运动员的技术特点,并检验在高水平跨栏比赛中是否存在一种共同的比赛模式,探寻8名运动员时间参数的差异,分析运动员之间的时间参数存在差异的原因并提出相关意见与建议。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二维视频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跨栏项目关键技术参数指标进行定量研究和分析。研究结果:(1)女子100米栏比赛中最后一栏的分段时间与最终成绩相关性较大,起跑反应时和起跑至第一栏的时间与最终成绩相关性较小。(2)东京奥运会女子100米栏冠军Jasmine C.与亚军Kendra H.从起跑之后便一直处于领先并保持到了终点,二人的加速能力以及栏间速度节奏和保持能力为八人之首,在第九栏亚军Kendra H.碰倒栏架导致身体重心不稳,失去栏间节奏,从而与第一名拉开差距。(3)女子100米栏的栏间平均用时最短出现在thu6(第六栏至第七栏之间)和thu7(第七栏至第八栏之间),即大约在60米至72米之间出现最高速度。栏间平均用时最长出现在thu2(第二栏至第八栏之间),大约在22米至28米处,这与百米跑运动员速度节奏有着明显的不同。(4)碰到栏架也是致使栏间...  相似文献   

9.
对中、外女子400m栏的技术与节奏、步数、速度和跨栏跑技术及栏间跑的自然顺畅等有关数据、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归纳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少年运动员跨栏训练实践,集中探讨女子400m栏间节奏的相关因素,研究和分析在少年基础训练阶段如何打好跨栏跑节奏的基础训练。提出少年运动员跨栏技术训练和栏间跑的节奏训练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女子100米跨栏跑是70年代初由80米低栏演变而来的径赛项目。近年来随着田径运动水平的提高,女子100米栏成绩也提高很快。1972年的第一个世界记录为15″59(东德),到1980年就提高到12″36(波兰)。同时,东欧出现了一批世界水平的女子10O米栏运动员。如拉布西妮(12″36);科米索娃(12″39);兰格(12″44);克莱娃(12″56)等等。为什么东欧国家女100米栏成绩突飞猛进呢?主要原因是他们从短跑运动员中挑选跨栏运动员,并且非常重视栏间跑技术和能力的训练。如苏联女子100米栏、20届奥运会冠军科  相似文献   

11.
不同运动等级的跨栏运动员均有其各项指标的不同要求。笔者根据多年来从事专项训练实践体会和参阅有关资料,研究分析女子100米栏一般运动员(三级)通过以“跑、跨配合能力的培养为核心“进行强化技术训练的方法,均可在较短时间内达到二级以上水平。这对大、中学女子100米栏课余训练的指导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女子100米栏的成绩,除了决定于运动员平跑速度与专项速度素质之外,还决定于用高速跑过尽可能多的栏架(栏周期)的能力,即最快周期速度能力。根据国内外优秀女子100米栏运动员分段成绩资料统计,一般在第二、三个跨栏周期里(下第二栏至下第三栏或下第三栏至下第四栏),即可达到最快跑速,亦称最快周期速度。专项速度水平高的女跨栏选手,保持最快周期速度的能力都比较强,一般都能维持4-5个跨栏周期的最高跑速(±0.005″),有的甚至在全程跑中几乎都保持了最快周期速度。如1981  相似文献   

13.
运用影片拍摄及解析的方法,对10名中国优秀女子400m跨栏跑运动员栏间跑节奏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并与前苏联400m跨栏跑运动员斯捷潘诺娃的栏间跑节奏进行对比。研究表明:中国优秀女子运动员栏间跑时间特征表现为“忽快忽慢”、速度变化不稳定,同时栏间跑空间特征表现也不稳定、栏间跑步数变化起伏太大,指出逐步减少栏间跑步数是提高女子400m跨栏跑成绩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400米栏项目对运动员的体能和技能要求较高。合理的过栏技术和有效的栏间跑节奏是提高400米跨栏跑成绩的主要技术指标。400米跨栏跑要求掌握直、弯道跨栏技术,根据先易后难、先短后长和先掌握直道,后学习弯道跨栏技术的教学训练原则,建立400米栏训练模式化程序。运动员途中跑步长和步频是提高有效栏间跑节奏的训练基础。我们将平时测定的运动员步长进行统计,即步长170cm,起跑到第一栏步数为26~27步,栏间步数为19步;步长190cm,起跑到第一栏步数为24~25步,栏间步数为17步。1 模式化训练的对象普通高校都是从400米运动员中物色400米栏的训练对象,他们已具备了专项能力,在初步掌握跨栏技术后,即可投入模式化训练。2 模式化方法训练程序  相似文献   

15.
引言 几年来,我在跨栏中,发现在跨110米高栏时,多数运动员用三步完成栏间跑存的着恐惧心理,以致难以顺利完成栏间跑的过程,从而不同程度的影响了全程跨栏成绩。为此,本文仅就在训练中先用适当缩短栏间距,然后过渡到用标准栏间距的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男子110米高栏和女子100米栏是基础较好,水平较高的径赛项目。这两个项目,途中跑的绝大部分距离以栏间跑和跨栏步的形式完成,而栏间跑的速度与跨栏跑成绩的关系十分密切。这两个项目的栏间跑有自己本身的特点,由于栏间距离的限制,栏间跑只能跑三步,提高栏间跑的速度只能依靠提高步频。此外,栏间跑由于要做下栏后的调整和上栏前的准备,使这三步在动作形式、步长、步频、支撑时间和腾空时间比例上有所不同。经过多年训练实  相似文献   

17.
在少年女子100米栏的业余训练中,大部分的基层教练员感到女队员对于跨栏跑的技术掌握存在一定的难度。这是因为业余女子100米栏的训练,除了要运动员有兴趣训练之外,还要具备相当的专项素质。女子运动员大都是具有较好的耐力及协调能力。但速度相对较差。这里主要的原因是少年女子年龄小,  相似文献   

18.
400米栏比赛的成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动员跨栏栏间节奏的水平发挥,栏间跑节奏包括栏间跑的技术与节奏、步长、速度和速度分配。1.栏间节奏的重要性从调查研究材料反映,青少年女子400米栏参赛的运动员身高一般在1.58-1.68米左右,栏间步的跑法和节奏没有一个固定  相似文献   

19.
400米栏是在跑400米的基础。上跨越10个栏架。400米成绩的好坏关系到400米栏的成绩。400米是400米栏的关键。跨栏运动员刘德卿2002年3月第一次参加400米栏比赛,成绩是1分零秒77。经过一年训练,2003年3月刘德卿400米栏成绩达到55.93秒,获上海市第一名。他的400米栏成绩,一年内提高了4.86秒。本文对刘德卿400米栏成绩提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我们曾在全国田径分区赛时,在杭州赛区对女子跨栏项目进行了重点的观察和调研,在比赛中主要观察了女子百米栏运动员的过栏技术和栏间跑技术。比赛时对各组部分运动员拍摄了技术影片,测量了她们起跑到第一栏的步长和时间,第五栏到第六栏跨栏步和栏间跑的步长和时间,以及半程成绩。对这些材料进行综合整理和分析,测量了65幅技术图片中共80人次的身体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