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礼记·乐记》是表述儒家乐论的经典文献。儒家认为 ,乐的本源是生活 ,乐是折射现实的镜子 ,故察乐可以知政 ;儒家以礼、乐并提 ,认为乐与礼皆法自然而生 ,乐体现了自然的和谐精神 ,礼体现了自然井然有序之特征 ,故礼作用于社会是别异 ,乐作用于社会是和同 ;乐有“移风易俗”、弘扬美善道德之作用 ,故儒家注重乐的社会功能 ,提倡乐教。墨家“非乐” ,是出于对社会现实、民众疾苦的关怀和对腐朽统治者的批判 ,有历史的合理性 ,但墨家又滑向了“矫枉过正”之极端  相似文献   

2.
《礼记》认为,礼的主要功能就是对各种社会关系进行“辨”和“别”。通过对这些社会关系进行“辨”和“别”,对社会成员的身份和等级进行确认,从而使整个社会秩序井然。《札记》认为,礼治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而中庸之道则是在实行礼治的过程中所应持有的原则。《礼记》并不是主张回到大同之世,而是以礼治为立足点,努力实现小康之世,这才是儒家理想的和谐社会图景。  相似文献   

3.
《礼记》是记录儒家礼仪规范的集大成者,书中设立了一套详细而又周备的封建社会等级秩序以及生活准则和行为规范.其中对于女性的规范,即在儒家思想指导下制定的“女性之礼”在《礼记》中有详细的描述,这些礼仪规范主要是要求女性在儒家社会中如何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的.其实,《礼记》中这些要求女性在扮演不同角色时所应遵循的礼仪风俗规范是儒家思想中“男女有别”、“男主女从”、“男尊女卑”性别歧视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4.
朱子《家礼》是继儒家《仪礼》之后影响古代社会生活最大的一部礼书。它的内容和思想对于今天的道德建设,包括道德教育、道德情感、道德发展、道德继承和道德规范等方面,仍然有着值得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礼记     
【作者】《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礼记》的作者不止一人,写作时间也有先有后,其中多数篇章可能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的作品。  相似文献   

6.
《礼记》和谐生态哲学思想主要表现为:《礼记》从宇宙高度以“礼”作为世界万物和谐共生的基础,其基本概念是“和而不同”,它是保障生物多样性、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相处的基本前提。《礼记》以人为基点来保证万物和谐共生的基本观念是“仁爱”,不仅“爱人”,还要“爱物”,是“合敬同爱”、普爱众生。《礼记》处于国计民生的长远利益考虑,要求人们对一切资源要“取之有度,用之以时”,适时发展农业,这是一种对动植物资源的合理利用,进而确保可持续发展的良好举措。《礼记》所赋有的和谐生态哲学思想对于当代人在处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形成正确的生态价值观与整体和谐观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学记》存于《礼记》。《礼记》是十三经之一。据传,汉初河间献王得孔子弟子及后学者所记一百三十一篇。后由戴德与其弟戴圣先后删併而成。戴德删併为四十五篇,称为“大戴礼”;戴圣删併为四十九篇,称为“小戴礼”。都是儒家解释、发挥《礼经》的一部文集。《学记》,杂记秦汉以前贵族的教育制度、教学内容和教学原则、方法,是我国古  相似文献   

8.
《礼记》是一部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化典籍,它原本是西汉时期“六经”之一的《仪礼》的记书(从属性资料),由于其所记内容十分丰富,文辞又远比《仪礼》优美,东汉时学习、讲研的人越来越多,地位也日显重要,不仅独立成书,与《仪礼》、《周礼》并为“三礼”,而且影响也超过了《仪礼》本身。到唐代,《礼记》始被奉为儒家经典,与《书》、《诗》、《易》、《春秋》三传,及《仪礼》、《周礼》并称为“九经”。南宋时,朱熹将其中的《大学》、《中庸》抽出,与《论语》、《孟子》合编为《四书》,《礼记》的地位登峰造极。由此到明清,无论是“十三经”,还是…  相似文献   

9.
《礼记》,又称《小戴记》,是西汉学者戴圣编辑的。这是一部秦汉之际儒家著作的总集,共四十九篇,东汉郑玄给它作了注,唐孔颖达又给它作了疏,这是所谓《礼记注疏》,是最通行的本子。此外,较通行的,还有元代陈碚的《礼记集说》,清代朱彬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礼仪之邦,十分重视礼的建设。中国历代统治把礼的建设与法的建设结合在一起,刑罚与礼并用。《札记》一书对基本法理的构建做了有价值的论述。《礼记》不仅在礼治方面,而且在法制方面为中华化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春秋时期社会发生深刻变革,夏商周时期建立起来的较为完备的古礼体系受到巨大冲击。即所谓“礼崩乐坏”。但“礼”没有就此消亡,“礼”在治理国家、对外交往、个人生活等方面仍然发挥重要作用。《左传》作为传释《春秋》经而做的一部可信史书,大量记载了当时“礼,,的情况。从《左传》关于“礼”的丰富记载中可以看出其在这一时期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礼记>是从先秦至西汉关于<仪礼>解说、发挥文字的汇集,是我国秦汉以前的社会生活史和生活习俗、礼仪制度、人生经验的总结.有些论述有很高的概括性,有相当的理论价值.它在今天除具有认识价值外,也可以使我们知道在家庭、社会交际和为人处世以至对待本职工作、处理同大自然的关系等方面有哪些优良传统应该继承和发扬.其中关于礼的原则的论述,对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和人类活动中一些具体问题的处理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礼”是中国传统文化有别于西方文化的特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三礼”,是指《仪礼》、《礼记》和《周礼》这三部非常重要的儒家经典。“三礼”是我国古代礼文化的主要载体。  相似文献   

14.
先秦儒家学者在传习《仪礼》的同时,也兼授了一些与之相关的参辅资料.即所谓“记”.从战国到秦汉,学者们搜罗选辑,最后经东汉郑玄注释整理,于是,一部既补充阐发《仪礼》,而又独自成编的《礼记》就真正形成并流传于世了.郑玄之后.研治《礼记》者,大家迭出,著述日富。其中最重要的代表就有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宋卫(?)、元陈(?)皆有《礼记集说》,清朱彬有《札记训纂》、孙希旦《礼记集解》.但从总体情况看,成就皆不过郑、孔.  相似文献   

15.
儒家经典之作《礼记》是从先秦至汉代凝聚而成的礼学文献选编,系统记述了古代习俗、圣贤逸事和儒家关于礼仪礼义的言论,阐述了先秦儒家关于国家礼制和伦理思想。其中,第三十篇《坊记》记录了孔子关于加强德治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加强为政者道德修养的言论,是古代从政者和读书人  相似文献   

16.
《礼记》对于全面准确把握战国至秦汉这一漫长历史时期的儒家诗学思想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近年来,《礼记》诗学研究日渐受到学界的重视。人们对于《礼记》的研究要么采取一种纯粹的伦理视域,要么进行的是片断性的诗学分析,而很少有人从文化诗学的角度对之加以全面把握。要想全面准确把握《札记》所体现的战国至秦汉这一漫长历史时期的儒家思想,就应该援引一种文化诗学的视域,把《礼记》作为一个系统文本予以整体探究,以一种宏观的诗性视角敞开《礼记》所包蕴的儒家早期伦理世界,而非断章取义,纠缠于单一的伦理或者诗学观念。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五经”是一套贯串全过程的教科书。“五经”对铸造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性格都起过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易》《礼》二经。《礼经》成为整个封建社会汉民族政治思想的一部法典,为汉民族的生活方式规定了一套典章制度、伦理秩序,保证了中国社会几千年的稳定和绵延不断。《易经》奠定了汉民族传统的思维方式,是汉民族乃至整个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聚核。这两部经籍,凭借最古老的“经书”的权威,引导、制约、规定了汉民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汉民族明显地有别于西方民族和东方其他民族。  相似文献   

18.
中国儒家经典“四书”与“五经”在其精神内蕴及义理上有着继承与发展的内在联系。主要探讨《孟子》对《诗经》的引用及继承,并截取几个概念如礼、乐、知言、巧言等加以挖掘与阐释,从而明晰孟子及儒家“与民同乐”“推己及人”以及修身、齐家、治国等处世原则与社会理想,以期更深入把握儒家智慧。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五经”是一套贯串全过程的教科书。“五经”对铸造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性格都起过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易》《礼》二经。《礼经》成为整个封建社会汉民族思想的一部法典,为汉民族的生活方式规定了一套典章制度、伦理秩序,保证了中国社会几千年的稳定和绵延不断。《易经》奠定了汉民族传统的思维方式。是不民族乃至整个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聚核。这两部经籍。凭借最古老的“经书”的权威、引导、制约、规定了汉民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汉民族明显地有别于西方民族和东方其他民族。  相似文献   

20.
儒家色彩观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诗》说是儒家色彩观的集中体现。儒家学者对《诗经》中的色彩词语释义明确,肯定了缤纷绚烂的色彩之美。但同时“以色正礼”和“以色比德”的解诗方法也表明儒家对于色彩的认识超脱了单纯的美学范畴,而更强调色彩的社会属性和伦理道德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