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运动损伤是指人们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发生的、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的解剖损伤或生理紊乱的一类伤害。损伤类型包括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损伤,骨与关节及软骨损伤,神经血管及器官等损伤。运动损伤与日常损伤相比,多与体育运动项目的动作技术、运动水平、运动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中小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难免会遇到不同情况的运动损伤,  相似文献   

2.
在体育运动中,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和生理上的紊乱,称为运动损伤。本文针对近年来参加体育锻炼者损伤的人数不断增多的现象,从运动医学的角度,谈谈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的种类、处理方法及预防方法。  相似文献   

3.
运动损伤是指运动员在从事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对身体的各种伤害。业余体育训练中运动损伤时有发生,损伤的部位和造成损伤的原因也各不相同。如能对运动损伤及时进行总结,找出原因,采取预防措施,减少事故的发生,对当今业余体育训练的蓬勃开展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在体育运动中,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和生理上的紊乱称为运动损伤。学生精力充沛,热爱运动,积极参与各项体育运动,但是运动损伤也经常发生,尤其在运动竞赛和课外体育锻炼中。学生运动损伤发生概率最高的是软组织挫伤,其中肌肉挫伤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韧带、肌肉拉伤、骨折和脱臼、脑震荡及其他损伤。皮肤擦伤也占较大比例。学生运动损伤的发生特点:男生的运动损伤比例明显高于女生;年龄越大,发生运动损伤的比例就越高;运动损伤与运动项目的种类密切相关。一、学生发生运动损伤的常见原因1.准备活动不充分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运动损伤的特点分析和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预防大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发生运动损伤,提高大学生的自我医务监督意识,对我院大学生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性质、部位,容易发生损伤的项目进行调查,提出运动损伤的常规处理和预防运动损伤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运动损伤是指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损伤。运动损伤中轻者如:擦伤、刺切伤、疲劳性骨膜炎、肌肉拉伤;重伤者如:骨折、半月板撕裂、脑震荡等。它不仅会给参加体育运动的人健康带来危害,严重的可能会危及生命,同时也会给参加体育运动的人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对造成身体损伤的运动项目怀有恐惧感或对体育运动产生不正确的看法,并且对在校学习及今后的工作均会带来较大的影响,同时治疗运动损伤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相似文献   

7.
在体育教学中所发生的运动损伤,是指从事体育运动时,人的机体内部或外部所发生的损伤。而体育运动损伤,往往和体育教学的组织及授课任务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体育教师应了解并掌握运动损伤的特点和规律,并能在教学组织中加强预防工作,更有效地通过体育教学,使学生掌握和提高运动技术,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身体健康。如果我们在体育教学中,不重视体育运动损伤的预防,缺乏具体的预防措施,就  相似文献   

8.
软组织损伤是体育运动和比赛中常见的创伤之一。它主要包括关节韧带、肌肉、肌腱、椎间盘等无裂口的损伤,故称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往往因受伤后治疗不当,而使局部产生瘢痕和粘连,引起功能障碍。轻者肿胀无力,重者出现关节僵硬,运动功能受限等后遗症。 实践证明,采取下列处理软组织损伤的方法效果较好。 一、损伤早期(一般指12~24小时内)。是指局部组织受到破坏,造成皮下组织和毛细血管等撕裂,引起组织内血肿等症状。这时,应立即冷敷,使毛细血管收缩,避免血肿出现。如果条件允许,可用冰块、冰袋等放于受伤部位;条件不允许时,可就近用自来水冲  相似文献   

9.
人体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损伤,即称之为运动损伤。运动损伤不同于一般的生产、生活中的损伤,它多与体育运动项目以及技、战术动作特点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物质条件的改善,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在不断的丰富和变化,学生参与的广度和强度也在不断扩大和加深。体育活动是需要身体直接参与的具有一定强度的活动,体育运动中身体各器官、组织的负荷均超出平常,而身体的生理结构和功能超出了一定程度,就会造成身体损伤。在体育运动中造成的损伤就叫运动损伤。影响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和多层次的,其中任何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11.
体育教学中常见运动损伤的症状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波 《体育教学》2000,(2):54-54
一、闭合性运动损伤1.震荡伤:系指受到冲击或打击,使组织发生一时性的功能障碍,而无明显结构变化的运动损伤。多见于较脆弱的组织器官,如脑、脊髓、神经等。一般无需特殊处理,但应采取措施保护不再受刺激,往往在数小时或数日内能自行恢复。2.挫伤:系指组织直接受打击后出现较轻的,仍能维持该组织完整性的运动损伤。皮下组织或肌肉的挫伤,局部表现为皮肤青紫、皮下瘀血、肿胀或血肿、疼痛与功能障碍。由于能自行修复,通常也无需特殊处理。但有血肿者,可抽出积血,再加压包扎,并短时制动、抬高患肢,头两天冷敷止血,以后则予热敷或理疗,加速吸收。挫伤时,内脏、大血管和重要神经也可  相似文献   

12.
李德敏 《体育世界》2014,(12):136-138
短跑体育运动项目中运动员极易发生运动性损伤,而这种运动损伤会直接影响到运动员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以及其训练的效果,更有甚者可能会影响运动员的职业生涯。所以关注研究运动损伤是整个体育事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短跑运动时间短、关注度高、观众以及运动员情绪也相对兴奋,所以这些运动损伤常常被运动员自身或教练员等有关人员忽视。现本文就针对运动员在短跑运动中容易发生运动损伤的原因、部位、预防与治疗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总结,意在为喜欢运动的人们和运动员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踝关节扭伤是学校体育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在踝关节扭伤发生的急性期里,RICE是踝关节扭伤中最常用的处理方法。在实际运用中发现此方法在处理学校体育运动中发生的踝关节扭伤时存在着处理知识、处理技能、处理材料等条件的制约。文章就处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希望能引起体育教师的广泛注意,指导学生及时有效地处理踝关节扭伤。  相似文献   

14.
田径教学训练中防治运动损伤的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径训练中,发生运动损伤是极为常见的。在跑步、跳跃及投掷运动时发生的损伤一般有皮肤擦伤、肌肉拉伤、关节韧带损伤、肌痉挛、脱臼和骨折等。一旦发生运动损伤,如处理不及时,不仅给运动员造成身体上或心理上的痛苦,而且对训练带来损失。了解和掌握防治运动损伤有关的知识,对保证训练的正常进行,提高训练质量,促进健康,延长运动寿命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5.
祁桂花 《青海体育科技》2006,38(2):60-60,55
自从事体育运动训练以来,我发现周围有相当一部分运动员出现过运动损伤,据统计在十名运动员中曾经因运动而受伤的就有八名,这使我们教练应该加以重视,我想就如何预防运动损伤这个问题与同行们做个初步探讨。运动损伤,是指体育运动过程中发生的损伤,为什么会发生运动损伤呢?原因很多,可分为直接原因和诱因,其中直接原因有:思想上不重视,缺乏合理的准备活动,技术上的错误;运动负荷较大,身体功能和心理状态不良;组织方法不当。运动粗野或违反规则:场地设备的缺点,不良气象的影响九种,诱因有:各项运动的技术特点和局部解剖的生理特点两种,我们常见的运动损伤有挫伤,肌肉损伤。关节韧带损伤等等,运动损伤的例子也是屡见不鲜的,例如:不做准备活动,在神经系统和其它器官系统的功能没有准备的情况下立即进入紧张的比赛,训练,由于肌肉的力量,韧带的伸展性都不够,身体的协调性差,因而易发生肌肉拉伤和关节韧带扭伤,技术上的缺点和错误。由于技术上的缺点和错误。尤其是初学者和少年儿童,神经活动的兴奋抑制过程不均衡,分化抑制的能力差,容易发生各种错误动作而造成组织损伤。因此,运动损失的预防应该得到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在网球运动损伤中,膝关节损伤是较为常见的运动损伤。各种体育运动均有不同程度的膝关节运动损伤现象。运动损伤给群众的健身运动、竞技运动员的运动训练、及体育院校学生的训练均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网球运动有关膝关节运动损伤的预防与治疗的方面进行研究,以避免在网球运动中各类膝关节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损伤是体育教学中需要直面的一个难题,这一现象严重地影响了体育教学的正常进行,作为体育教学的组织者体育教师应从各个方面加以考虑,主动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及损伤后及时、正确的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高校体育教学中常见运动损伤的应对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年丰 《体育世界》2011,(11):34-35
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常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学生的运动损伤。运动损伤是指在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损伤。运动损伤的部位与参与的项目及其技术特点密切相关。运动医学是一门研究运动及缺乏运动对机体生理、病理影响的综合性科学。它内容囊括了与运动有关的所有医学问题。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将运动医学理论与实际教学经验相结合,阐述与分析了体育教学中常见运动损伤的有效处理以及预防,从而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避免因处理不当带来的困扰。  相似文献   

19.
对参加2006年湖北省第6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68名“蹴球”运动员和参加2006年浙江省第3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40名“蹴球”运动员共108名“蹴球”运动员的运动损伤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蹴球”运动损伤发生率很高,以大腿肌肉拉伤为主、其次是膝关节髌骨劳损病;局部负担过重、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技术动作问题和准备活动不充分等是造成损伤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预防“蹴球”运动损伤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高诗军 《中华武术》2008,(10):52-53
一、中长跑运动员运动损伤形成的原因 (一)教练员对运动训练的基本常识缺乏了解。运动损伤的发生与教练员组织、指导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如果教练员对运动训练和防止运动损伤的基本常识缺乏了解,就不能对运动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安全教育,不懂得如何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来预防伤病的出现,在发生损伤后又不会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致使伤病时有发生。如果处理不及时会导致伤情加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