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俞子夷(1885~1970),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徐特立曾赞扬他对中国教育界有极大的贡献。俞子夷毕生从事教育事业,始终在工作中坚持自学,并联系小学教育的实际开展教育实验和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小学教育经验,取得了丰  相似文献   

2.
著名教育家俞子夷对我国小学教育界作出了卓越贡献,他提出的带有辩证法的小学教学原则和要求小学教师具备理论联系实际等基本素质的见解;以及他有关小学教材教法方面的思想。如主张以民族化,乡村化为指导思想,实验“不彻底”的设计教学法,改造道尔顿制,革新小学算术教法,重视小学教科书的编写等等,都对今天的小学教育有极大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俞子夷(1886—1970),又名旨一、道秉,江苏吴江人,是自学成才的著名教育家。他的一生,从小学教师、小学校长、中学教师到大学教授、厅长(浙江省教育厅),始终在工作中坚持自学,并联系小学教育实际开展教育研究(包括教育实验),在我国近代教育家中是罕见的。1918年至1926年,俞子夷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任教育科教授并主持附属小学工作。俞子夷在南高师附小工作期间,将其工作历程和学校办学经验著成《一个小  相似文献   

4.
万驰 《中国教师》2012,(14):75-77
<正>民国时期教育家群星璀璨,如在北大任职时宣言"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的蔡元培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办了鼓楼幼儿园,为中国幼儿教育事业作出特殊贡献的陈鹤琴先生……众多民国的教育家在不同领域推动着中国教育的民主化和近现代化。教育实践家俞子夷先生也正是其中一员。俞子夷(1886—1970),又名旨一,江苏吴县人,史学上对其评价为"中国近现代自学成才的著名教育家"。本文讲述俞子夷先生亲历的几则故事,回望大师之余,以索启迪。一、求学篇:"墨水瓶"事件  相似文献   

5.
著名教育家俞子夷对我国小学教育界作出了卓越贡献。他提出的带有辩证法思想的小学教学原则和要求小学教师具备理论联系实际等基本素质的见解 ;以及他有关小学教材教法方面的思想 ,如主张以民族化、乡村化为指导思想 ,实验“不彻底”的设计教学法 ,改造道尔顿制 ,革新小学算术教法 ,重视小学教科书的编写等等 ,都对今天的小学教育有极大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
俞子夷(1886—1970),又名旨一、遒秉,江苏吴江人,是自学成才的著名教育家。他的一生。从小学教师、小学校长、中学教师到大学教授、厅长(浙江省教育厅),始终在工作中坚持自学,并联系小学教育实际开展教育研究(包括教育实验),在我国近代教育家中是罕见的。  相似文献   

7.
明确提出教材不等于教科书,这是俞子夷在小学教材思想上的一个创见.在他看来,只要在教学上得到应用,且对学生发生了功用的材料,就都是教材.教材可能是书本,也可能是实物,形式不拘一格.这种理解决定了他关于教师与教材的关系定位,支持他完成了大量有价值的教育创新.在半个世纪的教师生涯当中,俞子夷保持了始终一贯的教材思想.  相似文献   

8.
他将自己一生全部的精力与智慧都奉献给了近现代中国的教育事业。毛泽东同志的老师、著名教育家徐特立先生对他的教学成绩大加称赞,认为他"在中国教育界有极大贡献"。他就是中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俞子夷。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上半期中国教育研究方法之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 0世纪上半期的中国教育研究方法是随着西方教育研究方法的引进 ,并在中国近代教育家不断吸收、实践、改造的基础上 ,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飞跃。在 2 0世纪初期由古代“独居深思”、“述而不作”发展到近代“沿袭陈法”、“仪型他国”;到 2 0年代之后 ,又由“盲从”研究发展到“试验”研究 ;到 40年代 ,再从试验主义的科学之方演进到辩证唯物主义方法。在这一不断递进的过程中 ,陶行知、俞子夷、雷沛鸿、徐特立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他们围绕教育与社会改造的核心 ,走出一条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研究之路。  相似文献   

10.
俞子夷教授(1886~1970)是自学成才的教育家。他经历了清末、民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漫长的历史时期;他从小教、中教(如广明学堂、青墩小学、江苏师范及附小、杭州女中及附小、杭州师范、湘湖师范及附小)到教授、厅长(南京高师和浙江大学教授、浙江省教育厅厅长),一直坚持自学,也从未停止对小学教育的研究。早在1942年,徐特立就赞扬“他在  相似文献   

11.
俞子夷先生是江苏吴县人,生于1885年1月,病逝于1970年7月。早年参加辛亥革命,曾先后在上海、苏州、南京、杭州等地从事教育工作。全国解放后,曾任浙江大学教授、浙江省教育厅厅长等职。俞先生从1903年至1957年,连续54年对小学算术教学作了深邃的研究,发表过很多著作,主编过几套算术课本,对改革算术“教材教法”尤多建树。  相似文献   

12.
思考小学教育价值取向 启迪与激活生命智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国基础教育学校中,大部分学校是小学。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思索小学教育的价值取向,实际上就是在思考中国教育的价值取向问题。”2006年10月中旬,在山城重庆召开了以“小学教育价值取向的思考与实践”为主题的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小教会)第二届全国学术年会。  相似文献   

13.
《小学数学教师》2012,(10):92-92
为继续推进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人民教育》编辑部将与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教育行政部门联合举办第三三届中国小学数学教育峰会。鉴于中国教育的发展进程.本次峰会的主题定为“数学教育质量提升”。并从2011年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实施、数学文化、数学教育评价、研究儿童等四个分主题展开深度研究,仍以“研究课+学术报告”的方式...  相似文献   

14.
为归纳中国小学教育研究现状及热点,分析学术发展趋势。使用CiteSpace对中国知网2013-2023年以中国小学教育研究为主题的文献进行图谱分析。研究表明,早期研究阶段侧重于农村教育、课程内容、师范生等基础概念,中期发展阶段进一步拓展了教育普及性和教学体系革新研究内容;创新发展阶段更注重国内外教育变革大背景下,教学模式与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小学教育体系创新。  相似文献   

15.
由于长期重知识传授,轻素质培养,小学科技教育的空间被压缩、内容被矮化、方式被固化、目标被窄化,导致小学科技教育的素养导向不够明确、实践特征不够突出、资源开发不够充分、合作路径不够畅通。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构建益于学生发展的小学科技教育生态系统已迫在眉睫。本研究针对当前小学科技教育现状,聚焦科技教育方式变革、科技教育资源建设和多元主体协同推进科技教育,从小学科技教育微观、中观和宏观生态系统三个层次,对如何构建高质量小学科技教育生态系统进行了实践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福建教育》2007,(7):97-99
夏青峰,1971年1月生,江苏省江阴市华士实验教育集团董事长、校长,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中国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研究中心常务副秘书长,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中外德育》杂志副主编,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编写组成员。曾代表江苏省参加全国第三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会,荣获一等奖第一名,先后应邀到北京、上海、广东等地上课讲学近百场次,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教育教学论文一百多篇。[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本刊编辑部 《辅导员》2010,(4):I0001-I0006
2008年,“寻找河南教育变革榜样力量”的活动中,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大道小学以其突出的表现被《教育时报》整版推介;2009年10月14日的《中国教育报》以《人民大道现象——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为题,专版刊登了该校在新的历史时期,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最佳的我”的典型事迹;11月,《中国教师报》又以《小学的“大道”——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大道小学发展探秘》为题,重点介绍了这所名校在“发展期”如何深化主体教育实验,进行开放课堂教学研究的做法;中国教育新闻网、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等网站也做了相关报道……带着诸多好奇,我们的记者也走进了这座美丽的校园。  相似文献   

18.
过去70多年中国数学教育史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中国数学教育史研究的奠基——李俨的开创性工作;(2)对中国数学教育的理性认识——严敦杰的贡献;(3)外国数学教育史研究在中国——陈建功的开拓性研究;(4)中国近现代中学数学教育史研究之开辟——魏庚人的专门研究;(5)对中国数学教育史的再认识——马忠林等学者的通史性研究;(6)中国小学数学教育史研究的进展——俞子夷、王权的研究;(7)另辟中国数学教育史研究的途径——李兆华的近代数学教育史研究;(8)开拓中国数学教育史研究的新境界——张奠宙等学者的研究;(9)作为学术史的中国数学教育史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研究者们的工作;(10)国外学者对中国数学教育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对于教育社会化理论研究,许多专家学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旨从小学的角度,结合我校教育社会化的实际,变谈小学教育社会化的实践探索。打破学校围墙,必须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密切结合做起。  相似文献   

20.
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理论对中国文化教育的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通过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探究与学习,把他的一些教育理念充分应用于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