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对近几年柳永及其词的研究做简要的回顾,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柳永生平、思想性格、悲剧心态、悲剧成因研究;(2)柳永词研究;(3)柳永与其他作家及柳永词与其他文体比较研究;(4)柳永词的传播与接受及其在文学史上如何定位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宋代士人对柳永的词是又爱又恨,爱他词句通明词律新,恨他俚俗不能登大雅之堂。宋代大多数的士人对柳永的词都持有这种矛盾态度,恰恰说明了宋代词论的发展,其中以苏轼为代表的宋代士人的这种品评之风从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宋代词论的发展与完善。本文从苏轼对柳永词的矛盾态度出发,论述宋代词论初期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3.
论柳永词的传播及其文化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永词的传播是北宋时期特殊的化现象,它不但是诗、乐、声、舞多种艺术审美的撞击过程,而且是以北宋化传播的整体存在为依据的化整合活动,是柳永词得以存在、得以实现其艺术和化效应的社会行为,歌妓的演唱是柳永词存在的活化机制,柳永词的传播实现了词体的传播化,推动了市民俗化与士大夫精英化的分庭抗礼。  相似文献   

4.
清代是柳永词传播的繁荣与回归期。对清代主要词籍著录柳永词情况的定量分析显示,此期著录柳永词之词籍在数量、种类、信息载量等方面均创历史新高,但词籍彼此之间趣味迥异,呈现向南宋雅化词学思想的回归。回归之中又有新变,词谱、词话著录柳永词的火爆情状与大量"名词"的诞生,说明世人对柳永词艺术成就的认同程度正在进一步提高。柳永词中可称"名词"者17首,成就"名词"的因素则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5.
二十世纪以来日本学者的柳永词研究,其成绩主要体现在五大方面,即:柳永词集源流的考辨,柳永家世、生平的考述,柳永词作题材内容研究,艺术特色研究及其他相关研究。日本学者的柳永词研究对我国古典词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参照与借鉴意义,也为我们审视自身的研究观念和研究手段提供了反省之鉴。  相似文献   

6.
关于柳永词和苏轼词之间的关系,论者多强调二者间的差异却鲜见评说二家之间是否具有因袭继承之关系,评价二者在词史上的地位时,多倾向于苏轼对柳永的革新。其实,柳永在苏轼之前的创造性开拓,对后起的苏轼有多方面的启发和影响,柳永词无论是题材内容、表现手法、意境或语言风格均对苏轼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苏轼的大力革新,是以柳永的开拓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7.
柳永是宋词发展史上的第一位专业词人。立足北宋的社会文化背景,通过对柳永词的分析,阐释柳永词创作的目的,从而为人们更加全面地认识柳永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8.
柳永是宋词发展史上的第一位专业词人.立足北宋的社会文化背景,通过对柳永词的分析,阐释柳永词创作的目的,从而为人们更加全面地认识柳永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9.
歌妓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存在, 对柳永的创作特点与风格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从而奠定柳永在中国词史上的特殊地位。本文试图从柳永与歌妓的合作、歌妓对柳永的创作特点与风格的影响、歌妓对柳永在词史上的地位所产生的影响三个方面谈歌妓在柳永词创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柳永是两宋名词人之一,他不仅留下了213首词作,而且在宋代及以后影响盛大。传播是柳永词走向读和受众的重要环节,柳永常流连妓院教坊,为歌妓们填词歌唱,歌妓的演唱与需求是柳词走向受众的第一环节,歌妓在勾栏瓦肆或茶坊酒馆里为市民大众们演唱,使柳词得以广泛传播到市民中间,而且柳词以俗为美,符合市民的欣赏口味。柳词也同样流行于人阶层,并被积极地、矛盾地接受和学习着。  相似文献   

11.
世人以为柳永曲俗,这是就其创作以情词为主流而言的,也是儒学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创作以雅正为标准,对柳永词的不尽全面、不尽公允的评价。如果我们今天仍这样评价柳词,那是不客观的,其实,柳永词俗只是一方面,柳词内容多样,在艺术风格上也呈现多方面的特色,不可一以概之。本文就对柳永的男女情词、羁旅词和表现太平气象的词作一分析,来看柳永词多样化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2.
柳永词在宋代人中评价不高,李清照也曾对柳词作过“词语尘下”的批评。但在李清照构建词论时却从柳词中获得过许多教益,创作实践也受到柳永较多影响。李清照作词音律和谐、铺叙委婉、语言明白如话,都可以看出柳永影响的痕迹。不过,李清照善于规避柳永的缺陷,故能出于柳永又胜于柳永,最终成为婉约词之宗主。  相似文献   

13.
宋型文化的社会因素对柳永词的创作产生了影响,扩大了词的内容和题材。两税法的实行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由此兴起的都市文化、兴盛的娱乐文化,以及冶游之风的盛行都进入到柳永词的内容当中。科举制的规范使庶族地主阶级占据统治地位,柳永深受此社会背景的影响,加上儒家传统建功立业的思想,柳永一生为宦途奔波,创作了大量的羁旅行役词,带有鲜明的个性化色彩。柳永词内容的扩大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铺叙,是柳永词的重要艺术手法。本文主要通过《望海潮》和《雨霖铃》分析柳永词铺叙手法,进而把握柳永词的铺叙规律。  相似文献   

15.
王重阳爱读柳永词,曾说柳词"与道相谒",可见他在柳永词中找到了灵感与精神寄托。本文主要从叛逆狂放的个性、旷达洒脱的心态、对女性平等的态度这三个方面来探讨柳永词对王重阳精神世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柳永词在北宋社会广为流传,其传播动力得之于:其一,柳永能够把握住时代的脉搏,顺应时代的需要,在创新中得到原动力,获得社会的高度认同;其二,柳永敢于直面"雅"与"俗"的选择,并以主动的姿态选择"俗",满足新兴的市民阶层的审美要求,从而使其词得以广泛流传;其三,柳永成功利用传播媒介扩大其影响力,促进了柳词在北宋的传播与消费。  相似文献   

17.
陈棽 《文教资料》2009,(23):9-11
都市风情词是柳永词中的一个重要题材,通过分析柳永词中对都市生活的描写,更好认识北宋都市的风貌、节令民俗、朝野的多欢情景,指出这些词不仅是一种具有审美价值的作品,而且这些词的描写包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民俗内容,以此进一步评价其都市风情词的文学地位,旨在对柳永词的评价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前人对柳永词的类型研究多关注于歌妓词或艳情词,对于其季节主题的,也多关注其秋暮词,而少有对其咏春词进行专题研究。因此,文章对柳永咏春词从点题方式、咏春时节、情感意向等方面进行全面探讨。柳永咏春词写作的手法新巧、风格多样、题材广泛和视野开阔,在柳永词作当中,咏春词在数量上居首位,从质量上来说也可称上乘,其艺术价值值得人们更多地关注。  相似文献   

19.
柳永词分雅俗,其俗词在历代词论家的眼中,一直屈处于弱势卑陋的地位。柳永的俗词是文学发展史上的进步,是对唐五代文人词的反动,开拓了宋词发展的新境界。柳永俗词以俗语表现俗情,而其词作中的女性心理及形象尤其值得关注,应给予柳俗恰如其当的评价。  相似文献   

20.
柳永和他的词在中国艺术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柳永虽然沉沦于市井,但是出生便濡染于儒教,宋词虽有抒己娱人的世俗品味,但也有兴物言志的雅正之义。儒家文化必然对市井文化进行压制与拢合,这种冲突既表现在柳永身上,也表现在历代对柳永词的态度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