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石油开采时石油行业的一个重要环节。面临石油能源需求日益增加的现状,有效开发低渗透油藏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在我国,低渗透油藏地质情况复杂,其开采技术也相差甚大。本文通过分析低渗透油藏的地质特征,论述了有效开发低渗透油田的主要技术措施,介绍和分析了井网优化对油田开发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杜江 《中国科技纵横》2010,(14):132-132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工业的进步,各行业对石油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而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少,并且目前我国陆上大部分主力油田都进入了中后期开发阶段,明显表现出采出程度高、综合含水高、剩余可采储量开采速度高、递减率高等突出特点。而国内低渗透油田石油地质储量十分丰富,据初步统计,渗透率小于50×10^-3um^2的非稠油低渗透油藏中的未动用储量占全国未动用储量总数的50%以上。但是低渗透油田地质条件差、开发难度大,所以随着需求的上升研究掌握低渗透油田的规律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3.
为了实现低渗透油田开发综合效益的提升,我们需要进行低渗透油藏系统的优化,以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健全,社会对于石油产品的需要越多越大,这对低渗透油田的石油开发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保障我国经济建设的稳定发展,针对目前低渗透油田开发过程中的问题,展开分析,通过相关方案的健全,促进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的深入应用。  相似文献   

4.
超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十分困难、井况比较差、油井产量很低。注气开发是国内外在低渗透油藏开发中最为有效的开采方法之一。本文探讨了超低渗透油藏的地质特征、适应性以及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5.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现阶段已探明低渗透油藏的石油地质总体储量达到了52.1×108t以上,且低渗透油藏的动用率达到了50%比例以上。可以说,低渗透油藏在我国油气资源开发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提高其最终采收率也有着相当可观的社会与经济效益。本文依据这一实际情况,以低渗透油藏最终采收率的提升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完善网井、注水调配、以及压裂改造这四个方面入手,对其展开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阐述,希望能够引起各方工作人员的关注与重视。  相似文献   

6.
仿水平井注水开发技术是高效开发低渗透油藏的一种新兴技术手段。为了合理开发低渗透油藏,本文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建立低渗透储层仿水平井注水开发排状井网模型,对相关裂缝参数和井网参数进行优化分析,可知不同的裂缝与井排角度、半缝长、裂缝导流能力,以及井距大小,对该技术开采效果具有影响。同时根据剩余油分布,对比仿水平井注水开发与直井、水平井的区别,直观上得知仿水平井在低渗透油藏开发中的优势。此次研究对完善仿水平井注水开发技术在低渗透油藏中的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实现其在低渗透油藏中的规模性运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低渗透油藏在我国已探明原油地质储量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而且这一比例有逐渐增加的趋势,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和石油能源的日益枯竭,低渗透油藏气驱提高采收率的开发技术吸引了大批专家学者进行研究.据有关文献,国内近年发现和未投入开发的油田主要以低渗透油田为主,约占发现储量的50%~60%,其中特低渗油藏在低渗中占60%~70%.由此可以看出,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低渗透油藏的开发将会是我国石油稳产和增产的重要研究课题.目前世界上已形成三次采油的四大技术系列,即化学驱、气驱、热力驱和微生物驱,其中的气驱包括CO2混相/非混相驱、空气驱、氮气驱、烃类气驱和烟道气驱等.对于低渗透油藏注气提高采收率开发技术,室内实验和油田先导试验等大量研究表明,采用不同的注气方式,其开发效果也不同.它们的驱油机理、驱替类型、注入方式、提高采收率的主控影响因素、适用性、经济性和优缺点不尽相同,对其进行横向对比和深入分析具有重大科研意义和生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提高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渗透油藏开发是一大难题,但要实现稳产增产目标,必须正视开发低渗透油藏面临的问题,了解低渗透油藏开发的难点,寻求相应的改善低渗透油藏开发状况的思路,找出解决低渗透油藏开发的有效途径。只有这样,才能让这类难动用储量成为现实的石油产量。  相似文献   

9.
低渗透油田开发在我国石油工业持续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本文经过大量文献调研,试图捋清近年我国低渗油藏井网部署形式的发展过程,希望能对相关的石油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贾元元 《内江科技》2013,34(1):137-138
低渗透油田储量在我国油藏储量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低渗透油藏由于其储层物性差、渗流机理复杂,因而单井产量低、开发难度大、采收率低。本文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低渗油藏低产原因,总结了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国内各低渗透油田提高单井产能方法的增产原理及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1.
我国数量不多的开采和待采油田中,低渗透油层占据较大比例。在油气资源贫瘠的背景下,如何通过有效的开采方式提升低渗透油田开发水平,提高其采收率是油田开发、建设生产者必须直面的重要课题。因此,针对低渗透油层的形成条件及特征、特点,采取有效的采油技术进行开采值得深入探讨。本文对低渗透油层物理化学采油技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任海宁 《内江科技》2011,32(7):104-105
随着低渗透储层勘探储量的不断增加,近些年来,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滨南油区低渗透油藏主要为沙三段油层,属于复杂断块油藏。本文依据低渗透油藏的特点,以滨660、滨5块为代表,对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技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结合目前的开发现状探讨了压裂工艺研究及低渗透油层损害、保护,并提出滨南油田低渗透开发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16,(11)
石油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近年来,石油地质勘探难度越来越大,勘探过程中,遇到的最严重的问题是低渗透油藏的注水问题。经研究发现,存在这一问题的原因是由于某低渗透油藏和难注水井的注水压力已经达到40Mpa~50Mpa,这种情况下,常规注水工艺已经不能满足配注要求,不能满足正常生产需求,此时新型高压注水工艺管柱及配套工具油然而生,该设备以工艺简单、性能可靠、注水压力高、可洗井、管柱补偿保护功能强等优越性,为石油勘探工作提供了重要保障。文中对新型高压注水工艺管柱及主要配套工具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主要技术特征及应用情况进行了详细论述,以供参考,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和剖析,能够有效解决低渗透油藏的注水问题。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了十分显著的发展和提升,我国石油行业的发展水平也有了非常显著的改善,这对于当前石油行业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石油开采的环境具有较强的复杂性,此外开采的条件也比较恶劣,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石油的消费量也有了非常显著的提升,所以,我们必须要不断的更新石油开采技术,才能保证石油的开采量。本文主要分析了复杂条件下的石油开采技术,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石油开采中增产技术的运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加大,使得石油在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不断探讨石油产量的稳定措施,研究石油增产技术对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意义重大.本文主要是对我国石油开采中增产技术的运用现状进行探讨分析,从中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胜利油区低渗透砂岩油藏岩心为研究对象,利用CMS-300岩心自动分析仪进行了应力敏感性实验,通过分析不同净上覆压力下的渗透率与净上覆压力的实验数据,确定了低渗透砂岩油藏渗透率与净上覆压力的关系——对数函数关系,并建立了判断应力敏感性强弱的参数——应力敏感性系数以及胜利油区低渗透砂岩油藏的渗透率与净上覆压力间的经验公式。低渗透砂岩油藏岩石渗透率与净上覆压力关系的确立,对于低渗透油藏开采方式的选择、合适的试油压差及生产压差的确定、渗流模型以及数值模拟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低渗透油田开采中面临的主要矛盾与技术难点,结合国内低渗透油田开采的现状,论述了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及应用的相关问题。本文在总结低渗透油田开采技术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提高采收率的创新技术,仅供同行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针对陕北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中注水井注入压力上升快,吸水能力差,采油井产量下降快,采收率低的突出问题,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由于低渗透油藏自身性质,注入水水质问题,储层的敏感性,开采过程中储层有效应力的增加,以及低渗透油藏过度压裂造成注入水沿裂缝窜流等是造成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效果差的主要原因。在低渗透油藏的开发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注水水质精细处理和注入水与地层水的配伍性,而且要注重保持地层能量,改变常规的注水模式,因此提出了超前注水和周期注水模式。  相似文献   

19.
何蓉 《中国科技纵横》2014,(20):157-157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国际市场的大量需求,人们对石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伴随着石油产业开发的不断深入,部分油井区块出现了很多问题,其中包括层间矛盾和平面矛盾,这样的问题会促使油井的注入水沿着孔道和裂缝深入到油井内,会造成油井的含水量上升,最终导致石油的开采速率降低和产量减少。为了稳定长庆低渗透油田三叠系油井的产量,本文主要分析了长庆油田低渗透油井的分布和地质特点,研究出低渗透油田的稳产技术。  相似文献   

20.
《内江科技》2016,(9):24-25
水平井在开采低渗透油藏、薄层油藏和稠油油藏等特殊油藏方面有着直井无法比拟的优势。但由于钻井液在水平储层段裸露时间长,钻井液对储层的浸泡,导致水平段污染严重。与此同时,储层段为低渗透层,油气产量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针对以上两种情况,需要借助酸化压裂等增产措施来降低水平段的污染,增加水平井产量。泡沫分流酸化是一种很好的水平井增产技术。本文从水平井酸化技术难点出发,分别从泡沫的分流特性、泡沫酸FCF-N流动特征进行研究,加深了对泡沫分流酸化的认识,对泡沫分流酸化的现场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