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12月18日,中国电力出版社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以驻京中央国家机关出版单位和大学出版社为重点的,第二轮出版单位由事业单位向企业转制拉开了序幕。此前,以新闻出版总署和中宣部直接管理的除人民出版社之外的数十家大型出版单位已经成立了中国出版集团。地方出版单位由事业单位向企业的转制正在稳步推进之中,在这样一个大趋势下,军队出版单位对其所面临的形势应有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2006年12月18日,中国电力出版社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以驻京中央国家机关出版单位和大学出版社为重点的,第二轮出版单位由事业单位向企业转制拉开了序幕.此前,以新闻出版总署和中宣部直接管理的除人民出版社之外的数十家大型出版单位已经成立了中国出版集团.  相似文献   

3.
2006年12月16日,中国电力出版社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以中央国家机关所属在京出版单位和大学出版社为重点的第二批出版发行单位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由此拉开序幕.  相似文献   

4.
观点摘要     
龙新民:中央在京出版单位逐步转企改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龙新民在4月20日举行的文化体制改革培训班的讲话(载于《中国出版》2006年第5期)中,谈到中央国家机关在京新闻出版单位转企改制时说,在尊重主管主办部门意见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将中央国家机关在京出版社、报社、期刊社逐步转制为企业。在调研的基础上,今年要会同有关主管部门研究制定中国电力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等20家出版社以及中国计算机报社等出版单位的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并予以指导。在调研的基础上,明年要按照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要求,重点在国家机关有关部委、行业协…  相似文献   

5.
媒体管家     
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制须尽快建立法人治理结构近日,中央有关机构发文,要求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在转企改制后,要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尽快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6.
《青年记者》2010,(7):54-54
第一,重点完成经营性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培育合格市场主体。2010年年底前,完成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出版社、具有独立法人的经营性音像电子出版社的转企改制任务。积极推进党报党刊所属非时政类报刊改革,年底前完成中央和中央各部门各单位首批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的转制工作。深入推进党报党刊发行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7.
新政     
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出版社转制后仅4家保留事业体制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最近印发了《关于深化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出版社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要求除人民出版社、民族出版社、中国盲文出版社、中国藏学出版社4家出版社保留事业体制外,其他经营性出版单位全部转制为企业。  相似文献   

8.
吉林教育出版社是吉林省新闻出版局所属的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84年9月。主要业务为教育类图书、杂志的出版和发行,现有吉林省吉教图书经营有限公司、吉林省新世纪教育期刊社和吉林教育出版社图书经销中心三个二级法人单位。  相似文献   

9.
我国出版产业化、市场化发展中政府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出版产业化、市场化已成为出版业发展不可逆转的事实。2001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了《中央宣传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署〈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即“17号文件”),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明确地提出了媒体集团化、媒体可以跨行业、跨地区经营、经营性资产可以上市。2004年4月初中国出版集团正式改名为中国出版集团公司,转制为企业,成为第一家以企业身份出现的出版单位。这意味着国家行政出版部门明确了出版社的性质,即今后将完全把出版社作为与其他企业一样的经营主体来看待。2000年3月辽宁出版集团正式挂…  相似文献   

10.
出版单位转制是当前新闻出版行业一个热点,出版单位的同志们极为关注.尤其是在国务院批准中国出版集团转制为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以后,图书出版社的同志已经感到转制在即,因为中国出版集团转制为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是试点.  相似文献   

11.
电话里和一位老总聊2004年的出版统计:比2003年出书品种增加,定价增加,库存增加;印数减少,销售册数减少,出版单位减少。说“三高三低”,除出版单位减少外,其余都是连续几年的走向,不是好事。老总说,“还有‘一高’奖金越来越高。”接着收到仿子同志他刚发的《出版转制引发的思考》一文的复印件。出版转制,将出版社区分为公益性的事业单位和经营性的企业单位,是目前出版界最热门的话题。仿子同志以他多年丰富的出版实践,就转制问题中的认识提了他的看法。文章最后,他针对有文章中提出的“社会效益不是出版活动的最终目的,出版活动作为产业,其…  相似文献   

12.
新闻出版业改制 ,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在 2 1家试点单位深入进行。作为一个中小型科技出版社 ,尽管不在改制试点之列 (试点均为大集团、大社 ) ,但很清楚 ,在整个改制过程中 ,科技类出版社首当其冲。以去年柳斌杰副署长答《经济》杂志记者问的一段话 ,可以从一个方面佐证这一点———“民营投资者和外商投资者独立开办出版社、报刊目前是不可能的 ,因为现在的法规不允许。但可以投资印刷业、发行业 ,也可以同时同国内现有的国有而转制后的科技类出版单位进行合作。”———如果作一点合理延伸 ,我们可以设想…  相似文献   

13.
按照中央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2011年全国经营性图书出版单位基本完成了转企改制任务。出版社在实行了30多年的"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以后,回到了原点——企业(在新中国成立伊始,新成立的出版社都是企业)。在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完成之前,甚至在出版单位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之初,如何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问题就已经摆在出版社负责人的面前。但是,由于出版社大多还是事业单位,对经济效益的追求还羞羞答答。出版单位转制为企业  相似文献   

14.
《书业行知录》这本集子,主要收录了我2008年以来研究出版工作的文章。2008年以来,中国的出版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大致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除了少数出版单位,整个出版行业,都从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二是全国各省市出版行政管理部门与所属出版单位全部实行管办分离,成立了若干家出版集团和报刊集团;三是部分出版集团将主业改制为股份公司,在境内外上市;四是对民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所属出版社与香港联合出版(集团)有限公司所属出版单位。继1988年第一届沪港出版年会之后,经双方积极准备,于今年10月21日至25日,在深圳举行“第二届沪港出版年会”。本届年会讨论的主题是:90年代中文出版趋势。会上宣读的论文有: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兼总编辑陈万雄的《九十年代中文出版的一个趋向——中文出版世界的  相似文献   

16.
管理     
《传媒》2009,(3):77-77
经营性新闻出版单位2010年底全部转制 转制到位后不限制出版范围、书号、版号 自2008年9月确定经营性新闻出版单位转制路线图之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近日决定将于2010年底全面完成经营性新闻出版单位转制任务,对转制到位的出版单位,总署在出版范围、书号、版号等方面不予限制。2009年年底将全面完成地方和高校出版社转企改制任务,2010年年底全面完成中央各部门出版社转企改制任务;三年内完成经营性报刊转企改制任务,并在几年内培育数家“双百亿”大型出版传媒企业。  相似文献   

17.
邸荣芬 《出版参考》2011,(15):10-11
《出版参考》:总署最近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出版单位总编辑工作的意见》,文件中强调,出版单位无论转制与否,均须设立总编辑岗位,您如何看待这一文件的出台?林清发: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在出版单位设立总编辑,一直是保障出版  相似文献   

18.
近来关于国有出版单位转制的问题成为业界同仁议论的热点.其中作为第一批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的出版集团或出版社正在按照已出台的政策,积极稳妥地进行转制型改革,其间尽管也遇到了不少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与问题.未进入试点的书、报、刊出版单位,也处于焦急的期待和不甚明确的担忧之中.将少数单位譬如人民出版社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来办已成定论,而绝大多数出版单位向经营性企业转变也是大势所趋,可是既有公益性成分又有经营性内容的出版单位怎么办呢?大学出版社是算做事业单位,抑或是企业?即便是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的党报、党刊和人民出版社,其经营性环节怎么剥离,剥离后怎么运行呢?在一个单位中,这两部分的协调也是一个令人挠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9.
建工出版社社庆向“希望工程”捐款今年6月1日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成立40周年纪念日。40岁的建工出版社,年出书已达700余种,码洋1亿多元,属国内专业出版社的前列,并作为全国15家优秀图书出版单位之一,荣获了中宣部和新闻出版署的表彰。在社庆40周年之...  相似文献   

20.
国内关注     
中国e-Book及数字版权保护联盟成立 日前,北大方正联合国内180余家出版社、图书馆、掌上电子设备公司、网站及IT企业组织成立了“中国eBook及数字版权保护联盟”,联盟的成立将会促进中文电子书、数字视音频等数字内容的版权保护与传播。联盟倡导“资源共享、经营自由”的原则,在保证本单位权益的前提下,出版单位的数字资源可在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